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

這自然不是當初俄國臨時政府良心發現,畢竟俄國貴族和資本家本身就是一家人,分的並不是很清楚,而越是地方越是如此,不僅不會趕盡殺絕,而且爲了穩定局面,還要大肆收買。

所以喀山等俄國地方勢力,他們目前有不少人對工黨政權選擇觀望,而且聖彼得堡流言四起,消息難辨真假,如今俄國的真實情況就算俄國上層都很難知曉。

而別列佐夫卡這個土匪頭子居然能夠知道千里之外,以及俄國國內的情況,這在丘八洛夫看來確實有些神通廣大。

當然,一想到別列佐夫卡能夠從固定渠道獲得軍隊的武器,丘八洛夫又不感覺奇怪了。

他反而有些興奮的說道:“將軍的意思是現在國內局勢大亂,我們不管幹什麼,中央政府也沒有精力處理我們!”

別列佐夫卡點點頭說道:“不僅如此,現在的局面可以說是誰手裡有槍,誰就能獲得一大片區域的統治權,只要我們能攻下喀山,未來封你和高官做做也不是不行。”

“局勢……已經惡化到這種程度了麼?”丘八洛夫有些不敢確定的問道。

別列佐夫卡肯定的說道:“這是自然,如今聖彼得堡的亂黨和過去可不一樣,他們就是由聖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組織起來的隊伍,整個俄國政府,都已經將其視爲死敵。”

“等到我們攻下喀山市後,只要拉攏城內的權貴,日後說不定也能稱霸一方。”

別列佐夫卡儘可能的忽悠着自己的下屬,至於聖彼得堡的俄國工黨,顯然也沒有他說的那麼羸弱。

畢竟他們敢於在聖彼得堡奪權,那自然也是做好了準備,尤其是面對國內反動勢力的圍剿。

工黨的強大體現在基層組織上,通過這些基層組織,他們的影響力就不可能侷限於聖彼得堡一地。

在軍隊,地方他們的滲透十分成功,只需要振臂一呼,以聖彼得堡爲核心的很多地區,立刻就能改旗易幟,尤其是工黨活躍的城市。

其實喀山市這種俄國的大城市,肯定也有工黨組織活動,只不過他們還來不及發動工人和士兵,畢竟這裡距離俄國核心距離有些遙遠,就算變革也需要時間傳遞。

別列佐夫卡就是打算利用這個時間空檔,奪取喀山的控制權。

別列佐夫卡也不顧及下屬的想法,他對丘八洛夫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向喀山進發。”

別列佐夫卡的軍隊,大部分成員都是由當地的土匪構成,並且全部都是騎兵,這也是俄羅斯大部分“馬匪”的特徵。

一萬多騎兵浩浩蕩蕩的向着喀山前進,在雪地上留下大片的馬蹄印記,積雪被馬蹄帶着泥土變成一攤黑水。

而這種情況下,喀山的駐軍還不知道即將到來的災難,畢竟冰天雪地之下,誰能想到喀山城外匯聚了如此一大股“匪徒”。

即便因爲下雪的原因,行軍比較困難,但是別列佐夫卡匪幫還是趕在中午之前抵達了喀山。

而這個時候的喀山市防衛極其薄弱,而且因爲他們也想象不到有土匪勢力敢攻打喀山城,甚至以爲別列佐夫卡所帶領的軍隊是東部支援前線的西伯利亞援兵。

這並非沒有先例,在東線戰場最激烈的時候,沙皇政府沒少從東部抽調兵力,就是西伯利亞地區也不例外,而喀山本來就是一座交通樞紐城市。

所以有很多支援前線的俄國軍隊會在喀山這裡週轉,再加上別列佐夫卡一行人典型的哥薩克軍隊裝扮,就更加真假難辨了。

等防衛軍反應過來之後,已經來不及了,經過短而急促的戰鬥,別列佐夫卡匪幫很容易就控制了喀山城的東面。

不過喀山畢竟是一座大城市,城內的駐軍幾千人還是有的,加上他們佔有優勢地形,所以別列佐夫卡一行人想拿下喀山並不容易。

……

喀山城內。

“打起來了,估計是‘鵜鶘’行動了,‘夜鶯’你們準備情況怎麼樣!”喀山城內一處據點中,一名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中年男人說道。

“鵜鶘”是代號,就是別列佐夫卡,很顯然別列佐夫卡也是一個假名字,他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國防安全局的一名特工。

被稱爲夜鶯的男人說道:“一切準備完畢,長官。”

“根據我們的情報,從戰爭開始後,俄國的的不少貴金屬,貨幣等等就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了喀山。”

