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大開殺戒

第922章 大開殺戒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很快東非就領教到了西班牙的痛楚。

1897年5月,隨着西班牙軍隊撤離,東非順利接手棉蘭老島上西班牙人的幾個據點,東非直接抽調了蘭芳海外省部分守軍入駐棉蘭老島。

“摩洛人是島上的主要居民,信奉綠色教,這也是摩洛人難纏的原因,在西班牙人統治下北部呂宋島大多信奉基督教,所以摩洛人對‘異教徒’的仇恨是與生俱來的,他們不像菲律賓北部那些土著一樣容易被征服,而且棉蘭老島地形複雜,植被茂盛,所以之前西班牙對摩洛人圍剿過數次,但是成效都不大,反而只能猥瑣在沿海幾個據點活動,並且許諾摩洛人高度的自治權,也就是其統治是有名無實的。”

國防安全局情報人員向首任東非駐棉蘭老島總督介紹着島上的情況。

“實際上摩洛人是西班牙對島上綠色教信徒的統稱,內部還分成若干民族和部落,只不過因爲統一信仰,所以他們更加團結。”

實際上棉蘭老島在前世一直是菲律賓最動盪不堪的地區,當地的摩洛人不僅和西班牙激烈對抗,後來美國人來此後亦是這樣,美國人也未能在當地建立有效統治。

所以美國逐與南部的穆斯林進行政治談判,先後與摩洛蘇丹及馬京達瑙的蘇丹簽訂吉蘭姆-白茨條約。按照條約規定,美國人不進入菲律賓的南方,區內事務由摩洛人自治管理。

後來美國和菲律賓政府通過移民手段,逐步改變當地人口結構,使得原本佔據百分之百的摩洛人,變成了少數,才實現當地整體穩定。

但是直到21世紀,棉蘭老島也是菲律賓分裂意願強烈的地區,軍閥,分裂勢力,獨立武裝,政府割據。

面對這樣一個形勢複雜的區域,東非駐棉蘭老島總督伯克利也是面色冷峻。

“目前我們能夠掌握的地區也只有三寶顏和達沃,這兩處地區,不過想要穩固當地統治,恐怕非常困難。”伯克利說道。

三寶顏還好說,這裡處在棉蘭老島的西端,是西班牙在該島最重要的據點,而達沃還不是前世菲律賓的直轄市,目前僅僅是一個小鎮,但是港口條件優渥,所以東非選擇在這兩處登陸。

“西班牙統治時期,三寶顏就經常遇到摩洛人的襲擊,光去年就發生了三次,至於達沃的情況偏好一些,因爲我們的人主要集中在達沃,已經在當地形成了優勢。”國防安全局的人說道。

三寶顏光聽名字,就知道該地區的歷史悠久,而達沃現在還沒成名,所以國防安全局很輕鬆就在當地落子。

這裡同時是棉蘭老島華人最多的區域,實際上除了三寶顏和東非國防安全局開發的達沃,全島其他區域基本等於沒有開發,就是東非土著去了這些地區恐怕都要“落淚”。

這也不是瞎胡扯,畢竟從該島人口信仰就可以看出來,綠色教本來就起源於沙漠地帶,而熱帶雨林氣候又是“綠色荒漠”,所以很符合該信仰人口分佈。

當然,這也和綠色教的商業活動有關,尤其是古代,綠色教對這些土著都算高一等級的文明,加上近水樓臺先得月,當地土著自然容易被綠化。

“所以想在島上建立有效統治,其一就是擺平島上的摩洛人,不然這裡恐怕會成爲東非最動盪且開支最大的殖民地。”

蘭芳海外省雖然也在南洋,但人口主要以華人爲主,所以東非統治很順利,而綠色教地區就不太可能這麼一帆風順了,這一點東非在桑給巴爾深有體會,而當初桑給巴爾人好歹和阿曼關係頗深,所以有跑路的地方,不至於和東非死磕。

棉蘭老島就不一樣了,這羣摩洛人對外部入侵者的態度是堅定的,包括伯克利在內都不認爲棉蘭老島容易被征服。

……

而伯克利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在東非着手理順三寶顏地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東非殖民部隊就遭到了三次小規模的叛亂。

“總督閣下,這次我們損失了十幾名戰士,敵人雖然被我們擊斃了六十多人,但是大部分直接跑到叢林地區,我們也不敢貿然追擊!”

