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敲鐘

五十名河西兵,除了王人傑去了右龍武,剩下的都留在右金吾,有了正式編制。

那麼問題來,他們原先頂替的那五十個人怎麼辦?

沒辦法,編制有限的,河西兵頂替了,那麼他們就沒編了,俸祿也被停了。

所以五十個人全都跑來右金吾衙門要說法。

這些人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不敢來這裡鬧事,但是他們敢,因爲這些人裡面的大部分,爸爸就曾經在右金吾任職,他們是接的班,早就將右金吾當成自己的家了。

面對這些人,韋昭訓也頭疼,如何安置是個大問題,而這些人的要求也很高,必須恢復像從前一樣的待遇。

如果韋昭訓做不到,人家丟了飯碗,沒了活命的根本,會幹出什麼事情來誰也不清楚。

所以韋昭訓找到李林甫,希望能在右金吾增加編制,好安頓這些人,李林甫可能答應嗎?

編制是你張張嘴就能要來的嗎?

爭取無果之後,韋昭訓找上了李瑁。

而李瑁剛剛在左衛點卯結束,準備前往偃月堂,就在平康坊外,被韋昭訓給截住了。

「隋王給想個辦法吧,都是長安本地人,安置不好免不了會出亂子,」韋昭訓也是不想惹人,三個五個無所謂,五十個確實有些人多勢衆了。

事情看起來不大,但是處理起來難度卻不小,來硬的吧,其它衛府的鐵飯碗也會不滿意,心想着我吃飯的傢伙能這麼隨便被剝奪嗎?他們也會站出來支持這些人。

所以說,很多人都在盯着韋昭訓,看他到底會怎麼解決。

李呵呵道:

「一開始選中他們,就是因爲他們自願空出位置,掛着名領着俸不當值,如今沒了名額,回來鬧事了,這樣吧,你慣着些他們,讓他們再鬧得大一點,屆時方便收拾。」

韋昭訓一聽這話,瞬間領悟了,笑了笑道:

「還是隋王厲害,這個主意不錯。」

李瑁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韋昭訓,答應這些人的要求,然後拖着不辦,

告訴他們我正在想辦法,你們不要着急。

那麼等到這些人沉不住氣的時候,就會越來越鬧,一旦哪天做出些出格的事情,便可以這個罪名,正大光明的將他們踢掉。

不是我不給你辦,你不能鬧事啊,鬧事我就要法辦你們,因爲你是噁心聚衆鬧事,是違法的。

說白了,就是韋昭訓要引誘他們將事情鬧大,鬧得犯了錯,那麼就依律辦事屆時其它衛府也不會說什麼,人家在給你們辦,是你們做的太過火了,怨不着旁人。

偃月堂,蓋擎也在,他現在不像從前那樣只有已時可以參加議事,李林甫給了他極大的權限,你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蓋擎接手的,本來就是李林甫兼領的左領軍衛,所以蓋擎也清楚,不聽右相的話,他就管不了左領軍。

人家李林甫早就將左右領軍衛當作自己的隊伍了,所以大將軍印璽,仍在李林甫這裡,人家是交權不交印。

此刻的偃月堂非常繁忙,其一,是韋堅開挖運河的工程,進入最繁瑣的階段,各個環節都要慎重應對,雖然朝廷不出錢,但是所有的程序還是要走的,還要監督韋堅將工程做好。

其二,是朔方那邊打起來了。

「王難得醒了,右耳失聰,不知道是暫時的,還是永遠都聽不到了,」李瑁非常隨意的在蓋擎身邊坐下後,蓋擎小聲說道「方纔兵部在議,王大將軍已經派軍進入草原,與拔悉密丶回丶葛邏祿三部達成聯盟,共擊突厥可汗烏蘇米施,西北方向,皇甫惟明率軍從積石城出,攻宛秀丶百穀丶大莫門城,這是要爲鴻臚丞李峴出使吐蕃壯威...:.:」

蓋擎將剛纔的議事內容,都跟李瑁詳述了一遍,然後指着眼下正坐在李適之身邊,與李適之小聲交談的那個黑瘦中年,道:

「那個就是慕容經國,剛剛纔進來。」

李瑁點了點頭,看向對方,而慕容經國恰好也朝李瑁看了過來,他臉上的表情非常複雜,笑的也很勉強,可見大唐開出的條件,讓他非常爲難。

這種級別的國使,待遇是很高的,大唐這邊不會爲難他,也不會奚落嘲諷,

打仗是打仗,政治是政治嘛。

如今仗打完了,怎麼彌補損失,李林甫是要在慕容經國身上打主意的,讓對方對大唐越發畏懼,才能迫使尺帶珠丹做出更大的讓步。

「李峴臨走之前,曾向我辭行,這小子多半是得了他爹的囑咐,兩頭下注,」李瑁小聲笑道:

「長安是非常複雜的,能信得過的人屈指可數,你要當心,提防着所有人。

蓋擎微笑道:

「我本來還想提醒隋王當心李峴,如今看來有些多餘了,隋王目光如炬,早已瞭然於胸,放心,我有分寸。」

這時候,慕容經國起身向李適之道別,然後在另外一人的陪同下,躲過堂內忙碌的人羣,來到李瑁面前揖手,用腳的漢話道:

「番邦小臣,見過隋王。」

李瑁客氣起身,擡手示意對方坐下。

慕容經國與身旁那人就這麼席地而坐,坐在了李瑁對面。

「聽說大將軍近來一直陪在慕容國使身邊?他對我大唐當下的盛世之景,應該有所瞭解了吧?」李瑁朝那人笑道。

這個人,李瑁認識,左威衛大將軍,吐谷渾末代國王諾易鉢的曾孫慕容神威。

慕容神威點頭道:「錦繡河山丶盛世太平,物阜民豐,四海來朝,他都看在眼裡,對我大唐的傾慕之心,無以復加。」

「是的,是這樣的,」慕容經國趕忙道。

像這類國使,朝廷是肯定會派遣專員陪同的,好吃好喝,還帶你四處逛逛,

只會讓你看到你該看到的,不該看到的你肯定看不到。

比如長安南城也有貧民窟,這個指定不會帶你去。

你想去洛陽看看,那麼也只能去洛陽,沿途郡縣只住驛站不能進城,否則會影響對方對大唐的整體印象。

這就好比埃及金子塔旁邊都是一堆爛房子,但不會出現在視頻裡,艾菲爾鐵塔下面全是小偷扒手,不會讓你知道,英國號稱全民免費醫療,但能享受到的其實沒幾個,歐洲人基本不會留客人在家裡吃飯,因爲他們沒錢買食物,嫁到外國的女人不會告訴你們,其實她們在外面要負責養活老公一家。

慕容神威幾個月以來,帶着慕容經國去了不少地方,以至於後者對大唐的仰慕已至極點,恨不得自己永遠都能夠住在長安,成爲唐人。

大唐的海納百川就是這麼來的,讓你心神嚮往。

「談的怎麼樣了?」李瑁開門見山的問道。

慕容經國苦笑道:

「都是拜隋王所賜,我們這次要爲大唐準備一份豐厚的貢品,但目前還沒有最後的定論,小臣不敢答應這樣的條件。」

這就是爲什麼,慕容經國在外面等了很久,等到很多事情議完之後才讓他進來,而他剛一進來,就是兵部議事。

一個是王忠嗣在草原摧枯拉朽,一個是皇甫惟明的主動出擊,就是要驚嚇對方,告訴他,我大唐剛跟你們大打一場,現在還有能力出兵。

畢竟尺帶珠丹在長安唯一的消息來源就是慕容經國,所以慕容經國看到的聽到的,都會對尺帶珠丹將來的判斷做出影響,具體會有多大讓步,還得看李峴。

正所謂強國忌相臨,眼下的吐蕃就好比隋朝時候的高句麗,是大唐的心腹大患,武力上擊敗你還不算,還要想辦法抽空你的國力。

尺帶珠丹眼下肯定也是非常猶豫的,我不答應條件吧,大唐好像還有能力來千我,我答應吧,十幾年緩不過勁來,怎麼選都不合適。

「不要說什麼拜我所賜,事情是你們挑起來的,以至於我河西隴右遭受損失,」李瑁淡淡道:

