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人口(續)

東非第一批大規模移民(不包含僱傭兵)是1865年,此後移民數量直線上升,且伴隨東非東非運力上漲,規模越來越大。

也就是說東非第一批移民在東非安家了九個年頭,而東非移民的屬性使得當前東非人口已經爆發式增長。

這種事可以和德意志地區類比,德意志地區的生育率目前就相當高,東非則更高,因爲東非擔負了生育成本問題,這在德意志地區是做不到的。

德意志土地資源被貴族和地主瓜分,加上資本主義農業發展,不再追求勞動力和佔有率,而是以盈利爲第一要務。

東非的土地性質雖然也是私人所有,但是恩斯特以前的着力點在於給予東非公民相對好的待遇,其中一點就是希望東非居民多生,能生多少就生多少,國家承擔大部分生育成本。

而沒有生育負擔的東非公民自然是能生多少生多少,尤其在沒有避孕概念和手段下。

基本上身體健康,那生育率就不會低,加上極低的夭折率(相比於其他國家而言),東非的人口最終就會成倍數增加。

在低生產力水平下,這些成本大部分最終都由黑人人口承擔,而東非黑人人口兩千萬,其中勞動力人口接近一千多萬。

所以當前東非是沒有感受到太大壓力的,但是東非減少黑人人口的速度也相當快,如果東非想在未來繼續玩這種遊戲,那就只能這部分成本就只能轉嫁給新移民。

但是新移民以後還要繼續生孩子,後面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恩斯特本身是人口優勢學的認同者,以前還說過印度那樣的人口規模必然會形成大國這樣的話。

如果讓東非移民肆無忌憚的生殖,一個家庭只有兩個勞動力,而卻有可能養十幾張嘴,就是做牛做馬也是不現實的,當然,這麼說可能有些太過理想,保守估計七八張嘴應該是有的。

除了出生率,移民也是問題,當前東非正常的移民水平是每個月二十五萬左右,有四百多條船隻(包含租用船隻和販奴船)爲東非移民服務。

一年下來東非移民數量就差不多是三百多萬,如果截止到1880年那就又是一千多萬新增移民人口。

這裡要說明,東非政府雖然不統計本土人口,每年移民還是要統計的,移民的數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因爲出生率造成變動。

這僅僅是移民人口,實際上現在從遠東和歐洲到東非坐船隻需要十幾天時間,這些移民進入東非各項安排也最多不會超過三個月,穩定下來後,新移民又加入生育大軍,嗯,確實有些難辦。

這是理想情況下移民狀態,實際上現實就是理想情況,經濟危機給東非創造了機會,連美國這個純移民國家都有人移民到東非,世界其他區域可想而知。

東非的移民由政府主導,在歐洲各國和東亞以及南美都建設了移民機構,所以東非移民署是世界最大的,且系統性的移民組織,同時是世界第二大奴隸貿易商。

實際上當前世界,除了阿拉伯和印度男性,黑人,其他國家都是東非移民署的目標,用以滿足東非移民需求。

就拿德國來說,常年被東非吸血的南德意志地區,人口總數並沒有明顯減少,但是也沒有增加,所以東非吸納移民對各國造成不了什麼損失。 畢竟經歷了工業革命,世界人口已經暴漲到了12.7億多,東非移民數量連零頭都夠不上。

當然,東非自有國情在此,所以很多情況和美洲的那些移民國家吸納移民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移民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民衆的自發行爲,而跨大洲移民的難度對於這個時代的民衆來說,那是相當困難的。

美國移民的船票主要是由各個缺人的公司和企業墊付,然後從移民的工資中扣除,這些東西基本上在合同中就會寫清楚,而東非直接免船票,這樣在二者的選擇中,東非就處於優勢方,畢竟美國連船票錢都算這麼清楚,你還想去美國發財?真以爲滿地黃金!

其次是東非的營銷手段不同,東非的移民廣告着重點在於示範性,以底層民衆爲基礎點,然後回鄉拉人。東非是真敢這麼做,美國只能通過報紙上編故事,搞搞詐騙。

最後,東非移民不侷限於白種人,遠東和歐洲並重,這樣東非就處於買方市場,這裡遠東指的不是國家概念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遠東。

當然,這些正常手段之外,東非也會使用一些盤外招,那就是把美國移民的一些真實情況通過歐洲的報紙原封不動的報道出去。

美國確實發展上限更高,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就比如德意志農民,自己幾斤幾兩還是掂的清,相比於去美國發家致富的幻想,還是東非的條件更符合自己。

其次要格外重視的就是東非的教育系統,教育系統對於降低民衆的生育成本起到了大作用,隨着中學制度展開,在東非出生的人口,有十年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東非的學校還管一頓午餐。

這一套綜合下來,東非在1880年總人口至少突破三千萬,具體數據多少還要等到重啓人口普查後才能得知,甚至有可能是突破四千萬。

農業社會人類的生育能力是不可忽視的,而東非就是一個帶有工業屬性的農業國。

至於限制移民不如說是篩選移民,這本來就是東非最開始時的移民政策,主要針對的還是毒癮患者,像營養不良等小問題,東非可不在乎。

而且這次加大移民限制主要針對的是美國的德意志移民,美國畢竟是自由主義大本營,東非作爲一個君主專制國家,自然要防止美國的一些“腐朽”思想流入東非。除了美國以外,整個美洲都是如此,一個君主國都沒有,這怎麼能讓東非放心。

而且整體上東非對移民的投入實際上是加大了的,就比如女性移民,東非非常歡迎,上次東非統計女性比例接近百分之四十七,這些女性中很大一部分能到東非來,那都是花了錢的,就是印度和綠教徒女性在東非也受歡迎,當然黑人除外。

人口超生問題,並不只有東非存在,而19世紀的社會風氣,給予了東非買賣“**”的便利,大多數地區男性畢竟要繼承家業,女性地位地下,乃至成爲交易品。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東非贖買女性的金錢自然由東非的單身漢們打工償還,早期更是被當成獎勵機制,調動移民積極性。

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92章 挖牆角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79章 總部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95章 耍無賴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05章 提速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30章 跑路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69章 距離感第591章 歸途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58章 巴拉圭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616章 行蹤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08章 分析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28章 打探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48章 竊聽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513章 抉擇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00章 掠奪第926章 機耕路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74章 搬遷第308章 滲透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092章 菜市場第882章 出口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67章 觀察第385章 煽動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63章 推力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774章 搬遷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30章 漢薩省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633章 “故”人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19章 繳獲第719章 騾馬帝國
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92章 挖牆角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79章 總部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95章 耍無賴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05章 提速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330章 跑路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69章 距離感第591章 歸途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58章 巴拉圭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616章 行蹤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08章 分析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128章 打探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448章 竊聽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513章 抉擇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300章 掠奪第926章 機耕路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415章 貝尼託的隱忍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774章 搬遷第308章 滲透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092章 菜市場第882章 出口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467章 觀察第385章 煽動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63章 推力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774章 搬遷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401章 擺了一道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30章 漢薩省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633章 “故”人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619章 繳獲第719章 騾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