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

來福道:“國朝兩百餘年來,現今各鎮兵馬爛。9T額雖有定數,然實則收納難於取盈,現京運期,民運拖欠,每年主客通融,多方借貸,僅足週歲之用,而猶時有不足之虞。倘卒然有警,客兵將何支應?所以來福之策,便是乘契約閒暇之時,廣爲積貯之計,設法開墾,也是未雨綢繆之慮。”

黃來福笑道:“楊公主管一鎮之軍務、錢糧、倉場、驛遞、糧儲、屯田、水利之務。來福規劃山西鎮,也是爲楊公考慮!山西鎮民事興起後,各鎮錢糧不足,只有晉鎮能自給自足,到時是多大的政績,聖上及內閣諸公會如何看楊公?而這些政績,上頭諸公會認爲是我的還是楊公的成績?我黃來福能得到什麼好處?……如果楊公認爲我黃來福管得太寬,那就算了。”

話說完後,黃來福站了身來,淡淡道。

楊方略巡撫與劉堂生兵備腦中都是急速地轉動着,黃來福說得不錯,山西鎮與其餘各鎮一樣,最大的問題就是軍屯弛廢,糧餉不足,每年都需要大批的京運銀與民運糧。如果山西鎮一鎮能如五寨堡一樣自給自足,每年還能上交大批的錢糧,在各鎮一片蕭條中,這是多大的成績?

而且這成績確實也是屬於楊方略與劉堂生等人的,不會落於黃來福之手,他最多就是因此私人多賺些錢糧罷了。

黃來福因爲五.寨堡而飛黃騰達,短短几年之內從千戶升職到總兵,不就是因爲這些嗎?如果山西鎮真的搞起來了,入了聖上的法眼,楊方略巡撫說不定能入閣拜相,而楊方略走了,這山西鎮巡撫的寶座,不就落到了劉堂生兵備的身上了嗎?

二人腦中急速地盤算着.,見黃來福怒而起身,楊巡撫忙滿臉笑容地道:“黃軍門何必動怒,老夫也是因爲晉鎮規劃事務繁多,需要慎重考慮罷了,並非就是不同意軍門的規劃諸事!坐下慢慢談,慢慢談。”

劉兵備也是.勸阻黃來福離開,他笑道:“確實是因爲黃軍門各項條目繁多,需要錢糧不少,楊公如此,也是老成謀國之言!”

黃.來福也就順水推舟地坐了下來,笑道:“確實,規劃事務繁多,如果全鎮數道一起實施,確實是唐突了,不如這樣,就先選取寧武道一道實施,有了成績後,再推行到全鎮,楊公看可好?”

楊方略.緩緩點頭,當下三人就具體的事務進行了詳談,在黃來福的規劃中,以農業爲主,特別是發展村鎮經濟。農業發展起來了,餘者商業,工業等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將要實行的寧武.道中,將要大力興修水利,種樹、蠶桑、造林、牧畜等。成立一處考覈司,由劉堂生兵備主理,負責有關政事的考覈、監督等事宜。

在寧武道成立農桑總局。棉業.試驗廠。模範畜牧場等官辦機構和試驗基地。專門從事新品種地引進和培育。根據道內各地人口、土地和自然環境等情況。編制《水利計劃案》、《蠶桑進行計劃案》、《棉業逐年計劃案》和《林業逐年計劃案》等。頒佈一系列地條例、章程、法規和規則。對各項政事地經濟效益和操作步驟作了詳細地計劃和規定。使各政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還將編寫《蠶桑淺說》、《楊柳種植法》、《種棉教科書》、《農業造林論》、《牧羊教科書》等一系列通俗性教材。舉辦女子蠶桑傳習所、農民傳習所、林業傳習所等短期培訓班。進行新技術地推廣和骨幹人員地培訓。

寧武道境內灰河。汾河兩岸有大批地耕地。不過各處屯田。水利荒廢多年。很多耕地都廢棄在那。如果要重新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需要大批地錢糧。依靠劉堂生等人是拿不出地。除了鎮內出一部分外。餘者地。只能靠黃來福想辦法了。

