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

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

1865年2月1日,達累斯薩拉姆。

達累斯薩拉姆在斯瓦希里語意爲“平安之港”。後世坦桑尼亞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全國經濟、文化中心,東非重要港口,達累斯薩拉姆區首府,該市終年綠色,環境優美,零星點綴着保存較爲完整的西式及阿拉伯式古建。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東亞古國明代鄭和下西洋曾經到過這裡的沿海地區。

目前,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達累斯薩拉姆是歐洲船隻前往亞洲的必經之地,許多商船在此靠岸休整,補充淡水和補給。

也有一些葡萄牙和荷蘭商人在這裡進行貿易,桑給巴爾蘇丹國鼓勵阿拉伯人前往坦桑尼亞內陸進行獵奴和捕獲象牙的活動,本土還種植了丁香等特色物產,歐洲來的商人從亞洲歸來時會在這裡進貨將象牙和丁香等物產帶回歐洲賺取更高的利潤。

今天溫度大約在三十度左右,鹹溼的海風從印度洋吹來,椰子樹在風中搖曳,潮水輕輕拍打白色的海岸沙灘,站在海岸上眺望,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從海平面上漸漸而來。

船隻上懸掛着荷蘭人的旗幟,在引航員的指揮下慢慢駛入達累斯薩拉姆港口。

一支兩千多人荷槍實彈的隊伍從船上下來,登上了港口的碼頭,這支隊伍正是黑興根銀行僱傭的德意志殖民團隊。

帶隊的是一名剛剛退役的普魯士老軍官,不少人都是從普魯士軍隊中退伍的老兵,剛剛參加過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

團隊中的副手是一個常年混跡亞洲海域的老僱傭兵,曾經在荷蘭遠東殖民地活動過。

當然大部分還是從德意志各地找來的待業人員,在給他們裝備上普魯士陸軍退役後的二手武器後,就被髮配到非洲來進行殖民活動。

這支規模不小,且攜帶着“先進”武器裝備登陸的殖民團給當地的桑給巴爾蘇丹國帶來了恐慌,這種規模的殖民團隊在這個時代足夠打一場滅國之戰了。

桑給巴爾蘇丹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阿拉伯國家,是曾經印度洋強權阿曼帝國分家後的非洲部分,阿曼帝國在強盛時期佔領了以桑給巴爾島爲核心的東非土地,同時控制着東非的部分沿海地帶,桑給巴爾島對面就是達累斯薩拉姆港,也是桑給巴爾王國的核心統治地帶。

作爲曾經的印度洋霸主,桑給巴爾沒少和西方殖民者打交道,這些人都是狠茬子,桑給巴爾就和葡萄牙人交過手,所以在看到黑興根派出的殖民團登陸碼頭後,桑給巴爾蘇丹不敢輕舉妄動,派人前來交涉。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自然看不上桑給巴爾這種小國家的,除了歐洲之外,其他地區都是歐洲人眼中蠻夷和未開化之地。但是想起老闆交代的任務,還是不要惹是生非的好。

殖民團隊的代表隨着桑給巴爾代表前往桑給巴爾蘇丹的宮殿,蘇丹擺好宴席接見了殖民團隊代表,在會上開始旁敲側擊殖民團隊的來意。

“不知道怎麼閣下稱呼?”桑給巴爾蘇丹問道。

殖民團隊領頭人回答:“蘇丹閣下可以叫我亞爾曼。”

“亞爾曼閣下,請問你們是荷蘭人麼?看你們的裝束和那些荷蘭人好像有些不一樣。”桑給巴爾蘇丹好奇的表示:“可你們又是乘坐荷蘭人的船隻過來的,所以一時不知道伱們來自哪裡。”

“蘇丹閣下,我們是來自偉大德意志地區的普魯士王國,這次搭乘尼德蘭的船隻來到貴地。”

普魯士!桑給巴爾蘇丹眉頭一皺,德意志桑給巴爾蘇丹倒是聽說過,可普魯士就不太瞭解,轉頭看向自己的外交大臣。

外交大臣看到蘇丹的指示,湊到蘇丹耳邊輕聲解釋:“蘇丹陛下,普魯士是歐洲地區的強國之一,聽說他們在歐洲有着一支強大的陸軍,但是沒有聽說過普魯士有葡萄牙和英格蘭那樣的海軍,平時在這裡也只能見到極少數的普魯士商人。”

嗯,蘇丹聽明白了,來的人不是一般人,還不能輕易得罪,畢竟葡萄牙人都已經很強大了,這個所謂普魯士居然還是歐洲的強國,那實力和葡萄牙人比也應該差不到哪去。

“那不知道你們來到桑給巴爾有什麼目的?桑給巴爾只是個小國,沒有什麼出色的資源開發。”桑給巴爾蘇丹問道。

“蘇丹閣下,我們普魯士人是帶着誠意來的,主要是在坦噶尼噶經營農業生產,並不會威脅貴國在桑給巴爾的統治。”亞爾曼團長說道。

桑給巴爾蘇丹可不相信歐洲人的鬼話,小心翼翼的問到:“坦噶尼噶那裡的土地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尤其是內陸,獅子野獸遍地,數量比人還多,就連我國都沒有辦法開發內陸,閣下遠到而來,恐怕很難完成。”

