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

歷二十四年九月五日,“福萬家”超市在大明門外~.上開業,青楠大街靠近皇城,向來是京城繁華的地段,每天都是喧囂嘈雜,宮城的太監,皇城的顯貴,京城的百姓,都彙集在這裡,人流交錯,熱鬧無比,自然是開業設店的理想場所。

開業這天,“福萬家”內外盛況空前,人流淹沒了前面的廣場。幾個月中,京師的百姓們,早己被“福萬家”的宣傳轟炸吊足了胃口,大家的好奇心己是不可抑止,只想看看這個啥的大超市是什麼東西。看熱鬧是一,隨帶買東西自然是二了。

“福萬家”沒開業前,就僱傭了無數的孩童,順着京師的大街小巷發傳單。幾個月下來,“福萬家”的宣傳口號“物美價廉,品質服務。”己經深入京城人心了。“福萬家”吹噓他們店鋪內的商貨,只要你想得到的,沒有買不到的。能用一文錢買到的東西,決對不要用兩文錢。

“用最低的價錢,購買最好的貨物。”就是“福萬家”的保證。

由於“福萬家”前人流太多,己經驚動了順天府,派出了衙役前來維持秩序,這讓許多人咋舌,京師內,沒有一家店鋪能做到這樣成就與規模的。

不過說實在的,區區幾個衙役,當然維持不了什麼秩序,“福萬家”依靠的,還是自己招募的超市護衛,個個人高馬大,維持秩序,引導人流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人頭攢動中,當然除了小老百姓外,也有許多的高官顯爵,一樣過來看熱鬧,使得廣場前的各樣車馬停得滿滿當當的。()不要說那些小百姓喜歡逛超市,那些高官顯爵們,同樣是人,也有這個好奇心的。

衆人興致勃勃,都是往超市內擠,各人早聽說了,“福萬家”內的東西,又全又好又便宜,不過就是不講價,這有點奇怪,大明百姓第一次聽說買東西不講價的,不要這不要緊,先看了熱鬧再說。再說了,“福萬家”放出風聲,開業前三天,商貨一率打五折,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大家可不要錯過了。

在人潮中,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陳於陛也夾在其中,他帶着老妻,還有其弟陳於階,兩個老家人護在他們地身邊,不時將旁邊涌來的人流撥開。看得眼前的盛況,老妻神情興奮,陳於陛卻是神情凝重,心想:“黃來福此人實不簡單!每每別出機杼,讓人驚歎。不過若是有才無德,才能越是出衆,於國危害卻越是巨大,以後自己得注意此人。”

因爲萬曆帝開礦之事,陳於陛追根溯源,認爲這都是黃來福之故。在他繼戶部尚書楊俊民上疏萬曆帝請罷礦稅失敗後,陳於陛就沉默了許多,每每不知在想些什麼,對黃來福也注意了許多。對於黃來福開設“福萬家”超市,老妻好奇地同時也認爲這是便民之舉,不過陳於陛卻認爲黃來福這又是在與民爭利。正好他今日官休,便攜帶老妻小弟前來看個究竟。

陳於陛等人越近超市的大門,人羣越是密集,黑壓壓的人頭,滿目興奮的臉面,各樣吵雜的話語,只爲一個目標,往門口而去。()終於,陳於陛幾人來到了超市巨大的大門跟前,這是一座大明特色地大門建築,飛檐翹角,巍峨壯麗,上面掛着一副匾額,上書幾個金色的大字:“福萬家。”。

在大門兩邊地臺階上,站着兩排高大彪悍的超市護衛,身着統一合身的勁裝,腰上彆着棍棒,見之威嚴,讓蠢賊不敢輕舉妄動。這些護衛們,胸口上都繡着“福萬家”的字樣,每人臉上都透着一股自豪,當時招募超市護衛時,他們可說是經過一番激烈的竟爭,而每月二兩銀子的薪餉,又讓京城許多人羨慕。

