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第二階段

費特河戰役打破了東非和布爾共和國之間脆弱的平衡,整個布爾共和國費特河南防線一夜之間被東非攻破。

第二天上午,清點戰果後,東非共計俘虜和傷斃布爾共和國軍隊兩萬多人,布爾共和國前線直接崩潰。

但是從前線撤離下來的布爾人軍隊數量也不少,預計在萬人左右,這些布爾人軍隊向着布隆方丹方向極速後撤。

默爾克:“各個部隊打掃完戰場之後,繼續向南追擊,西路以金伯利爲目標,北路以布隆方丹爲目標,東部策應北路部隊。”

只要拿下布隆方丹和金伯利之後,對布爾人的戰爭也就基本宣告結束,接下來南部軍區在布爾共和國境內的戰爭形勢也就由攻堅戰向治安戰過渡。

布隆方丹和金伯利是布爾共和國唯一的兩座主要城市,攻克兩地之後,布爾共和國也就宣告着無險可守。

當然,眼下東非最頭疼的還是對費特河前線布爾人留下的“遺產”進行處理,首先就是對傷員的救治,其次是清理屍體,最後是戰場上遺留的大量武器裝備。

而現在,爲了應對東非的軍事威脅,葡萄牙人拋棄了很多莫桑比克境內河流北岸的土地,反而在南岸建設據點居多。

所謂的大力發展當然不是指經濟,而是軍事用途,從一開始莫桑比克殖民地就清晰的知道如果和東非發生戰爭,那肯定是北面大於南面。

當然,除了兵力上東非表現非常出色,但是更讓羅伯茨伯爵難以想象的是東非國防軍的戰鬥力。

東非總共繳獲了五十三門火炮,這估計已經是整個布爾共和國炮兵的大部分家當,雙方的火力差距顯而易見。

……

之前還“形勢一片大好”的聯軍,立刻陷入了焦頭爛額的地步。

英軍可不是葡萄牙人,印度人,布爾人或者黑人軍隊,而是真正的英國陸軍部隊,目前整個南非戰爭英軍人數,從開戰前的六萬上升到接近十萬人。

“羅伯茨伯爵,如果啓用蓬圭河防線,我們能利用這條河抵擋住東非的攻勢麼?現在西部各個戰線沒有取得成果,就是南部我們也僅僅是把東非的新漢堡港市和東非本土隔離開來,而沒有消滅新漢堡港市的守軍,現在戰爭形勢恐怕會越來越朝着不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

不管東非還是聯軍,都不會把這裡作爲突破口,如果軍隊從這裡穿過,恐怕都不需要打仗,就有自行崩潰的風險。

“既然如此,現在只能放棄贊比西河一線了,我們的兵力本來就不夠充裕,而贊比西河過於漫長,根本無法阻止東非軍隊過河,所以現在啓動蓬圭河防線作爲頂住東非這一輪反擊的地方最爲合適。”

這幾個主要戰場,目前東非投入的兵力就達到二十萬之多,而東非還有其他地區也有軍隊沒有調動,就比如北方傑濟拉市,那裡是東非抵擋埃及英軍的軍事重鎮,還有應對英屬索馬里蘭的德雷達瓦,東非和比利時,阿比西尼亞帝國,意大利紅海殖民地肯定也有軍隊預防突發情況,所以東非的軍事潛力太被低估了。

不過這個時候羅伯茨伯爵也沒有辦法去拉布爾人一把,在東非發動對布爾共和國反攻的同時,東非東部軍區和北部軍區的部分部隊,已經在莫桑比克北部發動攻勢。

最主要的是尼楊加尼山區基本上沒有得到開發,基本上就是原始森林和山地,除了少量土著基本沒有什麼活人存在,這裡也就不具備行軍的條件。

這些重型火炮布爾人也帶不走,主要是夜間跑路本來就急促,誰有功夫拉着這些大玩意往後逃?

