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

楊巡撫一怔,好在他臉皮厚,被黃來福說穿了來意,臉也不紅一下。他呵呵呵地笑了一陣,說道:“賢侄要這樣說,也無不可!”

黃來福微笑道:“古人有云,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黃某也要說:有錢大家賺,只要誰出得起銀子,都可以入股。各人出的銀子越多,年底分的紅利越多。”

“至於將礦產交於商賈之輩,來福也有自己的考量。此輩雖說唯利是圖。然在經營上,我等確實不如。各地官吏是什麼樣的貨色,楊公與我都清楚,以他們的本事,如果將礦產交於他們手中主理,不賠得輸褲子纔怪。我黃來福是來賺錢的,不是來賠錢的!”

楊巡撫不住地乾咳,只覺得黃來福說話太直接粗魯了,很不合他的身份,更不合官場的中庸之道,不過他說的倒是實在話。既然黃來福都赤裸裸了,楊巡撫也拋開臉皮了,他沉吟道:“老夫與劉兵備等人確是有意入股,就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銀子?”

黃來福豎起一根手指道:“最少一千兩銀子,少了免談!我們寧武的礦產經營可是大手筆,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收進來的。”

楊巡撫倒吸了一口冷氣,一千兩銀子可不是小數目,放在後世,就是人民幣60萬了。寧武關雖說是一個鎮城,然富戶卻是不多,官員中富豪身資的也不是很多,遠遠不能與太原等地相比。如果說楊巡撫與劉兵備拿得出這筆錢。然後他們手下的大部文官武將們,卻是出不起這個錢了。

楊巡撫臉有難色,道:“賢侄,這門檻太高了吧?恐怕……”

黃來福笑道:“楊公,要賺錢。就要投錢,這是天經地義地事情。您手下的那些武將小吏們,他們一口氣拿不出這筆錢,可以幾個人合起來出錢嘛。再說了。也不一定只有投錢一途,他們也可以用手中的資源來交換嘛!”

楊巡撫立時眼神炯炯,道:“賢侄的意思是?”

黃來福道:“這樣說吧,比如您手下的標兵營,你可以讓他們全部出來幹活啊。\//\還有城內那兩營散兵,還有指揮使屬下那些軍戶,也可以全部出來做工嘛!這樣,楊公你們不投一文錢。同樣可以獲得分紅。當然了,這些人到了礦山之後。他們就要服從礦山地管理,他們自己賺來的工錢,也歸他們自己養家餬口,不得剋扣。楊公您看這樣不是很好?”

楊巡撫腦子轉得飛快,他沉吟良久,最後覺得黃來福的提議,也不是不可以。

見識過黃來福的來福營精銳後,楊巡撫也知道,就算自己地標兵營人數達到一萬,也是對黃來福無濟於事。所以全部留在身邊沒意義。不過親兵家丁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錢。他不可能全部散出去,他決定身旁留兩千人。餘者的一千人就放出去算了。至於城內的散兵們,楊巡撫沒有理會的必要。就隨那些人自己了。

當下他微笑道:“如此也行,老夫回去與衆人商議一下!”

他站起身來,道:“叨擾賢侄了,時候不早,老夫告辭!”

黃來福道:“天色己晚,就不久留了,楊公慢走!”

親自將他送出總兵府邸。

走在街上,楊巡撫回望了總兵府一眼,冷哼了一聲:“武夫之輩,滿嘴的銅臭!”

不過想想入股後的美妙前景,他又高興起來。

在門口,望着楊巡撫車馬遠去的身影,黃來福也是哼了一聲:“想賺錢還扭扭捏捏,假清高!”

楊巡撫回去後,告知衆人這個好消息,大家先是一陣興奮,總算加入黃來福賺錢地這班車了。接着是大大小小官員們的爭吵,不過到了最後,大家都不得不接受了黃來福地提議。一時之間,寧武官場一片熱鬧,大家見面時,都是相互詢問:“你投錢了多少?”

對於當地的普通小吏小將來說,他們只得四處借錢,或是十幾人,二十幾人合起來共同湊出千兩銀子。\\\對於那些有些權勢的人來說,比如城內兩營散兵的守備莊禮漁、徐魏友,寧武關指揮使孫之去,他們就打算將手中的軍兵全部放出去,以換取黃來福年底對他們的分紅。

平時這些人帶兵時,吃空餉也撈不到多少錢,驅使那些軍戶們爲他們種田,更是收穫寥寥,還不如做礦山的股東來得豐厚與穩定。

至於各人田中沒人耕種,來年寧武會不會沒糧食吃,大家都想得很開,寧武沒糧,可以從五寨堡買嘛,手上有白花花的銀子,還愁買不到糧?最不濟的,大家花點小錢,僱傭一些民戶們耕種自己田地,也是一種辦法不是?

