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

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

法國政府的選擇很理性,而東非方面也不遑多讓,馬斯爾斯中尉把消息上報給了上級,而東非距離馬達加斯加島本來就近,所以東非政府比法國政府更早獲得兩國邊境摩擦的消息。

“這一天我們早就有所預見,畢竟馬達加斯加島問題早在上個世紀就埋下伏筆,只不過所有人都沒想過最終會是東非和法國在該區域有分歧。”東非外交大臣赫爾曼說道。

這是廢話,東非在19世紀中後期才登上歷史舞臺,而法國早在18世紀末就對馬達加斯加島有了殖民活動,原本就沒有東非的戲份,只不過東非的橫空出世打亂了原本的英法博弈,現在英國人對馬達加斯加島的重視程度甚至比不上前世。

這也好理解,南非戰爭實際上取代了前世的布爾戰爭,代表着英國全球霸權出現衰落的萌芽,所以這個時候英國是不想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再來一次的。

當然,法國畢竟沒有和東非交過手,所以東非心裡也沒有譜,這不意味着東非沒有在本土戰勝法國的信心,在東非眼中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東非領土也是本土的一部分。

“能談則談,不能談就打,我們和法國之間沒有根本性利益衝突,所以在這件事上先以談判開始,可以向法國政府適當釋放善意。”恩斯特說道。

恩斯特對伊默里納王國沒有太大興趣,就和對阿比西尼亞帝國一樣,畢竟這兩個國家在非洲少有的有自己獨立意識形態的國家,未來法國也佔不住這個地方。

於是,法國政府和東非政府兩國在馬達加斯加島領土主權問題都傾向於談判解決,這奠定了兩國瓜分馬達加斯加島的基礎。

1896年6月,由東非政府主動提出,且法國政府積極迴應,東非和法國兩國政府在巴黎進行了談判,經過一番討論,最終兩國決定根據事實佔領地區爲界,制訂了兩國邊界。

畢竟原本兩國交界地帶的歷史地理界限本來就是模糊的,畢竟大家領土和殖民地怎麼來的,就是一筆糊塗賬,總不可能真按照原土著的標準來。

所以直接以兩國實際佔領區作爲參考最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當然,在一些細枝末節上,兩國政府都表現了一定的“寬容”態度。

於是在一片和諧中,1896年8月,東,法兩國政府正式簽訂了《東,法領土確認協議》,該協議明晰了兩國接壤地區,即馬達加斯加島,加蓬,法屬索馬里蘭三地同東非的固定邊界線,和平解決了兩國的領土爭端,大家都認爲這次協議是公共平等的。

這也讓希望東非和法國發生衝突的某些域外國家感到失望,其中包括英國,葡萄牙和德國。

英,葡是當初上次吃了大虧,而德國則是不希望法國過的太順,同時不希望東非和法國走的太近。

當然,對於第三方國家的態度,東非和法國自然不會受到干擾,兩國都是大國,雖然法國比東非強一個檔次,但是在非洲東非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而法國在非洲也存在大量利益,所以兩國相互尊重,協作的基礎就有了。

而《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簽訂對東非來說也是一件意義重大的歷史性事件。

“在該協議簽訂以後,東非本土同周邊國家,地區,勢力,包括阿比西尼亞帝國,埃及,錫格馬林根,德國(喀麥隆殖民地),比利時的邊界基本得到確認落實。”

實際上還有英國,不過英國是唯一同東非通過戰爭確認各自勢力範圍的,兩國並沒有相關的正式協議或者條約。

這其實也是英國耍的小心思,英國最喜歡的就是搞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來確保地區之間的矛盾。

幸好東非早在英國徹底殖民埃及之前就同埃及政府簽署了相關條約,要不然未來埃及說不定真有理由把“南蘇丹”問題拿出來搗亂。

而且依照東非的體量,除非埃及是隱藏非洲的“瓦坎達”,纔敢同東非這種霸權國家挑釁。

“通過該協議之前,我們東非本土的國土範圍基本確定落實,已經可以針對這次事件來對全國面積進行一次普查。”國家統計局局長格爾斯說道。

以前東非國土面積的具體數值是不穩定的,畢竟東非一直在持續擴張,在南非戰爭以後,1890年估算的東非國土面積是130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一次正好對全國面積重新進行比較精準的測量。

