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

在二十四日時,李如鬆接到了查大受的戰報,上言大捷,斬獲倭人六百餘級。李如鬆聞言大喜,再聽了當地朝鮮土民而言,他判斷日軍可能是要棄王京城撤退,遂欲率領本部騎兵二千餘人從開城疾馳引援。

黃來福知道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他當然知道歷史上這個有名的碧蹄館之戰。不過碧蹄館之戰具體的情形,當時他在五寨堡的筆記本電腦中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只知道非常慘烈。

此戰中,日方和李如鬆方,可說都沒有贏家,不過李如鬆以五千人大戰日軍四萬多精銳部隊,最後還大量殺傷日方,應該是算勝利了。

不過歷史上,李如鬆由於損失的都是他的精銳家丁們,這對他將來擔任遼東總兵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是黃來福不願意看到的。

況且,黃來福認爲,碧蹄館之戰後,第一次朝鮮之戰就基本上結束,自己以後不會再有什麼作戰的機會。自己身在朝鮮,如果不參加歷史上有名的碧蹄館之戰,真是太可惜了。而且黃來福雖然對攻城戰有點陰影,但卻從來不會怕過什麼野戰,這可是立功斬首的了機會,當下他就向李如鬆請求一起前往。

李如鬆略一考慮,就答應了。五寨堡軍隊,早己閒了多時,聽聞出戰的消息後,人人都是大喜。特別是楊小驢,跟在黃來福身旁,只是眉歡眼笑。

歷史上。李如鬆僅帶了二千人馬。現在,多了黃來福的三千人馬。而且在步戰中,論精銳度,都比李如鬆地家丁們強悍。想必碧蹄館之戰,更多了幾分把握,當然,這一點只有黃來福心知肚明。

衆人快速往向王京方向前進。此行都是騎兵,黃來福領的雖都是馬上步兵。不過也都是人人騎馬,所以部隊的行進速度很快。

很快,衆軍便到了馬山館時,李如鬆突然拉住了繮繩。長期的戰場經驗,讓他覺得,日軍的動向似乎不是那麼簡單,他對身旁的黃來福及楊元:“本提督領一千人先行。黃來福和楊元,你二人隨後領軍跟進。”

黃來福大吃一驚,如果這樣,自己的盤算不都是落空了,他焦急地道:“提督大人身系衆軍安危,豈可輕身而往?讓末將隨同提督大人一同前往!”

李如鬆看黃來福焦急的樣子,那種樣子。可不是裝得出來地,他暗暗感動黃來福的忠義,餘將也是私下認爲黃來福對李如鬆的關愛。李如柏、李如梅兄弟二人,也是互視一眼,暗暗點頭。

李如鬆點了點頭,道:“如此,黃將軍便隨本提督一同前往!”

黃來福高興地答應了。

分兵後,李如鬆和黃來福等人繼續領軍前進,午後。經過礪石嶺時,前方離碧蹄館不遠。正在這時,探馬回報,說是前方大戰,明軍查大受部。被日軍團團圍住。戰事慘烈之極。

衆人都是吃了一驚,黃來福的內心劇烈的跳動起來。歷史上的碧蹄館之戰,果然發生了。

李如鬆細細地詢問了探馬。然後道:“我部被圍,不可不救!黃將軍,隨我一起殺敵。”

黃來福知道歷史上碧蹄館之地是個死地,圍困的日軍達數萬人,不過他卻是毫不畏懼,大聲道:“是,提督大人!”

兩人領軍衝進了碧蹄館之地,日軍見明軍大部前來,立時山上傳來了鳴金收兵地聲音,立時圍攻查大受部的日軍潮水般的散了開去。

查大受等軍將見援兵前來,人人大喜,他們經過一天一夜的苦戰,雖說殺傷日軍二千多人。不過此時他部明軍僅餘不到二千人,傷亡己經過千。而且人人帶傷,如果援兵再不來,他們就要崩潰了。

黃來福等人見戰場上血流成河,己經被寒冷的天氣凍成了冰塊,殘肢到處,到處是破損的軍旗兵器等,日軍屍體被火炮火箭燒焦的臭味不時傳來。

衆人不由暗暗心驚:“好個殘酷地戰場!查大受,祖承訓二人來到李如鬆面前,二人劫後餘生,都是失態,祖承訓哭道:“多謝提督大人領軍來援,末將就是粉身碎骨,也難報提督之恩!”

這一天一夜的戰事中,祖承訓的心情又經歷了一個變化,在七月時,他入朝作戰失敗,歸國後拼命渲染日軍的可怕。在平壤之戰後,他對日軍戰力又是不屑一顧。不過這一天一夜的戰鬥中,日軍的瘋狂,有如魔鬼一般嚇人的打扮,又讓他內心中出現了陰影,援兵再不來的話,他確實是要崩潰了。

此時死後逃生,怪不得他失態。

看他的樣子,李如鬆暗暗皺眉,不過念在祖承訓確實是經歷苦戰,心情難免激動,也就不說他了。查大受和李寧二人,雖也是歡喜,但還是保持平靜。

查大受大略向李如鬆稟報了此次地戰事,他還沒說完,李如鬆己經明白了,他揮手止住了查大受的說話,冷笑道:“看來倭人是要誘我等前來,好在此伏擊啊!”

