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進京替職(3)

“少爺,渠掌櫃在外求見,似乎帶着幾個客人來。”

當江大忠進來稟報時,黃來福正在千戶宅的書房內仔細研讀戚繼光將軍所著的《練兵實紀》,自己過不了多久就要替職千戶了,這練兵的事情,也將提上日程。

雖說此時兵部的文官們,只要求武官們弓馬嫺熟就可,並不要求將領們有帶兵領兵,運籌帷幄的謀略能力。但黃來福來自後世,當然不會被他們忽悠,因此這些天,他除了每天練習弓馬武藝外,就是反覆拜讀戚爺爺的這本兵書。

事實上,當戚繼光這本集數百年來軍事大成,影響了後世無數兵家的《練兵實紀》於1571年出書後,就受到世人的普遍關注,當時明代就有許多刻本流傳,許多武將家中都有收藏,老父黃思豪也趕時髦地收藏了一本。黃來福手中這個刻本,就是1585年的版本。

而這位一代名將已經在1588年1月17日離開了人間,爲這位大明軍神默哀了一陣,黃來福放下了書本,對江大忠道:“讓他們到客廳候着,我馬上就出來。”

江大忠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黃來福換了衣服,來到堂屋上,只見渠源銳正和一老一少兩個商人樣子的人坐在一起。見黃來福出來,三人都是站了起來。

黃來福對渠源銳笑道:“之信,你不在祁縣會館待着,今日怎麼有空跑到我這兒來?”

渠源銳勉強一笑,對黃來福拱手道:“大少,源銳今日冒昧來訪,卻是有事和大少相商。”他指着那兩個商人道:“我來介紹一下,大少,這位是家嚴,這位是我大哥渠良萬。爹,大哥,這位就是千戶宅的黃來福大少爺。你們來拜見一下。”

渠廷柱有些困難地移動自己肥胖的身子,略整了整衣冠,拱手作揖,用蒼老的聲音呵呵呵笑道:“老夫見過黃來福大少爺,倉猝晉謁,勞動起居,萬乞怨老夫唐突之罪。”

渠良萬也忙跟在父親的身後給黃來福見禮。二人仔細打量黃來福,見他年紀雖輕,卻是一副精明的樣子,和自己想象中的粗莽軍戶形象一點也不對,不由暗暗奇怪。

黃來福笑道:“渠老掌櫃客氣了,之信和我一向親近交好,勞二位不遠而來,蓬蓽生輝,請坐吧。”

渠廷柱又施了一禮,呵呵呵笑道:“多謝,多謝。”轉身吩咐身旁的兩個下人道:“將禮物都擔上來。”

接着就見兩個渠家下人將幾個禮品盒擔了上來,掀開綢帷,只見裡面都是一匹匹上好的綢絹,匹匹都是好貨,這種成色的綢絹,怕只有江南一帶纔有,想必母親,各位姐姐見了,一定高興。

黃來福接過楊小驢遞上來的禮單,快速算了算,這些綢絹加起來價值差不多已經近百兩了,讓黃來福不由暗道這位老漢的財大氣粗。果然父親和兒子出手就是不一樣。

渠廷柱暗暗觀察黃來福的臉色,此時滿意地笑了笑,道:“些許薄禮,還請大少不要鄙棄。”

黃來福道:“之信和我親近,渠老掌櫃何必這麼客氣。”吩咐楊小驢將禮物收好。

幾人又還禮讓坐,賓主分東西坐下。

黃來福對渠源銳說道:“對了,之信,你剛纔說和我有事相商,是什麼事?”

渠源銳神情低落地道:“是這樣的大少,源銳深感自己才德淺薄,無力吃下大少所給的全部餘糧,經反覆思索後,決定將糧食的五成份額讓於我大哥,以免誤了大少之事。今日來,便是和大少商議此事。”

黃來福驚異地“哦。”了一聲,仔細地看渠源銳的神情,見他垂頭喪氣,神情中似有些悲憤,又有些無奈,再看他大哥渠良萬那邊,則是隱隱有些得意的樣子。再看老人家渠廷柱那邊,則是撫須一副從容,不動聲色的樣子。

黃來福起身緩緩踱步,走了幾步,他回過頭來,看向了渠廷柱,眼神銳利,在這之間,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不外分又是兄弟相爭,而老父偏袒大兒,後世中,此類事情他也見多了。

