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劉二妞

萬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下午。

在塞外拂來越來越刺骨的寒風中,黃來福領着四百餘騎雄勁的家丁們,同行的還有渠源銳,王啓年等人。在五寨堡軍民的歡呼簇擁下,又回到了五寨堡黃府內。自五月起,黃來福一去又是半年,此時家人相見,自然是不勝之喜。

府邸內,黃來福沐浴更衣,晚上又是宴飲,最後全身火熱舒坦地回到顧雲娘房中休息。

傍晚時外面下了點小雪,顧雲娘吩咐侍女在屋內燒了銅盆炭火,此時炭火正旺,屋內一片的溫暖祥和。見黃來福喝多了酒,顧雲娘更是親自拿了茶罐,爲黃來福烹煮解酒的鳳團雀舌牙茶。

黃來福斜依在牀榻上,看着顧雲娘忙進忙出,內心中頗有溫暖的感覺,常年在外拼搏,有個家的感覺真好啊。佳人內着湖絲肚兜,外面披了一件外衣,動作中,不時露出雪膩的肌膚與渾圓修長的美腿。顧雲娘出身于軍將世家,並不纏小腳,雖是有了孩子的人了,但不知道她是怎麼保養的,幾年下來,身軀卻是越發的修長曼妙,性感誘人。特別是這樣半露不露的,更是誘人。黃來福雖是事業第一,但美色在前,卻是忍不住心動。

忙活着的顧雲娘察覺到丈夫的眼神,臉頰上慢慢泛起了紅暈,明媚的雙眸不時嬌媚地瞟黃來福一下,雖是神情嬌羞,內心中卻充滿了驕傲與歡喜之色,自己對相公還是充滿吸引力的,這對任何一個己婚女士,都是一種成就。而今日這身打扮,也是顧雲娘刻意而爲的結果,果然收到了奇效。

煮好茶後,顧雲娘倒了一杯,立時熱騰騰的霧氣充滿了黃來福的眼前。

“相公,喝杯茶吧!”

顧雲娘端着茶盞,柔聲對黃來福道。

“多謝娘子。”

黃來福接過,慢慢喝着,一隻手將顧雲娘摟在懷裡。

顧雲娘乖巧地依在黃來福懷裡,一隻手忍不住撫摸黃來福那強壯的胸肌。黃來福軍馬勞頓,可說是每天鍛鍊,又正當壯年,自然是體魂非常強壯,顧雲娘摸得愛不釋手。

顧雲娘又忍不住擡頭看着黃來福的臉,這張臉眼神沉穩,又英氣逼人。就是眼前這個人,數年之中,己是聞名大明,成爲一個傳奇人物,每每顧雲娘都覺得黃來福身上充滿了迷團,讓她越發沉迷下去。不過這都不重要,只要作爲黃來福的妻子,時時享受他那種溫存,顧雲娘就心滿意足了。這是未嫁之前顧雲娘所想不到的。

溫香軟玉在懷,黃來福也忍不住心動,他放下茶盞,開始慢慢撫摸顧雲孃的嬌軀,從光滑的背部到渾圓的大腿,又到飽滿高聳的胸脯,每一處,都讓他着迷。顧雲娘被黃來福這樣摸着,不由得神魂顛倒的,身子都癱軟了,臉上象喝醉似的愈發紅膩欲滴,她畢竟是個青春正艾的成熟少婦,又多時沒要了。哪禁得起黃來福這樣的挑逗?

她扭了扭嬌軀,讓黃來福摸得更舒服,一邊細聲喘着氣,一邊呢喃道:“相公,大郎他今年也五歲了,是不是要請個先生,讓他讀書識字了?”

眼下的大明,富貴人家或是軍將世家,子女成年了,自然都是請個先生在家裡教他。黃大郎今年五歲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自然是要提上議程了。

黃來福道:“讓他去五寨書院吧,相信從那裡出來,可以讓他成才的。”

眼下的五寨書院己經頗爲聞名,不說規模在晉地第一,師資力量雄厚,許多州學與衛學,都比不上五寨書院。就是書院內的教學,也多是文武兼備,還有教學商事農務,可說是非常全面。而且由於書院的待遇非厚,許多有名望,贊同黃來福理念的讀書人,己經紛紛加盟書院,更增強了五寨書院的教學度與知名度。

眼下大明科舉艱難,每年中者寥寥無幾,從五寨書院出來,不管怎麼說,將來一份飯碗總是不愁的。如此一來,不說五寨堡的軍民,都將子弟送入書院入學,就是附近軍堡州縣一些富戶軍將,都是想方設法將家中子弟送入書院進學。進五寨書院,己經成爲晉地時新的潮流。

五寨書院的發展,顧雲娘也是看在眼裡,也深以之爲驕傲,不過她猶豫了一會,道:“相公,大郎還小,是否先讓他在家中識字,等幾年後,再送入書院不遲?”

