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

奧托市,黑興根省首府。

這座城市從前的名字叫“比勒陀利亞”,一個曾經布爾人引以爲傲的城市,用來紀念布爾人的英雄,老比勒陀利烏斯。

東非自然不可能留着這個帶有鮮明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城市,東非當然尊重英雄,但是老比勒陀利烏斯代表着的是布爾人的英雄。

甚至可以說是德蘭士瓦人的信仰,留着這個名字,就意味給德蘭士瓦人留下了幻想的空間,東非必然不會給敵人這個錯覺。

作爲東非中央鐵路的重要樞紐,奧托市聯通東非南北,是中央鐵路中間線和南方線的樞紐城市。

每天經過奧托市的列車車次在三十次以上,其中很多通往新漢堡港市,聯通馬塔貝萊省和南邊疆省的經濟。

而以奧托市爲終點站的列車,更多承擔的是軍事功能,從東非北方向邊境輸送軍事物資。

這次東非支援奧蘭治人的軍需就在其中,給奧蘭治人的物資,對東非來說沒有多大負擔,因爲即便沒有奧蘭治人求援,東非依然每年通過中央鐵路向南非地區數萬軍隊提供生活用品,糧食和武器彈藥。

“德萊尼上士,總共有五節車皮,是這次提供給奧蘭治的軍需品,包括一千三百條步槍,兩百五十箱子彈,還有五門三磅火炮,七十發炮彈……除此外還有指南針,望遠鏡等若干,這是具體清單,清點完畢後,麻煩你們負責人簽字接收。”負責押送這批物資的後勤人員說道。

在確認無誤後,國防軍南部軍區接收了這批物資,並且很快把物資從列車上搬運到馬車上。

東非的輪胎雖然說剛剛投入國際市場,但是東非國內,尤其是軍隊早在之前就已經全部完成了對車輛的改造升級。

“這些物資都是奧蘭治人用牲畜換來的,現在我們把這批牲畜正式交付給你們!”

負責交接的軍需官嘴角抽搐了一下,很是無語道:“這些奧蘭治人可真是給我們增加麻煩,這麼多牲畜,就算靠鐵路運輸也並不是很方便,要是換成其他東西說不定還好一點。”

“哈哈,奧蘭治人又不傻,對他們來說,牲畜纔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像其他的東西,比如黃金,金剛石,乃至英鎊等貨幣,對他們來說纔是最重要的。”德萊尼笑道。

“這也是實話,就像農民,要把收穫的糧食變現,工人要等着發工資,工廠主要賣出商品一樣,一切還是想着賺錢,而奧蘭治人也想把自己養的牲口換成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而本質上還是爲了財富,而黃金等硬通貨就是如此,所以他們自然不想和我們東非交換。”軍需官認同道。

“奧蘭治人和德蘭士瓦人以及英國人之間的矛盾,說到底是爲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對於奧蘭治人來說,他們的財富還是很可觀的,但是英國人正在掏空他們的口袋,所以奧蘭治人不得不反抗。”德萊尼說道。

德萊尼是完全同情奧蘭治人的,而不是偏見,畢竟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在物資交接的時候,列車後車廂,也有一羣人從車上下來,不過和前面的貨車箱不一樣,而是客運車廂。

從車上下來的一羣很是年輕的軍官,他們平均年齡大概只有二十多歲。

德萊尼也注意到了這羣年輕軍官的特殊,至少在氣質上和基層部隊很不搭邊,看起來就像歐洲的貴族軍人一樣,那種傲然的氣質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來。“他們是什麼人?”

軍需官撇撇嘴道:“從奧匈帝國士官學校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剛剛從校園裡畢業,沒有經歷過多少實戰的畢業生,不過一畢業就前途無量,有文化就是有優勢。”

“那他們來南非幹什麼?不應該先在北邊基層部隊歷練一番麼?”

