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實驗基地

第159章 實驗基地

看着眼前欣欣向榮的實驗基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建設起來,安東·佩魯茲內心相當滿意。

安東·佩魯茲一行人就是第二鎮居民眼中的那批奇怪的陌生人。

畢竟和移民相比,安東·佩魯茲一行人各個西裝革履,而且還有東非殖民地政府派來的人跟隨,一看就是不得了的人物。

第二鎮也被通知配合安東·佩魯茲等人的工作,爲了建設東非熱帶農業研究所的實驗基地,第二鎮是出人又地。

其實,初到第二鎮的安東·佩魯茲當初也是被嚇了一跳,從經過第一鎮市區開始安東·佩魯茲就懷疑這裡是不是普魯士王國海外分普。

清一色的普魯士軍裝,讓安東·佩魯茲團隊的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感覺到震撼。

好在有隨行的東非殖民地政府人員充當嚮導,解決了安東·佩魯茲等人的許多疑惑。

不過安東·佩魯茲和他的科研團隊還是對恩斯特在東非殖民地的大手筆感到震撼。

光是百十萬人的服裝,就一定花了不少錢,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來說絕對是天文數字。

這一點確實如此,除了早期恩斯特從普魯士政府手裡淘了一大批普魯士二手軍裝外,後面乾脆淘過來一家工廠用來生產“猴版”普魯士軍服,供應東非。

畢竟普魯士軍隊也才幾十萬人,哪有那麼多二手軍裝讓恩斯特白嫖,加上當初和奧地利皇室走的還不近,所以恩斯特也沒想到從奧匈帝國淘些二手貨節省些成本,而且奧地利那大白軍裝也不耐髒,移民下地幹活穿那玩意還能看?

“猴版”普魯士軍裝,也做出了許多針對東非地區的改造,東非那天氣,一年四季如夏,用不着這麼多布料,省了;普魯士那個奇葩的尖頂盔,先不說有沒有用,恩斯特單從審美方面就不喜歡,停產;這麼多釦子有什麼用?刪減;腰帶?要什麼腰帶,統一發根繩……

改造後的“猴版”普魯士軍裝面目全非,但是還是很保守,畢竟東非強烈的紫外線讓其沒有變成短袖,這些布料恩斯特都沒有節省。

所以“猴版”普魯士軍裝,整體上還有三分模樣可以看出普魯士軍裝的樣子,加上早期移民的二手普魯士軍裝混在其中,安東·佩魯茲等人還是第一眼看出了東非殖民地近乎全民的普魯士軍裝打扮。

這一個月以來,安東·佩魯茲等人就慢慢習慣了東非居民的打扮。

安東·佩魯茲的實驗基地建在小萊茵河的東岸,直接佔用了許多第二鎮開發出來的熟地,加上未開發土地,僅僅是良田就佔地達到了七百多畝。

涵蓋南部丘陵和北部平原以及小萊茵河畔的窪地,自然條件和地形非常優越。

小萊茵河保障水源供應,丘陵和平原,窪地可以提供多樣的地形素材。

岸邊建設有提水的風車,可以源源不斷的給田地供水,田地按照安東·佩魯茲的要求,用石塊和泥土砌成保水的田埂,同時劃分成大小不一的地塊,方便觀察不同種植規模下作物的生長性狀。

在田地還建設有排放水的閘門,控制田地的水量,隨時做到水田和旱田之間的轉換。

在基地周圍還建成了實驗室,檔案室,倉庫和工作人員的宿舍等建築,實驗室裡的器材全部從歐洲進口,顯微鏡,培養皿,卡尺……一應俱全。

附帶植物園,菜地和花園,同時還規劃了一部分土地用於樹木種植。

這是未來安東·佩魯茲工作和研究的主要場所,實際上整個東非,安東·佩魯茲團隊都可以主動去實地調研。

在德意志,安東·佩魯茲雖然有更優越的硬件設施,但是東非才是安東·佩魯茲這個熱帶植物學家的天堂。

以前只能通過資料和標本見識到的植物現在當地就可以見到,而且東非面積廣大,雨林,草原,山地,沙漠……熱帶氣候類型多樣。

……

安東·佩魯茲的實驗基地還沒有開張,但是不妨礙他先給學員們上課。

“東非當地的條件非常有力於農業開發,當然決定一個地區農業潛力的反而是它的短板。

農業和植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地,熱量,水源,光照這四個因素。

就拿東非來說,決定東非農業潛力的短板就是東非的土地,當然,東非的地形還算平整,問題主要是土壤。”

