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威赫

朝大軍攻伐日本順利,消息傳回大明,自然是舉國上躍,此時《五寨堡新聞報》己經在京師設立分館,隨軍記者每每以最快的速度將戰場消息傳回京師,每一期都是洛陽紙貴。

不過關於明日之間和談,放在以前,這本來是大明禮部的職責,不過現在萬曆皇帝卻是全權託負給了黃來福,這讓一干禮部官員對黃來福極爲不滿。

不過爭取到明日和談的權利,這也是黃來福堅持的結果,如果自己不出馬,那些禮部的官員們,不要說能否爭取到日本國三千萬兩白銀的賠款,就是能爭來三百兩銀子的賠款,己經算很不錯的。當然,如果是這樣,等着自己就是完蛋的結果。

此時日本國乞和的使團以石田三成爲主,這是豐臣家的五奉行之一,對主人豐臣秀吉格外忠心,誓死輔佐他兒子豐臣秀賴。在明朝大軍雲集朝鮮釜山時,豐臣家就知道不妙,派出了石田三成前往大明京師,不過石田三成卻被告知和談以黃來福爲全權,他們撲了個空後,又急匆匆地來到了對馬島。

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初一日這天,石田三成一行人終於到了對馬島之上。

一上島,黃來福就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

首先,在近島時,就是大明幾百艘密密麻麻的戰艦在列隊等候,多是那些身高馬大的大福船,就是朝鮮水軍板屋級的戰艦也不少,這任何一艘戰船,都是日本國所沒有的。他們連龍骨與火炮都沒有的矮小戰船,不要說與大明戰艦相比,就是與朝鮮戰船相比,都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船堅炮利,讓石田三成等人看得暗暗心驚。這些戰艦,足以封鎖日本國整個海域,並從任意一個地方登陸。

一靠岸後,從對馬島的大浦港到嚴原城的兩邊路上,隔一段距離,旌旗招展,就是森嚴以待的大明軍士,這都是東征軍各部中選出來樣子最威武的親衛家丁們,每人都是身披鐵甲,手中或是拿着三眼鐃,或是拿着鳥鐃,或是拿着長槍刀盾,只是目光嚴厲!很多列陣前,還擺放着一門門的火炮戰車。

他們地軍容與械甲,讓石田三成等人是越走越心驚。如此軍威軍備,是自己日本國所萬萬抵擋不了的。他們日本國,除了一些大名手下的武士外,餘者多爲拿着竹槍的普通足輕罷了,就是他們引以爲傲的鐵炮部隊也不多。

這樣地軍隊。除了在守城戰中可以一戰外。在野戰中。向來不是明軍地對手。這在朝戰中早己證明。

越近嚴原城。所列兩旁地明軍就越是精銳。氣勢越足。最後到達嚴原城門前時。是黃來福地三千山西軍在嚴陣以待!他們列在路地兩旁。個個高大魁梧。每人都是披着厚實地鐵甲。騎着高頭戰馬——相比矮小地日本馬而言。各人手上拿着閃着亮光地燧發火器。惡狠狠地看着石田三成一行人!

那種百戰後地氣勢。更是讓石田三成等人心驚肉跳。他們幾乎是腳跟發軟地從這個鋼鐵叢林地間隙下經過。

石田三成地眼睛更是狠狠地瞪着一個來福營軍士手中地燧發火銃。心想:“這難道就是唐人在蔚山城下一舉擊敗島津部地鐵炮軍?看上去果然是犀利非常!”

不但是他。就是他身後地使團成員們。也是對山西軍手中地燧發火鐃看了又看。各人眼光又是羨慕。又是驚畏。黃來福在明軍地蔚山敗逃中。一次性火器射擊就大敗追擊地日軍島津部。早己是威名傳揚整個日本國。

在城門口。一個目光沉穩地明軍大將早己等候在那。頂盔披甲。身系披風大氅。他就是黃來福地心腹親將阿智。見石田三成等人來到。他冷然道:“你就是日使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忙用漢語回道:“是是,小人就是,有勞將軍相迎了!”

阿智目光掃了他們一眼,道:“提督大人令我在此相候!你隨我來吧!”

很快,石田三成等人便進入嚴原城內,被帶到了城內的提督府前,這裡原是島主宗義智的官邸,眼下成了黃來福的提督府駐所了。

在大門的兩旁,黃來福一排排魁偉的親兵家丁早己披甲相列在前,他們每人手持燧發火鐃,目光瞧來時,盡是無窮地殺意,在這裡時,石田三成的一干隨從被阿智擋在外面,只許可石田三成一人進去。

石田三成地幾個隨從武士剛想抗議,阿智冷哼了一聲,立時一片嘩嘩聲響,門前的親衛們,一齊將火銃舉起,烏黑的火銃口對準他們,雖說鐃後沒有火繩燃起,但石田三成等人都知道,這火銃內,早己子藥齊備,只要他們一有異動,這種沒有

火銃,就會在片刻間,早他們打成馬蜂窩!

石田三成雞皮疙瘩豎起,身上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忙道:“誤會,這都是誤會!請上國大人息怒!”

他用日語吩咐幾聲,他地一干隨從們,只得無奈地等候在外,只有石田三成一人隨阿智進去!

