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大國使團

第841章 大國使團

1891年10月3日。

達累斯薩拉姆港。

“歡迎各位來到東非!”

而今東非作爲世界列強的一員,完全可以平等對話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反過來說大部分國家都要打好和東非的關係。

而這些國家中最熱切的無疑就是德國對東非最上心,這次德國訪問團到訪東非就是由首相卡普利維親自帶隊。

而在此前一位世界大國領導人出訪一個非洲國家是很難想象的,不要說現在是19世紀,就是恩斯特前世,也很難見識到這個場面,印象裡好像只有某位美國總統到肯尼亞老家尋根問祖過。

至於什麼英法在21世紀基本沒有什麼大國威嚴,尤其是法國本身就是非洲太上皇,巴黎都算西非首都了,而且和19世紀相比國際地位下降的太多,但在19世紀英法德這些國家的地位就和前世遠東帝國,美,俄上三常差不多。

當然,說卡普利維是德國領導者有些勉強,雖然他貴爲德國首相,但是作爲君主制國家德國還有皇帝,所以卡普利維只能算德國主要領導人之一。

卡普利維:“你好,思維特閣下。”

“國王陛下和王儲殿下很歡迎你的到來。”思維特客氣的說道。

雖然達累斯薩拉姆市經濟發達,但畢竟不是東非首都,所以接下來卡普利維一行人還要乘火車前往第一鎮市。

看着眼前的年輕人,卡普利維十分羨慕,如此年紀就身居高位,簡直罕見,自己熬了這麼多年才坐到首相位置。

當然,思維特現在也不算年輕,只不過是中年人而已,不過和卡普利維相比自然是非常年輕,官員年輕,這在東非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以至於政府內年紀大的人,恩斯特都當成寶貝看待,用了給東非政府壓壓火氣,年輕人畢竟容易衝動,尤其是東非這個飛速發展的國家。

就比如垂垂老矣的國防部長亞爾曼伯爵,基本告別日常事務,但依舊穩坐在國防部長的位置。

在思維特帶領下,德國代表團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簡單逛了一圈,作爲窗口城市,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發展引起了德國官員的關注。

達累斯薩拉姆市規模只有柏林的四分之一大,但是也讓卡普利維嘖嘖稱讚。

“就算是在德國,達累斯薩拉姆市也能排進前十,很難想象這是一座非洲城市。”

思維特說道:“我們東非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算人口大國,在人口和資源的積累下,發展一座相對發達城市並不算難事,而且達累斯薩拉姆並非東非內陸,這裡在以前就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政治中心,並非沒有經濟基礎,當時達累斯薩拉姆市就是西印度洋沿岸的重要商業中心之一。”

“呵呵,思維特閣下,你們過於謙虛了一些,如果沒有東非存在,任憑當時的桑給巴爾人是無法營造出一座世界性大城市的,而且你們不僅有達累斯薩拉姆還有蒙巴薩,新漢堡港等等城市,東非的發展有目共睹。”卡普利維說道。

嘴上對東非大爲讚賞,實際上卡普利維心裡直呼可惜,這麼好的土地往前德國竟然沒有重視,便宜黑興根王室了。

同時,一股對俾斯麥的不滿也涌上心頭,如果俾斯麥哪怕多分一點精力在殖民地事業上,也就沒東非什麼事了。

作爲威廉二世一手提拔的德國新首相,卡普利維和俾斯麥的政治意見不說完全相反,也是風牛馬不相及。

和俾斯麥時代以歐洲爲中心的“大陸政策”不同,卡普里維倡導“新路線”,也就是將帝國的外交視野放寬到世界舞臺,要從一個大陸強國發展成爲一個世界強國,搶佔海外殖民地,拓展德意志的殖民帝國。

而在卡普利維看來,當初只需要稍微努力一點,東非廣闊的國土和市場就能爲我所用,而不至於像現在只能和東非坐在一起談合作。

當然,卡普利維也只是想一想,現在木已成舟,德國已經失去了最佳插手干預的時機,恐怕本國和東非的聯繫還沒奧匈帝國深。

不過轉念一想,東非的存在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對本國而言如此。因爲如果沒有東非,恐怕這片廣大區域也會被英法兩國瓜分掉,反而東非存在讓德國可以分一杯羹。

而且作爲一個非傳統殖民國家,現在德國的胃口並不大,還沒有習慣在海外耀武揚威,當然,想到東非撒野也不可能,畢竟現在德國發展速度雖然歐洲第一,但是在實力層面依舊比不過英法兩國。

這也是這次卡普利維出訪東非的目的之一,那就是推進兩國合作交流,助推德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現在德國最缺的就是殖民地市場,東非作爲一個獨立國家,而且是列強之一,自然不可能變成德國的殖民地,那就只能退一步,讓德國工商業商品更加順利的進入東非,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兩國能夠結成聯盟。

德國不像奧匈帝國那樣畏畏縮縮,如果能夠和東非結盟,自然求之不得,而不是僅僅奧地利和東非結盟。

在欣賞完達累斯薩拉姆市後,德國官員們意猶未盡的登上了前往第一鎮市的列車,而後,達累斯薩拉姆市那些高大的煙囪,轟鳴的機器運作聲音慢慢消散。

對於卡普利維的到訪,第一鎮市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而東非儀仗隊第一次在本國開展了歡迎外國高層首腦的儀式。

恩斯特在斯維特宮親自接見了卡普利維,就合作進行了具體談判。

結盟!當然不可能,現在東非已經不需要再扯虎皮維護國家安全了,而且結盟哪有自由自在的好,畢竟和德國結盟那肯定不會以東非爲主導,而且結盟後有什麼麻煩事還不好推脫。

恩斯特婉言拒絕道:“我們東非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在非洲我們剛剛經歷過南非戰爭,所以做出一些戰略誤判,很有可能引起第三方國家的誤解,這不利於世界局勢的穩定和東非的經濟發展。”

第三方國家既可以指英國,也可以指和德國有仇的法國,怎麼理解都行,現在東非已經這麼“強大”,要是再和德國結盟,恐怕很多國家睡不好覺。

對於恩斯特的推辭,卡普利維早有預料,結盟換句話說就是抱團取暖,顯然東非現在的外交環境並不需要爲安全問題擔心,反而和德國結盟可能會把東非拖入麻煩中去。

對於這一點,卡普利維感覺有些心酸,德國可以說四面環敵,而東非的地緣優勢就極爲凸顯,可以說在世界大國中僅次於美國。

在南非戰爭之前,英國還能依託開普敦以及葡萄牙殖民地對東非形成一定的壓力,而南非戰爭之後,東非的安全問題就已經完全解決,就和如今的美國一樣,北部加拿大不成氣候,南部的墨西哥完全是手下敗將。

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308章 滲透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69章 鯨灣港第852章 夏威夷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618章 良知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992章 入籍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61章 影響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299章 預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40章 新品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276章 “老朋友”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430章 客人第570章 投降!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289章 教學第298章 香蕉園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81章 酒館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10章 海岸線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396章 推測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89章 佔領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564章 貴人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08章 分析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66章 體驗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7章 地圖
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308章 滲透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69章 鯨灣港第852章 夏威夷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618章 良知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992章 入籍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61章 影響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299章 預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510章 九大工業區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40章 新品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276章 “老朋友”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430章 客人第570章 投降!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289章 教學第298章 香蕉園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81章 酒館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10章 海岸線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396章 推測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89章 佔領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564章 貴人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008章 分析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66章 體驗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27章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