他微微一笑,坐回了自己的座位。渠廷柱呵呵笑道:“大少,源銳他畢竟還是年輕了一些,做事過於浮燥輕浪了,辛好老夫察覺,想出了這個補救之策。大少放心,有良萬助他,定不會誤了大少的事情。”

聽了老父的話,渠源銳很有些不服氣的樣子,不過嘴巴張了張,最終卻是沒有開口說話。

黃來福卻是臉色慢慢陰沉了下來,他對渠源銳說道:“之信,我當時是信了你的品格,又感念你的盛情,纔將這糧食外銷的重任分擔於你,眼下你卻要毀約損諾,這是什麼道理?”

渠源銳怔了一怔,隨即神情暗喜,面上只是一副張口結舌的樣,道:“大少,我……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黃來福又道:“之信,你回答我,你們商人從商第一要務是什麼?”

渠源銳臉色沉重地道:“必須守信,一諾千斤。”

黃來福道:“說得好,當時我們可是白紙黑字,契約上寫得清楚清楚,如有一方毀約,便要賠償對方雙倍的損失,之信,你是打量毀約嗎?”

渠源銳心中暗樂,面上卻是神情惶恐地連連道:“之信不敢,之信不敢!”渠廷柱見事情急轉直下,忙上道:“大少,我們並不是這個意思?千萬請大少不要誤會。”

渠良萬卻上前道:“大少,源銳都答應了,你又何必拘泥呢?再說,到時又不會少了你一兩銀子,這俗話說得好……”

黃來福轉頭對向了他,皺了皺眉,楊小驢上前喝道:“放肆,這裡是千戶宅,哪容得你用這等語氣和少爺說話?”

渠良萬一下子氣得鼻子都歪了,他雖然是商賈,但因是個大糧商,許多邊鎮軍將都是對他客客氣氣,不論走到哪裡,都是別人對他巴結討好,哪受過這等氣?

他正要分辯,渠廷柱卻是忙喝住了他:“良萬,不可在大少面前無禮。”渠良萬氣憤地退下了。

黃來福也對楊小驢道:“哎,小驢,不可對客人無禮,你退下去吧。”楊小驢也退下了。

黃來福對渠廷柱道:“渠老掌櫃,抱歉黃某就是這樣一個直性的人,人說君子一諾千金,某雖稱不上君子,但對這誠信二字,卻是看得極重!再說,我覺得之信的能力並沒有問題,將來糧食外銷的事,我信得過他。”

渠廷柱呵呵而笑,神情有些尷尬。他又仔細打量了黃來福一番,心想自己倒是小瞧了這個軍漢,這黃來福一口咬定要信守誠約,自己作爲一個商人,是最應講信約的,倒不好再說什麼。

黃來福喝了口茶,鬆緩了一下氣氛,笑道:“當然,事情也不是沒有別的解決辦法,明年我五寨堡還要大力開墾荒地,並還要興建諸多的實業,到時候,還是歡迎你們投資的嘛,啊。”

渠廷柱只得連連說是,渠良萬則是坐在一旁生悶氣。渠源銳表面上平靜的樣子,其實內心卻是笑開了花。

渠廷柱道:“聽聞大少六月時便要進京替職,想必會路過太原,老夫正巧在太原有一座宅院,不知到時能否恭迎大少的大駕。”太原是山西首府,自然是渠家重點經營地帶,在那有自己的府邸不足爲奇。

黃來福笑道:“渠老掌櫃客氣了,到時一定登門拜會。”

衆人又說了幾句,黃來福端起了自己面前茶盞,說道:“請茶。”

立時黃來福身後的楊小驢扯着嗓子喊道:“送客!”

渠廷柱和渠良萬雖是不願,也只得起身告辭而去。

渠源銳落在最後,見父兄二人遠去,感激地對黃來福道:“多謝大少援手之恩。”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我是個講恩情的人,你當時助了我,我不會忘記的。有些事情你不好說,這個惡人,就由我來做了,你不會怪我吧?”