亞爾曼團長解釋:“蘇丹閣下不用擔心,不瞞你說,其實我們是要在內陸開發農場,種植菸草和一些熱帶植物,這些在歐洲都是稀罕物所以會選擇這裡。”

桑給巴爾蘇丹還是不放心的問到:“雖然我對貴國開不開發內陸不感興趣,但是我國在內陸也有許多利益,比如那裡的野人,和象牙等都是我國不可能放棄的,你們如何保證不損害桑給巴爾人的利益。”

“蘇丹閣下,我可以保證,不會干涉貴國在內陸的利益,同時我們還可以合作,簽訂協議,因爲我們開發土地是要驅趕內陸的野獸和野人的,這些東西雖然有一定價值,我們的團隊還是看不上的,完全可以出售給貴國,這次我們來的只是第一批,後續還會有人過來,所以對抗是死路一條,而合作兩方都有和諧的未來。”亞爾曼略帶威脅的勸說。

想到港口的兩千“精銳”,桑給巴爾蘇丹心中警鈴大作,不着痕跡的說到:“亞爾曼閣下,雙方和平發展也是我們桑給巴爾人的追求,但是,一支軍隊放在眼皮子底下,我想任何國家的國王都是睡不着覺的!”

看到已經服軟的桑給巴爾蘇丹,亞爾曼心中輕蔑一笑,開口安慰到:“蘇丹閣下輕放心,爲表誠意,兩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就可以離開,不會在達累斯薩拉姆長久居住,當然,有了貴國的支持還可以更快一些。”

這麼明顯的暗示,桑給巴爾蘇丹秒懂,豪爽的表示:“閣下客氣了,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自己的‘朋友’的。”心口卻感覺肉疼。

亞爾曼解釋到:“蘇丹閣下不用焦慮,我們只是需要打造一些野外露營的工具,畢竟荒郊野嶺的不能露天生活不是?”

桑給巴爾聽到亞爾曼如此說到,提着的心放下了,連忙迴應:“亞爾曼閣下客氣了,我們還是可以提供一些額外支持的。”

沒想到,亞爾曼毫不猶豫接到:“還真有其他事需要貴國幫助。”

“淦……有話不早說!”桑給巴爾蘇丹心裡想到,做好被敲詐的準備。

“我們後續的物資和人員還需要貴國的港口幫忙中轉,希望貴國能夠爲我們提供方便。”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桑給巴爾蘇丹早料到了,這麼一大幫人又不是搬家,必定需要一個交通通道來聯繫歐洲,但謹慎起見桑給巴爾蘇丹還是提到:“借用港口沒問題,我們可以單門劃出一塊地供貴國使用,但是貴國不能有軍隊駐紮在港口和桑給巴爾國內,且港口的貴國工作人員不能攜帶武器。”

聽到這句話,亞爾曼知道,事情差不多成了,但還是討價還價到:“沒有問題,但是駐港的工作人員的安全還是要保障的,所以我們會留下二十人的武裝團體保護工作人員安全。”

聽到才二十人,桑給巴爾蘇丹同意了,桑給巴爾蘇丹國雖然是個小國,實力還是有的,只是害怕與這羣普魯士弄個兩敗俱傷,旁邊的葡萄牙人會蠢蠢欲動。

而普魯士人提出的條件只要不威脅到桑給巴爾的統治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畢竟對方的槍都指在腦門上了,還能怎麼辦,打不打,都是桑給巴爾吃虧,好在這羣普魯士人心中有數,不然桑給巴爾蘇丹拼了命也不會讓這些普魯士人通過桑給巴爾進入內陸。

(本章完)

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26章 機耕路第619章 繳獲第222章 體面第124章 水井第496章 交戰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609章 提升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304章 調停第471章 漏洞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1450章 摻沙子第38章 開墾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22章 卡賓達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章 普奧聯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04章 卡賓達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385章 煽動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49章 戰敗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673章 象牙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726章 深入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230章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515章 狗咬狗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463章 代理人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315章 交接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958章 巴拉圭第79章 閒談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1511章 聲吶第976章 開始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82章 出口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45章 空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60章 衝突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930章 漢薩省第1445章 凱末爾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章 在柏林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29章 艱苦行軍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291章 “偷國”第471章 漏洞
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26章 機耕路第619章 繳獲第222章 體面第124章 水井第496章 交戰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541章 海外鐵路業務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609章 提升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304章 調停第471章 漏洞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1450章 摻沙子第38章 開墾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22章 卡賓達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360章 防疫和經濟並重第8章 普奧聯動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04章 卡賓達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385章 煽動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49章 戰敗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673章 象牙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1416章 東非“工黨”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726章 深入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230章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515章 狗咬狗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463章 代理人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315章 交接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958章 巴拉圭第79章 閒談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1511章 聲吶第976章 開始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882章 出口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945章 空軍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460章 衝突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930章 漢薩省第1445章 凱末爾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3章 在柏林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29章 艱苦行軍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291章 “偷國”第471章 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