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

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

東非對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的軍事行動非常順利,這個時候英國政府並不想節外生枝,因爲他們正受到法國人的嚴重威脅。

在南非戰爭期間,法國就趁着英國無暇顧及伊默里納王國佔領了不少領土,把殖民地擴張到伊默里納王國高原地帶。

所以這個時候,爲了更加專心應對法國人的威脅,英國政府唯一的辦法就是穩住東非,讓東非在英法兩國之間的鬥爭中不要站隊。

說實話,就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兵力,根本不需要站隊,甚至可以直接改變馬達加斯加島的格局,不過英法兩國作爲當前世界秩序的主導者,東非沒有必要爲了一個伊默里納王國和兩國翻臉。

其實法國對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軍事活動一樣緊張,不過伊默里納王國一直向英國靠攏,在沒有完全殖民伊默里納王國之前,法國還不需要和東非對話,只能眼睜睜看着東非人佔領馬達加斯加島西部和南部地區。

不過這也使得伊默里納王國在英法兩國眼中變得更加重要,隨着東非的擴張,在南部非洲英法兩國能夠插上手的地方就越少,英國尚且有開普敦殖民地作爲支撐,法國現在在南印度洋區域只有法屬留尼汪島完全屬於法國控制。

接下來英法兩國對伊默里納王國的爭奪只會更加激烈,不過從投入上來看,法國最終會取得優勢。

主要原因還是伊默里納王國並不能算英國殖民地,所以英國也不能全力支持伊默里納王國對抗法國人的入侵。

……

東非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基本確定了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勢力範圍,並且和英法兩國各自簽署了安全協議,保證伊默里納王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接下來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就是坐山觀虎鬥環節,至於誰最終取得伊默里納王國的控制權,東非政府並不關心。

伊默里納王國雖然人口偏少,但是卻並不是一塊好吞下的果實,在整個19世紀,伊默里納王國通過數代君主的統治,積極學習歐洲先進國家,實際上形成了較爲先進的文明。

伊默里納王國的首都安塔那那利佛,實際上已經完全是一座具有歐洲風格的城市,甚至基督教成爲了伊默里納王國的國教。

而且安塔那那利佛人口放在歐洲也不算少,在18世紀安塔那那利佛人口就突破八萬,如今更是達到十幾萬之多,這在整個非洲地區都是少見的大城市之一。

甚至在東非之前,除了英葡兩國的殖民地首,整個撒哈拉以南沒有一個城市能和安塔那那利佛相比。

前世即便是法國,殖民伊默里納王國也足足花了長達十三年之久,由此可見伊默里納王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土著國家。

……

1889年11月27日。

隨着東非對馬達加斯加島軍事行動的結束,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設立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作爲臨時過渡行政區。

兩個旅旅部分別駐紮在北部的馬任加和南部的圖萊亞爾,分別控制西部草原地帶和南部乾旱草原地帶。

雖然同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但是熱帶草原氣候內部差異極大,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降雨量類似多多馬,不足六百毫米,而西部就好的多,幾乎和對岸的莫桑比克持平。

所以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黑人等主要經濟模式以遊牧業爲主,西部則主要以狩獵和採集爲主。

東非倒是不急於開發馬達加斯加島,糧食完全可以通過海運從東部輸送到馬達加斯加島。

至於當地的黑人則被東非控制起來,建設軍營,道路等等基礎設施,保證東非國防軍對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的控制。

而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鄰居,最緊張的其實是伊默里納王國,東非在南非地區的彪悍戰績,伊默里納王國也是知曉的。

所以對這個“惡鄰”,伊默里納王國一開始是極度緊張的,不過在英國政府的保證下,以及兩個月的觀察,才讓伊默里納王國接受了東非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軍事存在。

同時,伊默里納王國宰相賴尼萊亞里沃尼,派出外交使團出訪東非,尋求建立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如今伊默里納王國處在臘納瓦洛娜三世女王的統治之下,不過國家主要政策大多由他的第二任丈夫賴尼萊亞里沃尼制定,也是在賴尼萊亞里沃尼時期,伊默里納王國更加開放和文明。

不過伊默里納王國這個時候再轉型已經太晚,加上實力太弱,根本無力擺脫英法兩國的控制和侵略。

而東非的加入讓伊默里納王國看到了新的突破口,他們寄希望於平衡英國,法國和東非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伊默里納王國的安全問題。

1889年11月6日

就在東非尚未徹底完成在馬達加斯加島軍事行動的時候,伊默里納王國使團抵達達累斯薩拉姆市,並受到東非政府的接待。

對於這個一直隱身在馬達加斯加島的非洲“大國”,東非官員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興趣。

不過對於主動和東非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東非自然是歡迎的,實際上自從南非戰爭之後。

東非的外交環境就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和東非這個新晉世界大國交好。

包括之前因爲種族問題而導致兩國關係變差的美國也重新修繕了同東非的外交關係。

遠東帝國等亞洲國家更是徹底把東非放在了和英法德等列強相同的位置上,日本也再次潛伏起來。

日本一直對南琉球羣島心存幻想,在南非戰爭開始後,更是蠢蠢欲動,但是南非戰爭的結局出乎了日本的意料之外,這讓向來“慕強”的日本,不得不繼續“低頭做小”。

這個時候日本尚未擺脫自卑心理,尤其是經過戰爭的洗禮,雖然在朝鮮地區取得了不少優勢,但是並未和世界上的大國交過手。

同期國力也比歷史上稍弱,不過恩斯特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其實已經有資格和除了列強之外的任何勢力交手。

當然,也僅限於此,日本發展的助推劑是甲午戰爭之後獲得的戰爭賠款,在此之前就算日本拼了命攢錢也不可能是世界列強的對手。

當然,像奧斯曼帝國或者遠東帝國,雖然屬於列強,但是隻能算僞列強,而且不要看日本國家體量小,實際日本已經是東亞地區的第一海洋強國。

遠東帝國海軍雖然實力不錯,但是在海洋經濟,民用造船業等等方面都是不如日本的,這也是日本作爲一個島國的優勢。

當然,兩國之間真正的差距其實主要是心態問題,遠東帝國對海洋一直抱有警惕之心,很多開放口岸都是被迫開放,直到如今也是如此,對海洋態度的不同,自然導致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做大,但凡果決一點,提前幾年對付日本,日本那脆弱的經濟也就沒有機會重新崛起。

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26章 機耕路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1305章 封賞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52章 過往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53章 土豆種植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379章 黃金葉第496章 交戰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658章 方針第1349章 犧牲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98章 遊歷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945章 空軍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254章 錫礦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498章 和談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08章 滲透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41章 學習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809章 事後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44章 到家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230章 水權第1390章 自治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045章 教育第809章 事後第36章 濱海區第830章 蓄水池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15章 交流電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108章 歷史課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87章 初交手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53章 送酒第28章 “圈地運動”第606章 後悔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89章 教學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672章 危與機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
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26章 機耕路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1305章 封賞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52章 過往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53章 土豆種植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379章 黃金葉第496章 交戰第1328章 “阿奸”賽義德第658章 方針第1349章 犧牲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98章 遊歷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945章 空軍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254章 錫礦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498章 和談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08章 滲透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1141章 學習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809章 事後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44章 到家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230章 水權第1390章 自治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045章 教育第809章 事後第36章 濱海區第830章 蓄水池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15章 交流電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546章 南斯拉夫聯盟第108章 歷史課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87章 初交手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53章 送酒第28章 “圈地運動”第606章 後悔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89章 教學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672章 危與機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