還有興修水利。大力屯田這方面。劉堂生雖然是管理道內地錢糧、倉場、驛遞、糧儲、屯田、水利等方面事務。但論起經驗與成就。還是比不上五寨堡糧食局。需要到時黃來福派人指導。更不要說畜牧。造林。蠶桑等方面。更需要五寨堡農技局地指導。

總之道內方方面面實行後。五寨堡各人。在該地地影響力與利益會更深。

眼下迫在眉睫地是修路問題。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修了路。各方面地聯繫及流通才更方便。

大明一向重視道理的修建,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就大力實行全國郵驛設施的建設,不但對內地二百餘處的驛站進行整頓和恢復。還修建了直達雲貴的寬敞驛道,修建了遼東的諸多驛站,修建了通往西藏的驛路。沿着這些驛路,廣佈着水馬驛和遞運所,平常的文書交給步行的遞鋪,重要和緊急的文書交給馬驛來辦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郵驛系統。

不過幾百年下來,由於中央或是地方財力問題,很多地方的驛路都是年久失修了。這些道路基本都是沙石或泥土路,從五寨堡到寧武關一帶,可說是路面坑坑窪窪,非常難走。

是到了該修的時候了。

在黃來福的盤算中,他需要修建從五寨堡到寧武關六十里的水泥路,修建從五寨堡到嵐州四十里的水泥路,修建從五寨堡到八角堡到偏關及老營堡數十里的水泥路。這數堡共一百多裡的道路中,如果全部要修成水泥路,林林總總,約需要三萬多兩的白銀。

道路修起來,是數堡一起受益,所以該大家一起出

而這些地方,還關係到寧武兵備道及嵐兵備道的權T以需要大家坐下來一起談。

而聽了黃來福概略的道路修建資金後,楊巡撫與劉兵備都是吸了一口氣,三萬多兩,這可不是小數目,在大明,各地的道路修建是決對不用這麼多錢的,一是他們的道理修建,路面自然沒有黃來福的水泥路好,二是他們修路時,都是徵發當地的民夫,作爲役的一種。黃來福當然不能這樣做。

黃來福己經決定了,這些銀子,他除了願意出一部分外,餘下的,便要兩道及各堡商賈們一起出了。不過黃來福也向楊巡撫及劉兵備提出了一個思路,就是道路修成後,除了爲出資者刻碑留念外,還將在水泥路頭上建立收費局,對過往的車輛收稅,徵收通行費、養路費等,時間以十五年爲限,收下來的稅,除了一部分用來養路外,各出資者都將有分紅。

這讓楊巡撫及劉兵備很感興趣,二人也決定出資,到時參與分紅。

在黃來福與楊.巡撫及劉兵備商議後,各方面的事宜轟轟烈烈的展開。各堡修路,五寨堡水泥廠搬遷到神池堡,寧武道的開發等,一片的火熱。黃來福也忙個跟什麼似的。不過他不知道,己經開始有一些暗流向他涌來。

萬曆二十三年三月初九.日,京師文淵閣。

過了清明,.天氣慢慢轉暖了,文淵閣孔子像下,幾位閣臣仍是在忙碌着。

他們埋首案中,不時在翻閱着各地來的奏摺文書。

忽.然內閣首輔趙志皋咦了一聲,他拿着兩份奏本細細地看了一會,對旁邊的戶部尚書楊俊民及工部尚書曾同亨說道:“二位閣臣,你們看看這奏疏!”

萬曆二.十三年正月後,大明戶部尚書己是由王遴換成了楊俊民。楊俊民今年己過花甲,生於嘉靖十年十月,字伯章,號本庵,蒲州人,嘉靖四十一年年進士,授戶部主事。萬曆初歷太僕少卿,萬曆二十三年正月原戶部尚書王遴乞骸骨,便公晉升他爲戶部尚書一職。

此時楊俊民接過奏.疏,卻是戶科給事中程紹、工科給事中楊應文各上疏彈劾黃來福。

程紹疏道:“……聞聽山西鎮.總兵黃來福惟意所爲,擅作威福,以勢凌辱商民,抽取重稅,有違祖宗之法,又好貨成癬,在神池,寧武各地開礦抽稅,與民爭利,誘使各地小人競請開礦,天下騷然。請令封閉黃來福治下各礦產,並請治黃來福爭言礦利之罪!”

