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伊州大麴

涼州比之鄯州,景象要蕭瑟很多,畢竟這裡屬於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

氣候乾旱,植被自然不會繁茂。

但因其地理位置特別特別重要,所以歷史上是前涼丶後涼丶南涼丶北涼丶大涼丶西夏的都城,有西北首府之稱,實爲天下要衝,國家藩衛。

如果說隴右丶河西丶安西,大唐只能留下一個,那麼肯定是河西。

一個地方的崛起,往往符合當下的社會條件及歷史走向。

後世的武威,名氣不大,與其它的西北城市一樣,默默無聞,隱入塵埃。

但是在武則天時期,大唐的所有城市當中,洛陽第一,揚州第二,涼州第三,被稱之爲三甲。

是的,就在幾十年前,涼州的繁華甚至一度超過了長安。

爲什麼?大唐對外貿易的經濟特區,河西走廊貿易中心,北方佛教中心城市之一,長安在西北最大的屏障。

所以涼州之繁華,對於沒有到過這裡的人來說,絕對會驚掉他的下巴,

正因爲如此重要,所以節度使入朝拜相,多出自河西。

蓋嘉運是一個非常瀟灑的人,打仗的時候狠得一批,自前爲止可以說戰無不勝,但閒下來的時候,也是歌舞昇平,醉生夢死,玩女人是一把好手。

岑參在歷史上曾經有一首《玉門關蓋將軍歌》,可以說爲蓋嘉運這輩子做了一個總結:

勇猛蓋世,軍功彪炳,生活奢華,驕盈跋扈。

九月初十,李瑁帶隊進入涼州城。

在這裡見到的胡人面孔,遠比中原人來的更多。

他這個級別巡查地方,沒有什麼隆重儀式,也沒有什麼列隊歡迎,沒有誰會歡迎上面派人下來查他們。

而上面派到地方搞巡查的,也一般都很低調。

但是李瑁這一次很高調,他穿着自己的親王服,配金魚袋,身後的飛龍軍在城外全部配甲,威風凜凜的一支騎兵大隊,就這麼張揚跋扈的進入了涼州。

是的,非常張揚,京師來的自然瞧不起地方上的,何況還是禁軍,一個個高坐馬上,目中無人,俯視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羣。

「赤水軍蓋威,見過處置使,請容末將在前帶路!」一名頗爲威武的中年人,帶着一隊人馬趕來,朝李瑁行禮道。

李瑁上下打量了對方一眼,皺眉道:

「本使來的路上,聽說赤水軍已經調走了,你在軍中擔任何職,爲何沒走?」

蓋威笑道:

「末將擔任赤水軍討擊使,因要留下接待使君,所以並未隨軍換防。」

「赤水軍換防何處?」武慶沉聲發問。

蓋威笑道:

「駐紮祁連城,協助隴右防禦吐蕃。」

李瑁懶得在大街上跟對方閒扯,擺了擺手示意蓋威帶路,畢竟他要見的是蓋嘉運。

涼州節帥府的規模,是鄯州的三倍多,這可不是蓋嘉運修的,而是牛仙客。

事實上,節度使在地方,生活都比較奢侈,不止他們倆,王忠嗣在朔方也一定過的有滋有味。

當一個人擁有享受的權力,很難不去享受。

節帥府外,蓋嘉運遠遠看到李瑁的隊伍走近,帶着身後一衆將領走下臺階,邊往前走邊揖手道:

「蓋某何幸,竟然在這西北之地,得見隋王,怪不得涼州城今日的太陽升的那麼早。」

都言蓋嘉運跋扈,但人家明顯比皇甫惟明更客氣,這兩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刻板正經,一個泰然自若。

李塌也遠遠的下馬,攜衆人步行而來,揖手道:

「涼州之盛,蓋帥之功,今日叨擾,少不得要在這裡盤桓幾日,倒是給蓋帥添麻煩了。」

「哈哈......」」

蓋嘉運仰天一笑,豪氣干雲,上前拉着李塌的骼膊就往帥府方向走:

「別說數日,隋王就是不走,蓋某也不會覺得麻煩,只會高興,酒席已經備好,願與隋王一醉方休。」

接着,他又朝次子蓋威道:

「將隋王帶來的兒郎們,安頓在驛館,頓頓要有酒肉,餓瘦了一兩,我割你的肉補上。」

蓋威微笑點頭。

程元振一愣,本來強作輕鬆的腳步爲之一滯,本能的看向李瑁,內心喊道:趕緊拒絕啊,狗賊是要將咱們的人支走。

其他人的內心也多多少少出現一絲惶恐,人家剛上來就斷你的手腳,真要在帥府內發生異變,那不是籠中之雀嗎?

