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遠東戰火

第889章 遠東戰火

所以貝爾斯只能把王儲的要求都記下來,然後再回去和大家商討,畢竟一人智短,要頭疼也是大家一起頭疼,不能自己一個人吃苦。

於是在敲定了萊茵市具體位置選址後,貝爾斯和其團隊的主要任務轉移到城市規劃和設計上來,並最終建設一座規模適中,新舊文化交替,富有煙火氣息,同時整體規整,分區劃分合理,滿足首都政治,文化,外交中心定位,同時兼具部分經濟和交通職能的新城市來。

當然,對於萊茵市的建設,恩斯特這個甲方倒是不太擔心,畢竟東非就算要建設新首都,也需要時間,期間完全可以對各種問題進行糾錯,畢竟萊茵市屬於平地起高樓,也完全可以推翻重建,而萊茵市的位置就註定了他不會遇到太大問題,頂多是碰到些小麻煩。

……

“殿下,就在昨天,遠東政府申請我國調停其同日本之間關於朝鮮半島的利益糾紛。”

東非外交大臣緊急拿着東非駐遠東帝國大使館發來的電報到斯維特宮向恩斯特彙報到。

該來的還是來了,恩斯特心裡想着,同時拿着電報仔細看了起來。

七月六日,即遠東帝國尋求英國政府幫助失敗後,遠東帝國不得不把希望寄予德國,美國和東非等其他大國。

此前,朝鮮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日本政府藉此出兵朝鮮,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遠東政治危機。

上一次遠東危機,還是日本入侵琉球王國,最終以東非插手,分走南琉球羣島的結局而告終。

而且隨着南非戰爭的結束,東非國家地位顯著提升,所以這次遠東帝國顯然也東非作爲列強看待。

過了一會,在確定恩斯特已經讀完電報後,赫爾曼這才問道:“王儲殿下,我們是否要接受遠東帝國的請求?”

恩斯特皺着眉頭說道:“當然,畢竟我們和日本也曾經發生過一些不愉快,至今日本都對南琉球羣島戀戀不捨,上一次更是對我們佔領北夏威夷王國頗爲怨念,而且根據情報部門的消息,日本一直在膠州進行間諜活動,而膠州衆所周知是我們東非在遠東的利益所在,由此可見,日本一直對我們東非是具有極大威脅的,所以必要的時候,當然要給日本人找些麻煩。”

出於各種原因,東非都是要找日本麻煩的,但也僅限於此,畢竟遠東距離東非實在太遠,東非雖然有南琉球羣島和北夏威夷王國兩個支點,但也僅限於維護東非在遠東地區的利益。

而且日本背後事實上有英國和美國的支持,一個是爲了抑制沙俄在遠東地區的擴張,一個則爲了進一步打開遠東市場,所以東非根本無法阻止這場戰爭的爆發。

對於這一點,恩斯特有清楚的認知,所以他對赫爾曼說道:“向兩國表明我們的態度,東非反對遠東地區的動盪,同時我們要爭取德國和奧匈帝國在輿論上對我們的聲援,畢竟戰爭如果發生在北部海域,勢必影響我們三國的利益,英,美兩國可不會如此好心的幫助日本。”

於是,赫爾曼在恩斯特的指示下,給駐遠東帝國大使理查德表明了東非政府的態度。

當然,最終結果自然是無疾而終,東非雖然堅決反對,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奧兩國的態度,但是三國並不能直接威脅日本,畢竟三國在遠東實力最強大的就是東非,而東非的所謂太平洋艦隊實力放在遠東根本就無足輕重,還因爲新併入北夏威夷王國的原因從而被分爲兩部分,更無法左右遠東局勢。

對此,東非自然不可能善罷甘休,三天後,也就是七月十日,東非政府同遠東帝國簽署了一批軍事協議,當然,主要是一份軍售協議,包括七萬多件上次南非戰爭之後東非陸軍繳獲的英葡裝備,以及早已簽署協議,正在東非船廠檢修的海軍軍艦,加快交付遠東帝國政府,這是硬件上對遠東帝國的支持。