進入宏偉的大門後,兩邊寬敞的甬道牆壁上,一邊裝飾着華麗的照壁,全以雕磚砌成地,上嵌“二龍戲珠”、“八仙過海”等透空圖畫。正中上,還砌着一副巨大的關羽畫像。從宋時開始,關帝崇拜便在民間急速升溫,到了明萬曆年初年,關羽被封爲“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其妻、子皆得厚封,並輔以丞相二人。如此更是不得了,大明各處的成衣店、估衣店、綢緞莊、皮店、煤鋪、豬肉鋪、腳行等行業都把關公奉爲行業神,許多商家還把關公作爲武財神來崇拜,不可例外的,由渠源銳主持的“福萬家”,也砌了一個巨大的關羽像擺在這裡。

而在甬道的另一邊牆壁旁,則擺着一長片的櫥櫃,內中有無數小格,這是讓顧客們免費存放隨身包裹的地方,與後世一樣,“福萬家”也是不準客人帶行李進來。()同樣的,櫥櫃邊上站着幾個年輕機靈地小夥子,身着統一的“福萬家”服飾,引導着顧客們如何使用這些櫥櫃。與超

一樣,這些小夥子也是經過激烈地竟爭後,才被招需要京師戶口,每人每月有一兩五錢地銀子薪餉。京師米貴,這薪餉嘛,自然比其它地方高一些。

和許多好奇的大明主婦一樣,陳於陛老妻也是好奇地上前擺弄了一會,還向一個看起來較精神地福丁問左問右,小夥子皆是含笑而答,態度非常的好,讓陳於陛老妻頗爲讚賞,連道小夥子有修養,直到陳於陛不耐煩後,她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一連走還一邊道這福萬家考慮得真周到。

經過長長的甬道後,突然衆人眼前一亮,眼前是一個巨大的正殿,內中有數不清的架子,架子上,滿是琳琅滿目的貨物,從各樣乾貨食品、日用雜貨商品,到廚房用品,牀上用品,傢俱,甚至是時新的蔬菜果物,鮮魚肉食等等,是應有盡有。

而且這些貨物全是擺在架中,明碼標價,由顧客們隨意挑選。有識字的人,還可以看到一些貨架旁,高高地豎起一個幌子,上面標明着什麼區什麼區,方便大家購物。

突然看到如此海量的商貨,內中黑壓壓的人頭,習慣了在小小店鋪中買東西的人們,許多人第一反應是不知所措,這時幾個甬道口的福丁們又微笑提醒了:“請各位爺,各位大叔大嬸,各位姑娘小姐往裡走,我們這邊有手提籃,可以方便大家購物……請大家往裡走,謝謝合作。()”

這時衆人才如夢初醒,看到邊上果然放着一大堆精緻的竹籃,當下衆人各人抓一個,紛紛往內而去,陳於陛還在負手東張西望,內心暗暗震驚,他的老妻己是慌忙抓了一個竹籃,隨人流往內而去。兩個家人還要搶前幫她提籃,被陳老夫人擋住了,今天誰也不能搶奪她購物的快感。

進入購物區,衆人如進入一個新天地一般,不時發出吸氣與驚歎聲,一是驚歎裡面地商貨之多,貨品之廣,二是驚歎內中貨物的便宜優良。

三是驚歎裡面的人流之多。特別是那些以家口爲單位地,更是三五成羣,興奮地叫個不停。這個叫道:“相公快來,這個鐵鍋真便宜。”那個道:“娘子,快來看,這蠟燭如此之好,卻比外面便宜了兩成。”那個又叫道:“姐姐快來,這水粉真不錯啊。”

各個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量大品種全不說,似乎用得上的,這裡都有,而且便宜。從針線剪刀等女人雜物,肥皂、紙張、線香等日用品,到大米、麪粉、食油、魚乾等食品,還有鹽、茶葉、鐵器等,甚至是豬肉、羊肉、牛肉、大鯉魚等新鮮的肉食,無不比外面便宜一或兩成。雖說便宜,然在物美方面,卻是比外面的商貨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不要說今日“福萬家”所有的商貨還打五折,真是太合算了,今日不買,更待何時?而且明碼標價也讓各人內心中更安定穩妥,不會有被宰之感。(999\.COM)一時間,各主婦們,在短暫的猶豫觀望後,己經紛紛展開了搶購大戰,就是陳老夫人,也是提着繡籃,興致勃勃地到處購物了,什麼東西都覺得好,放入竹藍內都捨不得拿出來。

