第137章 托爾斯泰與赫爾岑
關於《現代人》雜誌的欄目規劃這一塊,米哈伊爾確實花了不少心思。
雖說一本文學雜誌的銷量歸根到底是要看雜誌上面的作品質量如何,但在這種基礎之上,將雜誌搞得更加豐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無疑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這方面涅克拉索夫無疑也是一把好手,隨着《現代人》雜誌度過了最開始那段不太平穩的時期,涅克拉索夫已經準備通過別的辦法來更進一步打開《現代人》的銷路。
訂閱《現代人》雜誌就附送一本《插圖本文集》,這便是他前段時間剛出的主意。
購買雜誌送一本贈品在後世並不是什麼很稀奇的宣傳手段,但在這年頭肯定還是不常見的,以至於這一消息傳出後,一些人直接就在報紙上攻擊《現代人》的發行人米哈伊爾,責備他採取不可容忍的手段吸引訂戶,貶低了雜誌業在公衆心目中的地位。
又說米哈伊爾不久之後或許就要答應給每個讀者送上一塊肥皂、一副餐具之類的東西了。
米哈伊爾:“?”
雖然這件事他們確實徵求了我的意見,我也同意了這件事,但直接把這頂帽子全扣我頭上是怎麼回事?
涅克拉索夫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發力,米哈伊爾則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對雜誌本身進行了一定的創新。
除卻正常刊登小說、詩歌和劇本等作品以外,米哈伊爾定期也是發放一些讀者問卷,讓讀者們自己投一投一段時間內他們最喜歡的幾篇作品,而《現代人》雜誌在收到反饋以後,也會找上這幾篇小說的作者,給他們來上一段簡單的專訪。
又或者是徵集一下讀者們對某篇小說的看法和意見,如果寫的確實足夠精彩,那麼也有可能會刊登在雜誌上。
再就是設計一些還算精巧的小欄目,並且會在雜誌的某一塊迴應一下讀者們最關心的一些問題.
當然,所有的這些只是作爲調味劑偶爾出現,真正重點關注的肯定還是作品的質量。
雖然這些小設計只是偶爾出現,但它們每一次出現,往往都會讓雜誌的訂戶有一個很可觀的增長。
即便這些的設計依舊遭到了不少同行的謾罵與攻擊,但若是仔細觀察一下聖彼得堡雜誌業最近的狀況,就會發現這些手段不知何時就已經逐漸在聖彼得堡的各家雜誌上頻頻出現了。
總之到了今天,別說普通的讀者了,就算是克拉耶夫斯基他們這些競爭對手,其實每個月也都在密切關注着《現代人》的發售,嗯,必須得好好批判一番!
而對年輕的托爾斯泰來說,他最近一一段時間最關心的內容無疑還是跟那位名爲米哈伊爾的作者有關的東西。
不知爲何,儘管他圈子裡的大部分人都對這位作家幾乎全部的作品感到不屑一顧,但他卻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小說裡的那些情節和人物所打動,以至於他越來越關心那些似乎早已被他遺忘掉的事物,並且愈發地感受到他自己以及他身邊許多人身上的那種無聊與空虛。
這種情緒在看到那篇名爲《多餘人》的文章之後,無疑暫時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
偏偏這位作家只是在陳述某種現象,並未給出更加具體的態度和方案。
好在是通過雜誌上有關米哈伊爾的訪談和米哈伊爾說過的那些話,年輕的托爾斯泰對於這位作家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究竟又有着怎樣的生活態度,已經有了大致的瞭解。
就比如在訪談中他說:“我每天除了睡覺和吃飯以外,其餘的時間基本上全都用來學習和寫作了。”
從這句話便完全能夠看出他究竟有多麼認真和勤勉!說不定一天都要花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在工作上。
至於對待生活的態度,儘管年輕的托爾斯泰在前兩期雜誌上已經看到了好幾句震撼人心的話,但是這位作家就彷彿擁有着無窮無盡的才華和靈感一般,每一次所說的話都不是對過往的話的重複,而是讓人覺得常讀常新,並且確實能夠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達給別人的精神力量。
這一期的話也是如此,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儘管並無更加詳細的解釋,但這句話就像他之前的那些話一樣,每一個人在看了之後或許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而這種精神上的激勵又或許能夠轉化爲精神力量,促使着人們去做些什麼。
至少對於年輕的托爾斯泰來說,他在看到這句話後先是愣了好一會兒,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將這行文字給記錄了下來,所有的這些東西加在一起,似乎已經在逐漸改變這位暴躁的貴族少年對很多事情的態度,或許當心中的那些潛藏着的情感被真正喚醒以後,他也就會正式開啓屬於他的征程。
不過在此之前,讓我看看他的長篇小說又連載了多少內容!
