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

和英國達成了相關協議,這也就意味着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東非政府的工作將變得繁忙起來。

首先在大戰略上,因爲東非和英國就印度洋問題進行了重新談判,這也就意味着東非要重建印度洋的軍事,政治戰略佈局,構建新的體系。

正如恩斯特常常提到的,一個國家再強大,它的資源和能力也是有限的,獲得更多的殖民地,地區,軍事要地,也就意味着要支出更多的資源和人手。

因爲這幾年東非的海外擴張行動,如今東非的總兵力已經高達八十多萬,這就是一個十分有力的證據。

畢竟在涉及東非本土安全的情況下,東非只需要四五十萬人,甚至更少的兵力就足以維護本土的安全,主要是東非本土周邊已經沒有能夠威脅到東非本土的勢力存在。

而支撐東非大規模擴軍的根源就在於殖民地擴張。

東非在東加里曼丹(加裡曼丹羣島),克拉地峽,多哥蘭(西非),北部灣(波斯灣)等地區維持着較高的兵力部署。

在1918年,東非的海外駐軍人數已經高達四十三萬,在多個地區,駐軍人數維持在上萬,甚至十萬人以上,其中克拉地峽,加裡曼丹羣島(包括蘭芳海外省等地區),多哥蘭三地駐軍數量就高達近二十萬人。

除此外,還有大量的海外島嶼,顯然也需要人員駐守,就比如阿拉斯加,新幾內亞,北夏威夷王國,南琉球羣島,瑙魯,帛琉等等。

東非海外駐軍人數甚至超過了東非本土駐軍人數,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東非在海外的殖民政策。

東非的海外殖民政策,是典型的“高成本殖民”,甚至這種方式都不能稱之爲“殖民”。

因爲東非在海外實行的“車輪放平”政策,何爲車輪放平?即古代東亞地區流行的一種對敵人亡國滅種的極端政策。

而東非可以說是列強國家中手段最極端和殘忍的,也就本世紀之前的美國人和比利時人,以及如今的日本可以和東非相提並論。

就是如今忙於一戰的歐洲各國軍隊底線都比東非海外軍隊高的多。

英國的印度殖民地,人口超過三億,面積高達三百多萬,但是英國在印度的駐軍人數也不超過十萬。

反觀東非,僅克拉地峽一個面積僅五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幾十萬的狹小區域,駐軍就超過了十萬。

而維持東非在海外殖民中採取如此極端政策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恩斯特爲了應對前世20世紀爆發的世界反殖民主義浪潮。

其他種族在恩斯特眼中終究是不可信的,即便是“僞軍”也不在恩斯特的考慮範圍之內,而恩斯特也知道世界大勢不可逆轉的道理。

這也就意味着殖民地體系終究要在20世紀土崩瓦解,所以東非必須做好相關準備。

但是,這樣一來,東非政府就必然要面臨海外殖民的高支出代價,除了高昂的軍費支出以外,東非還要承擔強大的後勤壓力,以及對海外殖民地的戰後重建,引入移民,資源開發等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人力,財力和物力。

可以說東非的海外殖民地,目前就沒有盈利的,反而東非政府要倒貼大量的金錢進去,這樣的好處也很明顯,那就是未來東非對這些地區的控制也將十分穩固。

這也是說東非的“高成本殖民”算不上殖民的原因。

傳統殖民就像英國殖民印度一樣,只需要派駐少量軍隊,就可以獲得殖民地的人口,稅收和生產。

而東非這種消滅“原住民”的粗暴辦法,必然引發激烈的軍事衝突,同時破壞原有的生產秩序。

按照東非這種殖民手段,來殖民印度別說收稅,恐怕每年軍費開支都要漲到天上去,還未必能夠成功,畢竟印度足足有近三億人口,就是三億頭豬想要物理消滅也十分困難。

而最新的情況變化下,東非又要重新對印度洋的戰略和軍事進行大規模調整。

英,法兩國讓與東非的新領土,將重塑東非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存在,其他不說,索科特拉羣島,查戈斯羣島,以及羅德里格斯島這三個事關東非東部國土安全的重要地區,就牽扯到東非印度洋艦隊的重新佈局。

