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

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

除了姆特瓦拉港,其他港口自然也裝備了炮臺,而且受到地理和歷史因素的影響,其他東非港口的炮臺都比姆特瓦拉規格要高的多。

根據每個港口的重要性不同,其岸防炮的數量也不同。

其中達累斯薩拉姆港和蒙巴薩港是東非的重中之重,建港歷史悠久,自然條件最優,位居東非港口等級的第一梯隊。

達累斯薩拉姆港和蒙巴薩港安排的炮臺安置炮位,分別初步定在八門。

而坦噶港和巴加莫約港也是重點經略的兩個港口,連接這達累斯薩拉姆到蒙巴薩之間的海域,位居第二梯隊。

坦噶港和巴加莫約港,預留安置炮位各爲六門。

姆特瓦拉港,不僅規模小,戰略位置也不如前者們突出,所以只能排在第三梯隊,未來坦桑尼亞和肯尼亞新建的港口估計會和姆特瓦拉港同屬一個級別。

但姆特瓦拉港的安置炮位也達到了四個。

除了這幾個港口外,一些從桑給巴爾蘇丹國手中搶奪過來的島嶼也是防禦的重點,最典型的就是奔巴島和馬菲亞島,這兩個島嶼是東非沿岸面積僅次於桑給巴爾島的兩個島嶼。

其中奔巴島更是曾經桑給巴爾蘇丹國重要的國土組成部分。馬菲亞島也適合人類定居。

兩島都對東非沿岸起到了拱衛作用,如果加上桑給巴爾島,就形成了一串島鏈,只不過這個島鏈距離東非海岸比較近,不容易被海外勢力控制。

就比如說有人想利用這串島鏈封鎖東非海岸是不可能的,首先這三個島只能覆蓋坦桑尼亞北部的沿海地帶,其次東面茫茫印度洋,敵對勢力並不好給此島鏈補充補給和武器。

ωwш¤тt kǎn¤c○

像東亞的島鏈中的琉球羣島,其距離美國雖然比較遠,但是大陸距離其也不近,而美國依託日本和菲律賓等國就能對這個島鏈封鎖控制。

而東非沿海的這個“島鏈”,不誇張的說,從東非大陸沿海出發,用獨木舟都有可能登陸。

即便如此,奔巴島和馬菲亞島的戰略地位還是很突出的,而且奔巴島的經濟價值也極具潛力,適合人口定居,前世奔巴島就居住了二十多萬人,島上城市和港口應有盡有,而且適合農業種植。

而馬菲亞島地位大約在坦噶港和姆特瓦拉港之間,馬菲亞島前世是坦桑尼亞重要的旅遊勝地,常住人口兩萬左右。

所以這兩個島嶼,東非殖民地是不會放棄的,爲了保證這兩個島嶼的開發,同時保障東非海岸的戰略安全,奔巴島預留了六個炮位,而馬菲亞島預留了兩個炮位。

這樣東非近海防禦體系就有了一個大致的雛形,大口徑岸防火炮共計四十門。

四十門不算多,但東非目前的港口規模也不算大,所以二者匹配還算合理,尤其是防禦大型船隻,綽綽有餘。

這當然只是第一步,當前東非殖民地沒有能力繼續提升其防禦能力,只能等到未來再增加大口徑火炮數量。

不過小口徑火炮可以陸續安排上,畢竟大口徑火炮光是彈藥的價格就不是一般人能消費的起的。

而海上的敵人,如果先派小船隻探路和攻擊,用大口徑岸防火炮攻擊的成本就受不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小口徑火炮登場了。

大口徑岸防炮的優勢是覆蓋海域設計參數都是固定的,提前校準過,所以命中率會高很多,但成本比較高,適合對付大體積的船隻。

而小口徑火炮,相對成本低,可移動,靈活性高,對小目標有很好的優勢。

目前東非殖民地還沒有配備小口徑火炮,這是因爲位於的裡雅斯特的黑興根兵工廠還沒有投產。

大口徑火炮的研發難度是比較高的,以黑興根兵工廠的實力,目前來說,研發大口徑火炮還爲時尚早。

畢竟不能還沒有學會走,就先學會跑,所以從小口徑火炮生產開始積累經驗是很重要的。

而且小口徑火炮應用場景廣,運輸便利,成本低,非常適合規模不大的黑興根兵工廠生產。

而東非殖民地就是黑興根兵工廠的自留地,其生產的火炮,後續會源源不斷的裝備東非殖民地軍隊。

東非殖民地目前面對最多的就是土著勢力,說實話步槍就足夠用了,殺雞焉用牛刀,但是恩斯特就是喜歡那種火力充足的感覺。

而且葡萄牙也是潛在的敵人,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開發歷史久,手裡肯定有些真傢伙,不能掉以輕心。

而的裡雅斯特分黑興根兵工廠未來投產後,最優先供應的就是東非殖民地近海防禦體系和東非與葡萄牙人勢力邊境這兩個系統。

說會近海防禦體系,其施工都是邀請奧地利海軍的專業人士親自設計,上一次利薩海戰,奧地利海軍實際上就是防禦的一方,所以這方面經驗豐富。

而且戰後,奧匈帝國加強了近海防禦,其退役的艦炮和東非一樣也被佈置在亞得里亞海重要戰略位置。

所以恩斯特也算是撿了便宜,可以抄現成的,除了小口徑火炮數量不到位(桑給巴爾蘇丹國留下的二手貨),其他方面和奧匈帝國如出一轍。

比如炮臺修築更厚實的鋼筋混凝土防護,其結構和奧匈帝國一模一樣,連岸防炮都是出一家。

所以東非沿海的近海防禦系統等於是將奧匈帝國在亞得里亞海的防禦體系複製了過來,在這個時代屬於一流水準。

只要後續,小口徑火炮的數量達到了,整個東非海岸就是個誰也咬不動的鐵王八,除非不計成本的進攻,不是恩斯特瞧不起其他國家的實力,也就歐美海軍有能力攻破建成後的東非近海防禦系統。

可各國海軍又不是傻子,誰會開着鐵甲艦到東非來打這個鐵王八,船費都不夠賠的。

也就葡萄牙有實力和動機,海陸並進攻擊東非,所以東非殖民地單門加強了南方的軍事存在,南方是東非的陸上防線,東部是近海防禦系統,這兩個體系一看就知道是用來防範誰的。

而其他方向都是東非殖民地主動進攻,不需要防禦,比如西南方向,姆貝亞通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正西方是坦噶尼喀湖作爲天然屏障,正北都是土著勢力。

(本章完)

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2章 戰場間隙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519章 會議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837章 颱風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32章 押解第316章 萊茵盾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811章 送行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280章 達沃市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531章 協商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809章 事後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531章 協商第629章 教育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斐迪南大公第521章 申請第347章 開飯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57章 探險隊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61章 危與機第607章 迂迴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58章 331師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50章 教育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66章 體驗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43章 行政區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343章 屯田第598章 新年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7章 戰爭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395章 耍無賴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90章 長絨棉第1165章 抵押物第141章 中亞馬匪
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116章 泰坦尼克號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2章 戰場間隙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519章 會議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837章 颱風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32章 押解第316章 萊茵盾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811章 送行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280章 達沃市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531章 協商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809章 事後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531章 協商第629章 教育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斐迪南大公第521章 申請第347章 開飯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57章 探險隊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961章 危與機第607章 迂迴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758章 331師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50章 教育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66章 體驗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43章 行政區劃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343章 屯田第598章 新年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7章 戰爭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395章 耍無賴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90章 長絨棉第1165章 抵押物第141章 中亞馬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