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拖拉機

第833章 拖拉機

19世紀是一個悲劇的世紀,尤其是對於殖民地地區和國家的土著而言,美國和東非都是典型的由殖民地轉變而來的國家,在東非對南部非洲土著進行迫害的時候,美國人也在做着同樣的事。

同樣是1890年,美國爆發了翁迪德尼之戰,或者稱爲“傷膝河大屠殺”,1890年12月29日,翁迪德尼之戰,是美國曆史上的標誌性事件,是美國針對印第安人發生的最後一次武力衝突,爲持續三百多年的印第安戰爭以一種悲劇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果然,有了同行襯托,恩斯特對待黑人的方式都顯得無比“仁慈”,畢竟就放同屠殺相比,總歸更“人道主義”。

不過這也意味着美國的印第安人從此難成氣候,美國徹底消滅了本土土著的抵抗力量,而東非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

馬普托港。

和往日一樣,一艘東非國旗的商船在馬普托港靠岸,這本來不應該引起什麼關注,但是今天馬普托港上顯然出現了不一樣的東西。

東非國防軍封鎖了港口,隨後從船上搬運下來不少大傢伙,或者說是開下不少大傢伙。

“突突突……”濃濃黑煙伴隨着巨大的噪音,在碼頭上排成一排,足足有八臺之多,如果是見多識廣的人肯定能認出這是“拖拉機”。

只不過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內燃機動力拖拉機,而不是傳統的蒸汽式拖拉機,作爲東非的“尖端科技”,所以軍隊保駕護航也就說的通了。

“科爾斯團長,接下來的幾天就麻煩你們了,這批拖拉機最終運輸地點是紹奎鎮,用於林波波河平原的農場開發,都是價值不菲的東西,所以不能直接開到紹奎鎮,必須用車輛送到紹奎鎮。”帶隊的駕駛員對着科爾斯團長說道。

看着這些“龐然大物”,科爾斯團長還是比較驚奇的,他以前只在報紙上見過拖拉機,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實物。

“凱索爾先生,你們放心,我們這次用部隊拉重炮的車輛把這幾臺大傢伙運走,不會耽誤你們的行程。”

跟隨凱索爾的人不少,光是修理工就有三人,還有兩名工程師,一位機械專家,還有八名駕駛員,他們這次都是前往紹奎鎮國營農場的人,凱索爾本身則是達累斯薩拉姆市一家國營農場管理的人員。

在這個時代,駕駛員絕對是稀缺人才,現在連汽車駕駛員數量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像拖拉機這種“特種車輛”的駕駛員更是非常稀缺。

隨後,在軍方和凱索爾團隊的配合下,拖拉機被移動到大型車輛上,足足有八匹馬才能拉動一臺。

內燃機拖拉機重量比蒸汽式拖拉機要輕的多,在1890年,也就是今年,本傑明製造的輪式蒸汽機拖拉機,全金屬車輪,7.3米長,60匹馬力,整車重22噸,其中光提供蒸汽的水就重兩噸多。

所以蒸汽式拖拉機基本上和火車頭沒有區別,即便再減輕重量也是“小火車”頭的重量,這樣的拖拉機去犁地,自然不好用。

而且東非內燃機動力拖拉機採用實心橡膠包鐵輪胎,來達到進一步減重效果,至於空心胎,顯然對於拖拉機的重量,目前技術還不過關,當然,這樣比全鐵車輪要輕很多。

當然,拖拉機還有履帶式,很遺憾目前技術上也達不到要求,目前世界上有100多項與履帶式拖拉機相關的發明專利,但造出的樣機都在試驗中失敗了。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美國拖拉機研發人本傑明,原歷史他在1903年,前往工業革命的先驅國家英國調研履帶式拖拉機的研製情況,但讓他很失望,他沒有看到一個成功的例子,於是,他草草結束英國之行,返回美國自己的工廠繼續研製履帶式拖拉機。