“除此外,我國行政區劃也應該重新進行調整,隨着國土面積穩定,以及東非‘三部’建設而進行的產業轉型,人口遷移活動,使得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奧蘭治等地區已經加速發展起來,爲了方便對區域的治理,對這些未設置明確行政區域的地區,也應該進行行政區劃調整。”

在此前,東非對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地的統治就已經達到五年時間,通過三部建設,到1900年三地應該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對此恩斯特也是比較認同的,他對着大家說道:“既然這樣,那就開始針對全國的區劃進行新一輪的編訂,我的要求是根據各地的經濟,人口,環境承載力,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綜合因素來實行這一次區劃調整。”

“當然,不僅僅侷限於當前各地的人口和經濟水平,還要着眼於未來,就比如西部,西南非洲和安哥拉地區肯定是不一樣的,安哥拉作爲東非西海岸的重要對外通道,其潛力是不輸於東部沿海的,隨着時間推移,甚至能趕超東部沿海部分區域,所以在本輪區劃調整中,應該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

“其次,對一些原有的不合理的地區區劃,也應該因地制宜做出調整,就比如西大湖省的省會布瓊布拉過於偏遠,且地形原因同省內其他區域交流不便,這一點也應該得到重視。”

布瓊布拉市在西大湖省的東南角,而且西大湖省整體偏向於大湖(維多利亞湖)流域,而布瓊布拉這個省會卻屬於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流域,而且是索倫湖流域最發達的城市,這屬實有一點彆扭。

所以按照恩斯特的想法,布瓊布拉將在這次區劃調整中不再作爲西大湖省的省會,新的省會將直接在西大湖省東部城市中選擇。

而布瓊布拉則成爲新省份的省會,衆所周知,東非三大湖中,大湖(維多利亞湖)和馬拉維湖受到的偏愛太過顯著,而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則長期被忽視,所以爲了對坦噶尼喀湖進行有效管理和開發,恩斯特有意將在湖區周邊設置一個新省份。

而這個新省份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削弱高原省,畢竟高原省的面積在東部地區中屬於偏大的。

隨着東非政府決定對國土面積重新測量,以及東非想要進行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在1896年到1897年,東非政府對全國進行了新一輪的摸底和考察。

其中重點就是邊境地區,以及安哥拉,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島,奧蘭治等併入東非時間不太久,且沒有設置相關行政區劃的地區。

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469章 鯨灣港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37章 颱風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833章 拖拉機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99章 結款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248章 普吉島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49章 南下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399章 加入第850章 移民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63章 年底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385章 煽動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964章第1053章 波斯灣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94章 訛詐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32章 雙輸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30章 水權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03章 威脅第936章 軍售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8章 遠洋貿易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239章 兵變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18章 朱壩鎮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01章 駁回第609章 提升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438章 倒計時第46章 船隊第810章 海岸線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942章 宣戰第797章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99章 鋼鐵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60章 革新第566章 比較第197章 建議第355章 安卡村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401章 駁回第381章 國禮第42章 移民熱潮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38章 換血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
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469章 鯨灣港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37章 颱風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833章 拖拉機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99章 結款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1458章 廢掉的一代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248章 普吉島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49章 南下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1399章 加入第850章 移民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63章 年底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385章 煽動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964章第1053章 波斯灣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547章 移民申請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694章 訛詐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732章 雙輸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230章 水權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03章 威脅第936章 軍售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8章 遠洋貿易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1239章 兵變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1534章 航空工業會議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318章 朱壩鎮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91章 國際會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01章 駁回第609章 提升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438章 倒計時第46章 船隊第810章 海岸線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942章 宣戰第797章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1099章 鋼鐵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160章 革新第566章 比較第197章 建議第355章 安卡村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401章 駁回第381章 國禮第42章 移民熱潮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938章 換血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