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反響、升官、撫卹

將這些俘虜全部處死,黃來福並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或許一個後世人來到古代,沒有了後世種種約束,性情反而會更加飛揚,行事會更加的快意。

黃來福自認爲在後世是一個很溫和圓滑的人,沒想到自己竟可以毫不眨眼地下令殺死上千個俘虜,事後想起來,他也感覺很驚訝。

而五寨堡大捷也很快傳向了四面八方,不說整個山西鎮的百姓聞聽後爲之沸騰,人人取出鞭炮歡慶,人心很快穩定了下來。這些時間裡,由於蒙古人入寇,各個州縣軍堡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惟恐有一天蒙古人就出現在自己的家門外。這下好了,入寇的蒙古人全部被殺死,大家都安全了。

對於黃來福下令殺死上千蒙古俘虜的事,百姓們反應都是解恨。山西鎮居於邊鎮,百姓們早飽受了這些韃子們的騷擾。至於總兵劉明安等人,一方面是對黃來福的大勝感覺到酸楚難言,暗暗後悔自己爲什麼不早率兵夾擊,一方面對於黃來福行事的冷酷無情,各人又是感到暗暗的心驚。

而捷報傳到朝廷,萬曆皇帝大喜,前幾天蒙古人入寇的消息剛傳到北京,萬曆帝正在憤怒頭疼,沒想到幾天後,五寨堡大捷的消息就傳來。歡喜之下,萬曆帝率領羣臣,祭告郊廟,又到御皇極門宣捷,羣臣也識趣地上表稱賀。

最後萬曆帝下令將五寨堡大勝的消息刊登到邸報上,黃來福以少勝多,取得輝煌的勝利,更是傳往了大明八方,隱隱己有勇將之稱。

一系列活動後,萬曆帝論功行賞。黃來福斬首甚衆,又斬其巨魁,依功應該升爲總兵,不過內閣首輔王家屏認爲,黃來福一年之間從守備升到總兵,升遷過速,怕是與國非富。萬曆帝認爲很有道理,黃來福現在還不到二十歲,如果就升爲總兵,確實是升得太快了。萬曆時官運最好的武將李如鬆,也不過34歲才升爲總兵,己經被人議論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於國非福。

最後擢升黃來福爲副總兵,從二品,平時駐防五寨衛,冬移防老營堡,又照應偏關的安全,賜世襲本衛世指揮使。餘者一干部下,皆有封賞。此外八角堡守備徐學世,斬首500級,升爲遊擊。神池堡田大付,斬首500級,加之以前斬首的馬賊數,二功並列,升爲參將。

賞功後,就是罰了。寧武總兵劉明安,還有偏關參將等人,畏敵如虎,坐視敵掠,加上黃來福,田大付,馬久英監軍等人的聯名彈劾,萬曆帝大怒,養着這些人光吃飯不幹活,養之何用?

很快,寧武總兵和偏關參將等人被罰,劉明安被貶數級,謫往廣東某地任參將。偏關參將被貶往陝西某地任守備,岢嵐道兵備官高其被謫往江西,此外還有一些畏戰的將領,也是紛紛被降級罰俸。

此次五寨堡大戰,對於黃來福來說,是收穫極大,不過也還是有一些餘波。一些御史言官風聞黃來福殺俘,便上書彈劾黃來福濫殺。

不過見了這些彈劾的奏疏後,萬曆帝卻沒什麼反應。

對於萬曆帝來說,他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在原來的歷史中,援朝戰爭結束後,萬曆帝就下令將所有的日軍俘虜斬首,還將抓到的幾個日軍將領囚往北京凌遲。

所以此次黃來福斬殺蒙古俘虜,萬曆帝不但不以爲怪,反覺得黃來福脾氣很合自己口味。不過他是個公私分明的人,在發給五寨堡監軍馬久英公公的密旨中,萬曆帝讓馬公公催黃來福趕快分錢。快過年了,黃來福答應今年分紅的錢,也該上交了。

黃來福很快有了迴應,雖說秋後虜賊入寇,五寨堡損失慘重,需要撫卹的地方很多,地方財政上有些困難,但他答應今年分給萬曆帝的錢,一兩銀子也不會少。

這讓萬曆帝頗爲感動,他私下對鄭貴妃嘆道:“這黃來福真是忠臣啊!”