李瑁笑了笑,朝武慶道:

「帶兒郎們去吧。」

武慶的心理素質還是過硬的,聞言點了點頭了,帶隊跟着蓋威走了。

節帥府大堂,本來是議事的地方,莊重威嚴之地,喝酒本該有別的去處,但是蓋嘉運的大堂,眼下的佈置跟宴會場沒有什麼區別。而且李瑁掃眼一看,就知道這裡不是專門爲他佈置的,而是平時就是這副景象。

蓋嘉運的個頭,與皇甫惟明差不多,但是骨架非常大,肩寬體闊,肌肉實,雙目深邃,臉上的皺紋如同刀割一般,黑的臉龐彷彿野豬皮一樣堅硬。

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硬!

蓋嘉運發現李瑁一直在打量廳內的佈置,見狀笑道:

「蓋某人平日喜樂舞,帥府內其它地方都不夠大,所以便將前堂做爲排練樂舞的地方,倒是讓隋王見笑了。」

不見笑不見笑,你這不是跟基哥一個德行嘛。

長安教坊眼下比較盛行的《伊州大麴》,就是蓋嘉運整理之後,獻給李隆基的,歷史上還傳到了日本。

人家也是粗中有細,細中有精啊,

誰能想到模樣看起來這麼粗獷的一個大漢,對樂舞有着極深的造詣。

幾大碗烈酒下肚,蓋嘉運盯看李瑁的眼睛,笑道:

「鄯州情形怎麼樣了?皇甫還是像從前一樣,夜不能寐嗎?」

李愣道:

「他還有不寐之症?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初到鄯州的第一天,見過他一次。」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蓋嘉運豪氣的再飲一碗,擦嘴道:

「他還是太年輕了,如果能在隴右再呆上個三五年,就一切都想明白了,那時候就會像我一樣,該吃吃該喝喝,想睡哪個女人就睡哪個女人,一覺睡到大天亮。」

說罷,蓋嘉運掃視了一眼廳內正在互相敬酒寒暄的兩派人,淡淡道:

「蓋某知道隋王要來,所以早早便將他們都叫來了,方纔沒有爲隋王引見,是覺得沒有必要。」

李塌面無表情道:

「爲什麼沒有必要?」

蓋嘉運笑道:

「隋王難道不是衝着我一個人來的嗎?隴右的莫門軍已經進駐新城,與涼州相隔一百八十里,兩日可至,你在害怕什麼?」

好家夥,遮掩都不遮掩了,開門見山是吧?

李瑁笑了笑:「蓋帥這麼問,你又在害怕什麼?」

蓋嘉運堅硬的臉龐擠出一絲苦笑:

「我害怕什麼,隋王心裡一清二楚,蓋某命不好,偏偏在這種敏感時期,李楷洛又死在我這裡,朝廷怎能不生疑呢?就連那個李光弼,雖然僞裝的很好,但我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恐怕都想殺了我,清者自清,我也懶得跟他解釋。」

李瑁點頭道:

「關於李楷洛的死,朝廷已有定論,聖人對你還是信任的,並沒有懷疑你。」

蓋嘉運嘆息道:

「聖人對蓋某恩重如山,雖死難以報答,只是如今的朝堂奸妄橫行,難保不會迷惑聖聽,蓋某這裡有一份萬言書,請隋王返京之後轉呈聖人,蓋某是罪是功,皆在此書之中。」

李瑁點了點頭:

「一定幫你帶到。」

像蓋嘉運這種起家軍伍之人,不是說他不夠聰明,而是他身處的環境,

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跟中樞不在一個檔次。

一輩子都在軍中,沒有體驗過立身朝堂的那種感覺,根本不知道長安那幫人有多陰。

李瑁看得出,如今蓋嘉運還寄希望於能夠挽回李隆基對他的偏見,以爲朝廷對付他,是李林甫和裴耀卿的意思。

大錯特錯,功臣在皇帝眼中一文不值,而當功臣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

就需要奸臣站出來,幫皇帝處理掉功臣,背這口黑鍋。

別說你萬言書,就是十萬字百萬字,李隆基都未必會看一眼。

「中書門下有令,着我協防隴右,派遣赤水軍調防安人軍駐地,我沒有聽,」

蓋嘉運正色道:

「而是將赤水軍調至祁連城,如果安人軍方向有變,赤水軍可隨時南下,切斷敵軍退路,與安人軍內外夾擊,任誰都會認爲這纔是最好的部署,

但中樞卻背道而馳,是他們不懂嗎?不是的,他們那幫人腦子裡不想看怎麼擊退敵軍,一門心思想着怎麼削奪我的兵權,好像我比吐番的威脅更大一樣。」

李瑁能說什麼?只能硬着頭皮道:

「蓋帥多慮了,他們沒有這個意思。」

蓋嘉運笑了笑,舉杯與李瑁又飲了一碗,道:

「他們平日所飲,皆爲佳釀,不像我這裡的酒,像西北的烈風一樣,如火如刀,蓋某的性子也是如此,我雖耿直,但那幫人腦子裡在想什麼,我一清二楚,那個裴耀卿,擔心我將來入朝爲相,頂替了他,處處給我穿小鞋,

我都能想到,他在聖人面前不知說了多少讒言誣告。」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李擼笑道:

「是蓋帥想的太複雜了。」

蓋嘉運咧了咧嘴,突然岔開話題道:「秋日山禽正肥,明日隋王與我一同出城狩獵如何?」

站在李瑁背後的李晟一愣,下意識嚥了口唾沫,內心緊張到無以復加。

他聽李光弼說起過,涼州城絕不是動手的地方,那麼明日出城,是否算一次機會呢?

李瑁微笑點頭:

「我不勝酒力,蓋帥今日可不能將我灌醉了。」

蓋嘉運哈哈一笑:

「不勝酒力四個字,蓋某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聽過了,隋王是個有節制的人啊,好,今日只是小酌,等明日狩獵歸來,你我再一醉方休。」

李瑁低頭看了一眼桌子上,已經被蓋嘉運喝光的三個酒罈子。

你管這叫小酌?

大廳內,歌舞昇平,漢胡摻雜的樂工舞伎,正在下方表演着蓋嘉運最喜歡的《伊州大麴》。

此曲需樂工四十八人,舞使十二人,怪不得人家要在帥府的大堂設宴,

其它地方確實放不下。

郭知運在擔任隴右節度使的時候,爲李隆基獻上了涼州曲,蓋嘉運獻上了伊州曲,這兩篇舞曲眼下在教坊都是經常會表演的曲目。

宋代洪邁《容齋隨筆》記載:今樂府所傳大麴,皆出於唐......凡此諸曲,惟伊涼最着。

可見伊州曲和涼州曲在華夏樂府之中,也是極具盛名的。

古伊州,就是後世的疆新哈密地區,所以今天獻藝的舞使,都帶着點西域風情。

她個口中吟唱看的,是幾篇詩歌,伊州曲有采詩入樂丶因樂爲詩的特徵,這是李隆基同志改進創造的。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

「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

這是王維的伊州歌,與其它歌曲一樣,大多描述的邊疆征戰,別離思念之情,其音調悽楚悲涼,使人惆悵感慨。

樂舞是情感的表達,容易與人們內心深處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情感,形成共鳴。

所以當樂舞開始之後,大廳內兩個派系的人所呈現出的表情,完全不一樣。

河西諸將這邊,有人面色肅然,隱有悲愴,有人閉上雙目,樂聲與情感在體內碰撞,他們對於這種帶有邊塞情懷的樂曲是有共鳴的。

不像李瑁這邊的人,看的是舞,聽的是樂,沒有感情。

「隋王在宮裡,見過表演伊州大麴嗎?」蓋嘉運換了一個坐姿,專注的欣賞着下方的舞樂,已經很久都沒有說話了。

李瑁聞言道:「自然是見過,但與你這裡的略有不同,總覺得教坊的伊州曲少了些什麼。」

蓋嘉運苦笑道:

