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

平戶藩所在地東南面一馬平川的原野上,漸勁的西北風帶來些許寒意,十月中旬的九州島草木大多荒疏,而正在列陣對壘的兩軍數萬人馬,更是給原本蕭索的深秋帶來濃烈地肅殺之意。

臨兵鬥者皆陣列於前。

深受漢唐文化影響的日本,處處沿襲着華夏文明各項傳統,派兵佈陣也是十分嚴謹講究。

四萬名幕府軍武士足輕在各自所屬旗幟的引領下,按照所用兵刃及接戰後的位置,東向排成若干整齊的方陣,每個陣前都有身着樣式華麗無比、以鐵、皮革、竹木製成的胴丸甲的武士首領,整個軍陣鴉雀無聲,給人帶來強烈地壓迫感。

與幕府軍對峙的正是大明七千名遠征軍。

在花費了整整一天時間完成登陸後,經過一夜的修整,官軍由登陸點列陣向五十餘里外,毫無察覺地幕府大軍逼迫而來,並於當天下午天黑前進抵到幕府軍外圍十里之地。

作爲主將的李定國,在請示過朱慈烺之後,並沒有採取派遣馬隊突襲幕府軍的戰術,而是在大軍安營紮寨的同時,派遣一隊勇悍的夜不收,縱馬直驅幕府軍大營,在幕府軍士卒目瞪口呆的注視下耀武后,將戰書綁在箭上,射進其營中,邀約對方兩日後列陣決戰。

以日本國內對漢文化的熟知,明軍方面並不擔心對方看不懂戰書。

事實的確如此。

幕府軍主帥頌平一郎接獲消息後的第一反應,並不是琢磨明日如何對敵,而是震驚於大明官軍的神兵天將。

當他與同樣驚疑不定的主要將領們緊急商討過後,得出了最正確的結論:一定是叛軍引狼入室。至於明國派遣軍隊介入日本內戰最終要達成什麼目的,現在雖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對幕府非常不利的。

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頌平一郎爲首的幕府軍一干首要人物頓覺壓力山大。

儘管由於德川幕府推行閉關鎖國之策,導致日本與外界的聯絡幾乎徹底斷絕,但因爲鄭氏與荷蘭人的存在,日本高層人氏對島外世界並不陌生,大明帝國這個強鄰重新煥發生機,並且展現出比之前更強勢的姿態,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更重要的是,這次倒幕聯盟所使用的優質軍械,就是明國提供的,這一點已經從俘虜口中數次得以驗證。

大明火銃、長槍、長弓的犀利,已經給幕府軍造成了重大殺傷,幸虧叛軍裝備的大明先進軍械數量並不多,要不然的話,頌平一郎很難想象,兩軍之間的征戰現在到底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現在以平戶藩武士爲主力的叛軍已被幕府軍壓制在一塊扁平狹小的區域內,根據目前戰事進展來看,再有十天左右,幕府軍就會將叛軍全部殲滅。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明國軍隊卻突然現身九州島並下了戰書,迫使幕府軍不得不迴轉身形,以全副精力來應對這個一切處於未知的、神秘而又強大之敵,這種狀況既令人憤怒又讓人感到不安。

不安的主因是對明軍一無所知。

既不知道此次有多少明軍登陸,又不清楚明軍使用的兵器,更不瞭解明軍的戰術,一旦雙方交戰,勝敗實在難料。

但明軍既然堂而皇之地下了戰書,幕府軍豈有畏懼避戰之理,頌平一郎等人相信,只要明軍人數不多,哪怕其火器犀利,幕府軍依靠人數上的優勢大舉壓上,也有可能會取得一場大勝。

在議定明日戰術佈置後,頌平一郎立刻提筆疾書,將明軍登陸日本的消息,以及自己對此事的研判寫進書信中,隨後派遣一隊精銳武士持着信箋向北而去。

這隊武士將會騎馬由北向東繞路趕到門司港,之後乘船渡過關門海峽趕赴京都,把目前的狀況報於德川家康,以使其早有預判和應對。

頌平一郎考慮的不可謂不細緻,但遺憾的是,頌平一郎並不知道,另一路明軍早就乘船沿着日本海北上,他們將穿過關門海峽向東,再折向北方,在大阪附近探查好的地界登陸,之後便會對京都幕府治所發起突襲,德川家康能不能活着見到這隊信使,還是個未知數。

隨着派出的探子陸陸續續回稟,在夜幕降臨之前,對面明軍的大體情況依次傳回了幕府軍大營。

探子們登高遠望後探知,從明軍紮營的陣勢來看,人數當在一萬上下,未見大股騎兵身影,所用軍械看不清楚。

明軍外圍巡哨的小股騎兵並未對幕府軍探子加以驅逐,而是以一副好奇的神態觀瞧他們,並且時不時小聲議論後爆發出一陣陣的大笑,笑聲意味不明。

聽聞明軍人數並不多後,頌平一郎等人都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雖然日本戰國時代早已結束,但數百年來養成的慣性認知,使得所有人都認定,打仗還是人多的一方最後能夠取勝。

就拿眼前的叛軍來舉例,縱使他們使用的軍械更加犀利,但因爲人數上的巨大劣勢,還是被人數佔優的幕府軍擊敗。

不過一萬之數的明軍已經褪去了神秘的面紗,明日之戰,勝利的天平正在向幕府軍傾斜。

在留下五千人馬繼續對所剩無幾的叛軍實施監視後,頌平一郎一聲令下,第二天,四萬大軍後隊變前隊,開始移營轉向,準備與從未交鋒過的明軍進行決戰。

李定國之所以沒有采用夜戰突襲的策略,對幕府軍士氣進行打擊,爲的就是想從正面戰場上,檢驗一下幕府軍的真實戰力,以爲日後蕩平這個島國上的所有武裝力量積蓄經驗。

從各個渠道彙總來的情報信息來看,儘管不知道日本軍隊實力如何,但其慣用大陣對戰交鋒的方式還是讓人頗爲稱道的。

既然如此,那我便用堂堂之陣擊敗你,讓你輸個口服心服。

朱慈烺對李定國這種大氣激賞不已,就連張清源也是頻頻頷首稱是,所以,這纔有了留給幕府軍兩天時間轉換方向的決定。

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章 佈防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
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章 佈防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章 皇莊2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五十一章 內訌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