陳於陛負手跟着老妻走上走下,一邊仔細研究着貨架上各樣商貨,一邊看着價位表,在內心快速地計算着,越算越是心下惑,這“福萬家”內中地商貨,普遍毛利率底得驚人,至少低了外面一般店鋪的二成左右,如此底地毛利,“福萬家”如何盈利呢?要知道,“福萬家”規模如此龐大,光是員工的薪餉,每月怕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這其中的道理,眼下除了黃來福,怕是沒幾個人清楚,就是渠源銳,也是似懂非懂,只是嚴格依從黃來福的理念去做罷了。

其實說起來簡單,“福萬家”的戰略,與後世一樣,由於在當地購用原料商品,省了巨量的路費運額。而且進貨量大,可以大量的壓低進價,規模大了,成本就低。加上超市內商品齊全,挑選方便,人們可以在這裡購買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絕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許多麻煩,這樣自然培養了許多忠實地顧客。顧客多,每日龐大的銷售量出來,就算毛利底,也同樣可以大量盈利。

這個道理,黃來福自然不會說出來,或許聰明的大明商賈們以後可以領悟出其中的道理,不過此時陳於陛當然不明白其中的決竅。他只是帶着疑惑,陪着老妻跑上跑下,一開始他還是精神百倍,慢慢的他就累得慌了。()“福萬家”裡面太大,商貨太多了,而且還有一樓,二樓,三樓。一樓中大部分是賣各種食品,日用雜品等,二樓則大部分是賣服飾布匹,還有各樣的瓷器、錦緞,金銀玉器等,還有各樣的傢俱,還有……而三樓……

逛完了一樓,二樓,陳老夫人手

個竹籃己經提滿了,此外陳於陛,其弟陳於階,兩個各人手中也是提着兩個竹籃,同樣是裝滿了商貨。累得各人半死,而陳老夫人還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好容易到了三樓,衆人都是鬆了一口氣,原來此樓專門搞餐飲,各樣小吃,各樣特色菜,是應有盡有,看看時近中午了,食物的香味不斷傳來,各人也差不多餓了……

……

好容易下午時,陳於陛一家人終於出來了,出口是在另一個地方,這裡有幾個結算的櫃檯,幾個沉穩地帳房將盤算打得啪啪作響,在幾個櫃檯前,排成長龍的,都是等着結算地顧客們,幾乎每人臉上都是帶着疲憊而滿足的神情,而一些大明主婦們,頗有意猶未盡地感覺,還在興奮地相互議論着,言道這裡的東西真是實惠又便宜,以後買東西,肯定都到這邊來。

當從“福萬家”出來地同時,陳於陛大鬆了口氣,頗有種解脫地感覺,他回頭看去,如潮般的人流,仍是從大門口不斷進入……再一看,離他不遠處,戶部尚書楊俊民站在那裡,身旁同樣是他的老妻,還有幾個家人,同樣地,各人手中都是大包小包的,盡是從“福萬家”內買出來的東西。

兩人一怔,都是搖了搖頭,相顧苦笑。

“今日人流怕在萬人以上,福萬家普一營業,便如此興旺,這都是軍門之。”

“福萬家”共有四層建築,最頂層更是重樓飛檐,氣勢宏偉。這裡就是福萬家的總部之,從這裡推開臨街的窗戶,一股嘈雜聲便迎面而來。而在樓下的後院中,則是幾個龐大地倉庫踏房,以及員工們的居住之地。