“他們和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不一樣,奧匈帝國軍校水平肯定比我們東非高,據我所知他們帶隊的還是維也納特蕾莎軍事學院畢業生,能從那裡畢業,那含金量可是歐洲也承認的頂級軍事人才。”

“他們不會被分配到我們南方軍區了吧!”

“呵呵,想多了,他們這次是到奧蘭治自由邦歷練的,算是軍事觀摩團,同時負責幫助奧蘭治人教學奧匈帝國武器的使用。”

在兩人談話間,所謂“觀摩團”即東非駐奧蘭治自由邦軍事顧問團也已經列隊完畢。

帶隊的科雷,是從特蕾莎軍事學院畢業,而其他很多人也是從奧匈帝國其他軍校畢業的學生。

得益於東非和奧匈帝國之間的協定,大量東非學生可以進入奧匈帝國學習,要不是東非教育薄弱,還有可能誕生大批交換生,現在東非就只能白嫖了,畢竟沒有歐洲學生真會傻到到東非留學,不要說歐洲,就是遠東帝國學生也對東非不感興趣。

不過東非也不需要從遠東帝國引入留學生,東非要是引入,那就很有可能變成自己人了。

“這裡就是奧托市,我們路線上最後一座大城市,接下來我們先到邊境部隊報到,然後由那裡的長官安排渡河,所以接下來的行程並不容易,至少到溫堡之前,我們可能得到不到有效休息。”科雷嚴肅的對着顧問團成員說道。

“這次任務要深入戰爭區域,所以大家不要掉以輕心,我知道你們很多都是經過專業軍事訓練的精英,但是伱們畢竟沒有接觸過真實戰場,說這話你們可能不服氣,但是這次任務非常危險,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參與到戰爭中去,實踐和學習,只有經過磨礪和考驗,未來才能成爲真正優秀的軍人。”東非國防部安排的威廉上校說道。

“威廉上校,聽說你是黑興根軍事學院畢業生,那你經歷過戰爭麼?不會只欺負過土著吧!”有刺頭說道。

“呵呵,我確實是黑興根軍事學院畢業生,可能黑興根軍事學院名聲並不響亮,但是我要告訴你們,東非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土,我們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大量東非優秀軍事人才都是出自黑興根軍事學院。

至於你所說的欺負土著問題,憑藉先進武器確實勝之不武,但是戰爭只講勝負。

還有,我本人曾經作爲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生,參與過普法戰爭,我相信你們應該也瞭解過,當時代表黑興根親王國的黑興根旅,在戰爭中有些小成績,其次我還參加過東非對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的戰爭,同葡萄牙人交過手。”威廉說道。

光是參加普法戰爭這份履歷就足夠威廉炫耀了,普法戰爭算是19世紀最有含金量的大型戰爭之一,直接改變了歐陸格局,對世界進程有重大影響。

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389章 定居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74章 討論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13章 不畏戰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03章 萊茵宮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84章 談判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66章 體驗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99章 預判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67章 鐵甲艦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54章 發“貨”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539章 鄰居論第385章 煽動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98章 貝拉市第36章 濱海區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444章 到家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607章 迂迴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04章 卡賓達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1344章 輿論戰第958章 巴拉圭第261章 威脅第355章 安卡村第1185章 速成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72章 平原省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633章 “故”人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285章 挖坑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5章 電燈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68章 插曲第676章 摩托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36章 第九旅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185章 速成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182章 中間商
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389章 定居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74章 討論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13章 不畏戰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903章 萊茵宮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84章 談判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66章 體驗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299章 預判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367章 鐵甲艦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54章 發“貨”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539章 鄰居論第385章 煽動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998章 貝拉市第36章 濱海區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444章 到家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607章 迂迴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04章 卡賓達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1344章 輿論戰第958章 巴拉圭第261章 威脅第355章 安卡村第1185章 速成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72章 平原省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633章 “故”人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285章 挖坑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5章 電燈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68章 插曲第676章 摩托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736章 第九旅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185章 速成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1182章 中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