「這筆損失,你們必須賠,如果不給,那我們自己去拿。」

慕容經國一聽這話,苦嘆道:

「我番邦小域,實在沒有那麼多財物,不比大唐物華天寶,您是去過那邊的,我們的土地種不出糧食,我們的牛羊沒有牧草,我們的孩子沒有衣穿李瑁擡手打斷對方訴苦:「你們的人還不識擡舉。」

蓋擎忍不住笑出聲來。

大家都清楚,慕容經國眼下能做的,就是儘量與大唐討價還價,李林甫那邊說不通,就得尋求其他人幫助,比如李適之,比如李瑁。

私底下給大臣們一些好處,幫着他們說話,若能成事,便是給贊普省了大頭,所以他主動懇求,希望能去隋王宅拜訪李瑁,言外之意,就是我有一份孝敬,看您願意不願意收。

他知道李瑁可以對李林甫造成影響,所以李適之那邊談不通,只能找李瑁試試了。

像這種賄賂,楊釗就敢收,但是李瑁不敢。

賺錢不是這麼個賺法。

「我公務繁忙,沒時間見你,再說了,你也不夠資格見我,」李瑁淡淡道。

說罷,李瑁朝慕容神威遞了一個眼色,後者與慕容經國小聲低語幾句後,拉着這位垂頭喪氣的吐蕃國使離開了。

「他其實心裡也清楚,無可挽回了,只是盡心盡力罷了,敗成那個樣,有什麼資格跟我們談條件?」蓋擎笑道。

李瑁正色道:「所以啊,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輸。」

蓋擎聽懂了李瑁的言外之意,點了點頭。

王秀最近老實的一批,因爲她知道洛陽金鳳樓被燒,跟她有關係,而她現在也知道了那座金鋪子,是武明堂的產業。

不要惹武家的人,除非你不想去洛陽。

大唐的豪門氏族都有其地盤,他們的地盤就是所謂的郡望,去了太原不要惹郭王,在長安不要惹韋杜,去了河北不要惹二崔一盧,洛陽自然不能惹姓武的。

張二孃都差點被燒死,王秀算是徹底見識了長安的險惡,心知這個地方,

不是她一個小蝦米可以興風作浪的。

但是她倒也不擔心會被人秋後算帳,朔方已經打起來了,在這種時候,沒有人敢動她。

她至今還不知道,她在金鋪子惹下的人,到底是誰,張二孃沒有告訴她,韋堅也沒有告訴她,她只是猜測對方來歷極大,不然不會引發長安兩次走水。

這天是四月十五,王秀帶着家僕侍衛,按照往常那樣去大興善寺敬香。

大唐崇道者多,但並未疏遠佛教,正相反,佛教在當下也進入了鼎盛期,長安的幾座寺廟香火極盛。

大興善寺是隋朝楊堅修建,是長安最大的寺廟,佔據一坊之地,這座寺廟在長安最大的信徒,就是京兆韋。

韋家是信佛的,雖然皇帝信道。

韋皇后時期,甚至將自己的父親韋玄貞追贈鄯王,一度將大興善寺改爲鄯國寺,不過在李旦繼位之後,重新恢復舊稱。

從這一點就能看得出,老韋家與佛教淵源極深。

每月初一十五,是佛寺敬香的日子,有廟會百戲各類活動,而這天的大興善寺,韋家來的人是最多的。

因爲十五這天,有敲鐘祈福的活動說是祈福,實際上是賺香火錢,敲鐘不是讓你白敲的,敲一下最少給二十錢,上不封頂,看你誠意如何。

寺內這口大鐘,也是整個長安最大的一口鐘,上面遍刻銘文,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鐘樓下,數不清的貴人們正在排隊,等候敲鐘,大部分都是女人,因爲她們的男人都在上班。

王秀此刻也等候在這裡,她從前後左右貴婦們聊天的話語當中不難聽出,

其中很多姓韋的,即使是嫁了人的韋氏婦人,依然保持着對我佛的虔誠。

她現在老實了,主動與周圍的貴婦人攀談起來,而且會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露出自己的家世。

