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此前,意大利想要在北非搞這種大規模的種族滅絕必然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北非地區距離所謂“文明世界”太近,有什麼風吹草動都容易被察覺。
但是現在意大利在國際社會中的位置很微妙,初步統一的意大利是歐洲第六大強國,拉攏價值大大增加,尤其是英法兩國,他們最不願意看到意大利投入原同盟國陣營。
而在北非,唯一能阻止意大利的恰好就是英法和東非三個國家,法國的殖民地集中在西北非,諸如摩洛哥,阿爾比利亞,西利比亞(的黎波里)等,而英國主要是東北非,包括埃及(含蘇丹),英屬索馬里蘭,意大利殖民地剛好夾在英法殖民地中間。
最後是東非,東非對於意大利的行動,不僅不會譴責,反而持支持態度,因爲東非並不願意和阿拉伯教做鄰居。
意大利紅海殖民地能做大,就是東非的默許,如果不是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國教是基督教,那東非說不定會放任意大利吞併阿比西尼亞帝國。
……
卡蘭舒哨所。
這裡是東非和意大利利比亞殖民地最接近的區域,距離意大利控制的賈盧鎮僅有一百多公里,也是未來利比亞鐵路會經過的區域。
這處哨所能夠建立,完全是根據水源地而設立的,卡蘭舒哨所處於卡蘭舒礫漠之中,極度乾旱,沒有地表水源,因此只能通過地下水補充。
1931年,東非在卡蘭舒哨所的位置,打出一口深水井,因此這裡也就正式被東非升級成一處軍事據點。
卡蘭舒哨所常年駐守兵力爲十五人,並且定期輪換。
而此刻,在賈盧鎮到卡蘭舒哨所之間的沙漠中,一隊騎兵正在快速穿行,他們包裹着頭巾,隊形鬆散,大約有百十號人。
“首領,我們應該已經擺脫意大利人的追擊了,已經半天沒有看到意大利人的影子。”一名武裝分子驅使着馬匹來到領頭者身側大聲喊道。
他們的頭領叫做艾卜耶德,曾是一個柏柏爾人部落的酋長,意大利人來到利比亞之後,艾卜耶德就組建了抵抗軍,一直和意大利人遊擊作戰。
但是,意大利人軍事上過於強大,所以艾卜耶德的部隊,一直被意大利人從北部沿海山區追趕到南方。
前幾天他們抵達賈盧鎮,本想佔領那裡,作爲新的根據地,結果在意大利當地駐軍的頑強抵抗下,沒有成功,隨後意大利在奧吉拉的援軍趕到賈盧鎮馳援。
艾卜耶德所部只能丟下一百多具屍體,狼狽而逃。
“這羣該死的意大利狼狗,下回我們一定要把他們碎屍萬段,這次我們的弟兄折了近半,這筆新的血債,我們不會忘記的!”艾卜耶德罵罵咧咧的說道。
“宰古特,讓兄弟們先休整一下,被意大利人追了這麼久,先補充一下體力。”
隨着艾卜耶德的命令,他的下屬宰古特讓所有人下馬,停下來休整。
頭頂上酷熱的太陽炙烤着大地,沙漠裡的空氣也因此扭曲,這羣潰兵只能躲在馬匹後的陰涼處,偷得半日清閒。
宰古特和艾卜耶德兩人卻閒不下來,他們還要商討接下來的去處問題。
“首領,我們一直跑下去,也不是個問題,現在弟兄們精疲力竭,我們的乾糧也不多,飲用水也急需補充,還有戰馬,也快要到了極限。”
“如果再拖延下去,我們生存都成問題,更別說和意大利作戰,把意大利人驅趕出去了。”
艾卜耶德對着水袋抿了一小口,此時,他手中的水袋已經乾癟了不少,而這已經是他最後的飲用水,其他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他緊皺着眉頭問道:“宰古特,我們現在的位置在哪裡?”
宰古特說道:“距離賈盧鎮應該至少有六七十公里左右,這裡也沒有什麼參照物,所以不好判斷距離。”
被意大利人追了這麼久,艾卜耶德的隊伍,很難判斷他們從昨天到現在趕了多少路,他們只知道一直在往南逃。
這一路上基本上都是茫茫沙漠,連植被都變得極爲罕見,放眼望去只有沙子和礫石。
艾卜耶德說道:“把地圖拿過來!”