而今纔是1890年,東非自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履帶技術,不過目前東非對履帶的研究也算世界前列。 ωwш★тt kan★C〇

恩斯特知道履帶式拖拉機在歷史上取得的成功,尤其是後來這項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造就了“陸戰之王”坦克的出現。

所以恩斯特自然不會忽視這個問題,目前東非對履帶結構的研究主要是達累斯薩拉姆,姆貝亞和哈拉雷等幾個城市的研究所主導。

有了方向和支持,進度自然也不慢,其中姆貝亞市機械研究所已經率先取得成果,不過想要把履帶應用於特種車輛上還爲時尚早。

畢竟現在拖拉機技術都不太成熟,要不然東非政府也不會給這八臺拖拉機配備如此豪華的團隊。

與其說這八臺拖拉機是要來開發莫桑比克南部平原,不如說是東非伺候八個大爺。

接下來這八臺拖拉機的表現可能會差強人意,大問題應該不至於太多,小問題絕對多的讓人頭疼。

因爲在此前達累斯薩拉姆拖拉機廠也僅僅製造出樣車,技術上還有很多欠缺,而且達累斯薩拉姆市目前的主營業務實際上是蒸汽式拖拉機。

至於內燃機動力拖拉機完全是東非開闢的新賽道,在試驗場內燃機動力拖拉機表現良好,但是到了莫桑比克這種“蠻荒”地區,恐怕很難讓人滿意。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非想要在工業領域有所斬獲,就必須敢爲人先,技術不成熟就慢慢改進,只要時間足夠,總有一天東非會成爲該領域的領先者。

實際上現在東非就已經遙遙領先,內燃機動力拖拉機雖然技術不成熟,但它比歷史上整整早了近十年出現。

國際上公認的世界第一臺汽油拖拉機,是哈特和帕爾於1901年冬天在美國艾奧瓦州查爾斯城製造的“No.1”拖拉機,該機系列號爲1205,1902年7月銷售給農民,成功使用了17年。

東非的拖拉機雖然技術上尚且存疑,但是研究的早,只要經受住考驗,東非就能在農業領域完成一次彎道超車。

隨着拖拉機裝車完成,凱索爾讓人將防雨布覆蓋在車身上,這樣遠遠看來,不明真相的羣衆恐怕只會認爲這是部隊在託運火炮等機密物件。

“科爾斯團長,下面就麻煩你們了。”在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凱索爾對科爾斯說道。

“沒有問題!”

於是在國防軍的護送下,凱索爾一行人,帶着東非的“大國重器”浩浩蕩蕩的向着紹奎鎮方向而去。

而紹奎鎮第一國營農場的建立,也預示着東非和世界農業的巨大變革時代來臨,在東非農業史上註定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被認爲是東非農業機械化的起點,從而被東非人銘記。

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280章 達沃市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26章 機耕路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67章 奧拓第1504章 脫鉤第161章 檢閱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680章 緩衝區第1272章 犀牛園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336章 東非菜?第769章 籌碼第1265章 新世界第673章 象牙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77章 收尾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53章 新家第1471章 戰鬥第1402章 契卡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248章 普吉島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47章 畜牧業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94章 訛詐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837章 颱風第898章 太特市第992章 入籍第1224章 收網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945章 空軍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56章 鐵路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404章 警告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472章 備戰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315章 交接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8章 奧匈帝國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25章 卡塔爾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423章 軍工推銷
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280章 達沃市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926章 機耕路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67章 奧拓第1504章 脫鉤第161章 檢閱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680章 緩衝區第1272章 犀牛園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336章 東非菜?第769章 籌碼第1265章 新世界第673章 象牙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577章 收尾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53章 新家第1471章 戰鬥第1402章 契卡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248章 普吉島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47章 畜牧業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94章 訛詐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837章 颱風第898章 太特市第992章 入籍第1224章 收網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945章 空軍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56章 鐵路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404章 警告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472章 備戰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1315章 交接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8章 奧匈帝國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325章 卡塔爾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423章 軍工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