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分析

第1008章 分析

想要插手日俄戰爭,那就必須提前做準備,之前每一次大型戰爭,恩斯特能從獲利都是早就進行了相關佈局,而現在恩斯特面對着三種可能性,一是日俄戰爭延期,二是日俄戰爭不發生,三是和前世走向一致。

提前爆發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爲恩斯特的原因,日本總體水平沒有前世強,而沙俄和前世一樣沒有太大作爲,同時俄土戰爭,西域戰爭都沒有前世順利,所以就算兩國爆發戰爭也不太可能提前。

日俄戰爭中,日本的主動性是比俄國高的,所以前世日本積極備戰的時候,俄國內部都沒有統一意見,而應對日本的全力一擊,倉促準備的俄軍最終大敗,所以戰爭時間的判定國應該以日本爲標準。

所以東非想要預測日俄戰爭爆發時間,只要盯緊日本政府和軍隊的動向即可,一但日本擴軍完畢,那財政壓力之下,日本勢必不可能不打仗,而目前在遠東諸國裡,英國,法國和東非的勢力範圍,日本是必不可能妄動的。

英,法,美三國在遠東的利益範圍是有一定重合的,以上海爲例,這裡有英,法兩國租借,美國雖然沒有租借,但經濟實力強大。

而東非的勢力範圍看起來是個不錯目標,且東非和日本關係一般,但也不可能成爲日本的目標,除非日本能同時頂住德,奧,東非三國的壓力,所以德意志國家的招牌十分好用,在遠東三國商業羣體實際上完全可以看做一個整體。

而俄國的勢力範圍在東北部,並且俄國雖然和遠東帝國接壤,還有西伯利亞鐵路存在,但是西伯利亞鐵路的運力是一個巨大問題,就比如前世日俄戰爭爆發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的貝加爾湖等地段都沒有完工。

而且沙俄勢力範圍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日本侵略國策的第一站,日本侵略國策的順序是以半島爲跳板,接下來就是目前俄國人非法侵佔的區域。

而英國爲什麼要插手其中,也和目前沙俄目前勢力範圍有關,作爲在遠東帝國利益最大的英國,其勢力範圍以淮河爲界,被東非淮海經濟區分割爲兩個部分。

這一點從通商口岸分佈上就可以看出來,東非最重視的濱海通商口岸是膠州,而南方的上海和北部的營口都在英國人控制一下,所以俄國勢力繼續南下,首先威脅的就是英國等國家的利益。

這些年淮海經濟區雖然發展不錯,但不可能短時間內彌補其在遠東帝國東部沿海區域經濟比較薄弱的事實,畢竟黃河決口,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戰爭,還有東非移民政策,註定當地人口難以恢復全盛時狀態。

經濟恢復的根本原因在於淮海經濟區內的城市快速發展,反觀現在淮海經濟區內的農業都沒有完全恢復。

而且推動區域內經濟發展的主要經濟力量已經從原來的東非,德,奧變成了德,東非,奧,隨着東非大力發展本土經濟,移民政策調整,國有企業改革等原因,東非在遠東帝國帝國的活躍度已經比不上德國資本。

好在東非在當地根基比較穩固,所以依舊是區域內僅次於遠東帝國當局的第二主導力量。

總而言之,現在就算其他國家打淮海經濟區的主意,最着急的國家應該包括德國,而不僅僅是東非。

所以,在區域內,英,日兩國現在最忌憚和最容易攻略的就是俄國勢力輻射區域。

至於第二種情況,也就是日俄不會爆發戰爭也有很大可能性,這主要看日本政府的態度,不過隨着這次英國和日本政府的秘密會晤,恩斯特已經有很大把握,日本政府的野心正在膨脹,至於第三種情況,基本和前世一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恩斯特:“假設兩國發生戰爭,我們想要從中謀取利益,主要攻略的對象就是俄國,俄國在戰略上處於不利地位,加上英國人的搗亂,到時候俄國必然只能求助於我們東非。”