恐怕還沒有走多長時間,就被後面的追兵連武器帶人一塊俘虜了。

而羅伯茨伯爵能直接指揮的部隊兵力人數就達到了三十萬左右,但是現在三十萬大軍連東非的東部防線都沒有打下來,這對聯軍的士氣是一個嚴重打擊。

蓬圭河發源於莫桑比克西部的尼楊加尼山,尼楊加尼山是馬塔貝萊高原和莫桑比克平原的重要分界線,也是東非馬塔貝萊省軍事防禦的切割點,這個位置非常險峻,所以不是東非和聯軍的關注重點。

東非在布爾共和國取得的戰績,很快就傳遞到了羅伯茨伯爵的桌案上,不得不說這對於聯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

所以蓬圭河入海口北岸也就沒有貝拉港存在,反而是蓬圭河入海口南岸的安東尼奧得到了大力發展。

畢竟東非不僅有東部防線,還有圖蓋拉河防線,費特河防線,奧蘭治河防線,贊比西河防線,西部,這幾個主要交戰區。

這麼多傷員和屍體,需要東非後續部隊仔細清理,非洲基本上沒有冬季,所以這些屍體留在這裡可能引發嚴重問題。

不過昨天東非的重型火炮基本上都遺留在費特河北岸,並沒有參戰,所以火力優勢上,布爾人是佔優勢的,就是有效炮火攻擊優勢沒有發揮出來。

至於東西兩個方向,根本就無險可守,所以只能從西側主動發動進攻,以攻代守。

“東非的一個騎兵師,三個步兵師從北部發起了進攻,他們從卡亞,坦巴拉還有馬洛梅烏三個方向,對我北部發動猛烈進攻,目前除了卡亞地區以外,其他兩個方向都已經被東非陸軍突破。”

沒有道路只是其一,第二就是多森林和植被,大片的原始森林無法穿行,在非洲森林代表着巨大的風險,各種毒蟲疾病,還有水源都不好解決,最後就是該地區多山洪,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一個不小心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現在正值雨季,莫桑比克的雨水非常豐富。而蓬圭河也是莫桑比克重要的河流之一,其下游有前世莫桑比克第二大港貝拉港存在。

面對大家的責問,羅伯茨伯爵也很難想到破局之法,因爲同東非的戰爭難度極大超出了聯軍戰前的預估。

東非在面對聯軍第一波攻勢時,就直接頂住了壓力,這是羅伯茨伯爵沒有想到的,畢竟這次聯軍總兵力已經接近五十萬,放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都足以發動一場大戰,甚至是滅國之戰。

不過現在的貝拉地區還是一片沒有什麼人煙的荒地,前世貝拉建城時間是1887年。

東非國防軍的戰術水平完全不輸於英軍,甚至比英軍還要稍強一點,這就非常可怕了。

東非在東部防線的兵力只有七萬多,但是承受了聯軍三倍的兵力,先不說聯軍兵力優勢,其實東非能調動這麼多軍隊,就已經超出了羅伯茨伯爵的預料之外。

這對於英國本土而言也是非常大的壓力,但是卻沒有對南非戰場起到太大作用,尤其是盟友葡萄牙,還有其他部隊,面對東非軍隊損失更是慘重,戰鬥力水平堪憂。

如果現在能回到開戰前,就是給羅伯茨伯爵手下的部隊全部換成英國人,羅伯茨伯爵也不敢說能擊敗東非。

第1166章 體驗第758章 331師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88章 情報戰第1117章 輿論第1551章 交涉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395章 耍無賴第850章 移民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7章 地圖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784章 自己人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1章 煤礦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421章 鑄鐵廠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09章 聖誕節第207章 換牌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2章 挖牆角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49章 王位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87章 太特城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89章 佔領第394章 硬氣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96章 鐵路第942章 宣戰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930章 漢薩省第616章 行蹤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98章 太特市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450章 摻沙子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511章 聲吶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48章 普吉島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326章 野望第79章 閒談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349章 犧牲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903章 萊茵宮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20章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72章 備戰第469章 鯨灣港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78章 無線電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483章 新民族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83章 到達第840章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
第1166章 體驗第758章 331師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488章 情報戰第1117章 輿論第1551章 交涉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395章 耍無賴第850章 移民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27章 地圖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784章 自己人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81章 煤礦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72章 菸草種植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1421章 鑄鐵廠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09章 聖誕節第207章 換牌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2章 挖牆角第1520章 《巴拉那河商船通航協定》第149章 王位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487章 太特城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89章 佔領第394章 硬氣第43章 行政區劃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96章 鐵路第942章 宣戰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930章 漢薩省第616章 行蹤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98章 太特市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450章 摻沙子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07章 法爾塔新區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511章 聲吶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248章 普吉島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326章 野望第79章 閒談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349章 犧牲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903章 萊茵宮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20章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72章 備戰第469章 鯨灣港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78章 無線電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483章 新民族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83章 到達第840章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