公元1591年12月28日。

天氣更是寒冷,滴水成冰。路旁那密密麻麻十字架上蒙古俘虜的屍體,都己經被凍得乾硬。讓路過的人見了,無不心懷畏懼。不過在春天來臨之間,黃來福還不打算將他們埋葬,他要最大效果地起到殺雞儆猴的效用。

朝廷的反應及封賞,暫時還沒有傳到五寨堡。黃來福己經領着五寨堡的軍民們開始了清理場地,重建家園的工作。

城外很多居民們的房屋,在這次的戰火中,都被毀於一旦。雖說這些人都不是五寨堡的軍戶,五寨堡的軍戶們,不是住在五寨堡城內,就是住在各個農場內,並沒有受到損失。他們大多是城外各作坊的工人,還有一些逃荒到五寨堡的流民們。

黃來福在街頭施粥,並安排五寨堡的屯丁及戰士們,爲這些人建地窩子,以讓他們渡過寒冬,當然了,那些作坊的商賈們,也是要出一部分錢的。看到五寨堡各個農場,在此次的戰火中都是安然無恙,很多商賈們,都己經決定,以後也要將自己的作坊們,建得如五寨堡各農場一樣堅固。

當然,這需要很多錢,於是很多商賈們,又是幾家或是十幾家合力,各人一起修建大圍牆,將自己一些作坊們,及僱工的住所房屋們,全部圈進去,以後就有了保護。

“戰火無情啊。”

黃來福領着一干軍官們在城外巡視,看着那些忙碌的工人們,所到之處,衆人們都是向黃來福施禮。黃來福心想,城堡建得再堅固,還會被攻破,城池再在內地,也是會被波此受損。所以以後最重要的,不是大修城牆,而是主動出擊,清除邊鎮的危險,擴大緩衝地盤。

受損的家園在修建,除此以外,五寨堡軍民們的撫卹獎勵,也是開始進行。

按五寨堡軍隊的受傷及陣亡撫卹條例,軍士陣亡了,一次性發給其家人撫卹費30兩銀子,戰士們的遺孀,每月還會發給米一石,以保證他們的家人生活無憂。這是陣亡撫卹,此外還有傷殘撫卹。發給一次性傷殘撫卹費20兩銀子,每月還補助五斗米傷殘費。

此次五寨堡軍士,陣亡有71人,每家都發給了撫卹費。還有受傷52人,除了30人可以醫治好外,餘下的22人,需要退役了。黃來福也是對他們妥善安排。還有陣亡的屯丁82人,也每家發給撫卹費20兩銀子。受傷殘廢的人,除傷殘費外,同樣每月有幾鬥米的補助。

當黃來福領着五寨堡軍官們,將撫卹費和傷殘費,一家一家地發給那些家屬時,那些女人和老人,都是痛哭下跪,感謝黃大人的仁慈。旁邊衆人也是看得感動,心想爲黃大人賣命就是值得。

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240章 大捷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34章 城破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7章 探獄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28章 入朝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34章 慘烈第75章 大過年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32章 豎儒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37章 提督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56章 收稅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81章 武裝開礦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233章 威力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8章 轟動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68章 迎接第84章 蒼涼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章 附身邊軍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67章 播州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89章 激戰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89章 激戰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94章 歡聚第252章 還鄉第243章 對馬島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78章 大移民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1章 商議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33章 威力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
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240章 大捷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234章 城破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70章 你頭殼被門板夾了?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45章 交權、招兵第259章 火炮、軍校第106章 傷亡慘重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227章 探獄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228章 入朝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134章 慘烈第75章 大過年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232章 豎儒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37章 提督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13章 天下開礦第47章 豐收的喜悅(1)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56章 收稅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56章 望遠鏡、紙殼彈筒第81章 武裝開礦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22章 到達、轟動(1)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233章 威力第223章 又入京、石星的期盼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8章 轟動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125章 羨慕同食第145章 進門、得子、朝鮮之亂第168章 迎接第84章 蒼涼第115章 樹活不了第1章 附身邊軍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4)第72章 神池、馬賊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91章 大勝、斬首第105章 不利、陰影第267章 播州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89章 激戰第180章 走口外、三娘子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89章 激戰第85章 紛爭、大水災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94章 歡聚第252章 還鄉第243章 對馬島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188章 小姨子是姐夫貼心的小棉襖第215章 陳於陛的感觀第64章 五寨堡五年發展計劃(2)第178章 大移民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21章 商議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233章 威力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255章 刺刀誕生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54章 平壤攻防佈置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