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

“人口垃圾”這個詞顯然含有貶義,話雖然很難聽,不過卻是對這些將被處理的東非黑奴十分客觀的描述。

對於東非政府而言,這些上了年紀的黑奴,就是已經不再具備利用價值的“垃圾”,所以東非政府對黑人的最終歸途就是“丟棄”到垃圾場去。

而唯一能滿足這個“垃圾場”定位的區域,也只有西非了,美洲雖然同樣可以作爲垃圾場,但是美洲畢竟是別人的後院,沒經過主人同意,是會引發國際糾紛的。

美洲國家,如今早就擺脫了殖民地範疇,當地人肯定不會允許東非將當地作爲垃圾場,而西非就不一樣了,西非只是歐洲的殖民地,而殖民地的死活,歐洲各國可不在乎。

所以東非這個時間段將本國的黑奴運往西非,自然也不會引起什麼國際糾紛,歐洲各國巴不得討好如今的東非,根本不可能爲了這點小事開罪東非。

在安東和瑪爾斯說話間,運輸黑奴的車輛已經過去了五六輛,後面卻還有車輛繼續跟着。

瑪爾斯驚訝的說道:“這也太多了吧!我看後面的車隊好像還有,如果按照一輛車幾十個人來算,這次恐怕運過來的黑人至少有數百之多。”

安東皺着眉頭說道:“我也沒有見過這種場面,雖然過去法爾塔也有黑奴從這裡出海,但是十分少見,上一次還是去年,也就幾十個人,這次怎麼這麼多。”

在第十輛汽車開過後,一輛綠色塗裝的軍用卡車緊緊跟隨,上面顯然不是黑人,而是全副武裝的東非國防軍。

這顯然不是小打小鬧,畢竟軍隊都出動了,說明這是一場武裝押運。

在這輛軍卡過後,車隊並沒有斷開,後面還有汽車跟隨,而隨着安東心裡的默數,不知過了多久,這支漫長的車隊終於結束。

“一共過去了五十五輛車,其中有五輛軍用卡車,其餘五十輛的後車廂拉的都是黑奴,這次抵達法爾塔港的黑奴人數至少在千人以上,幾乎都可以看做一支軍隊的規模。”安東說道。

即便東非汽車產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十分強大的層次,但是五十多輛汽車組成的大型車隊,也是很難見到的,這自然引起了法爾塔居民們的矚目。

瑪爾斯評價道:“這些應該都是軍隊的車輛,包括拉黑人的卡車,車牌也是軍用牌照,這顯然是政府層面的意思。”

……

法爾塔港口,幾艘難得一見的風帆船靠在碼頭旁,而軍車車隊最終抵達了這裡。

“羅伯特營長,人數已經清點完畢,本次押解任務,押送目標一共一千八百人,實到一千八百人。”一名東非士兵向着在碼頭等待多時的羅伯特報告道。

羅伯特說道:“很好,接下來你們和海軍接洽一下,將這羣黑人全部押送到船上。”

不錯,這幾艘風帆船正是東非海軍的古董存貨,大多數都是曾經桑給巴爾造船廠的產物。

而之所以東非軍方要用這種老古董來運輸黑人,其實也是因爲如今找不到足夠的船隻來執行任務。

民用船隻方面,東非如今繁榮的對歐貿易,本來就使得對船隻的需求大漲,整個世界的船隻都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

而海軍自己的船隻那就更不夠了,東非海軍雖然規模龐大,但是現在要執行的海上任務更是十分頻繁。

畢竟東非龐大的海上商業船隻,需要東非海軍抽調大部分船隻護航,而東非海軍還需要時不時到各地執行任務,包括武力威懾一些歐洲諸國。

隨着歐洲戰爭的僵持,英法等國家,對民用船隻,尤其是和敵對國經濟往來船隻的警惕心越來越高,如果沒有海軍出面,那將是致命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東非海軍軍艦總噸位已經突破九十萬噸,來到了九十七萬噸,距離百萬噸只差三萬噸左右。

而這支規模龐大的海軍艦隊,已經事實上來到了世界第四的位置,成爲僅次於英,德,美三國的世界第四大海軍。

可以說,如果這個時候,東非海軍加入到歐洲戰局,足以對歐洲戰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正是因爲擁有着這支世界第四強大的海軍,東非對歐洲的貿易纔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這幾年,東非港口數量增加了不少,但凡是能夠利用的天然海港,基本上都被東非開發利用上了,法爾塔港就是典型例子。