宰古特從身上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質地圖出來,攤放在地上,用石頭壓住四角。
艾卜耶德用手找到賈盧鎮的位置說道:“這裡是賈盧鎮,我們昨天傍晚離開,跑了一整夜,走走停停應該有個七八十公里,所以我們的位置應該在這片區域裡。”
他的手指按在一片點着密密麻麻斑點的空白區域,這些斑點實際上就是代指沙漠地帶,而在上面還用小字標記着卡蘭舒礫漠一串阿拉伯字母。
艾卜耶德嘆了口氣說:“現在有些麻煩了,從賈盧鎮往南,幾乎是無人區,而我們又跑了這麼遠,想要折返回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都怪這羣意大利人,如果不是他們故意圍堵,我們根本不可能往南跑,而是按照之前我們的計劃,從賈盧鎮西部繞過去,前往穆罕默德泉村,再前往法國人控制的區域。”
這些年來,意大利控制區的抵抗組織在經歷大敗後,有不少人會前往法屬利比亞重整旗鼓,因爲法屬利比亞的環境比意屬利比亞寬鬆不少。
畢竟法國人和意大利人有着本質上的區別,法國人殖民利比亞,那是真的搞殖民活動,而意大利人可是想徹底把殖民地吃幹抹淨,最後給本土移民騰出生存空間。
與之相比,法屬利比亞完全就是半自治狀態,法國人只控制的黎波里等大城市,而更多地區,完全由當地部落繼續維持統治。
而那些部落控制區,也是此前艾卜耶德的備選目的地,之所以是備選,那是因爲他此前沒有想到會折戟在賈盧這個意屬利比亞最南端的據點。
意大利殖民利比亞的過程是由北到南,因此越是往南,意大利的控制力越薄弱,之前艾卜耶德就是這麼想的,然後他選定賈盧鎮作爲目標。可是,事情發展超出了艾卜耶德的預料,意大利是對利比亞南部控制弱,可也不是艾卜耶德所部能碰瓷的,在賈盧鎮,意大利人的駐軍直接超過五十人,再加上堡壘和武器優勢,硬是支撐到了援軍的到來。
雖然艾卜耶德當時的兵力接近三百人,是意大利人的近六倍,但是別說意大利人有堅固的防禦,僅僅是機槍這一項,就足以壓制住艾卜耶德的部隊。
宰古特說道:“意大利人在利比亞就像瘋狗一樣,而隔壁的法國人就不是如此,他們根本不會把勢力深入到鄉下,我們低估了意大利人對利比亞的野心。”
艾卜耶德說道:“現在討論這個問題也晚了,我們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你說我們這個時候返回如何?”
宰古特搖搖頭說道:“首領,我並不建議這麼做,首先是我們的乾糧和飲用水很難支撐我們折返,想要回頭,恐怕就要殺幾匹戰馬,補充食物和水分,但是這又會造成戰鬥力和機動性的下降。”
“而且,我們就算回頭,意大利人肯定也有所防備,到時候,我們的人馬精疲力盡,意大利人完全可以以逸待勞,更好的對付我們,除此外,昨天我們消耗了大量彈藥,卻沒有得到有效補充,這個時候,總不能指望我們拿着彎刀和意大利人對抗。”
總而言之,艾卜耶德所部面臨的情況十分糟糕,可以說是進退維谷,打又打不過,跑也不知道往哪裡跑。
畢竟他們現在身處沙漠之中,連飲用水補充都十分困難,甚至可以說根本找不到水源。
艾卜耶德盯着地圖,試圖找到突破點,最終他把目光放在了南方的一個紅色圓圈構成空心小點上,他說道:“這裡是什麼地方,是村莊麼?”
