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成親(3)

“他爹,這次千戶大人喜事,你說俺們送些什麼好呢?”

曬穀場上,一個屯丁的婆娘和幾個女人說了一陣後,回到自己男人身邊道。

“千戶大人不是說不需要送禮嗎?”那男人摸着頭道。

“你啊,就是腦袋短了一根筋,千戶大人是體已咱們,但咱們也不能因此失禮不是?大家都送,俺們不送的話,不是讓人說閒話?再說了,眼下俺們的好日子,還都不是千戶大人給的?要不是農場收留,俺和這娃兒,說不定變得什麼呢,咱們怎麼能不知道好歹呢?”

女人罵他道。

女人叫孫蓮氏,男人叫劉大聰,本是岢嵐州人,年初時一家三口逃荒到五寨堡,他男人劉大聰因爲身強力壯,就被招募進了五寨堡第三農場中,每月光是劉大聰的月糧五斗,就足以養活一家大小了,再加上孫蓮氏也是個勤奮的人,每天到五寨堡大畜場做事,每月也有月糧三鬥。

這樣一個月下來,一家人每月就有月糧近一石,這在大明普通農民的收入中,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尤其是在這種年景中,一家人可說是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的。

加上前些天的五寨堡大豐收,五寨堡第三農場也得到了獎勵,每個屯丁們,在農場的前些時間的豐收集體獎中,至少都獎糧三石,劉大聰一家也得到了三石的月糧獎勵,這樣日子就過得更好了。

還有前些時間,劉大聰由於做事賣力勤奮,還有三個月時間被評爲二等屯丁,三個月中,又拿了月糧一石,可惜接下來時,不知爲什麼,後面幾個月沒有被評上二等屯丁。不過這樣,劉大聰一家也是滿足了。

想起以前在岢嵐州時,每年辛苦到晚。家裡仍然是揭不開鍋的日子,一家人分外珍惜現在的好日子,不過說實話。在農場做事,讓人羨慕是有的,不過壓力也是有了。

羨慕上,這不,前些時間,孫蓮氏在岢嵐州的弟弟就託人帶信來,說家人都很羨慕姐姐和姐夫,有口穩定豐厚的飯食吃,還問她,能不能讓她說說。想辦法讓自家弟弟也進入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做事?所以這些時間,孫蓮氏都在打聽,千戶大人什麼時候又開始開墾荒地,依現在自己擁有有五寨堡軍戶戶籍。只要千戶大人一開始開墾新農場,自己自然可以優先將弟弟搞進農場內做事。

這是讓孫蓮氏自豪的地方,她家以前有五個女兒,她這個女兒。向來不讓家人待見,嫁出去後,就是不聞不問,年初自家逃荒時,家人更是當她死了一樣,不過自從自己和男人進入五寨堡第三農場中做事以來,消息傳回去以後。開始還好。秋收後。岢嵐州的家人更是突然間就熱情起來,這不。前些時間,還讓人託信回來,說有空就回去看看,家人都很想念她們,還說了弟弟地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還有走到農場外時,看到各地不斷往五寨堡而來的衣衫襤褸,拖家帶口地流民們,孫蓮氏更是慶幸自家能進入五寨堡農場中做事,現在有了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壓力就是,現在來五寨堡的流民們越來越多,各個屯丁及家屬們都有點擔心,這些流民們將來會不會搶了他們地飯碗,畢竟相比現在各個屯丁及家屬們相對較高的待遇來說,這些流民們只要有一口飯吃,是極爲願意來農場內賣苦力的,他們擔心有一天千戶大人會突然用這些流民們,而不要他們了。

好日子過慣了,總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害怕將來有一天會突然失去眼前這一切。每當看着農場外那些流民們羨慕又嫉妒的眼神時,孫蓮氏自豪的同時,也是隱隱有這種擔心。

其實這種擔心也普遍存在於各個農場屯丁們的心中,所以今天千戶大人成親的大喜日子,各人都是紛紛表示,一是心頭確實對黃來福的感激之情,二也是隱隱有些憂慮,如果自己沒送禮了,傳到千戶大人耳中,會不會被黃大人認爲自己失禮不恭敬,那就完了。看着身旁自己兒子劉小聰那紅潤的臉色,想起年初來五寨堡時,兒子那乾瘦而有菜色地臉色,孫蓮氏下定決心,不管怎麼樣,自己也不能失去這個活計,一定要留在農場內。

聽了婆娘的話,劉大聰道:“你說得是,只是我們送什麼好呢?我們能送的,想必千戶大人都不會希罕吧。”