渠源銳深深地作了一個揖,道:“之信只有感激。”

看着渠源銳離去的背影,黃來福對楊小驢笑道:“對了小驢,將那些綢絹搬到我母親那邊去,想必她和姐姐們見了後,定會歡喜。”楊小驢笑嘻嘻地應了聲。

渠廷柱和渠良萬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出來的,今天的事情,真是辦得一團糟。到了千戶宅門口,渠廷柱停住了腳步,久久無語,他才憋出一句話:“這個黃來福,真的只有18歲嗎?”

※※※

公元1590年6月7日。

五寨堡各個農場的春小麥出苗率達九成七,其中七成的春小麥長勢優良。相比其它五寨堡外各地民堡的出苗率兩三支,這個成績又一次引起了轟動。

許多民堡和外地的人都到五寨堡各個農場的田間地頭去看,特別是那些灌井和水車,更是引起了衆人的普遍注意。當時這灌井和水車等物出現時,如果說一些民戶還保持着觀望和懷疑外,現在是沒有一個人心懷疑慮了。許多都後悔爲什麼自家不早點製作一些水車之物,以至於現在麥苗長勢極爲不好。

對於外地人流的“參觀考察”潮,黃來福並不在意,他辦理的大農場靠的是大規模的作業和水利灌溉體系,就算那些農戶將自己的水車等物都學去,他們那種小農作業的方式也是竟爭不過自己的大農場體系的,而且,這些民戶們用得起用不起這些水車等物還是一回事,畢竟單人獨戶的力量在那裡,自己很容易保持農業優勢。

再說,黃來福也很樂意自己的農場引發外界的變化,單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小,要改變當時大明北方的農業惡局,還是需這種蝴蝶翅膀的扇動。如果大明以後多一些大農場似的經營方式,加上引用地下水,或許就不會出現以後的悲劇了。

而進入六月份後,正是雜草快速生長時期,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又抓緊時間中耕,鋤草,追肥。

各地民堡的人都是戴個草帽,扛把鋤頭,到地裡鋤草。有些地方連鋤頭都沒有,還要租用。而五寨堡各個農場中,黃來福則是普遍使用一種畜力牽引的鋤具,名叫馬拉鋤。

馬拉鋤,於公元2世紀,劉熙的《釋名》一書中就有提到過,類似一種犁,但沒有犁壁,卻有兩個鋒利的尖刃。拉鋤時,兩個刃沿壟的兩側行進,就可以把壟兩邊的雜草除掉,並把灌溉溝加深,進一步在作物根部周圍培土。

馬拉鋤的效率比手工鋤的效率要高好幾倍。五寨堡各個農場的田地,用不了幾天,便已全部鋤草,追肥完畢,這種效果,又是讓屯丁們咋舌不已。大量使用“高科技”的結果,是五寨堡各個農場的優勢,將各地民堡拉得越來越遠。

形勢一片大好中,黃來福也準備出門了。此時黃思豪的公文已經下來了,黃思豪榮休,享受全俸優養,黃來福替職爲千戶,品級爲正五品,軍銜初授武德將軍,佩麒麟銅牌,等幹了幾年,資格老了後,便會升授武節將軍,每月俸米十六石。當然,黃來福不可能每月只靠這十六石米過日。

不過正式的接職,還要到京城去報到,通過兵部的考覈後,才能正式確認自己的職務。

這幾天中,黃來福已是在打點行裝,準備出發。

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86章 商路第218章 劉二妞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章 家人溫馨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31章 蔚山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67章 播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7章 大幹第119章 平叛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6章 這一年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83章 破家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78章 大移民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61章 成親(3)第108章 決戰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38章 衛學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92章 分功第48章 商賈雲集第56章 收稅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52章 還鄉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41章 徵日第242章 毆打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84章 蒼涼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26章 踊躍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45章 威赫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83章 破家第84章 蒼涼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32章 跋扈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269章 海龍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章 附身邊軍
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86章 商路第218章 劉二妞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章 家人溫馨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231章 蔚山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67章 播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7章 大幹第119章 平叛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72章 神池、馬賊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79章 畜業興盛、火器人才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6章 這一年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83章 破家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78章 大移民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61章 成親(3)第108章 決戰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3)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一)第38章 衛學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92章 分功第48章 商賈雲集第56章 收稅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52章 還鄉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216章 平板大玻璃、回五寨堡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241章 徵日第242章 毆打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84章 蒼涼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26章 踊躍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45章 威赫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83章 破家第84章 蒼涼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32章 跋扈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269章 海龍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1章 附身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