而那些營兵軍戶們也很高興,在軍中時,他們動不動就被剋扣軍餉,一年拿到的錢糧不到半數,軍戶們就更慘。在黃軍門地礦山中做事,雖說辛苦些,危險些,但每月拿到地錢糧卻是實實在在的。黃來福在神池堡地所作所爲,他們可是打聽得很清楚,知道黃軍門待人仁義,每月的錢糧從來沒有拖欠之說。

只有楊巡撫標兵營中那被裁退地一千標兵們心中不滿,對楊巡撫起了怨恨之心。他們原先在標兵營中,吃好的穿好的,每月糧餉也拿得足足的,現在要去幹那辛苦無比的礦工活計,他們哪個願意?鬧到最後,楊巡撫只能再將這些標兵們招回去,改由銀錢入股,他可不想鬧出什麼兵變。

當地營兵軍戶們全部放出去做事後,寧武鎮城內的兵力。只餘黃來福地來福營兩千人,楊巡撫的標兵營三千人了。至於劉全利參將,他帶的兩千寧武營將士,以後就成了專業的護礦隊,專門護衛寧武各地礦山的安全。

不過黃來福認爲當地有這樣地兵力己經足夠用了。兵在精不在多。如果看上去太少,到時再招一些青壯訓練就是了,原來的豆腐渣軍兵,黃來福並不指望他們打仗。\\/\放出去後,就不會再收回來了。

而且等以後事情上了軌道後,由於這些軍馬都事實上轉業了,黃來福還將向朝廷提議免了這筆糧餉錢,省得各軍將還拿着編制,在實事上吃空餉。最後黃來福還會免了山西鎮的全部民運糧,將壓在鎮內百姓沉重的山頭搬開。

萬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元1593年11月17日。

錢糧己經到齊。寧武關地各礦山開採建設事宜,己經拉開了序幕。

從這天開始。寧武城內城外,是熱鬧無比,各街頭巷尾,各茶樓酒肆,到處是談論此事的人。雖然眼下天氣己是寒冷,各人走在家外,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襖,有些家有餘財的,趕時髦的,就穿上了五寨堡出產的呢絨面料大衣。

不過寒冷的天氣。卻是衝不走各人心中的火熱。己經被確定爲礦工身份地原各營兵衛所軍們,在別人羨慕的眼神中。一隊一隊地出城,他們跟着工頭們。往各礦山而去。

由於寧武關各地煤礦規模大,需要的人手衆多,所以除了這些軍士礦工外,還有許多當地的民戶青壯也是爭先恐後地加入,還有許多當地流民們,也是找到了飯碗,用以養家活口。此外還有原寧武關各處的礦工們,也全部被聘用,這讓他們原先有些擔憂的心,己經完全落了下來。

在寧武關各煤礦的建設中,由於當地己經分佈着無數的礦眼,這都是當時各礦主們開挖的。現在要做的是,就是仿效神池堡,將各煤眼挖寬挖深,開鑿井筒,建井下支護,佈置運輸與通風的巷道,更好地解決煤窯中地排水與礦井照明等問題。

礦眼附近,又建了一排排地營舍房屋,以爲煤場。由於寧武當地煤質好,煤層厚,埋藏淺,易開採,所以該地的礦產建設,比神池堡來得容易,只短短地一些時間,很多地方就變了樣。\\/\

而且除此之外,由於煤開採出來後,需要有人運輸,有人販賣,所以不說很多商賈趕着馱牛車馬前來,就是很多當地青壯,甚至是婦孺小孩,也是揹着大大的筐,準備來此背煤,每天賺一些錢財花用。

除此之外,大批青壯雲集寧武關各地開礦採煤,需要大量地生活用品,不說靠近各煤礦的陽方口,東寨,化北屯,懷道,薛家窪等地村鎮民堡因此受利。就是各煤礦附近,很快也形成了一個個商業點,大量的旅舍、雜賣鋪、客店、飯莊,娼寮不斷涌現出來……