關於《現代人》雜誌上的那些小活動,尤其還是讀者來信這一塊,儘管遠在莫斯科,但這位高傲的貴族少年還是熱烈地參與了進去,就像上一期雜誌發售後,他很快就以讀者的身份寄了一封信過去。
出於某種自尊,他並未讓自己在信裡面表現得有多麼熱烈,而是用剋制的語氣表明如果米哈伊爾再不怎麼怎麼樣,他將會如何如何,並且他敢保證他一定會這麼做。
或許可能被對方讀到了,又或許對方壓根就沒讀,但不管怎麼說,他要是不寫這麼一封信心裡面肯定會有些不痛快。
要是積壓的久了他指不定真的會去一趟聖彼得堡去拜訪一下對方。
好在是這一期的長篇小說內容確實不少,確定了這一點的少年看上去滿面紅光,忍不住連連點頭的同時,也是趕忙看起了這一期的內容。
即便是連載形式,隔一個月才能看一次,但是當年輕的托爾斯泰看到最新的內容的時候,之前的內容也是一下子就浮現在他的腦海當中。
管家的女兒跟那個令人厭煩的小公爵私奔以後,他們的感情便愈發不順,並且在這種情況下,那位貌似天真實則根本沒有主見的小公爵還有了移情別戀的架勢。
至於那位突然死去的老人的外孫女,她只是剛剛出場,關於她的故事還並未展開。
讀這部長篇小說的時候,年輕的托爾斯泰一直都是沉浸式閱讀,因此這一期的內容纔讀了一部分,他便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在這一期當中,那位公爵的兒子被安排着與一位姑娘見了面,公爵希望通過這門婚事來贏得對方的一大筆嫁妝。
而這位天真的過分的小公爵阿廖沙在意識到這位姑娘是一位善良誠實的人之後,衝動之下便將他跟娜塔莎的事情告訴了這位名爲卡佳的姑娘。
這位姑娘的爲人似乎真的很不錯,儘管她也對這位小公爵抱有一定的好感,但在聽到娜塔莎的情況後當即就表明要主動拒絕這門婚事。
爲此這位小公爵大爲感動的同時,也是想將這位姑娘介紹給娜塔莎:
“娜塔莎,我的寶貝!她要是看到你,準會欣賞你,喜歡你的!她的心有多好啊!跟她在一起就覺得十分輕鬆!你們倆上來就像一對親姐妹,你們應當彼此相愛。我一直在想這事。
真的,我想把你們倆拉到一塊兒,自己則站在一旁盡情地欣賞你們,你可別往壞處想呀,娜塔莎,就讓我談談她吧,我真想跟你談她,跟她談,談個沒完,你是知道的,我最愛的是你,我愛你勝過愛她……你是我的一切……”
娜塔莎默默地望着他,既親熱,又有點淒涼。他的話好像既使她感到快慰,又好像有什麼東西使她感到痛苦。”
儘管因爲相貌和年紀問題,年輕的托爾斯泰尚未嘗過愛情的滋味,只是對於這位小公爵對待的感情的態度,他的拳頭還是莫名地癢了起來,如果可以的話,他確實恨不得把手伸進去給這傢伙一拳。
當然,能伸向聖彼得堡把作者抓住就更好了。
到了這裡之後,不知爲何故事似乎突然就朝着就朝着更爲曲折的方向發展了,先是這位名爲卡佳的姑娘表示要主動拒絕婚約,接着之前一直渲染的虛僞冷酷的公爵又突然上門,並且在“我”、娜塔莎和小公爵的面前說了一大堆好話後,當場宣佈:
“我到這裡來的目的,是要向您履行我應盡的義務——我要鄭重其事地,懷着我對您的無限尊敬,請求您成全犬子的幸福,請求您下嫁犬子。”
總之,在這一大堆話中,公爵一方面表明了他對於兩家之間的官司的後悔,認爲是他自己聽信了閒話才導致這種結果,另一方面就是大力稱讚了娜塔莎的美德,並且想要跟娜塔莎這樣高尚的女性成爲朋友。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個很大的反轉,前文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位公爵的性格,很明顯他並不是如此開明的人,那麼他爲何又要說出這樣一番話呢?