「牧羊驅馬戎服,邊關思鄉故土,這纔是伊涼大麴,長安的那個變了味了,也是,他們不懂的,不過那些詩人們,卻不失爲我邊疆兒郎的知音。」

說着,蓋嘉運以手託額,喃喃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君莫笑......君莫笑......他們豪飲是對酒當歌,我們還得擔心君會笑。」

「胡地迢迢三萬裡,那堪馬上送明君。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不用吹。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遊俠兒..·:..此生未能與孟襄陽把酒暢飲,

實爲生平憾事。」

李瑁一副恍然的樣子,點頭道:

我知道區別在哪了,一個是惆悵沉重,一個是典雅雄壯,一個多爲離愁別緒,一個多爲豪情壯志。」

蓋嘉運哈哈一笑,拍掌道:

「總結的好,隋王是懂樂舞的,也懂我邊疆兒郎,你若出任節度,要比很多人強上不少。」

李瑁笑了笑,連稱過譽。

他其實一直都在打量着河西諸將的方向,他想試一試,自己能否在這些人當中,猜到哪個是哥舒翰。

其實很好認,因爲王維認識哥舒翰,還有一首《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

是的,哥舒翰做過長安縣的判官,也是那個時候與王維認識,畢竟大家都愛喝酒。

但是李瑁不認識哥舒翰,因爲哥舒翰的出身,進不了他們那個名士小團體,也就是偶爾跟王維喝頓小酒。

王維對哥舒翰的容貌評價爲:身長八尺,眼如紫石棱,須如蝟毛。

這就很好猜了嘛,紫色瞳孔,鬍鬚堅硬如鐵像刺蝟,大高個。

李瑁的目光鎖定在一個人身上,側身朝蓋嘉運道:

「那個哥舒翰,是你一手提拔的?」

蓋嘉運搖了搖頭:「是王帶出來的,蓋某惜才,所以委以重任,怎麼?隋王認識?」

李瑁笑道:

「我說不認識,蓋帥恐怕不會信吧?」

「不,我一定信,」蓋嘉運道:

「此人還不夠資格讓隋王認識,雖然聽說他在長安也不失爲一名仗義豪俠,但還不夠格與親王結交,我看重他,一來是有真才實學,再者,王摩詰的朋友,品性應該不會差。」哥舒翰的親爹哥舒道元,曾擔任過安西副都護,赤水軍使,也就說,赤水軍裡面有人家爹的老部下,所以蓋嘉運纔會安排對方進入赤水軍,因爲適應起來會很快。

在哪有門路關係,你最終還是得走這條路,祖孫三代草煙人,一家四口力電人,就是這個道理,因爲你在其它行業就不了業啊。

哥舒翰其實是想從政的,因爲他知道從軍是個苦差事。

奈何沒路子,在長安兜兜轉轉幾年,結交這個,結交那個,只混了一個判官,覺得自己太屈才。

所以最後還是回來了,老老實實繼承他爹留給他的人脈遺產。

「隋王若是對這個人有興趣,我叫他過來,方便隋王問話,」蓋嘉運道。

李瑁搖了搖頭:「沒興趣,就是覺得相貌奇特而已。」

「番將嘛,如今在西北不稀罕了,」蓋嘉運道。

既然聊到這個,李8便順口問道:

「蓋帥覺得,任用番將,利弊幾何?」

蓋嘉運想都不用想,便脫口而出「利大於弊,以夷制夷嘛,我是贊成朝廷這麼安排的,就比如這個哥舒翰,他來自西突蕨突騎施部落,如今這個部落在伊犁河一帶的突蕨部落當中,已經勢微,很多依附大唐,離強合弱嘛,所以安西和北庭的軍中,很多將領都來自突騎施。」

李瑁笑道:「如果不是番將,而是番帥呢?」

蓋嘉運一愣,皺眉沉吟片刻後,沉聲道:

「番人爲副,可盡輔佐之能,若爲主,則恐有播遷之禍,他們的想法,

和咱們不一樣,只可用之,不可予之。」

李瑁淡淡道:

『我來之前,朝廷有一項任命,昇平盧爲節度區,原兵馬使安祿山,爲平盧節度使,看樣子蓋帥還不知道吧?」

蓋嘉運頓時一愣,驚訝道:

「安國粟特人,在河北爲帥?有范陽在,平盧升府意義何在?」

李瑁笑道:「這我就不清楚了。」

蓋嘉運雙目一眯,沉默半響後,搖了搖頭:

「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任用番將,是因爲我大唐邊疆多設羈都督府州,羈糜,懷柔也,多引其土酋,許以厚祿,爲的是納入朝廷管理,安國之人在河北擔任節度使,不會是李林甫想出來的吧?」

「真不知道,」李瑁道。

你就跟我裝傻吧,告訴我這個消息,又不說清楚,吊人胃口的感覺很爽嗎?

蓋嘉運冷哼一聲。

眼下的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就是番帥,羌族出身,還是蓋嘉運一手提拔起來的。

但是李猖西行之前,李林甫私下裡告訴他,夫蒙靈察的任命,就是朝廷分化蓋嘉運與夫蒙靈察的一種手段。

因爲蓋嘉運一直都想兼任安西,以夫蒙靈察爲副,畢竟安西是他起家的大本營。

但是朝廷這邊肯定不願意這麼千,但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的安西節度人選,於是便乾脆玩了這麼一招,將夫蒙靈察給提上去了,並且明說了:給你升官,蓋嘉運不同意。

兩人就這麼產生了嫌隙,本是一對出生入死的老夥計,眼下來往卻少的可憐。

蓋嘉運也因此對朝廷的怨氣越來越大,李楷洛之死,就是他發給朝廷的一個警告。

接風宴結束之後,李瑁被蓋嘉運連番熱情挽留,住進了節帥府,身邊只有李光弼丶李晟他們四十來個人。

飛龍禁軍所在的驛站,距離此處足足三裡地,一旦有事,根本來不及救援。

而同樣留在帥府的程元振,心態已經崩了。

他從前外出辦事,地方官見了他,都是獻媚逢迎,客氣恭謹,但是今天不一樣。

那幫河西悍將,沒一個拿正眼看他的,這樣的形勢,很難不讓他心生膽怯。

所以等到大家都被安頓好了之後,他又趕緊離開臥房,去尋李塌的住所,商議對策。

「我們阿郎已經睡下了,」守在門外的李無傷道。

他身邊一共四個人,到了半夜會與李晟帶着的人換班,是李瑁的夜間守衛。

程元振偷警了四周一眼,心急道:

「他怎麼睡得着啊?讓我進去。」

李無傷搖了搖頭:

「那可不行,我們阿郎交代了,明日還要與蓋帥出城狩獵,要養好精神,不準旁人打攪。」

心真大啊.:::::你們打算明天動手?程元振試探道:

「有什麼安排,你們得跟我說啊。」

「沒有安排,」李無傷面無表情道。

程元振還是不死心,硬是在門口糾纏半天,還故意大聲說話,期盼着吵醒李瑁,好喊他進去。

結果鬧了半天,裡面一點動靜都沒有。

шωш ★тTk дn ★C〇

睡吧睡吧,反正要死也是一起死,我跑不了,你也跑不了。

程元振嘆息一聲,不甘心的離開。

第183章 西市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81章 文壇元帥第231章 妖女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86章 右賢左戚第86章 右賢左戚第78章 別問了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7章 我排在第3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85章 棺材板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49章 烏龜第294章 五武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57章 離開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78章 別問了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56章 宰了他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84章 融合劑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77章 李亨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50章 秘書省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59章 獻誠第139章 真爭氣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307章 買房子第284章 融合劑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10章 打穿了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
第183章 西市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81章 文壇元帥第231章 妖女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86章 右賢左戚第86章 右賢左戚第78章 別問了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7章 我排在第3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85章 棺材板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49章 烏龜第294章 五武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257章 離開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78章 別問了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56章 宰了他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84章 融合劑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77章 李亨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50章 秘書省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59章 獻誠第139章 真爭氣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307章 買房子第284章 融合劑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10章 打穿了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