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威脅

第803章 威脅

對於赫爾曼所言,索爾茲伯利無力反駁,戰爭確實最先由英國挑起,而這基本上就定性了英國是這場戰爭的主要責任人,不過這絲毫不影響索爾茲伯利把罪責歸咎到東非頭上。

“我們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初衷,完全是爲了維持地區的和平穩定,東非本身就是非洲最不穩定的因素,從黑興根王國開闢第一塊殖民地到現在,東非的國土面積直接擴張到了上萬平方公里,所以你們東非王國是非洲有史以來最邪惡的國家,這些土地可都是從土著手裡搶來的,這反而更像是俄國人……。”索爾茲伯利口無遮攔的說道。

“咳咳……”沙俄代表切爾斯夫斯基面色難看的出聲表達自己的不滿,英國人果然狗嘴吐不出象牙。

索爾茲伯利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趕忙轉移話題道:“當然,俄國土地雖然廣闊,但是俄國本身歷史‘悠久’,而東非獲得這些土地的面積卻只用了幾十年時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富有侵略性的國家。”

單從結果來看,索爾茲伯利說的完全正確,東非確實是一個比較貪婪的國家,當然,換句話說恩斯特貪婪也沒一點問題。

不過這個世界很少有不貪婪的國家或者政客,恩斯特是抓住了時代的機會,既然有能力吞併這麼多的土地卻放任不管,那簡直對不起恩斯特的野心,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就像現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東非如果不搞到手,在各個方面都會對東非產生障礙。

赫爾曼:“索爾茲伯利閣下,這是完全對我們黑興根王國的污衊,各國都在非洲有擴張行爲,尤其是你們英國,北有埃及,東有英屬索馬里蘭,南有開普敦,西有黃金海岸,而且從全世界而言,英國是世界上佔據殖民地最多的國家,尤其是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不管從人口,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英國的擴張都是全世界最誇張的,難道同樣的道理在東非頭上就是貪得無厭,侵略性,那英國難道是傳播文明的火種麼?”

“說的好。”其他國家代表在心裡如此想到。

作爲世界霸主,對英國有敵意的國家可不少,尤其在座的國家除了葡萄牙和布爾人,可以說都是世界政治的棋手,對大英帝國的資產早就垂涎三尺,還有一些單純和英國人有仇,就比如俄國人。

切爾斯夫斯基對赫爾曼的話是完全認同的,這羣英國佬本來就是一羣海盜,還有臉指責偉大的俄國。

當然,對於東非切爾斯夫斯基也是相當嫉妒的,俄國爲了得到出海口拼了命的擴張,而小小黑興根王室僅用了這麼短時間就擴張了如此多的土地,簡直人比人氣死人。

同切爾斯夫斯基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不過大家對東非的總體感覺首先倒不是嫉妒,而是懊惱,恨自己下手太晚,如果哪怕在座有一個國家和東非同時展開競爭,那豈不是比小小黑興根王室優勢更大。

可惜時間已經晚了,等到柏林會議的時候,非洲東部和南部基本已成定局,而西非和北非競爭對手又太多,由此可見把握時機的重要性。

當然,現在發力也不算晚,西非和北非面積也不小,而且比東非和南非富饒的多,這是各國代表心裡的想法。

當然,俄國和奧匈帝國除外,俄國和奧匈帝國的地理位置註定了非洲無緣,尤其是西非地區,現在沙俄還被堵在小小的黑海和波羅的海之中,首要任務還是在歐亞大陸擴張,而不是捨近求遠到西非逞強,奧匈帝國則主要是國內政治原因,同時中心位置容易被牽制。

赫爾曼的話極大刺激了索爾茲伯利,他對着赫爾曼說道:“你們這些東非豬玀,我們英國是文明傳播的使者,是爲了去改變那些未開化的蠻荒之地,你們這種野蠻人是無法理解的。”

“咳咳……”艾倫塔爾伯爵出聲道:“索爾茲伯利閣下,請不要隨便進行人身攻擊,在座的諸位都是體面人,如果想發泄情緒可以散會後回到自己的旅館,不要在公共區域這麼做,會顯得很沒有公德心。”

艾倫塔爾伯爵的話簡直是火上澆油,不過良藥苦口利於病,索爾茲伯利也不得不表現的稍微“紳士”一些,然後重新正襟危坐在靠椅上。

不過衆人從他面色通紅的臉龐可以看出他憋的很難受,估計被氣的不輕。

作爲會議主持人,艾倫塔爾重新把會議話題拉回正軌道:“私人恩怨還有負面情緒會影響諸位的判斷,我們這次是要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爲了爭論而爭論,所以兩國代表還是趕緊在如何解決戰爭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已經平復情緒的索爾茲伯利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英國的態度十分明確,東非撤軍,恢復戰前雙方邊界,同時東非要賠償我們在戰爭中的損失。”

馮德萊恩這個時候開口了,他說道:“呵呵,索爾茲伯利伯爵,英國發動了戰爭就註定要付出代價,而你們的要求簡直就像是戰爭的勝利者一樣,而我不認爲英國在戰爭處在優勢,畢竟國防軍距離開普敦已經不足四百公里。”

索爾茲伯利回懟道:“不要以爲東非就吃定了我們,我們英國只不過沒有發力,擊敗東非對於帝國軍隊而言就如同喝水一樣簡單,只不過對於東非這種貧窮的國家,就算費力戰勝恐怕也彌補不了我們軍費的損失。”

“你們之所以能逃過一劫,完全是因爲地理位置偏僻,不過這點缺點在皇家海軍眼裡並不重要,只要稍微一出手,就可以扭轉戰局。”

對於索爾茲伯利的強硬態度,赫爾曼直接威脅說道:“我們黑興根王國戰鬥不是靠着這樣那樣的藉口,而是實打實的能力,現在我們手上有總共六萬多英軍俘虜,他們完全可以說明雙方戰爭中的地位,同時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奧蘭治,北開普敦,東開普敦都說明我們東非並不畏懼戰爭,並且有能力贏下這場戰爭的勝利。”

赫爾曼伯爵的話可以說爆了一個大料,關於英軍俘虜數量的情況實際上只有東非清楚,但是所有人都想到有數萬英國人被東非俘虜。

甚至有人懷疑到,會不會是印度人也被算在裡面,畢竟俘虜數萬英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就是索爾茲伯利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都不太敢相信,不過他也不敢直接否定,萬一是真的,那對英國而言就麻煩了。

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47章 開飯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949章 戰敗第128章 打探第1326章 野望第318章 朱壩鎮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210章 小丑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22章 卡賓達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991章 抵達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8章 普奧聯動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324章 預謀第992章 入籍第844章 魯道夫第1233章 抓捕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1章 在法國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332章 稻種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930章 漢薩省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640章 工地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66章 《東桑條約》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344章 輿論戰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61章 k001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450章 摻沙子第1113章 大借款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998章 貝拉市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0章 各國反應
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347章 開飯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949章 戰敗第128章 打探第1326章 野望第318章 朱壩鎮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210章 小丑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22章 卡賓達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991章 抵達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8章 普奧聯動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324章 預謀第992章 入籍第844章 魯道夫第1233章 抓捕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51章 在法國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332章 稻種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930章 漢薩省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640章 工地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66章 《東桑條約》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344章 輿論戰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61章 k001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1450章 摻沙子第1113章 大借款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532章 轉移文化資產第998章 貝拉市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0章 各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