黃來福柔聲道:“書院不是己經有少兒班了嗎?那裡的學生,都是從五歲到十歲的孩童。他們的父母都可以將孩子送進去,沒理由我黃來福的兒子不行。雲娘,物不鑿不成器,孩子就是要從小培養,嚴格要求,才能成才。特別是我黃來福的兒子,更是與別人不一樣。他老爹己經爲他打下了一片大好的基業,將來要守住併發揚光大,怕吃苦的紈絝子弟可不行。”

黃來福的打算是將來讓幾個兒子都送入五寨書院內,與衆人一起過集體主義的生活,增強集體感與榮譽感,等過幾年後,自己再親自培養他們。畢竟單請一個先生,培養度可沒有在書院內全面。

聽黃來福這樣說,顧雲娘還在猶豫,怕兒子進書院後吃苦,因爲在黃來福的要求下,書院的教學可是非常嚴格的。見顧雲娘如此,黃來福笑道:“好啦,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爲他們太過擔憂,我們從小不是這樣過來的嗎?”

聽黃來福這樣說,顧雲娘想想也是,放下心來,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兩人又細聲溫存了一會,顧雲孃的**又慢慢上來了,她輕聲道:“相公,妾身想你。”

黃來福道:“雲娘,我也是。”

說着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此後一室皆春。

第二天一大早,黃來福就精神抖擻地起牀,顧雲娘也是一起起來,服侍黃來福穿衣。昨晚她與黃來福做了四五次,起牀後,不但不見疲倦,還是神情間容光煥發,雙目看人中有一股水汪汪的味道,風姿嫣然,果然女人是需要男人滋潤的。

幾個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鏡等物來,顧雲娘又接過,挽袖卸鐲,拿了手巾,試了水溫,親自服侍黃來福。洗臉後,黃來福與顧雲娘到了大廳上,家人己是相繼起牀了。

到了廳上,黃來福正坐喝茶,大兒子黃大郎在奶媽的帶領下,還有二兒子黃二郎,三兒子黃三郎,四兒子黃四郎,五兒子黃五郎,在劉玉梅,渠道諸女的帶領下,按照次序從大到小,從嫡出到庶出的順序,來給黃來福行禮叩頭,口稱爹爹。現在黃來福最小的兒子黃五郎都三歲多了,真是光陰似箭啊。

黃來福微笑點頭,對幾個兒子一一溫言教導了幾句,受後世影響,黃來福對幾個兒子一向溫和,輕易很難責罵他們,所以黃來福一有空,兒子們都喜歡纏着他問這問這,絲毫不畏避。倒是他們的母親,對他們的要求嚴格多了。打罵子女,在這個時代是很正常普遍的。當然了,黃來福以身作則,短短几年成爲大明傳奇的人物,威鎮塞外,就算黃來福不責罵,幾個兒子還是很崇拜黃來福,這讓黃來福很有成就感。

眼下黃府內顧雲孃家人不在,黃來福幾個姐姐也都不在,都回她們丈夫的身旁了,她們的子女也自然是跟在她們的身邊,特別是大姐不在,這讓府邸內清靜了許多。眼下黃府內,就是黃來福幾個妻妾兒子,弟弟黃靈斌,妹妹黃秀柔,還有楊管家幾人。加上一些家丁侍女丫鬟的。還有現在劉玉梅的妹妹劉二妞也是光明正大地住在府內。

很快的,黃來福妹妹黃秀柔蹦蹦跳跳地出來了,這丫頭,今年己經16歲了,前些時間,還行了笄禮,算是成年女子了,不過她還是一如既往地瘋癲,成爲黃來福幾個兒子的頭。

她走了過來,伸了個懶腰,對衆人道:“各位,早啊。”

看見黃來福,眉歡眼笑地跳了一下,道:“大哥。”

說着就要過來擁抱黃來福,顧雲娘忙拉開她道:“秀柔,別鬧了,吃早膳了。”

黃秀柔果然被轉開了注意力,坐到桌旁,道:“有什麼好吃的?”

跟着是黃靈斌出來,對黃來福作了一個揖,道:“大哥早。”

又對顧雲娘行禮,道:“大嫂早。”

跟着又一一招呼了渠秀荷,劉玉梅,眉月,柳環諸人。

顧雲娘笑道:“叔叔果然是知書達禮,不過你年歲不小,該娶媳婦了,跟嫂子說說,你有沒有什麼中意的姑娘?嫂子爲你提親去。”

黃靈斌今年己是二十一歲,早在去年時,便行了冠禮,算是成年男子了。他己從岢嵐州衛學中畢業,眼下回到黃府中,就是專心準備科考。黃來福一向尊重自己弟弟妹妹的選擇,他想科考,那就科考吧。不過黃府中這麼多事,總靠顧雲娘等人是不行的,作爲黃家的成年男子,該叫黃靈斌管些事了。

眼下的黃靈斌,多少脫去了一些稚氣,舉止會沉穩些,不會再如以前的躲躲閃閃,怕見生人。但聞聽顧雲娘此言,還是鬧了個大紅臉。說實話,由於黃來福的身份地位,己經有許多人來向黃府說媒,希望能將自家的女兒嫁與黃靈斌,與黃來福結個親事。不過到了現在,還沒有黃靈斌看上的人家。

聽顧雲娘這樣說,衆人都是轟笑起來,見雲娘逼問得緊,黃靈斌擡起頭,看着大家道:“功業未成,何以家爲?大哥如此功業,我這做弟弟的,也得科考成功後再談成家的事,不是?”