與此同時,文中也確實提醒了這一點:“他在作這一番講演的時候,態度很冷淡,略有賣弄口才、譁衆取寵之意,而在說某些話的時候甚至帶有某種漫不經心之態。”
是有什麼特殊的目的,又或者是出於某種特殊的心理。
出於自覺,年輕的托爾斯泰認定這必將是一個會令所有讀者都大吃一驚的人物,但究竟如何表現
沒了!
小說又轉換到了另一條線上,那位可憐的小姑娘再次出現在“我”的面前,並且想要帶走外公的遺物,但在對話當中,這位小姑娘又清楚地表明她的外公並不喜歡她,而隨着時間的流逝,她突然驚叫出聲:
“是的,是的,我是偷偷跑來的!讓我走吧!她會揍我的!”她叫道,分明說漏了嘴。邊說邊使勁掙脫我的手。
出於某種恐懼,這位小姑娘上了“我”叫來的馬車,而在路上,“我”也一直關心她的狀況:
“好吧,我已經說過決不到你那兒去,但是你到底怕什麼呢!你大概很不幸吧。看見你,我就心疼……”
“我誰也不怕,”她的聲音裡帶着某種憤懣回答道。
“你方纔不是說:‘她會揍我的!’”
“揍就揍!”她答道,兩眼閃出了光。“讓她揍!讓她揍!”她痛苦地重複道,而且有點鄙夷不屑地呼起了上嘴脣,開始發抖。”
這位小姑娘的表現無疑也預示着什麼,於是接下來“我”便悄悄跟上了她,然後就看到了她被一位刻薄的房東虐待的場景。
她的父母呢?這位房東到底又想幹什麼?
抱着這些疑問,年輕的托爾斯泰匆匆翻往下一頁,結果卻只剩下了那麼幾行正文以及最後那一行他如今深惡痛絕的一行字:“未完待續.”
年輕的托爾斯泰:“.”
真得控制住這位作者了!
正所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抱着某種強烈的不滿,年輕的托爾斯泰寫下了一封頗有些激動的信.
不過對於米哈伊爾來說,事到如今,他早已是一位成熟的連載作者了,對於讀者們寄過來的信,米哈伊爾現在那都是先讓雜誌社的編輯們幫自己把把關,接着他纔會去看被篩選過後的內容。
沒辦法,俄國的暴躁老哥實在是太多了,看多了確實不利於米哈伊爾的身心健康。
正因如此,米哈伊爾似乎錯過了與少年版的托爾斯泰相遇的機會,就是不知道一些年以後,兩人正式見面,托爾斯泰會不會主動提起這件事
那麼說回米哈伊爾這邊,按照慣例,在雜誌剛剛發行的這兩天,米哈伊爾是不太樂意出門的,而就在這普通的一天,米哈伊爾正在家裡繼續琢磨這年頭的地理書籍的時候,他家中的小幫傭突然敲了敲他的房門。
在得知有客人登門的時候,米哈伊爾也是暫且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朝客廳走去。
米哈伊爾剛走出房門,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別林斯基,而不等他向另一位比較陌生的客人看去,對方卻是已經頗爲熱切地走了過來,而米哈伊爾雖然略微有些懵逼,但還是下意識地伸出了自己的手。
對方見此也是毫不猶豫,直接一把握住米哈伊爾的手,接着似乎停頓了幾秒之後,他才主動自我介紹道:
“我最近聽說了太多關於您的不可思議的傳聞了,米哈伊爾·羅曼諾維奇先生,很高興見到您。
我是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赫爾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