以他的眼光,自然一眼就可以看出,眼下這四面的環境,在兵法中就是一個死地,不過他久經戰事,最常乾的事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並不怎麼擔憂。

果然,四面日軍己慢慢組成隊形,更有探馬回報,大部日軍己經佔領了礪石嶺北邊地望客硯,堵住了明軍地退路。日軍的意圖,己是非常明顯。

以黃來福對兵法地認識,當然是遠遠不如李如鬆,他看碧蹄館地形狹隘。四邊多山嶺,只要守住一些路口,就可以堵住大軍退路。碧蹄館中間的一些平曠地帶,又多泥濘之地,確實不利於明軍騎兵地行動。這點對明軍不利,對日軍卻是有利。

黃來福心想:“這地方果然如歷史上所說是個死地!”

他卻不慌亂,內心只是興奮,看他部下的神情。也是個個如此。

黃來福對李如鬆道:“提督大人,事情如此,我軍要儘快防守!”

查大受見李如鬆領軍來援,卻是連累他如此,他心下愧疚,正要說什麼,李如鬆一揮手:“不必多說。準備作戰!”

李如松果然是將門世家,一眼看出,眼下的地形不利於防守,四面是敵。當下他領李如梅領軍千人,首先攻佔北邊的惠陰嶺。佔領此地後,先防守,再想辦法。

因爲惠陰嶺不是出口退路。所以此處日軍不多,只有幾百人,守將爲立花宗茂部的部將十時連久。在李如梅領軍狂攻下,十時連久猝不及防,守衛日軍,盡數死亡。

佔領惠陰嶺後,李如鬆立時依惠陰嶺地勢,集合黃來福部三千人,自己的衆家丁們一千人。又補充了查大受部殘兵二千人的彈藥武器等,讓他們隨同防守。衆軍一起展開了鶴翼之陣。

鶴翼陣相傳爲諸葛亮八陣中的一陣,是萬陣之基礎,是中國長久以來作戰最常用地陣型之一,唐時傳到日本國後。爲日人上杉和武田所利用。他們經過仔細的研究。不斷開發和利用,結合日本戰鬥方式。發展成爲後來日本戰國到江戶時期的主要作戰陣型。

不過在此時,不論是大明。還是日本,對於鶴翼陣,都在普遍使用。該陣主要的特點是,鶴的雙翼,展開之後十分寬闊,使敵方的受敵面擴大,造成普遍的傷害。此陣攻擊面廣,使己軍可以以多點攻擊面來攻擊敵人一個點,從而吞食敵人整個部隊。

依李如鬆地佈置,鶴翼陣分爲幾陣。

首先,在明軍的正前面,安排了衆多的佛郎機火炮戰車。炮手主要爲查大受部的炮手,他們由於補充了李如鬆帶來的子銃,又可以作戰了。由於李如鬆前來,並沒有帶多少炮手,所以這些查大受部的炮手雖然疲勞,但身在死地,還是堅持作戰。

戰車後,黃來福部隊一千五百人的火銃手,安排了大部在前。此外,還有黃來福部地一些弓箭手。火銃手與弓箭手在前,火銃手又更在弓箭手前。二者主要是擔任遠程攻擊對手的作用。

並且火銃手與弓箭手左右散開交錯排列,這是爲了相互掩護。之所以這樣,是因爲火銃手裝彈時間長,不像弓箭手那樣快,但是射程遠,攻擊力大,所以多放在前。弓箭手射速快,但是射程不遠,攻擊力不大,所以只能作掩護工作。火銃手在裝彈的時候,弓箭部隊上前攻擊。等火銃手裝彈完畢,弓箭手再撤回後方,由火銃手再度攻擊。

這樣,形成連續的火力。

此爲鶴翼陣第一陣,在第一陣的後方,也安排有一些火銃手,作爲預備使用。

在第一陣的最後面,還有黃來福部的冷兵器刀槍手等,作爲短兵部隊使用。當遠程攻擊造成殺傷效果後,就用短兵部隊出擊,同時也防備對方攻入火銃手內。

黃來福在第一陣中指揮。

第二陣,李如鬆在這裡佈置了千人的騎兵部隊,作爲主要的精銳突擊部隊。主要爲李如鬆地騎兵們,還有查大受部一些還有強悍作戰能力的騎兵們,由李如柏、查大受二人帶領。他們成半圓形設置,半圓朝外,這樣不但可以隨時投入正面作戰,也可以向兩翼作戰。同時保護了第三陣和中軍。而且,如果把半圓拉成直線,將是一個更長的攻擊面,可以殲滅更多的敵人。

