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電工技校

姆貝亞市。

一座嶄新的建築在市區完工,三層紅磚修築起來的建築,就是比市政府也不遜色多少,看起來十分大氣,今天來觀禮的人來了不少,包括中央工業部來人和姆貝亞市政府的不少大人物都來到現場。

在鞭炮和雷鳴般的掌聲中,竣工儀式完美完成,現場百十號人這才停下,開始帶着今天的客人蔘觀這裡。

領頭的是這次建築的設計師卡爾斯,他帶領衆人興致勃勃的介紹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整棟樓有一百多房間,其中有八十多間教室,一次性可容納數千名學生學習。”

說着,他來到一間教室的牆邊,敲了幾下:“我們使用的磚石都是姆貝亞市第一磚窯廠燒製出來的優等級別的紅磚,整棟樓從外面看以褐紅色爲主,如果在早晨,站在學校的前門,能看到太陽從紅樓上升起的壯觀景象,看着十分的賞心悅目,這是我親自測量後經過大量計算,別出心裁的設計。”

“姆貝亞市在赤道附近,赤道你們聽說過吧?”看着一臉茫然的衆人,卡爾斯發現自己問了個寂寞,心裡暗暗罵了句沒見識後,接着說道:“先不管赤道了,我就簡單點說。”

“在歐洲,北美,以及遠東等那些國家,他們在地球的背面,而太陽光都是從南照北,你們應該都很清楚,所以這些地區所在的區域被稱爲北半球。”

“卡爾斯先生,你的意思就是我們原本生存在地球的北方,就是地球儀上面那部分對吧!”

“對的,就是這個道理,我給伱們演示一下,我左手這個拳頭現在假設是地球儀,右手就是太陽,我現在平方在一起,你們說這太陽光會照在地球儀哪個位置,也就是我左手的哪個位置?”

“那肯定是你左手的中心點。”

這個回答如果恩斯特聽到了,那肯定非常滿意,這個在後世看來毫無意義的回答,裡面反映着一個相當大的社會問題。

說出來可能有些讓人啼笑皆非,那就是東非的普通人能分的清左右,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就是二十一世紀也有人在左右問題上鬧笑話。

這些恩斯特都是有親身經歷的,就比如他上大學的時候,軍訓時會有一兩個糊塗蛋因爲反應不過來左右鬧笑話。

左右是一個概念問題,在農業社會很少有人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爲大概率用不上,至於方向,這,那在加四方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這一點在遠東農村就能體現出來,就拿種地這件事來說,歷代遠東帝國政府都要勸課農桑,勸課農桑是一個大的概念,說白點就是教人種地。

就拿恩斯特這個大學生來說,你讓他種地,他還真不會,雖然他也是農村出身,可是一直上學,沒有得到家裡系統的傳承。

恩斯特在東非搞種田這一套,那就十分依賴專業的農業人才,自己再結合一些後世的知識進行補充,僅此而已。

說回分辨左右這個話題,這只是簡單的邏輯問題,只要有心的話,很容易就學會,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左右只有兩個選項,不是左就是右。

東非人對左右敏感,那是受益於東非常年來的國民軍事教育,硬生生掰過來的,這讓東非國民的紀律性和對軍事相關的知識有很大的普及性。

卡爾斯點點頭道:“這就對了,你看這太陽發出的光直射中心點,那上下兩邊的太陽光自然是斜着照射南北半球的,這也是北半球大部分房屋坐北朝南的原因,這是一個採光的問題。你們想,這太陽光直射我左手的中心點,那以這個中心點畫一圈,就是赤道,赤道附近的太陽光就是直接照下來的。

所以赤道地區的房屋,只要帶頂的就不容易採光,當然,這也有利有弊,採光是缺點,但是赤道地區溫度高,這樣有陰暗的地方也涼快。

所以我在建設電工技校主樓的時候也考慮這個問題,對教學樓內部材料進行了改良,選用明豔的材料,讓整個教室光線顯得很通透。

除此外加大窗戶和多采用鏤空設計,讓更多的光線容易照射進來,同時也更容易通風透氣。”