因爲開礦採煤,整個寧武關的經濟都活了起來。

與此同時,寧武關內的畜牧養殖之事也開始準備,寧武西北的管涔山森林密佈,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特別是在荷葉坪山與馬侖草原上,有着幾萬畝水草豐盛的高山草甸。

在這裡,除了可以飼牧良馬,畜養牛羊豬鹿等物外,還可以做木材生產,種植各種的珍貴藥材,養植銀盤蘑菇等事。

在那些出來做工的當地營兵衛所軍中,各礦山都是挑選的青壯,那些稍老弱些的人,黃來福就安排在這裡做事,當然工錢是不如在礦山中做事的。

除此之外,黃來福還招募了許多當地的民戶流民在這裡做事,爲當地許多民衆提供了飯碗。一時之間,寧武關上下,對黃來福的感恩戴德聲不斷。

由於冬天到了,所以現在管涔山各處事務,只是在趕來寧武關的王啓年指導下,做一些準備的工作,具體的事宜,要到了明年開春後再說。

萬曆二十一年十月三十日,公元1593年11月22日。

這天是小雪時節。

在寧武關各地一片繁忙的時候,顧雲娘來到了寧武關。

隨顧雲娘前來地。\\/\除了服侍她的丫鬟侍女,親將家丁外,還有五寨堡城市管理局局長何副千戶,五寨堡建設局局長楊安章等人。

這二人是來處理寧武關城市及道理建設的,他二人在五寨堡幾年。對於這方面的工作,己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現在黃來福鎮守寧武,五寨堡相關地機構,也要慢慢搬到寧武關來。不過在黃來福的打算中。五寨堡是他的總部,餘者地方只會建一些分支機構。

當顧雲娘等人來到寧武關時,這裡是一片欣欣向榮,百廢俱興的景象,各人精神面貌頗有不同。特別是進了寧武城後,原先大部坑坑窪窪地街道土路,己經變成了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面,街兩旁還有筆直乾淨的排水溝。預備種上花草樹木等。街上的垃圾污水等物,己經清掃得乾乾淨淨。

街上原先衆多衣衫襤褸的流民乞丐。基本上都見不到,他們都到各地礦山或是管涔山上去做事了。現在街上來來往往,都是神色匆匆,又臉上帶着興奮的人。

大老婆大駕光臨,黃來福自然是要出城迎接。由於顧雲娘是黃來福的妻子,不管願意不願意,楊巡撫,劉兵備等人,現在都與黃來福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加上顧雲娘是四品誥命夫人。這可是很難得地。禮制上。他們也應該出城迎接。

因此當顧雲娘一行車馬到達寧武城時,城門口上。滿滿都是迎接的寧武關大小官員們。

當顧雲娘下了車馬時,一時間各人都是整齊地吸了口氣。竊竊私語聲四起。居移氣,養移體,經過幾年地將養,顧雲娘己經頗具華貴之氣,加上那種少婦的風韻,說有多誘人又有多誘人。

楊巡撫喜好女色,一時看呆了眼,只是色迷迷地看着顧雲娘,直到劉兵備在旁輕咳了一聲,楊巡撫才反應過來,臉上又恢復了那種道貌岸然的神情。

顧雲娘頭戴珠冠,身穿四品誥命夫人服,含情脈脈地見過自己丈夫後,又與各官員們行禮。除了楊巡撫與劉兵備外,很多官員們,都要向她叩頭。

黃來福頗有些自豪,他上前拉住她溫軟嫩滑的小手,說道:“娘子一路前來辛苦了!”

顧雲娘眼波流轉,白了黃來福一眼,輕笑道:“如果不來看住你,怕你又在外面找野女人了!”二人攜手進城,前面是儀仗開路,後面是大批的官員跟着,一路上,不說顧雲娘好奇地左看右看。就是街的兩旁,也是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對着黃來福與顧雲娘指指點點。

“黃軍門身旁的女子是誰啊?長得真是好看。”

“這你都不明白?這是黃軍門的媳婦兒,還是四品誥命夫人呢,你看那誥命服,第一次見到吧。”

“嘖嘖,四品誥命夫人?真是了不得啊!”

“黃軍門是個大英雄,他的媳婦兒也長得俊俏,真是郎才女貌啊!”