孫蓮氏興致勃勃地道:“剛纔我和隔壁屯的吳大姐幾人商量過了,我們小戶人家,也沒什麼好送地,不過這話說得好,理輕情意重,我們就送些喜布,喜面之類的吧,大家都是這樣,我們也不算失禮。”

劉大聰道:“這些事,就你做主吧,那我們現在趕快去買些喜布和喜面?正好今天農場集日。”

孫蓮氏嗔怪他道:“你啊,要是等到今天才買這些東西,黃花菜早就涼了,這些東西,我早在幾天前,就準備好了。”

劉大聰喜道:“那就好,那就好。”

不談各個農場內對黃來福這場婚事是什麼態度,此時在杏嶺子小山村的張大三家內,又是另一番景色。

“快走,快走,這次千戶大人的喜酒,我們一定要趕上去喝。”

三子爹笑着催促道。

“好了好了,你催什麼?”

三子娘一邊不滿地道,一邊最後對着銅鏡摸了摸頭髮,道:“媳婦,你看我這頭髮可是亂了?”

她地兒媳婦翠枝道:“婆婆,我看挺好的。”說着她也對着銅鏡,照了照自己。

三子娘放心地道:“那就好,這次進城,我們可不能衣衫不整,讓人笑話了。”

三子爹不耐煩地道:“好了好了,誰會笑話你們,趕不上喝千戶大人的喜酒。那纔是真讓人笑話了。”

此次黃來福成親的喜事,他們這些軍屬又得到好處,前些天時。五寨堡的一些軍戶們,在楊安章楊百戶等五寨堡軍官們的組織下,在杏嶺子小山村村民們羨慕的眼神中。又給每個旗軍家屬都送了一些喜面來,說是千戶大人地成親恩惠賞賜,每個旗軍家屬都有,還讓每個軍屬們去五寨堡內喝千戶大人地喜酒。

而且他還和三子爹說,今天旗軍放假,三子爹正好可以去看看自家的兒子。

說實在話,這些旗軍們,平時家屬是想見也見不着地,因爲大部分時間裡,這些旗軍們都是在較場內操練。等閒難得出來。

聽了這些話,三子爹自然心動,千戶大人這麼仁厚,現在千戶大人有喜事了。這喜酒,自然是要去喝,況且有一些天沒見到兒子了,不論是婆娘還是媳婦兒。都很想念,今天正好去五寨堡看看兒子,看他變成什麼樣了。

還有婆娘和媳婦兒,長這麼大了,還沒出過遠門,現在讓她們去五寨堡見見世面也好,三子爹這樣想。去過五寨堡一次地他。自然是認爲自己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

三子娘道:“好了,好了。這老頭,就知道催。”

她最後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對媳婦兒道:“媳婦,家裡送給千戶大人地東西,都帶好了嗎?”

媳婦兒道:“婆婆,都帶好了,不就是一些喜蛋,還有那隻老母雞嗎?”

三子娘道:“那就好。”

忽然她又有些猶豫,對三子爹道:“他爹,俺們家就送這些東西,這禮會不會太輕了?”

三子爹沉吟道:“前些天那些軍爺們來時說,千戶大人的喜事,千戶大人有交待過不必送禮,反正貴重的禮俺們送不起,送了千戶大人也不稀罕,就送些喜蛋表示心意吧,千戶大人不會怪罪的。”

三子娘點了點頭,一家最後整理好,興致勃勃地出門而去。

這種情形,來自四面八方,各人紛紛來到了五寨堡內,更增添了五寨堡內的喜色。

按千戶宅內和岢嵐州顧千戶的意思,今年黃來福的喜事要大辦,所以除了在千戶宅內張燈結綵,大擺酒席外。還有五寨堡內的較馬場,和堡外的大較場上也是擺滿了酒席。千戶宅內放出話來,只要是來喝喜酒的,黃家都表示歡迎,不論他是堡內地軍戶,還是各地到五寨堡來的流民們,都可以坐到酒座上來。

這個消息早在幾天前就傳出,因此到了這天,堡內堡外的人,更是蜂擁而來,讓五寨堡擠得滿滿的。特別是原先在五寨堡內地流民們,今天更是早早就佔好了位子,領着一家老小,準備大吃一頓。再聽到各處不斷地傳來的鞭炮聲,大家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而今天的五寨堡地旗軍們也是放假一天,這些時間不斷的嚴厲的操練,可把旗軍們累壞了,因此大家都趁機放鬆一下。

今天是千戶大人的喜事,黃來福已經說了普通旗軍不用送禮,大家來喝杯喜酒就是了,當然,除了一些輪流巡邏守堡的軍士們外,他們並不能外出,只能在較場內喝,到時還有他們的家屬陪伴。