卡爾斯侃侃而談,雖然他的聽衆大多數不知道卡爾斯在說什麼,但是心裡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事實也是如此,卡爾斯的話在衆人聽來只感覺不明覺厲,又是直射,又是赤道,還有什麼鏤空技術之類的,大家也不懂,就是感覺卡爾斯肚子裡是有墨水的。

隨後卡爾斯帶着大家詳細的介紹了整個學校,包括主樓,宿舍,實驗室,操場等等。

大家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基本的審美還是存在的,對於姆貝亞市電工技校的建設情況相當滿意,畢竟校園建設的這麼好看和舒服,那在這裡學習也一定是一種享受,果然上學就是好。

而在卡爾斯這個設計師介紹完校園情況後,工業部的人也開始和姆貝亞市的領導層討論這次姆貝亞市電工技校的重大意義。

“恩勒市長,我可事先和你說好,能放在姆貝亞市的項目,一般國家都很重視,這回中央把這所電工技校放在姆貝亞市,你們就要重視起來,電力工業是國家最重視的新興產業,這些教師都是從歐洲黑興根電力公司調過來的專業人才,連歐洲都稀缺的緊,你們也要格外重視,把他們當成寶供起來,要是出了意外,上面追究起來,那可是對不起國家的培養。”

“放心,赫恩局長,我們知道國家對電力產業的扶持有多大力度,既然是王室親自過問的產業,那姆貝亞市也是非常歡迎和高度重視的,我們絕對給予這些歐洲來的人才最高級別的禮遇。”

“那自然最好不過,電工技校他當前的任務是爲東非培養合格的電工人才,用來維護和開拓東非的電力產業,你們姆貝亞市是東非工業的排頭兵,在這方面不能拉下。”

“赫恩局長,你放心,我們在電力這個新興領域絕對是全面支持中央決議的,去年我們就已經對鍊銅廠和電纜廠進行了擴建,依託內陸的銅礦和橡膠資源,以及我們市自身的煤鐵等資源,在電力產業這個新賽道下注。”

“嗯,這也是中央把電工技校放在姆貝亞市的重要原因,姆貝亞市距離關鍵的資源產地比沿海的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等城市有優勢,而且可以向東西兩個方向輻射。

而且我提一句,你們不要小看這個產業對你們市的重要性,你們市現在是東非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但是未來就不好說了,畢竟討論資源優勢,馬塔貝萊省(津巴布韋)可比你們更強,我們工業已經在馬塔貝萊省多個地區發現那裡的煤礦和鐵礦等資源比你們豐富。”

“多謝赫恩局長提點。”

東非未來的重工業政策肯定會優先向馬塔貝萊省傾斜,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前工業主要還是依託原材料產地,礦在哪裡廠建在哪裡。

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904章 卡賓達第361章 k001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47章 畜牧業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81章 捷徑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30章 漢薩省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925章 造船業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444章 到家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185章 速成第9章 接觸戰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0章 農業第71章 海底電纜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809章 事後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17章 過剩第797章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581章 “火車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460章 衝突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606章 後悔第353章 下一站第810章 海岸線第1325章 卡塔爾第1084章 底氣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394章 硬氣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13章 拉攏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383章 引入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40章 新品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28章 打探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
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904章 卡賓達第361章 k001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47章 畜牧業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81章 捷徑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30章 漢薩省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925章 造船業第1368章 魯道夫的人口計劃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218章 佔領扎林蓋第444章 到家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185章 速成第9章 接觸戰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0章 農業第71章 海底電纜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809章 事後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17章 過剩第797章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581章 “火車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460章 衝突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606章 後悔第353章 下一站第810章 海岸線第1325章 卡塔爾第1084章 底氣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394章 硬氣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13章 拉攏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383章 引入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40章 新品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28章 打探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432章 美泉宮談話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