前世俄國就被英國擺了一道,其歐洲部分海軍主力,因爲英國人的阻撓,無法全力支援戰爭。

俄國黑海艦隊因爲條約原因,連達達尼爾海峽都無法通過,所以最後只能從實力最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抽調力量,繞道非洲大陸,最終抵達亞洲,因爲直布羅陀和蘇伊士運河也在英國人掌控之中。

而船隻繞道好望角不僅加大了航行時間和難度,同時因爲英國人干預,前世非洲的中立國勢力都不敢爲沙俄提供助力,進行休整。

這使得沙俄士兵睡覺的地方都佈滿了煤灰,不攜帶大量煤炭和物資,且得不到有效休整的情況下,沙俄海軍能抵達遠東海域,這個表現就十分合格了。

而本時空就不一樣,東非在非洲佔據了小半個面積,在南洋地區也有穩固的殖民地,完全有能力爲俄國艦隊提供相關服務。

當然,東非是否配合俄國,這就需要看英國和沙俄能給出什麼讓東非心動的籌碼了。

利益範圍,就是給俄國提供服務也無所謂,在恩斯特看來,如果戰爭爆發,那俄國必輸無疑,即便東非爲其海軍提供服務也不會改變這個結果。

“其次是沙俄的資金問題,這方面我們倒是可以給俄國一些幫助,但是必須有抵押物或者短期貸款,尤其是石油等礦產資源。”

日俄戰爭時期,俄國資金缺口非常大,雖然俄國是大國,但是日俄戰爭的開支十分巨大,而且現在俄國政府就欠着一屁股債,要是再打一場大型戰爭,那俄國國庫都能跑老鼠了。

而且借錢給俄國,雖然也能從中獲利,但是風險很大,前世俄國最大的債主就是法國,從普法戰爭之後法國這個高利貸國家就一直借錢給俄國,法國給俄國提供了大量的貸款,但是法國人也想不到,自己對沙俄的海量投資,最終會因爲俄國政權更迭,從而被新政府賴掉了。

所以長期生意,東非肯定不能做,就算俄國政權不垮臺,東非收債工作也不好開展,因爲俄國的債主太多,法國,英國,德國,奧匈帝國,這麼多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追債工作不好開展,所以東非只能從俄國資源中想想辦法。

在俄國各種資源中,石油是東非比較需要的東西,而前世俄國政權垮臺是1917年,這中間還有十幾年時間,完全足夠東非從巴庫油田,獲得大量石油資源。

而無力還債的俄國政府肯定也樂意接受東非的提議,至少在俄國政府倒閉前,東非能狠狠撈上一筆。

恩斯特接着說道:“現在就看英,日,俄三個國家的博弈了,我們提前下好網,才能取得豐富的收穫,尤其是要注意日本和俄國兩國政府的動向,我們最好能在關鍵時刻下注。”

下注肯定不能只下俄國一家,東非想兩家通吃,日俄戰爭,兩家打的越慘烈越好。

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37章 補丁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182章 中間商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904章 卡賓達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24章 海洋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還在審覈……第1518章 旅遊業第1504章 脫鉤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840章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388章 換師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431章 居所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318章 朱壩鎮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513章 抉擇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54章 發“貨”第1303章 撤資第1404章 警告第847章 畜牧業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680章 緩衝區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518章 旅遊業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598章 新年第658章 方針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9章 岸防炮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95章 拜訪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3章 消化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945章 空軍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61章 危與機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539章 中東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045章 教育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285章 挖坑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
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137章 補丁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182章 中間商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449章 奧地利的陽謀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904章 卡賓達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24章 海洋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還在審覈……第1518章 旅遊業第1504章 脫鉤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840章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388章 換師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431章 居所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87章 七五編定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318章 朱壩鎮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513章 抉擇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154章 發“貨”第1303章 撤資第1404章 警告第847章 畜牧業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680章 緩衝區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518章 旅遊業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598章 新年第658章 方針第10章 各國反應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99章 岸防炮第55章 到東非去第195章 拜訪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1495章 工程選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3章 消化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945章 空軍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61章 危與機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539章 中東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045章 教育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285章 挖坑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