宰古特看向艾卜耶德所指的地方說道:“並不清楚,因爲我們這張地圖實際上是從一支商隊那裡獲取的,他們本來就是沙漠裡的活地圖,所以在這份地圖上的一些信息並不需要標註出來。”
商隊的地圖是比較簡略的,畢竟他們本身因爲經商的原因,對當地的地形還有情況跟清楚,就比如哪裡獲得水源,哪裡有村落等等,地圖只是輔助性工具。
而艾卜耶德的隊伍就不能如此了,他們實際上是從北方過來的,對當地情況非常陌生,一路上完全依賴地圖和指南針尋找方向和據點。
艾卜耶德說道:“現在這個點是我們唯一的希望了,把大家叫過來,接下來,大家記好方位,分爲幾組尋找這個地方,然後在天黑之前,我們在這裡匯合。”
艾卜耶德只能把人分散出去,畢竟在沙漠裡可沒有什麼道路和樹木供他們參考,想要找到地圖上的小點,就只能分幾組人,往南排查。
但是,即便如此想要找到地圖上的小點也不容易,可是現在他們也沒有辦法,艾卜耶德的隊伍裡沒有本地人,就算本地人也未必對這裡的沙漠感到熟悉,也只有一些商隊可能知道一些路線。
於是,艾卜耶德只能在原地等待他的士兵把消息傳遞回來,就這樣不知道過了多久,等到太陽移到正南,終於有一隊偵察兵帶回了消息。
“首領,我們碰到了一隊商隊遺留的痕跡,應該是一隊駝隊,地上有駱駝糞,還有蹄印,應該是一條往南的商道,或許可以找到地圖上的地方。”
艾卜耶德大喜過望,他對衆人說道:“我們再等一段時間,等其他人都回來後,就沿着商路往南尋找住所。”
一直等到下午大約二點鐘,艾卜耶德派出去的所有人都回來差不多了,艾卜耶德立刻讓之前帶回消息的人領路。
之後他們往東南五點鐘方向走了大約十幾公里,終於來到了疑似商隊經過的地方,此地確實有一些駱駝腳印和糞便。
確認消息後,艾卜耶德命令隊伍,沿着腳印的方向往南前行。
一路上,駱駝腳印的痕跡斷斷續續,好在沒有完全被黃沙掩埋,在一處北風的地方,艾卜耶德還驚喜的發現,這裡有過生火的痕跡,地上還有一些殘留的咖啡渣。
宰古特說道:“首領看來我們的方向沒有錯,附近肯定有一處我們不知道的據點,或許是村莊,或許是水源地,也有可能是這支商隊的物資補給點。”
“我估計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找到地圖上標記的那個地方。”
艾卜耶德也說道:“從地圖上來看,這個地方距離賈盧,最遠也不可能超過二百公里,之前我們的路線偏離了不少,否則的話,說不定今天中午,我們就能趕到這個地方,現在,所有人全速前進。”
在繼續走了三十公里後,一處堡壘建築終於出現在衆人眼前,艾卜耶德壓住心中的喜悅,有些擔憂的問道:“前面那裡應該就是地圖上標記的地方,但是怎麼看起來像是碉堡,不會是意大利人吧?”
也難怪艾卜耶德這麼擔心,畢竟意大利人在利比亞的殖民活動可不會給他們彙報,誰知道前方是不是意大利人建設的一處軍事據點。
宰古特倒是語氣平靜的說:“現在,誰管那裡是不是意大利的軍事據點,我們費了這麼大勁,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如果是意大利人,大不了再打一仗。”
艾卜耶德說道:“既然如此,先派人去查探一番,而且這裡既然有商隊經過,說不定是個安全的地方。”
很快,艾卜耶德就派了十幾名手下,僞裝成商隊前往打探消息。
過了少許,一名手下回來報告說:“首領,我們已經打探清楚了,前面是東非人的一處哨所,過了這處哨所,後面的地盤都是東非的。”
“這個哨所只有十幾名東非士兵,他們還有一口水井,我們或許可以在當地補充飲用水。”
艾卜耶德遇到的軍事據點實際上就是東非的卡蘭舒哨所,至於艾卜耶德派出去僞裝成商隊的人,東非士兵也沒有識破,只以爲是商隊,畢竟如今確實有一條商路經過這裡,前往焦夫倒賣物資。
艾卜耶德雖然只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利比亞酋長,但是他對東非這個國家還是不陌生的,尤其是近期“利比亞鐵路”在意屬利比亞可是很火熱。
艾卜耶德說道:“哦!原來是東非,我聽說過這個國家,而且他們也是列強之一,就是他們和意大利合作搞出來那什麼利比亞鐵路。”
意大利在國際社會並不能算列強,可對於艾卜耶德這種利比亞土著,意大利顯然就是列強,這就類似東印度羣島把歐洲小國荷蘭也看做列強一樣,因此,艾卜耶德會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