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張大三睡得正香,忽聽外面尖厲的喇叭聲音,然後聽到家丁們的聲音在外面大吼:“起來了,起來了,一幫***都起來了。”

接着聽到一陣亂糟糟的聲音,接着一片哭叫聲,那是幾個家丁們衝進營房內,手提軍棍,對手忙腳亂的旗軍們就是一陣好打。

小旗周大金一個激靈起來,對一屋的旗軍們喊道:“快起來,快起牀,不然等下大家就要捱打了。”

衆人手忙腳亂,忙紛紛起來,然後收牀疊被,在周大金的帶領下,依次到營房外洗盥。

營房外有一條石砌的大水溝,溝旁是一排木架子,供各人擺放臉盤等。離木架不遠處有一架手壓機井,正在一個旗軍的按壓下,正嘩嘩地,源源不斷地出水。

張大三知道那叫什麼黃來福手壓機井,聽說是千戶大人發明的,不需要從井裡打水,只要自己按着鐵柄,按壓幾下,那水就會自己冒出來,真是神奇。眼下這黃來福手壓機井已經在堡內堡外開花了,聽說很多五寨堡外民堡都有購買安裝黃大人的手壓機井,連自己村的老村長,聽說都在準備安裝這種手壓機井。

這時候水溝旁已是擠滿了人,整個百戶的軍士們都在這邊洗臉,大家接到水後,或是將臉盤放到木架上洗臉,或是亂轟轟地將臉盤放到各處高處石頭上,亂擠到水溝旁洗臉。張大三來不及對千戶大人表示自己的佩服之意,就隨着旗中各人排隊到手壓機井旁領水。

晉北的水一向寶貴,各個旗軍在家時,用水時,都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眼下各處乾旱,很多多年的老井都乾涸了,這用水就更困難了。一般來說。一些家裡條件好的人才有水窖,這水窖的水,平時是輕易不會動用的。

平時各人在家時,洗臉洗澡是很難得的,如果有洗臉地話,一臉盤的水都要一家人一起用。大人洗完後。才能輪到小孩洗。小孩洗完臉後,大人洗腳,大人洗腳完又小孩洗腳,一直洗到那水實在不能再用了,才依依不捨地倒了。

此時各個旗軍們依次領到一臉盤清澈的水,都有些不捨得拿來洗臉,各人都有一種想法,如果這盤水拿回家,就好了。不過此時各處有家丁們在怒吼。催促大家動作快點,各人不敢多想,忙將雪白的面巾放入臉盤中,洗起臉來。

洗盥了一番後,各個旗軍又是依小旗的隊列,排隊到自己百戶所在的餐廳裡去吃早飯。早上是大個地饅頭,還有肉包子,再配有豆花,讓每個人又是吃個飽。

各旗軍吃得心滿意足後,各人回屋取是百分之百的文盲。而且老兵不多,大部分是新兵們,要讓他們熟知前後左右,辨認各種複雜地旗幟號令,背讀各種繁多的軍紀營規,是很不容易的。

不過這第一階段卻是非常重要,關係着以後軍隊的強弱,號令的統一。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他就非常重視旗幟號令訓練,他認爲“號令、旗鼓皆治軍之要。古今名將用兵,未有無節制號令,不用金鼓旗幡而浪戰百勝者。”

爲此,他制定了衆多的行軍、作戰、宿營等各種號令。要求士兵務要記熟。不識字者就聽隊裡識字地人教誦解說,到了操練對敵時,決對是字字依行。平時戚繼光就經常抽背兵士,有一條記不住地,就要打一板子。如果各兵有犯小過該責打地,能背一條者免打一板。

如此反覆練習。最後在實際地作戰中,各官兵真正做到共作一個眼,共作一個耳,耳只聽金鼓之聲,目只看旗幟之色,夜看高招雙燈。

若旗幟金鼓不動,就是主將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就是天神來口說要如何。也不許依從,只是一味看旗鼓號令。如擂鼓該進,就是前面有水有火,若擂鼓不住,便往水裡火裡也要前去,如鳴金該退,就是前面有金山銀山,若金鳴不止,也要依令退回。只有這樣,才能強弱同奮。萬人一心,攻堅摧強,無往不勝。

戚家軍成軍後所向披靡,打遍天下無敵手,也是和旗幟鮮明,號令統一分不開的。對於這個一代明將的做法。黃來福自然是依樣而行。

在戚繼光治軍之前,大明的各種旗幟方位是用東南西北來表明。但此時的軍隊大多是文盲,不辯東西,誰知道東南西北方位是什麼?戚繼光治軍後,就改用了更爲實際地前後左右揚旗法,具體是:

當黃旗揚起時,就是中,列隊的各人都要往中間看。在作戰時。若舉黃旗。就是中軍欲變動,各隊都要靜聽號令施行。

當紅旗揚起時。就是前,列隊的各人都要往前看。要是在作戰時,若舉紅旗,就是前隊兵要變動,前隊聽號令施行。

黑旗揚起時,就是後,列隊的各人都要往後看。要是在作戰時,若舉黑旗,就是後隊兵欲變動,後隊聽號令施行。

當青旗揚起時,就是左,列隊的各人都要往左看。要是在作戰時,若舉青旗,就是左隊兵欲變動,左隊聽號令施行。

當白旗揚起時,就是右,列隊的各人都要往右看。要是在作戰時,若舉白旗,就是右隊兵欲變動,右隊聽號令施行。

如果這五面如果聽到擂鼓聲響,各軍士們就要奮勇往前衝鋒,與敵人進行交戰。

如果軍士們與敵人交鋒時,聽到鳴金一聲響,各人便要停止與敵交戰。又聽到鳴金一聲,各軍士們便退了下來。

除了這些基本的旗幟鮮號令外,戚繼光還定有軍紀營規軍禮無數。黃來福自然是全搬了,他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制定了全面的五寨堡軍紀軍禮營規。

軍禮第一條,就是定尊卑止驀越。

平時在軍中,小旗見總旗,需作揖侍立。總旗見百戶,一跪一揖。百戶見千戶,就是見黃來福自己了。需兩揖一跪。平時在教場上,如果下級遇到上級,途中有騎馬的,都要下馬,如果違抗者,要交以鎮撫。以軍法重治。

平時地方無事時,小旗,總旗,百戶相坐,許以鄉情從便相待,但坐須要側侍,不許齊肩平列。

上級交待任務時,小軍跪聽小旗傳令發放。小旗凡有稟白,跪聽總旗授成。總旗跪聽百戶授成。百戶跪聽千戶授成傳令。

平時的公文兵冊。逞己功勞等,只准小軍交小旗,小旗交總旗,總旗交百戶,百戶交千戶。不許驀越直接交到上司手中,需安於自己的屬下身份,如有違抗者,要交以軍法重治。

除了軍禮外,就是軍紀了。

戚家軍的軍紀極嚴,戚繼光當年就說:“……兵是殺賊的東西。賊是殺百姓地東西,百姓們豈不是要你們地殺賊?設使你們果肯殺賊,守軍法,不擾害他,如何不奉承你們?只是你們到個地方,百姓不過怕賊搶擄。你們也曾搶擄。百姓怕賊焚燬,你們也曾折毀。百姓怕賊殺;你們若爭起也曾殺他。他這百姓如何不避,如何不關門鎖戶?且如去年,我往台州,因是衆人家兵難制,沿路百姓固也受害,兵們宿無處,炊無處。又被百姓告來拿著的。挨累官哨隊長打死了多少。如今年,我自己的兵。宿有程頭,火兵先定歇處,挨次而入,起行依號,紮營點步鼓,挨次而行,經過百姓們聞說到,殺豬牛,販酒米等待……”

正因爲戚繼光治軍極嚴,所以戚家軍所到之處,非常受到百姓的歡迎,每到一處,百姓們都是殺豬宰羊,夾道歡迎,成爲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唯有的三隻,與岳家軍,還有後世一隻軍隊並列地仁義之師,威武之師。戚繼光也成爲民族英雄,幾百年來,一直受到世人地尊崇。

對於戚繼光,黃來福是又尊敬,又佩服,又眼熱。他規定,五寨堡旗軍平時不得恃強凌弱,酗酒忿爭,喧驟無禮,蹂取人果稼,作踐人廬器。犯了以上幾點的,分別處以十軍棍到五十軍棍不等。

對於上面地懲處,戚家軍還有貫耳遊營的處罰,黃來福最後還是改爲了打軍棍,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進步了還是落後了。

對於姦淫漢人婦女,偷盜他人財物者,不用說,斬首示衆。以上有犯,但系同夥同旗之人有一舉首,餘皆免罪。首者行賞,若互相容隱,同旗之軍俱以軍法連坐。

除了這幾條軍紀軍規外,黃來福還規定,軍中嚴厲禁止爭毆。

兩方軍士兩毆,不論曲直,捆了就打,然後查其所由加治。若是軍士與別個百戶的軍官對打,不論曲直,先捆了,治其個卑者不守本分之罪,然後另剖曲直。若是同個百戶中,軍士們與上官對打,或是小旗,總旗與百戶對打,不論曲直,以毆父母論,交行軍法從事。