楊應文疏道:“今奏民生極困,國勢瀕危萬懇:今有山西鎮總兵黃來福,開礦抽稅,爲一切聚財之事,縱橫商民剝膚椎髓,各鐵煤紗羅段絹之商稅,每年所派不斷增加,黃之朘削不休,山西鎮人怨巳深,誠恐大亂之至!此等禍機,諸臣言之巳悉,請治黃來福之罪,臣等伏惟皇上垂詧!”

……

黃來福在神池堡及寧武關開礦,當然侵害到當地豪強的利益,而且黃來福的雷霆手段,也讓餘者地方的礦主豪強兔死狐悲,心下憂慮。擔心哪天黃來福來到自己的地方,以暴力手段奪去了自己的礦產。

再說了,黃來福開礦抽稅,又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萬曆帝看在眼裡,己是心下癢癢,己經越來越忍不住要下令天下開礦了。這更是讓許多利益者心下不禁惴惴。

眼下的大明,許多地方的豪強礦主都與當地官員商賈有關聯,這些官員有京官也有地方官。礦主的利益受到損害,就是許多官員大族的利益同樣受到損害。如果與黃來福合作還有些錢賺的話,萬曆帝下令開礦,到時這些官員與地方上的豪強,是一文錢也撈不到。眼看到事情越來越不妙,他們當然要反應了。

想來想去,罪魁禍首就是黃來福了,要不是他開礦這麼賺,萬曆帝會動心嗎?

再說了,黃來福在五寨堡等地收商稅,稅種完善豐富,這讓某一些到五寨堡經營的官商富商們不滿。他們很享受在五寨堡大把賺錢的快感,但讓他們依法納稅,他們卻是不願意的。而且又有消息傳來,黃來福等人將修路,而且還要在路上收費,這讓一些人想去五寨堡等地經商的人更是不滿。

黃來福在五寨堡徵收商稅過五萬兩銀子的消息己經傳開,擔心黃來福模式擴展到全國,所以各人現在對黃來福的第一波攻擊潮來了。

看到這兩份彈劾摺子,現任戶部尚書楊俊民心下複雜,對於他來說,黃來福是戶部內一個很受歡迎的人物,自他替職爲千戶以來,每年五寨堡納糧錢數目都是量大,又不拖欠。特別是去年,他向戶部納了足足的二十萬兩稅銀,更是讓人大爲稱讚。

不過同時他在五寨堡的商稅過五萬兩,又讓戶部的一些官員們開始爭吵了,許多人都認爲,以後五寨堡的稅課局應該收歸戶部管理,而不應該歸黃來福所有。

各人吵來吵去,讓楊俊民頭疼,不過內心裡,楊俊民也是不同意黃來福開礦及收商稅的,因爲他的家族子弟,就跟老家的各礦主,各商賈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黃來福不論是開礦還是收商稅,如果模式波及全國的話,都會影響到他的私人利益。

雖然黃來福每年各堡包稅不少,是戶部的寵兒,不過國家錢糧大事又怎麼能與私人利益相比?

147章 面聖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86章 商路第233章 威力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35章 潰散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93章 軍議、回家第96章 連升三級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34章 慘烈第112章 老營堡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68章 迎接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41章 感嘆第61章 成親(3)第246章 談判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56章 收稅第178章 大移民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45章 威赫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章 附身邊軍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75章 大過年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3章 期望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32章 豎儒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46章 談判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28章 入朝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43章 對馬島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
147章 面聖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186章 商路第233章 威力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12章 大明皇家玻璃廠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196章 要想富、與民爭利?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35章 潰散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93章 軍議、回家第96章 連升三級第98章 給部下嘉獎、擴一營兵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134章 慘烈第112章 老營堡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68章 迎接第93章 軍議、回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41章 感嘆第61章 成親(3)第246章 談判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56章 收稅第178章 大移民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98章 不聽話文人不如狗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245章 威赫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273章 賑災、清議第1章 附身邊軍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266章 開發債券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09章 潰敗、殺俘(4)第75章 大過年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3章 期望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32章 豎儒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46章 談判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89章 五寨堡五年盤點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47章 豐收的喜悅(3)第65章 大辦工廠(2)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28章 入朝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43章 對馬島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