街上地人議論紛紛,越往城內去,街旁圍觀地人越多。黃來福這些天在寧武關的種種事情,非常得當地人心,愛屋及烏,對黃軍門地夫人,寧武關各人,也是抱有極大的敬意。不知是誰先敲響了鑼鼓,點燃了鞭炮,一時之間,寧武關街上是鑼鼓喧天,鞭炮聲震耳欲聾。

看到這樣地情形,顧雲娘自然是歡喜無比,而楊巡撫,劉兵備等人則是臉色不好看,黃來福這廝,如此會邀買人心,他們到寧武關幾年,還從來沒有得到過這種享受呢。

一行人進了總兵府邸,黃來福宴請寧武各人,爲顧雲娘等人接風洗塵。晚上時分,楊巡撫等人又在鼓樓爲顧雲娘作接風酒。一直到了很晚,黃來福與顧雲娘纔有些酒意地回到府中歇息。

舒舒服服坐在熱榻上時,黃來福問起了五寨堡一些事,顧雲娘說了,她笑道:“堡內現在有秀荷妹妹在,妾身不知道有多放心,相公不知道,秀荷妹妹理起帳目來,不知道有多快捷呢!”

黃來福笑道:“那你就輕鬆了!”

顧雲娘凝視着黃來福,輕聲道:“相公,妾身想你!”

黃來福柔聲道:“我也是!”

二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一夜春宵,不知雲雨了多少次。第二天,黃來福專門放下事來,陪顧雲娘遊玩寧武各地。

寧武素有黃土明珠之稱,境內山川秀美,峰巒疊嶂,早在隋唐時,就是馳名遠近的名勝之地。境內名勝景點頗多,有汾源靈沼、天池錦鱗、蘆芽滴翠、支鍋奇石、旁橋煙虹、樑峪流蝦、禪房夕照、恢河伏流等著名八景。

在管涔山上,有着寧武天池,萬年冰洞。寧武天池鑲嵌在高山之巔,從古至今就是避暑勝境。漢武帝劉徹,唐李淵父子均在此留下足跡。尤其是隋煬帝時,敕令環天池築起避暑行宮汾陽宮,宮宇殿閣,迤麗百里。至於萬年冰洞,內中巨石陡峭,冰柱林立,積冰終年不化,堪稱絕美。

當黃來福與顧雲娘一一遊覽這些地方時,顧雲娘不由驚歎連連:“好美啊!”

走進冰洞內,各冰石形象逼真,驚險絕倫,讓人見了歎爲觀止。至於寧武天池,池面澄清如鏡,讓人見了更是心曠神怡。

黃來福心中一直在盤算,能否在寧武這個地方搞旅遊業,聽了顧雲孃的嬌嘆後,不由向她看去。此時二人正站在天池旁,或許是顧雲娘昨晚雨露滋潤後的緣故,此時顧雲娘臉上如玫瑰般嬌紅,再映上旁邊的湖光山色,真是嬌美不可方物。

看到黃來福看來,顧雲娘眼眸水汪汪地白了他一眼,頗有些勾魂攝魄的味道:“幹嘛,看你樣子,就是在不想好事!”

黃來福嘿嘿一笑,道:“爲夫確實是在不想好事!”

一把將顧雲娘摟入自己的懷中,在顧雲孃的嬌吟聲中,己是一把吻在她那豐滿柔軟的雙脣上。

二人席天幕地,縱情歡樂!

寧武之事己經基本告一段落,黃來福將目光轉向了塞外墾殖移民之事!

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257章 新戰陣第209章 冗濫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51章 軍歌(1)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18章 劉二妞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26章 踊躍第193章 除夕日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34章 岢嵐州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33章 離別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96章 連升三級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51章 軍歌(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00章 又震動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66章 上任第166章 上任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5章 火熱第178章 大移民第263章 勾結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69章 海龍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43章 對馬島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245章 威赫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07章 糧盡第193章 除夕日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31章 蔚山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
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257章 新戰陣第209章 冗濫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51章 軍歌(1)第117章 墾殖農場第218章 劉二妞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226章 踊躍第193章 除夕日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3)第34章 岢嵐州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33章 離別第37章 指揮使大人第96章 連升三級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51章 軍歌(1)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00章 又震動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66章 上任第166章 上任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5章 火熱第178章 大移民第263章 勾結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09章 潰敗、殺俘(1)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69章 海龍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2)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243章 對馬島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245章 威赫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23章 三邊總督魏學曾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07章 糧盡第193章 除夕日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31章 蔚山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