很快,石田三成隨阿智進入堂內,在堂前的臺階前,站着一排高大地旗牌官,左邊一個旗牌上寫着:“總理山西鎮兵務官!”右邊一個旗牌上寫着:“提督備倭朝鮮總兵務官!”

此外還有幾個旗牌,上寫着:“進都督府同知!”“世襲五寨衛指揮使!”“御賜金令箭”“御賜尚方寶劍”等字樣。最後堂前是一杆巨大的大,猩紅地帥旗獵獵聲響,高高飄揚,充滿了上國的氣度!

這種聲勢,讓石田三成看得心驚肉跳,他隨阿智進入堂內,只見堂地兩邊,坐滿了頂盔披甲的大明將官,個個或是兇惡或是沉穩,只是拿眼狠狠地看着他。

特別是朝鮮都元帥權慄,更是以要吃人的目光看着他。

在堂的最上首正中位置,坐着一個頭戴鐵盔,身披鐵甲,身繫着大紅披風的將官,雖是年輕,看起來還不到三十,但眼神沉穩,有一種一切盡在掌握中的從容,見石田三成進來,他瞟了他一眼,目光銳利非常。

石田三成心想,難道這就是唐國的提督黃來福?果然是非常年輕。

黃來福萬曆十七年來到大明,眼下是萬曆二十七年,一眨眼十年過去了,黃來福今年也二十七歲了,不過在大明一干武將中,他自然是非常年輕,特別是不到而立之年身居提督高位,節制幾個總兵,更是明末第一人。

阿智大步而進,到黃來前面幾步,他一撩身後的猩紅斗篷,單膝跪地,立時一身的甲葉錚然作響,他抱拳大聲道:“稟提督大人,日使石田三成帶到!”

黃來福點了點頭,阿智起身,站到了黃來福的右手旁去,在他的左手旁,是站着橫眉豎目,接劍而立的顧大刀。

石田三成趕緊向上首的黃來福躬身行了個大禮,恭敬地道:“小使石田三成,見過上國提督黃大人!”

黃來福微微擡目瞟了他一眼,道:“是你們的澱方夫人派你來的吧?她和你說些什麼?”

石田三成大吃一驚,心想:“這唐人提督怎麼知道是夫人派我來的?”

他神情震驚,只覺得這年輕的唐人提督深不可測,看他的樣子,黃來福似乎明白他在想些什麼,他微微一笑,道:“石田奉行大人不用奇怪,你日本國中,有什麼事是我不知道的?”

他眼睛瞟向石田三成,道:“眼下你們日本外有我大明軍隊逼境,內有諸大名元老不服,你們澱方夫人帶着幾歲的幼主,怕是日子不好過吧?”

石田三成更是大驚,這年輕的唐人提督,對他們日本國之事,竟是懂得如此之多。

不錯,眼下在日本鋪助豐臣幼主的“五長老”,“五奉行”中,因豐臣秀吉己死,除了他與毛利輝元外,餘者長老與奉行,不是對澱方夫人與少主豐臣秀賴陽奉陰違,就是暗生反意。對這個事情,豐臣家自然己經是察覺,只是他們己經是有心無力,加上大明軍隊逼境,豐臣家統治危機更在眼前,澱方夫人更是着急非常。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作爲對豐臣家最忠心的石田三成此次前來,除了與黃來福議和退兵之事外,還領有澱方夫人暗令他尋求與大明合作求助的密務。

而對於石田三成這個人,依黃來福從筆記本電腦中收載下來的史料中得知道,除了他對豐臣家的忠心外,此人的內政與外交才能也是公認的,是以前豐臣秀吉“太閣檢地”真正的推進者與核心人物。以前他最得到豐臣秀吉的信任,實際上現在是五奉行的首席,是澱方夫人的心腹。

不過這個人下場並不好,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就密謀反亂,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德川家康與諸大名私下結黨進行反叛,石田三成以毛利輝元爲盟主,聯合關西諸侯,起兵討伐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以自己不到20萬石的領地,成功地動員到與德川家康勢均力敵的兵力,不能不令人讚賞。

不過最後關原之戰石田三成失敗,被俘後,石田三成與小西行長一起被押到六條河原刑場斬首。

不管怎麼樣,對黃來福來說,石田三成這個人,非常忠於豐臣家,是個理想的壓威與合作對象。

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08章 決戰第132章 跋扈第218章 劉二妞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35章 潰散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08章 決戰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4章 開始第237章 提督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82章 血腥鎮壓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27章 探獄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章 附身邊軍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43章 對馬島第17章 大幹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42章 毆打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33章 離別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6章 這一年第3章 期望第61章 成親(3)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43章 對馬島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30章 軍糧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94章 歡聚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30章 軍糧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12章 老營堡第75章 大過年第141章 感嘆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35章 潰散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45章 威赫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57章 新戰陣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章 家人溫馨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9章 行商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147章 面聖
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08章 決戰第132章 跋扈第218章 劉二妞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35章 潰散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08章 決戰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4章 開始第237章 提督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82章 血腥鎮壓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27章 探獄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章 附身邊軍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43章 對馬島第17章 大幹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42章 毆打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33章 離別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6章 這一年第3章 期望第61章 成親(3)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243章 對馬島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30章 軍糧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94章 歡聚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230章 軍糧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12章 老營堡第75章 大過年第141章 感嘆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235章 潰散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45章 威赫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57章 新戰陣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章 家人溫馨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9章 行商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147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