顧雲娘道:“也不能這樣說,話說成家立業,先成家,再立業,你嫂子與你大哥,也是成了家後,你大哥功業才起步的。你今年二十一了,換成你大哥,大郎都幾歲了。”

或許女人成了親後都有幫別人做媒的愛好,相同的話,顧雲娘己經與黃靈斌說了幾次了,而爲了他的親事,黃府中人也沒少爲他操心,從遠在京師的父母,還有附近軍堡的幾個姐姐姐夫,沒少提這事。不過黃靈斌自有主張,只是不急。他不急,家人就急了,如同後世的剩男剩女一樣被人嘮叨個不停。

此時的黃靈斌,也只是漲紅臉不語。只有黃來福微笑地看着這一切,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外柔內剛,也理解黃靈斌內心的想法,哥哥如此出衆,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對自己弟弟確實是會有壓力。還是由他自己,等事業有成後,再談婚嫁的事吧。

當下他笑道:“二弟既然有自己的想法,雲娘就不要逼他了。不過靈斌你也不小了,府內外的事情,應該協助你嫂子們,爲她們分擔一些出來。”

黃靈斌感激地看了黃來福一眼,鄭重地道:“大哥說得是,小弟省得了。”

劉玉梅陪笑地坐在一旁,她自然沒有顧雲娘那種大氣與自信,在府中向來行事小心翼翼,對下人也是細聲和氣。她時時也會有些自卑與危機,覺得自己沒能力幫上黃來福,出身也低微,老是自慚形穢。

而在黃來福幾個老婆中,顧雲孃家中與黃家世代交好,她自己又是誥命夫人,是黃來福的正室妻子,還操持府內外的銀財,自然是地位穩如泰山。渠秀荷幫着顧雲娘管財,孃家中又是大商賈,地位也不錯。眉月柳環二女也是從小跟隨顧雲孃的人,也幫她管些事情,算是顧雲孃的人。只有劉玉梅覺得自己與衆人格格不入,在府中也沒什麼事幹,好在她爲黃來福生下了一個兒子,這是她最大的安慰與保障。這些時間,她己經尋思着幹回自己的老本行,回宣傳局做事好了,也能多少幫幫自己的夫君,顯點自己的價值。

此時她對黃秀柔笑道:“秀柔也是大姑娘了,該嫁人了。”

確實,在大明朝,16歲己經不小,可以嫁人了。事實上,上黃府爲黃秀柔提親的人很多,大家都想與黃來福結個親。不過黃秀柔只是一概搖頭。

此時黃秀柔嘴一撇,道:“嫁什麼人,我纔不嫁呢!”

神情語氣間,頗有些不客氣。而平時在府中,黃秀柔也頗有些看劉玉梅不順眼,認爲她狐媚子,貪圖富貴,勾引自己的哥哥,才得以進入黃府中。現在更是與她妹妹劉二妞整天賊兮兮的,不知道在搞些什麼。雖然黃秀柔年歲不大,平時間也大大咧咧的,但對這些閒事,卻是有天份似的,頗爲的感興趣。

聽黃秀柔這樣說,劉玉梅臉色變了變,沉默了下來。而正在這時,劉二妞嫋嫋婷婷地出來,她一眼就瞟到了黃來福,立時就神情羞澀地過來,向黃來福襝衽萬福,說道:“姐夫早!”

黃來福點了點頭,多看了她幾眼。他記得劉二妞今年十七歲了,出落得越來越水靈了,秀麗中透着一股撩人的嬌媚,幾個月不見,那股勾人的味道又濃厚了一些。這個姿容,這個年紀,換成別人,早己是說媒的人踏破門帷。但對於劉二妞,卻是無人敢向她家人提親,因爲五寨堡內私下傳聞,這劉二妞早己是黃大人的禁臠,沒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與總兵大人搶女人。

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38章 衛學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08章 決戰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66章 上任第226章 踊躍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65章 規劃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68章 討價還價第81章 武裝開礦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45章 威赫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34章 城破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07章 糧盡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29章 王京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71章 毛紡第209章 冗濫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
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38章 衛學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3)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248章 賠款分配紛爭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53章 各方反應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8章 討價還價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108章 決戰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253章 歡迎熱潮、義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66章 上任第226章 踊躍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2)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239章 三路進軍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150章 鄭貴妃、遼陽城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65章 規劃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2)第200章 關注及反應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68章 討價還價第81章 武裝開礦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45章 威赫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77章 城建成、菜園果園雞食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131章 李如鬆、梅國楨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1)第46章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234章 城破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第107章 糧盡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229章 王京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71章 毛紡第209章 冗濫第20章 晉商、大氣魄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4章 窮得讓人落淚的軍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