除此外,東非以及黑興根財團下屬的輿論機構也做出反應,大批記者涌入遠東地區對戰爭進行實時報道。

這是一件十分必要的舉措,因爲在前世,遠東帝國同日本戰爭中,遠東地區的輿論是不利的,就如同前世猶太人的惡行在西方世界被掩蓋一樣。

日本在旅順的屠殺也被英,美自動忽略,尤其是美國輿論中完全站在日本一邊稱此次戰爭是“文明”對愚昧的勝利。

由此可見,美國在21世紀對猶太人的偏袒,完全是傳統藝能,本質上屬於“邪惡”的代名詞。

東非的輿論機構只能影響國內,但是黑興根財團旗下的新聞報紙聯合體就大爲不同了,其覆蓋德,奧,法,俄等歐洲國家,雖然在一些國家不算主流,但也頗有影響力。

而在輿論威懾力下,日本自然不可能不顧及國際影響,如果能阻止部分慘劇發生那是再好不過。

畢竟就是東非一個殖民地國家,都沒有明目張膽對黑人進行過有目的性的屠殺行爲。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東非技術的發展,如今的東非和黑興根財團下屬的新聞機構也已經鳥槍換炮,一些記者裝備了便攜式膠捲式照相機,而生產便攜式照相機的的三大國際巨頭,分別是美國柯達公司,東非國營的姆貝亞市光學廠,以及黑興根財團下屬的普菲斯公司。

普菲斯公司是黑興根財團注資企業,主要負責歐洲市場的業務,總部位於柏林,而東非的姆貝亞市光學廠則在東非則是半軍工性質的企業。

有了新技術的支持,也能讓東非所掌控的輿論機構更好的“監視”遠東戰爭的發展形勢。

除了這些支持以外,東非在外交上還是取得一些成果的,在東非,沙俄,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堅持下,本次戰爭範圍只能發生在朝鮮半島上,以邊境的“兩江”爲界,陸戰雙方不得在此一線動武。

沙俄雖然不是出於“好心”,但也使得國際上對此次戰爭的態度產生一些變動。

至於海上那就另說了,而在恩斯特的刻意加強下,遠東帝國海軍要是還能輸掉戰爭,那就是政府無能了,誰也救不了。

隨後,遠東帝國和日本的戰爭終究還是徹底在七月下旬爆發,日本雖然實力弱,但是因爲賭徒的心態,加上英,美背後縱容和支持,還有軍國主義發展,國力難以支撐其誇張的軍隊,尤其是海軍開支,所以也必須拿“朝鮮”開刀,回回血。

至於東非這個攪屎棍……暫時還真惹不起,總而言之,還是先把朝鮮拿到手,這一點是日本政府的最爲堅定的。

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09章 事後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40章 新品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91章 青檸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752章 軟柿子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531章 協商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11章 歸國第332章 稻種第48章 訂婚第1236章 敖德薩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449章 野心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13章 不畏戰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30章 漢薩省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536章 間諜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844章 魯道夫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355章 安卡村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79章 閒談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26章 機耕路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507章 大水災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113章 大借款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14章 輕工業第336章 東非菜?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96章 鐵路第1063章 推力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36章 軍售第953章 新家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560章 記者會第521章 申請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
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09章 事後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40章 新品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91章 青檸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752章 軟柿子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531章 協商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11章 歸國第332章 稻種第48章 訂婚第1236章 敖德薩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449章 野心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713章 不畏戰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30章 漢薩省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536章 間諜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844章 魯道夫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355章 安卡村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79章 閒談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26章 機耕路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507章 大水災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113章 大借款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1014章 輕工業第336章 東非菜?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96章 鐵路第1063章 推力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36章 軍售第953章 新家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079章 水利建設情況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560章 記者會第521章 申請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