“根據內幕消息,這筆龐大的資金可能被用於俄國和日本,以及美國的交易,其中具體數值我們並不清楚,不過喀山國庫的安保措施格外嚴密。”

“守衛國庫的人大致在千人左右,不過除了一支三百人,荷槍實彈的俄國安保人員以外,其他大多數人都不足爲懼。”

順着夜鶯的話,也終於知道了東非國防安全局在喀山的打算,這次行動可以說是膽大包天。

那就是搶劫喀山的俄國國庫,而別列佐夫卡領導的所謂“喀山軍”,自然也是東非國防安全局扶持起來的匪幫。

攻打和奪取喀山是假,洗劫喀山的俄國國庫是真,而至於國防安全局爲什麼知道這裡有俄國的國庫。

這也很好解釋,畢竟東非國防安全局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人員最多,並且最專業的情報機構。

單單是俄國境內的東非國防安全局人員就高達數萬人,由此可見近些年東非對俄國滲透的嚴重性。

而面對如此龐大的情報機關滲透到本國,俄國方面卻完全沒有察覺,畢竟戰爭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所以,這幾年東非國防安全局在俄國的行動可以說十分順風順水,除了工黨以外,俄國大部分政府組織,機關,重要的企業都有東非國防安全局的人員存在。

這就使得國防安全局能獲得大量有用信息,其中就包括俄國很多企業,或者政府內部的資金流向,而喀山國庫就是這樣被東非國防安全局摸到的,從沙皇時代,國防安全局就注意到喀山的異常,大量外幣,貴金屬流入喀山。

但是,之前國防安全局選擇按兵不動,卻一直在積累相關情報,就是爲了等到這一天,俄國已經完全崩盤,天下大亂的時候渾水摸魚。

當然,東非國防安全局自然也清楚喀山俄國政府武裝的強大,所以他們才扶持“喀山軍”從而用戰爭來掩人耳目。

如今別列佐夫卡的軍隊已經和喀山守軍打起來,全城的注意力都被吸引,普通人更是躲進家裡不敢出門。

這就給喀山城內的東非國防安全局人員提供了條件。

於是,喀山的國防安全局最高指揮官戈爾德下令道:“按照我們之前的部署,強攻喀山金庫!”

隨後,在喀山內的兩千多名國防安全局精銳,以及一部分被騙的俄國匪徒黑幫成員,全員大約四千多人,氣勢洶洶的殺向喀山金庫方向。

他們直接開着卡車,帶着武器以及爆破裝置,大搖大擺的向着金庫而去,國防安全局早就摸清了喀山國庫的具體信息,最多隻有一些細節上的區別。

但這些細節已經不再重要,畢竟國防安全局從一開始就打算強攻,而不是通過收買內部人員來實現目的,那樣其實也做不到。

就這樣,在1917年末,喀山城被別列佐夫卡匪幫攻打的同時,喀山城內也發生了一場堪比大型軍事衝突的搶劫案。

俄國在喀山的國庫被人強行爆破,根據消息透露,大約百噸黃金以及其他貴重物品不翼而飛。

後世大部分人認爲是攻下喀山的別列佐夫卡匪幫搶走了這批財寶,但是誰也不知道別列佐夫卡匪幫如何將這批黃金藏在了哪裡。

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992章 入籍第521章 申請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878章 無線電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04章 飲食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281章 酒館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421章 鑄鐵廠第840章第953章 新家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5章 到東非去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25章 造船業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章 接觸戰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282章 學習營第559章 誣陷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290章 長絨棉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75章 大逃亡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324章 預謀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84章 消息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92章 入籍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220章 萊茵人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617章 行動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991章 抵達第774章 搬遷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374章 波斯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82章 出口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91章 “偷國”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50章 移民第525章 血清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545章 孤兒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471章 漏洞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515章 狗咬狗第1014章 輕工業
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992章 入籍第521章 申請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878章 無線電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04章 飲食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281章 酒館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421章 鑄鐵廠第840章第953章 新家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55章 到東非去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7章 “貨物”到港第925章 造船業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9章 接觸戰第1135章 一戰爆發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282章 學習營第559章 誣陷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290章 長絨棉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75章 大逃亡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1324章 預謀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84章 消息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992章 入籍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444章 蒙巴薩島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220章 萊茵人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617章 行動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991章 抵達第774章 搬遷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28章 “圈地運動”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374章 波斯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82章 出口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291章 “偷國”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50章 移民第525章 血清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545章 孤兒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471章 漏洞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515章 狗咬狗第1014章 輕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