聽到報告的伯克利面色難堪的可以擠出水來,從自己到三寶顏任職以來,就已經犧牲了四十多名戰士,不要看數字不多,但是伯克利手上總共才五百多士兵。

“這些土著肯定是有城內摩洛人通風報信,第三次襲擊明顯是有預謀的,前兩次敵人都被全殲,而這次明顯是組織性更強,從敵人的逃竄路線和戰鬥配合中就能看出蛛絲馬跡。”

“所以我們要對三寶顏地區的摩洛人進行驅逐,限定他們在十五天內全部撤出三寶顏。”伯克利直接下令道。

此夷不服王化,可戮之,這就是東非的態度,早在伯克利到來之前,恩斯特就囑咐過。

畢竟在恩斯特看來,土地比殖民地創造的價值更重要,本身吞併棉蘭老島就不是爲了剝削壓榨這些摩洛人爲首要目的的,而且就算摩洛人老實安穩,東非也不可能把這些麻煩留下來,而且摩洛人展現了比非洲土著強烈數倍的抵抗意識,那就更留不得了。

而伯克利的命令果然引起了三寶顏地區摩洛人的軒然大波,任何人也不可能接受東非政府這樣的條件。

果然在命令下達的四天後,摩洛人發動了三寶顏地區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叛亂活動。

作爲棉蘭老島最發達的地區,三寶顏地區的總人口僅有一萬多,其中大多數都是摩洛人,還有一部分西班牙人和北部菲律賓人,以及華人。

而早就和國防安全局借來武裝的伯克利自然無懼,1897年6月17日,隨着叛亂髮生,早已經做好準備的棉蘭老島總督伯利蘭下令對三寶顏地區的摩洛人趕盡殺絕。

在此前,三寶顏地區已經跑路了一部分摩洛人,城內只有三千不甘心的摩洛人想要負隅頑抗。

而加上國防安全局人員,東非在三寶顏的武裝力量有達到了一千多,所以一開戰,兵強馬壯的東非武裝就對摩洛人展開了清洗。

而這也是自從東非建國以來,少有的一次對殖民地土著具有針對性的大屠殺。

而這一天對於三寶顏地區的西班牙人,華人而言是極其震撼的,整個三寶顏街道,東非士兵挨家挨戶搜捕,但凡被驗證摩洛人身份,就地處決,三寶顏城內可以說十室九空。

而在同一天,國防安全局同樣在達沃市開展了對當地人口的大清洗,這讓棉蘭老島的西班牙人和華人見識到了真正的“殘暴”,留地不留人的政策被東非殖民政府徹徹底底的落實到這兩個東非主要據點。

西班牙商人莫西爾後來回憶道:“我永遠忘不了三寶顏最昏暗的一天,東非的劊子手就像宰殺牛羊一樣,對三寶顏的土著發動了血洗,槍聲響了一整天,一具具……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慘劇之一,整個三寶顏的生產,商業活動幾乎停滯,除了西班牙人,菲律賓人和華人以及東非人,沒有一個活口。”

第62章 激戰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302章 巴庫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549章 潰兵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938章 換血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36章 間諜第511章 輸血第981章 捷徑第1203章 車展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3章 消化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938章 換血第215章 交涉第451章 人口(續)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518章 旅遊業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318章 朱壩鎮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1223章 “療養”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463章 站隊第672章 危與機第1156章 軟刀子第547章 登陸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82章 抉擇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58章 巴拉圭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968章 分歧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518章 旅遊業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475章 鋼鐵第210章 小丑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49章 戰敗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926章 機耕路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862章 後續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315章 清倉第762章 分鍋會議
第62章 激戰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302章 巴庫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549章 潰兵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1558章 美洲“白蓮花”第938章 換血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536章 間諜第511章 輸血第981章 捷徑第1203章 車展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73章 消化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938章 換血第215章 交涉第451章 人口(續)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518章 旅遊業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318章 朱壩鎮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1223章 “療養”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463章 站隊第672章 危與機第1156章 軟刀子第547章 登陸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82章 抉擇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1542章 波西米亞紡織工人運動第958章 巴拉圭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968章 分歧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105章 第一百二十七 雜交水稻第1518章 旅遊業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1475章 鋼鐵第210章 小丑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49章 戰敗第1502章 雅利安人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243章 東非自導自演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926章 機耕路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862章 後續第1468章 亞松森利馬鐵路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1485章 半殖民地第315章 清倉第762章 分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