畢竟前世法爾塔港得到有效開發,那都是二十一世紀的事情了。

而海港數量的增加,自然帶動了東非造船廠數量的增加,東非造船業規模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而東非海軍也纔有底氣,在短短几年時間裡迅速成長成爲世界第四大海軍。

“羅伯特營長,看來這次國內是要徹底解決國內的黑奴問題了!”海軍將領布蘭德說道。

羅伯特點點頭說道:“距離南非戰爭已經過去了將近二十多年時間,就算年齡最小的黑人,現在也都已經二十多歲,而黑奴的壽命普遍只有三十多歲。”

“這種情況下,我們現在擁有的黑人,其實都是些老人,所以政府肯定要提前解決這些麻煩。”

南非戰爭是東非最後一次獲得黑人人口的機會,如今東非黑人絕大部分都是當時從安哥拉等新納入東非版圖的地區獲得的。

而這也意味着東非黑人已經不能完成人口的自然更替,在東非手裡的黑人已經完全沒有利用價值。

羅伯特接着說道:“隨着這幾年的空前壓榨,黑人損耗比以前更甚,聽說今年統計的黑人人口數量已經不足八十多萬。”

“要知道幾年前東非黑人人口還是以百萬計算的,這也可以看出全國運河計劃的瘋狂性。”

“雖然這個計劃還沒有徹底完成,不過剩下的也就是些收尾工作,這也就意味着不再通過黑人,我們也可以依靠以及的力量,在不造成太大損失的情況下,完成最後的工作,黑奴恐怕真要在東非成爲歷史詞彙了。”

布蘭德點點頭說道:“估計政府是不想讓這最後八十萬黑人老死在本土,這次我們接到的命令是將這些黑人押送到多哥蘭殖民地,西非將是他們最後的歸宿。”

對於老弱的黑奴,處理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畢竟東非一向不主張“屠殺”,除非是遇到暴亂等極端情況。

而東非又不可能給這些黑奴養老,畢竟養老也需要糧食,甚至藥品,畢竟年老體衰也容易引發疾病,如果因此在東非搞出什麼瘟疫,那東非可就虧大了。

所以將這些老弱病殘流放到西非去,是目前東非政府能想到比屠殺更好的辦法。

而多哥蘭作爲東非最新獲得的殖民地之一,正好用來流放這些黑奴,以前東非在西非缺乏殖民地,所以流放黑奴反而放不開手腳,需要通過南德意志王國中轉。

而南德意志王國是內陸國,即便是押送黑人,成本也高出不少,有了多哥蘭就可以通過海路,將這些黑奴以較低的成本大規模流放西非。

當然,多哥蘭殖民地畢竟也是現在東非國土的一部分,東非政府自然不打算將多哥蘭變成黑人區域,而是會繼續以多哥蘭爲跳板,將這些黑人往其他國家殖民地驅趕。

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38章 開墾第1099章 鋼鐵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35章 廓爾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96章 交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51章 人口(續)第402章 妥協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395章 耍無賴第1504章 脫鉤第958章 巴拉圭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377章 賄賂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789章 態度第162章 打魚第1450章 摻沙子第93章 姆特瓦拉第688章 巡邏兵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8章 開墾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837章 颱風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315章 交接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91章 青檸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013章 站隊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7章 探險隊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3章 誘拐第355章 安卡村第1184章 通吃第196章 鐵路第58章 密謀第70章 蒙巴薩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766章 集結第1293章 肢解第332章 稻種第973章 籌備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797章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1章 坦噶港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7章 擴大生產
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38章 開墾第1099章 鋼鐵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735章 廓爾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96章 交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451章 人口(續)第402章 妥協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395章 耍無賴第1504章 脫鉤第958章 巴拉圭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1377章 賄賂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國第789章 態度第162章 打魚第1450章 摻沙子第93章 姆特瓦拉第688章 巡邏兵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38章 開墾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39章 利薩海戰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837章 颱風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315章 交接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91章 青檸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013章 站隊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7章 探險隊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3章 誘拐第355章 安卡村第1184章 通吃第196章 鐵路第58章 密謀第70章 蒙巴薩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766章 集結第1293章 肢解第332章 稻種第973章 籌備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797章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1章 坦噶港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7章 擴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