而此時在堡外的大較場上,早已是裝扮一新,較場各處,掛滿了大紅燈籠。較場上,已是擺滿了各種酒桌,上面放着一些糕點,具體地正餐,自然要等到晚上。

錢氏正在指揮着一些五寨堡軍戶婦女們,在忙進忙出地。前些天中,她忙於五寨堡大畜場的事,不過到了現在,事情已經是告一段落了。而到了這兩天,關於千戶大人婚慶地喜事,她自然得到楊氏的話許,組織了一些五寨堡的婦女們出來做事幫忙。

此時,她就不停地在忙着,組織婦女們安排桌位,擺放糕點,旁邊還有一些小孩們,在父母的許可下,穿上了新衣服,拿着一些鞭炮在到處亂放玩樂,整個較場內,都是顯得喜氣洋洋的。

按五寨堡當地的風俗,成親時,需要擺酒席一天,早,中午是副餐,晚上迎親後,是正餐。千戶宅內,自然是招待較重要的客人,五寨堡較馬場內,是旗軍們及家屬們的招待之地。五寨堡外的大較場內,是屯丁及家屬們的招待之地。

而除了這些地方外,五寨堡外的大較場外,還擺了無數的酒席,專門招待那些聞風而至的流民們。這麼多人,酒桌自然是一個問題,除了五寨堡內的軍戶們家中的飯桌外,還有各個農場的飯桌也擡來,再不夠的話,還到了一些民堡中去借。

總之,黃來福這場婚事可謂是搞得聲勢浩大,一場婚事下來,怕就要花去近千兩銀子。

此時,正是早上副餐,在衆人坐定後,五寨堡外的大較場內還好,屯丁及家屬們還算斯文。但在大較場外的流水席中,那些流民們都是拖家帶口來吃,一時大人笑,小孩哭,鬧成一團。還有各地的民堡的民戶們,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飛快地趕來。

各人一坐定後,就見桌上那些糕點以飛快的速度沒了,還有一些米粥之類的飯食,也是按每分鐘以一桶的速度消失,不過黃家爲了這天,準備吃的東西非常多,倒也不怕各人吃得快。

錢氏一邊忙着,一邊看着身旁的劉玉梅,今天她也和妹妹劉二妞一起來幫忙錢氏做事,招呼客人。現在的劉玉梅,由於在宣傳隊內做事,已經成爲了五寨堡的名人,各人都很喜歡聽她唱歌,她唱的每一首歌曲,都是風各地,特別是《五寨堡》,《軍哥哥》等,許多人都會哼唱兩句。

此時許多屯丁們看到她後,臉上都是露出了仰慕的神情。不過劉玉梅卻是對各人這種神情視若無睹,只是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錢氏當然明白她的心思,笑道:“玉梅啊,你不要擔心,千戶大人成親,這是好事。等顧家小姐後,將來第二個你會輪到你了,你不用着急。”

劉玉梅臉上一紅,低聲道:“大姐,你說什麼呢?”

錢氏笑道:“好了好了,你的心事我怎麼會不明白?不過各人命不同,我們當然不能和顧家小姐相比,不過呢,將來玉梅做個妾室,也是很不錯的,千戶大人是個善心人,將來會好好對你的。劉玉梅眼波流動,不過卻沒說什麼。

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13章 發糧餉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51章 軍歌(1)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5章 火熱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65章 規劃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94章 歡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33章 掩護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44章 度種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6章 這一年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33章 威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28章 入朝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68章 迎接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章 家人溫馨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12章 老營堡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68章 迎接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7章 變化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40章 大捷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5章 軍與兵第112章 老營堡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2章 過節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61章 成親(2)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87章 大鐵廠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章 附身邊軍第241章 徵日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
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13章 發糧餉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第51章 軍歌(1)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5章 火熱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4)第265章 規劃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94章 歡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33章 掩護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244章 度種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210章 申明亭前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201章 萬曆帝的陶醉第206章 皇帝有請、見爹孃、進宮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6章 這一年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4章 萬曆帝、春耕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33章 威力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6)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28章 入朝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251章 三十年河西第168章 迎接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1)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2章 家人溫馨第130章 軍醫、爭功、李如鬆到來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12章 老營堡第49章 編伍、練兵(1)第168章 迎接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27章 變化第177章 大規模建設、老婆來了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第240章 大捷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5章 軍與兵第112章 老營堡第207章 皇莊事宜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3)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2章 過節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61章 成親(2)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87章 大鐵廠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85章 想要撫賞?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章 附身邊軍第241章 徵日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80章 八角堡開荒第97章 有了兒子、各方來賀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1)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