尤其對海軍和空軍而言,艦隊停靠港口和機場建設就勢在必行,在上述三個地方中,東非要在索科特拉羣島和羅德里格斯島進行大規模軍事設施建設,對查戈斯羣島上英國遺留的軍事設施也要改造重建。

這是一個涉及到東非海空軍在印度洋區域作戰的系統化的大工程。

其次,東非既然要將非洲之角收入囊中,顯然也要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又是一筆軍費開支。

非洲之角人口雖然不多,但是面積廣大,將近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肯定要進入大量軍隊才能徹底將其變成東非本土的一部分。

加上,東非政府口頭“承諾”干預俄國內政,這顯然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就算做做樣子,也要出動一些人手和財政上的支持。

所以可以預見,接下來一段時間,東非根本就閒不下來,而這也是英國和法國所希望看到的,畢竟東非閒不下來,纔沒有精力干預歐洲戰爭。

雖然兩國付出的成本不小,但是相較於一戰因爲東非出現變局來說,還是十分划算的。

這樣一來,整個一戰期間,東非幾乎就沒有閒下來的時間,除了經濟上的工作以外,軍事上的動作也更加頻繁。

歐洲是大打出手,東非就是在海外頻繁小打,可以說整個印度洋也因爲東非的存在,成爲了世界戰爭和衝突僅次於歐洲的地區。

而且其血腥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歐洲戰場,歐洲雖然參加戰爭的國家多,死亡人口多,但是東非這種種族滅絕式的征服戰爭,更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適。

1918年6月4日。

東非政府正式將“哈桑”以破壞亞丁灣海域航行安全,以及破壞東非邊境安全的名義,定義爲打擊目標。

同時,東非西北戰區邊防部隊,從德雷達瓦市,埃勒鎮,達羅爾鎮,布霍萊德村等多個東非和“英屬索馬里蘭”交界的東非控制交通要道出發,正式開啓了非洲之角戰爭。

東非海軍的印度洋艦隊,也從索科特拉羣島和非洲之角之間海域進入亞丁灣,交接柏培拉港以東的英國控制區域。

而英國方面,也開始將本國在英屬索馬里蘭的駐軍撤回到柏培拉以西,一直到法國控制的吉布提之間的區域,順利完成了在非洲之角的兵力收縮。

應對非洲之角,東非政府預計出兵人數維持在五萬以上,避免當初在北部灣(波斯灣)領地的教訓再一次發生。

當初東非在北部灣領地的行動差強人意,而非洲之角的面積比北部灣領地面積更大一些,同時地形也更加複雜,哈桑爲代表的阿拉伯教勢力,活躍在當地的山區。

這也就意味着征服非洲之角的難度絲毫不遜色當初遠征北部灣領地,甚至更加困難,東非已經做好了長期戰爭的準備。

這個時間大致是在兩年之內,基本肅清非洲之角的反抗武裝力量,當初東非穩定北部灣領地,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所以這個時間符合總參謀部的預期。

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02章 爭論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453章 借款第1445章 凱末爾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801章 恭賀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54章 發“貨”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822章 卡賓達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26章 機耕路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128章 開端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24章 收網第300章 掠奪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443章 監視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93章 “理想國”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8章 奧匈帝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82章 近衛師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73章 籌備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92章 挖牆角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802章 爭論第210章 小丑第30章 多多馬第1507章 大水災第774章 搬遷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258章 夜襲第290章 長絨棉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238章 教唆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99章 結款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255章 五五開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61章 分贓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166章 體驗第194章 迎接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156章 軟刀子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9章 利薩海戰
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02章 爭論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453章 借款第1445章 凱末爾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801章 恭賀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54章 發“貨”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822章 卡賓達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926章 機耕路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128章 開端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24章 收網第300章 掠奪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1509章 兩大戰略後方第1443章 監視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93章 “理想國”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78章 奧匈帝國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82章 近衛師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973章 籌備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92章 挖牆角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802章 爭論第210章 小丑第30章 多多馬第1507章 大水災第774章 搬遷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258章 夜襲第290章 長絨棉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1238章 教唆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1446章 第四十五個省第199章 結款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499章 殺雞儆猴第255章 五五開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861章 分贓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166章 體驗第194章 迎接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156章 軟刀子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9章 利薩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