王忠嗣的女兒,無疑會被人高看一眼,所以王秀很快便與大家熟悉起來,

家長裡短,噓寒問暖,聊得還挺熱絡。

「竟是裴夫人?小女失禮了,」王秀朝着一名端莊的婦人施禮,後者微笑上前扶她起身。

裴夫人,自然就是裴寬的妻子韋氏了,只見她上前笑道:

「好一個伶俐的小娘子,生的端的美貌,太原出貴女,果然不虛。」

周圍人羣在得知王秀的身份後,也是都笑呵呵的跟她打招呼,但其實很多人都在心裡看笑話。

因爲王秀和元載的事情,眼下鬧的是長安盡知,後世消息最靈通的是村口情報局,在大唐是貴婦情報局。

貴婦嘛,諸事無憂,就喜歡打聽事情,聊八卦,裴夫人韋氏,也是知道王秀那些事情的。

此時見到只覺可惜,多好的一個小姑娘,怎麼就是個缺心眼呢?王忠嗣就把閨女教成這個樣子啊?

王秀又不傻,心知很多人其實都在背地裡鄙夷自己的行爲,但是她並不在乎,在乎的話就不會跟元載處對象,處了,那句說明我壓根不在意這些。

漸漸的,輪到王秀敲鐘了,他在僧尼的引導下登上鐘樓,一手扶着鍾並不使力,而是由對面的年輕僧人負責出力,因爲鍾又粗又大,王秀甩不動。

「咚~~~」

聲音沉悶,並不刺耳,反倒會給人一種別樣的寧靜。

敲鐘給錢沒有上限,但是數量有,最多隻能敲二十下,這是因爲其他人還要敲呢。

王秀是個大方人,一共給了八百錢。

但是就在她下樓的時候,見到了一張做夢都會夢到的臉龐。

而那張臉,此刻也正自不轉睛的盯着她。

王秀內心一驚,下意識的便避開對方眼神,想要回避,結果裴寬的妻子主動過來拉着她手,朝着韋妮兒走了過去:

「來吧,我爲十二孃引薦一下,這位是我們韋家的小娘子,家中排行第三,

小字妮兒,父親右武衛大將軍韋昭訓,如今嫁入隋王府,她是咱們韋家的大宗勳公房直系,你來長安不久,汝二人年齡相仿,平日裡可以多親近親近。」

說罷,裴夫人又爲韋妮兒介紹了王秀。

王秀的冷汗都快冒出來了,天殺的,竟然是李瑁的那個王孺人,撞誰手裡不好,撞在太子的死對頭手裡了。

我那天罵的,是聖人的龍孫?怪不得韋堅會那樣緊張。

王秀心裡咯瞪咯瞪,強擠出一副笑臉,朝着韋妮兒微笑道:

「三娘當面,今後說不得要多多打攪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她心裡瘋狂的期盼着對方千萬不要在這裡給她甩臉色,否則今後整個京兆韋,都會不給她好臉。

韋妮兒笑了笑,主動上前拉起王秀的手,道:

「你比我大,我便權當稱呼你一聲姐姐了,今日廟內偶遇,也是緣分,待會自當在寺內找間靜室,與姐姐親近一番。」

王秀手臂一抖,無奈的答應一聲。

裴夫人笑道:「你有孕在身,不要排着了,先上去祈福吧。」

韋妮兒點了點頭,手指甲狼狠扣了王秀的手心一下,笑道:

「十二孃等着我,我很快便下來。」

這裡排隊的,一半姓韋,自然樂意讓自己人插隊,別人的話那就不行了。

韋妮兒很快敲完鍾,便在一名接引僧的引路下,帶着戰戰兢兢的王秀去往一所幽靜的庭院。

長安所有的寺廟,都給大客戶留着居住之所,名義上是打坐修行的禪室,實際是爲了給人家行方便,因爲有時候廟會很晚結束,這類大施主困了倦了懶得回家,可以留下來過夜。

這就是業務。

「坐吧,愣着幹什麼?這裡只有咱們倆個人,你要是想打我,我可躲不開,」韋妮兒找了個蒲團自顧自坐下,冷笑着看向對方。

王秀當下,已經不是那麼緊張了,因爲屋子裡只有她們倆,說什麼話也不疑被旁人聽去。

「是我的錯,我那日要知道是你,怎會那般形狀?那天碰巧正在氣頭上,所以才委屈了三娘,」

王秀主動走近坐下,道:

「隋王是我叔父,咱們可不是外人,三娘原諒我吧。」

韋妮兒是個小心眼,屬於眶毗必報那類人,眼下沒有收拾王秀,那是因爲武明堂給她出了主意,這個把柄她是要緊緊握着,吃死王氏父女的。

韋妮兒冷笑道:

「我就問你,你是不是見過張二孃,老實跟我說,我若是聽了假話,今晚就入宮求見父皇,將咱倆的恩怨,一筆一筆說給父皇聽。」

「別別別,我那是無心之言,不作數的,」王秀趕忙擺手道:

「不知者無罪嘛,三娘就不要計較了,我願意做出彌補,你儘管開口。」

韋妮兒冷哼一聲:「先回答我的問題。」

「沒見過!」王秀斬釘截鐵道。

韋妮兒挑眉道:「真沒見過?」

「真沒見過,來了長安還未來得及拜訪,她如今又出了那件事,自是更不方便了,」王秀正色道。

韋妮兒笑道:

「可是張二孃親口告訴我,你找過她,你知道不知道,就是因爲你找了她,

那座鋪子才被人給燒了,而張二孃也同樣被還以顏色。」

王秀頓時異,愣在當場,好啊,我沒有出賣你,你反倒先將我給賣了?

她今天自打知道自己那天得罪是韋妮兒之後,腦子裡立即便反應過來,當時自己去找張二孃描述了一番韋妮兒相貌,打聽這個人的時候,實際上張二孃已經知道是誰了,但是對方竟然沒有告訴我。

王秀雖然來長安的時間不久,但也知道韋妮兒與張盈盈是從小到大的朋友,都屬於長安貴婦圈,這麼近的關係,你當時竟然故意瞞着我?

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拿我當傻子?

猶豫片刻後,王秀點了點頭:

「確實見過,但是當時她沒有告訴我,那是你,如果她早點告訴我,我會上門賠罪的,也不至於後來發生那麼多事情。」

兩場大火,燒在長安,興慶宮都能看到,事情鬧得這麼大,她也心虛啊,但是她同時也知道,人證肯定是沒有了。

而韋妮兒今天就是要告訴對方,有人證噢,而且那個人證,你滅不了口。

「那麼大的委屈,我當時便去了翊善坊,找阿孃她老人家傾訴,」韋妮兒笑呵呵道:

「阿孃還勸我,不要跟你計較,我嘛,等到消了氣之後,似乎也沒有那麼恨你了。」

王溫秀臉色瞬間煞白。

翊善坊的阿孃,那肯定不是你生母,而是義母。

她畏懼韋妮兒,不僅僅因爲人家是李瑁的妻子,也是貴婦圈有頭有臉的人物,還因爲一點,對方是高力士的義女。

這麼說,高將軍早已知道這件事了?

那麼聖人呢?

「三娘,你饒了我吧......」王秀哭喪着臉哀求道。

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80章 姚 宋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94章 五武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90章 有喜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89章 金花箋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96章 莊嚴一家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4章 太原郭氏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91章 國寶郎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51章 鑰匙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83章 西市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3章 16王宅第3章 16王宅第167章 賞罰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45章 翹tun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349章 烏龜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78章 豹鬥犬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45章 翹tun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49章 狗舌頭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69章 朱墨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257章 離開第286章 敲鐘第361章
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180章 姚 宋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294章 五武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90章 有喜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89章 金花箋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96章 莊嚴一家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4章 太原郭氏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91章 國寶郎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351章 鑰匙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83章 西市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3章 16王宅第3章 16王宅第167章 賞罰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45章 翹tun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349章 烏龜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78章 豹鬥犬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45章 翹tun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149章 狗舌頭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69章 朱墨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257章 離開第286章 敲鐘第3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