此時在這裡地有黃來福,渠源銳,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御馬監監丞陳陽之,還有晉商會館值年首人王崇義等人。當然了,渠源銳與王崇義雖然在京師商界中呼風喚雨,不過在黃來福,陳矩,陳陽之三人面前,還是沒有座位的資格,只是垂手在旁侍立,不過就算如此,二人有眼下的身份地位,己經滿足了。

此時聽了渠源銳的恭維後,黃來福微微一笑,御馬監監丞陳陽之道:“咱家初見店中商貨定價如此低廉,還擔心開業後無錢可賺,看來是咱家多慮了,黃軍門在晉地有財神爺之稱,看來這個稱號足是名至實歸啊。”

黃來福道:“陳公公過獎了。福萬家眼下只是開始,我們的目標是將店鋪開遍十三省布政司,甚至是遠赴海外,到朝鮮國,日本國等地去開設超市。而且除了這些雜貨超市外,我們將來同樣可以搞餐飲連鎖,如福萬家一般,將連鎖餐廳,開遍全國各地,開到海外去。”

聽了黃來福的話,御馬監監丞陳陽之更是眉飛色舞,連渠源銳與王崇義,都是聽得心潮澎湃,暗暗爲黃來福的大氣與豪邁激動。

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爲人較沉穩,話語不多,不過眼下他的臉上也是現出紅潮,連聲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想必聖上聽聞黃軍門的話後,定然非常高興。”

最後他又補了一句:“黃軍門真是皇上地財神,國之棟樑啊。”

作爲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陳矩爲人較爲沉穩低調,頗受萬曆帝信賴,所以被任爲大明礦務總局的監丞,足見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歷史上的兩年後,他以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管東廠,集糾政、監察大權於一身,這在明代宦官中是少有的。不過陳矩並沒有濫用權力,爲人也能顧全大局,他常常說:“我只守着八個字,就是祖宗法度,聖賢道理。”所以他同時在萬曆帝及百官的心目中,都有着良好的印象。

今日“福萬家”開業,陳矩,陳陽之,王崇義幾人,作爲“福萬家”的重要股東,還作爲被邀請的嘉賓,又出席了剪綵活動,這個新穎地做法讓各人很是好奇,但讓衆人更掛心的是,福萬家地營業情況,而今日這種盛況,讓各人的內心完全放了下來,對未來美好地前景充滿期待。

……

此後各人大談福萬家未來的經營,還有黃來福在京畿之地經營開設地皇莊皇店等一系列事物。而在福萬家之外,喧囂的情形還在繼續。連續幾天,福萬家都是人流滾滾,引起京城的轟動,營業額是每日直線上升,讓人咋舌不己。

福萬家模式,己經成爲京師百姓商賈一個熱門的談論話題。而那些對黃來福不滿的官員們,雖然嘴巴上說着黃來福如何如何,但在內心中,卻不能不佩服黃來福賺錢創業的本事。

而萬曆帝得到陳矩的報告後,也是開心得合不攏嘴。()

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9章 行商第19章 行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18章 劉二妞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72章 神池、馬賊第61章 成親(3)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51章 軍歌(2)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12章 老營堡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7章 變化第107章 糧盡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35章 潰散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65章 規劃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89章 激戰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章 家人溫馨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42章 毆打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147章 面聖第51章 軍歌(2)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25章 朝會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28章 入朝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61章 成親(3)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26章 踊躍第51章 軍歌(1)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18章 劉二妞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66章 上任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12章 老營堡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7章 變化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48章 商賈雲集第5章 軍與兵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7章 大幹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
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19章 行商第19章 行商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218章 劉二妞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72章 神池、馬賊第61章 成親(3)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51章 軍歌(2)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12章 老營堡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7章 變化第107章 糧盡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35章 潰散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65章 規劃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89章 激戰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2章 家人溫馨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42章 毆打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147章 面聖第51章 軍歌(2)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225章 朝會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28章 入朝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9章 帶着媳婦兒看屯田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48章 商賈雲集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61章 成親(3)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26章 踊躍第51章 軍歌(1)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18章 劉二妞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166章 上任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112章 老營堡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27章 變化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48章 商賈雲集第5章 軍與兵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7章 大幹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