在李如鬆的佈置中,如果黃來福地第一陣殺敵成功,他第二陣地騎兵們緊接着殺出,給日軍以嚴厲的打擊。如果第一陣失敗,也可以保護後陣。

同時在第二陣地左右,還安排一些旗手,在第一陣後高高舉起,給日軍以威懾感,也使身後的第二陣第三陣部隊保持高昂地士氣。

第三陣,就是中軍。在這裡,是主將李如鬆所在地,也是將旗所在地。這裡是全軍的核心,不過由於兵力多佈置到第一陣,第二陣,所以此陣左右防守較薄弱。

爲了防止日軍從側面兩翼進攻,李如鬆在中軍兩側靠後的地方,安排了一些遊動的部隊。同時在全陣結尾,安排了與第一陣相同的一些五寨堡火銃手等。

在李如鬆佈置的時候,碧蹄館上的日軍各將,也是凝神地看着明軍的動靜。

小西行長微笑道:“看旗號,原來來援的是唐人提督李如鬆,還有唐人悍將黃來福!”

在平壤之戰中,五寨堡軍隊強悍的火銃手,給小西行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從那後,小西行長便注意上了黃來福。

小早川隆景笑道:“很好,這回可是釣到大魚了,正好將他們一網打盡!”

雖說先前兩萬日軍攻打查大受部明軍三千人,還是久攻不下,明軍頑強的戰鬥力,也讓日軍將領無不膽寒。不過眼下第八軍團長兼王京總督宇喜多秀家己率兩萬人到來,他的信心,己是上升了起來。他們四萬人,對付明軍數千人,就算損失再大,如果能殺死李如鬆,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宇喜多秀家也是笑道:“很好,隆景君,這裡的一切,就交由閣下了!”

雖說宇喜多秀家的官職較小早川隆景爲高,不過小早川隆景在這裡指揮了一天一夜,對戰場情況比較熟,宇喜多秀家也就大方地將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他。

同時宇喜多秀家還對小西行長說道:“小西君,看來,你的計策成功了,如能殺死唐人提督,你功不可沒啊!”

小西行長只是對宇喜多秀家微微一行禮,又是凝神看着那邊明軍的動向。

在明軍忙着佈置的時候,日本人也是沒閒着,很快,在日軍各領將的督促下,各路包圍的日軍列成了一個個方陣。武士隊,鐵炮輕足,長槍輕足,弓箭組足輕等,一個個密密麻麻地展開。

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四萬日軍慢慢展開,旌旗如雲,慢慢向山上的明軍逼去。

看到眼前的情形,黃來福頗有些熱血沸騰的味道,他旁邊的楊小驢也是不斷搽着手,一張臉己經漲成了興奮的鐵紅色。

從山上看去,日軍如蟻般密密麻麻,不過卻是人人身材矮小,黃來福嘆了口氣,他以前見到蒙古人時,己經覺得他們夠矮了,沒想到日本人更矮。

不過也不能小看他們,雖然這些日本人比蒙古人矮多了,但論起戰鬥力,卻是比他們高出數倍,自己不可輕敵!

忽然山那邊傳來戰鼓聲,立時,山下的各日軍部隊如吃了興奮劑一般,哇哇叫着,朝山上的明軍衝來。

碧蹄館之戰的第二波,終於又開始了。

此戰中,雙方都投入了己方最精銳的部隊。

在明軍的參戰部隊中:有查大受餘部二千人,黃來福部三千人,李如鬆部一千人,共六千人。明軍的主帥有李如鬆。副將有:黃來福、李如柏、李如梅、祖承訓、查大受、楊元等人。除了黃來福的三千多人爲馬上步兵外,餘者多爲騎兵。

日軍的參戰部隊有:日軍第三軍團一部、第四軍團一部,第六軍團全部、第九軍團大部,共計四萬餘人。日軍主帥有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勝、立花宗茂等人。副將有:加藤光泰、久野重勝、小河信章、後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邊永晟、小川成重、安東幸貞等人。大戰己經開始,終究會鹿死誰手?

第34章 岢嵐州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5章 火熱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44章 度種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8章 轟動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1章 商議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243章 對馬島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51章 軍歌(2)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08章 決戰第34章 岢嵐州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35章 顧家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63章 勾結第243章 對馬島第18章 轟動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40章 大捷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37章 提督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75章 大過年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38章 衛學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48章 商賈雲集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44章 度種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2章 豎儒第82章 血腥鎮壓第51章 軍歌(1)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61章 成親(1)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92章 分功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
第34章 岢嵐州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15章 火熱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44章 度種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8章 轟動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1章 商議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243章 對馬島第172章 官場奢豪、開發當地構想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51章 軍歌(2)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08章 決戰第34章 岢嵐州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35章 顧家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63章 勾結第243章 對馬島第18章 轟動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254章 單一火槍兵?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240章 大捷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37章 提督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75章 大過年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38章 衛學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96章 連升三級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48章 商賈雲集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45章 交權、招兵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244章 度種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32章 豎儒第82章 血腥鎮壓第51章 軍歌(1)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217章 防秋防冬、五寨堡匯票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61章 成親(1)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92章 分功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31章 獸醫王啓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