學員們跟在安東·佩魯茲身後,努力記錄着安東·佩魯茲的話。

“熱帶地區土地能量產出實際要遠高於中高緯度地區,但是這些能量並不能被土壤有效吸收,而是被儲存在熱帶地區的植物和動物體內。

這也是爲什麼熱帶地區植被茂密,但土壤肥力卻比不上溫帶和寒帶的原因。

熱帶土地並不貧瘠,但是這些養分沒有滲透到土壤中,而我們的作物卻需要土壤中的養分。”安東·佩魯茲說着自己的見解。

“教授,既然你都說了熱帶土壤存不住養分,那這土地不還是貧瘠麼?”有學員質疑道。

“這就是接下來我要和你們說的,土壤是什麼?在我的理解裡就是帶有雜質的‘沙子’,只不過這些‘沙子’和沙漠中的沙子相比,更加細膩,可以聯結在一起,同時土壤裡存在我們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的多寡決定着土壤的肥力。”

說着安東·佩魯茲從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手中說道:“你們看,這裡的土壤呈現暗紅色,低緯度地區許多地方都是紅色土壤,而中緯度是白色土壤,到了高緯度又變成黑色土壤。

所以緯度變化,土壤顏色變化,土壤肥力也發生變化,可我們知道高緯度的植被實際上比不過熱帶地區。

這又牽涉到陽光和降水的因素,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沒有這兩樣,大多數植物就會死亡。

而熱帶雨林的存在恰好說明熱帶產生的營養物質要遠高於寒帶,但是一但我們用熱帶的紅色土地來種植糧食作物其效果又不如中高緯度的黑土。

這說明熱帶的土壤大量營養物質是被帶走了,這肯定不是植被的鍋,因爲高緯度照樣存在大片的植被,而高緯度因爲氣溫低,又造成了許多植物不能生長,溫度因素應該也不是主要元兇,那就只能從水的方面來考慮。

早期文明誕生在河流泥沙淤積的地區,像古埃及的農業,就是依靠尼羅河的泛濫而興盛的。

而熱帶雨林河流更加密集,水量更大,可爲什麼就沒有這些的效果呢!

因爲熱帶雨林的河流幾乎不淤積泥土,反而會將沿岸土壤裡的營養物質帶走。

東非雖然也是熱帶,但是降水一般,反而就不存在這種情況,,所以研究土壤肥力少了研究土壤和水的關係。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後續還是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其真僞。

只有掌握了規律,我們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提高東非的土壤肥力。”

(本章完)

第446章 災情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285章 挖坑第299章 預判第694章 訛詐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45章 凱末爾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383章 引入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810章 海岸線第438章 倒計時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34章 動員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207章 換牌第735章 廓爾喀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73章 籌備第354章 電報第367章 鐵甲艦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832章 押解第619章 繳獲第701章 城市化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55章 羞辱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688章 巡邏兵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471章 漏洞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531章 協商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316章 萊茵盾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182章 中間商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8章 密謀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289章 教學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26章 鋁都第1220章 萊茵人第862章 後續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182章 中間商第1402章 契卡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368章 插曲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47章 畜牧業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821章 裁軍第844章 魯道夫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981章 捷徑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752章 軟柿子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269章 距離感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216章 企業出海
第446章 災情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285章 挖坑第299章 預判第694章 訛詐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445章 凱末爾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383章 引入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810章 海岸線第438章 倒計時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34章 動員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207章 換牌第735章 廓爾喀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73章 籌備第354章 電報第367章 鐵甲艦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832章 押解第619章 繳獲第701章 城市化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555章 羞辱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688章 巡邏兵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471章 漏洞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531章 協商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316章 萊茵盾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182章 中間商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8章 密謀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289章 教學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426章 鋁都第1220章 萊茵人第862章 後續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182章 中間商第1402章 契卡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368章 插曲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47章 畜牧業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821章 裁軍第844章 魯道夫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981章 捷徑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752章 軟柿子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1269章 距離感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216章 企業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