平時軍中還嚴禁喧譁,每遇什麼行動,自有旗幟金鼓。沒有命令開口說話,要嚴厲重處,尤其是夜間,更是切禁喧譁。

五寨堡軍中禁止賭博,有違者嚴厲重處。

五寨堡軍中嚴禁訛言誑惑,災詳禍福,搖動衆心,有違者嚴厲重處。

五寨堡凡軍士,途遇文武大小官,俱下馬讓道。若在營中操練,奉金鼓號令者,一惟號令是聽,不必迴避。

五寨堡軍士,應有的兵器,應該隨身攜帶,平時要勤加保養。雖一弓一箭,須書各旗之上,如有遺失,輕則扣廩糧處辦,重則解送軍法重治。

五寨堡軍士中,對於馬隊的家丁們,平時自己馬上地鞍轡等物,每一個月需點驗一次,如有遺失,輕則扣廩糧處辦,重則解送軍法重治。

除了這些外,五寨堡還有一些立逃約,分軍餉,稽功過等規定。

凡是每個小旗中,有軍士逃跑地,整個小旗全部連坐,一半送監,一半保拿,革去月糧。一年不獲,本旗地小旗長從重捆打,發落爲旗軍,準支半糧,一直抓到這個逃跑的人,才能恢復原來地月糧職務。

對於平日各軍士的功過,每個百戶中立功過總薄一扇,每百戶與一扇。凡遇總旗,小旗及軍士們勤勞的,記功條一次。凡軍士們與人言語之爭,不服軍法處者,記過條一次。每三個月,功過總薄交由千戶,類行賞罰。

對於軍士們的月糧賞賜,黃來福規定全部由自己來發,每到月底,軍士們聚在教場上,唱名給與,黃來福一個一個交到他們手上。

最後是各軍士們的健康問題,如果有什麼軍士生病的,本日同旗地人就要報給小旗長,小旗親看緩急,報赴總旗,總旗報赴百戶,百戶即日報到黃來福處,以憑批醫療視,並由黃來福親自關心,帶些補品表示慰問。

以上就是黃來福依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制定的全部旗幟號令軍規了,密密匝匝的下來,有一個小冊。

這各種衆多的條例,不要說五寨堡中普通的旗軍們,就是黃來福,自己也是看得暈頭轉向,背得一塌糊塗。不過這是軍隊中必要地領軍手段,在這個時代,除了這些旗幟號令外,又有什麼別的領軍方法呢?

黃來福嚴令下去,各個百戶軍官,必須在一個月內,背熟這些旗幟號令,軍規軍紀等。各個總旗小旗,必須在四十天內,背熟這些東西。而普通地旗軍,也必須在四十五天內,背熟這些東西。而整個五寨堡千戶旗軍,必須在兩個月內,實際熟悉這些東西的含義,行動。

如若不然,必將嚴厲處罰。到時黃來福抽背,百戶背錯一條,打三軍棍。總旗背錯一條,打二軍棍。小旗和普通旗軍背錯一條,打一軍棍。

當然,條例背熟了,也是有好處的。比如以後尋常的比較武藝,點卯不到,小有過失等,可以用條約作爲賞罰,凡能誦五條免打一軍棍。

黃來福讓人將這些條例抄成了許多小冊,五寨堡十個百戶中,一百個小旗中。每個百戶,每個總旗,每個小旗中,都有一冊。到了閒時或是晚上,每旗相聚一處,識字者自讀,不識字者就聽本旗識字之人教誦解說,全旗都要口唸心記,勤勞苦讀。

一下子,整個五寨堡營房內都沉浸在一片學習的氣氛中,不過讓黃來福爲難的是,五寨堡旗軍中,文盲率實在是太高了,除了黃來福外,只有三個人勉強識字。

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28章 入朝第83章 破家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2章 過節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9章 行商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34章 慘烈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66章 上任第252章 還鄉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92章 分功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2章 家人溫馨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56章 收稅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63章 勾結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32章 跋扈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45章 威赫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78章 大移民第93章 軍議、回家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25章 朝會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33章 掩護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51章 軍歌(1)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40章 大捷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6章 這一年第267章 播州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38章 衛學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34章 城破第56章 收稅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35章 顧家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37章 指揮使大人
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228章 入朝第83章 破家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2章 過節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9章 行商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134章 慘烈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66章 上任第252章 還鄉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92章 分功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39章 賞銀軍器問題第2章 家人溫馨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56章 收稅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63章 勾結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32章 跋扈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45章 威赫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78章 大移民第93章 軍議、回家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25章 朝會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33章 掩護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51章 軍歌(1)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40章 大捷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6章 這一年第267章 播州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38章 衛學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34章 城破第56章 收稅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35章 顧家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37章 指揮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