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

李琩來的時候是騎馬,但是走的時候多了一輛馬車,從顏令賓的拖翠樓徵調的。

達奚盈盈被王卓扛上了馬車,然後與李瑁分別,他將人送回王府,李瑁則是入宮參加宮宴。

今天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日子,皇帝李隆基會在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賞燈。

眼下距離天黑還早,各里坊內的花燈已經點上了,左右金吾以及有巡之職的衛府已經傾巢而出。

他們要負責治安,因爲待會,長安九個城門方向最大的九支拔燈隊伍,

就要朝着勤政務本樓外的廣場進發了。

這些隊伍當中的藝人,有來自左右教坊,也有選拔自全國各地,都是最頂尖的。

表演的隊伍如長龍般,已經等候在既定位置,等到金吾衛的報鼓聲一響,他們就會動身,沿途徐徐而行,各逞技藝,最盛大的表演,只會出現在勤政務本樓下。

而宮宴,是在龍池,也就是興慶宮中央的人工湖,湖上建有各種廊橋連閣,湖心遍種荷花。

當然了,正月裡的荷花是枯萎的。

眼下的長安,街道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羣,摩肩接不可勝計,黑壓壓的一片。

李要不是帶着金吾衛,這段路程還真就不好走。

嚴武威風了,穿着金吾衛鎧甲在前面開路:

「閃開閃開,沒長眼睛是吧?」

「說你呢,你再敢瞪老子一眼?」

「退後退後,金吾巡街。」

這小子今天算是裝逼裝過癮了,手裡拿着骨朵,撥開人羣,哪個躲的慢了,他都會端人家一腳,張揚跋扈全寫他臉上了。

李瑁也沒攔着,從十王宅裡出來之後,他其實一直都很高調,這正是他想要的人設。

霸道蠻橫,吃喝玩樂,放浪形骸,基哥其實是不在意的,真正在意的,

是培植勢力,結交官員,干預國政。

李塌會把握好這個度,以免越過基哥的紅線,而英年早逝。

興慶宮外的廣場上,車馬匯聚,水泄不通,王公巡遊,公主出街,入目所見,都是長安最頂級的貴族。

大家都在等待看興慶門放行。

「這也太亂了,沒點秩序啊,」李瑁朝一旁的杜鴻漸發牢騷道。

而杜鴻漸眼觀八方,臉色越來越難看:

「好多金吾衛啊,今天的宮外廣場,不會是咱們當值吧?」

李瑁一愣,隨即環顧四周,下意識的嘴角一抽,左金吾是朱雀旗,右金吾是玄武旗。

眼下的廣場上,除了能看到龍武軍和羽林軍正在維持秩序之外,確實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玄武旗。

「不要緊,咱們只是翊衛,是輔助的,」李瑁硬着頭皮道。

這時候,只見一人隔着老遠朝李瑁招手,口中吆喝着「隋王」二字。

李瑁這纔看清楚,是竇,對方這麼一吆喝,好多的人目光都朝着李瑁方向看了過來。

「讓開讓開,」

李瑁手中揮動着鞭子,撥馬前行,好不容易擠了過去:

「怎麼回事?」

竇一臉苦相道:

「咱們今晚的巡區是正門,左金吾是北門,我跟您說過的,您不是忘了吧?」

說罷,竇遞給李瑁一個「你來頂」的眼神。

是我忘了嗎?你特麼就沒跟我說好不好?李瑁心知竇不會這麼不靠譜,必然是有其它緣由,於是皺眉道:

「我不在,不是還有張咱嗎?他人呢?」

竇強顏解釋道:

「人家都已經進宮了,平日裡便鮮少來衛府當值,今天這種日子,肯定也不會管了。」

他們的談話,很多人都在聽着,李瑁頓時冒火:

「一個致仕,一個挑子,就我一個閒人是吧?派人進去,將他給我叫出來。」

說罷,他開始策馬來回奔走,以維持秩序。

其實這種情況每年都會發生,沒辦法,長安最牛逼的那幫人,大部分都住在皇城以東這一片:也是參加宮宴的主力軍。

興慶宮畢竟是裡坊改建的,周邊道路沒有朱雀大街那麼開闊,非常容易堵車。

偏偏這類宮宴,官員的家眷也可以參加,女眷肯定要乘坐馬車,不堵纔怪呢。

「喲,這不是隋王?你今天臉色不好啊,」人羣當中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

李瑁側身張望,一眼認出對方:

「關你屁事,你不知道今天這裡會很擁堵嗎?還乘車幹什麼?故意添堵呢?」

永王李哈哈一笑:

「今天堵成這幅樣子,半響都挪不動車,你這右金吾是怎麼管的?」

李瑁笑道:

「你別管我怎麼管,反正你不能替我管。」

李頓時一愣,看向周圍的皇子們,找到盛王李琦所在後,指着道:

「瞧瞧,二十一郎也是乘車來的,你別隻說我啊,怎麼?笑話我未掌職事?」

他這句話完全就是拱火,十王宅那幫人都是從一個地方出來的,眼下都擠在一塊,他們看到李瑁如今這麼自由,本來就非常不爽。

這下好了,李直接挑事了。

「身上擔着父皇給的差事,如此重要的節慶,你卻姍姍來遲,」老大李琮站在車廂外,皺眉道:

「你這差事,有不如無。

「兄長少說幾句吧,」榮王李琬好心勸說道。

他們之間的聊天,因爲隔着都有點遠,所以聲音比較大,周圍全聽到了。

一時間,人們也忘記了堵車,紛紛走出車廂,或是掀開車簾,頗有興致的欣賞着這幫皇子們的內鬥。

李瑁可不想成爲十王宅的衆矢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些人裡大多都看自己不爽,要是背地裡陰他一下,還真就不好防範。

於是他乾脆不說話了,策馬準備離開。

李見狀,驟然喊道:

「李瑁!太子在此,爲何不來見禮?」

李瑁怒而轉身,你這拱火沒完了是吧?

他目光轉移,看向了遠處太子的車隊,按照禮法,見到儲君肯定是要拜見的,眼下就有好多人離開車廂,前往拜見太子。

這是儲君,是副君,他們在太子面前,是臣子。

李瑁眼下肯定不願意與太子鬧,甚至還要交好,雖然今天他就算對太子不敬,基哥也不在乎。

但是他還指望太子開團呢,我的團長我的團。

於是他只能下馬,步行朝着太子的車駕方向走去。

隔着車廂,李瑁揖手道:

「宮外車馬無序,心急維持,以至失禮,臣請太子恕罪。」

這一幕,周邊的人羣全都看到了,人人表情不一,只覺見了一場稀罕事。

壽王終究還是向太子低頭了,當年爭奪儲君的兩位皇子,如今已經地位懸殊,寵冠諸子的壽王,也不再是聖人的寵兒。

時過境遷,令人曦噓。

車廂內,太子妃韋氏扯了扯丈夫的衣袖,以眼神示意丈夫早點出面,不要給李瑁難堪。

但是李紹無動於衷,他就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李瑁再也不是他的競爭對手,而是他的階下臣。

你在外面跳的再歡,在孤面前,也得規規矩矩,

韋妃有些看急了,用力的扯了扯丈夫,卻被李紹更加用力的甩開。

他非常滿足於這一刻,雖然韋堅提醒過他,不要招惹李瑁,這小子套路太多,防不勝防。

但是真到了眼前這一刻,韋堅的提醒已經被他忘至腦後。

李瑁說的很對,他一直都是太子心中的怨念,那道解不開的心結,張良娣那件事,太子壓根就沒放下。

半響後,太子終於掀簾而出,站在馬車上俯視着李瑁,微笑道:

『等待許久,有些倦乏,不知不覺小憩片刻,若非太子妃提醒,孤竟不知十八郎在外。」

李瑁也笑道:「臣驚擾了太子,罪過罪過。」

「~~~」太子大方一笑,彎腰伸出胳膊,李瑁下意識便擡手去扶。

下了馬車後,太子雙手拍在李瑁肩膀,笑道:

「十八郎在孤面前,不要稱臣,你永遠都是孤的血脈兄弟。」

車廂內的韋妃聽到這句話,終於長鬆了一口氣。

李瑁一臉感動的解釋道:

「弟愚笨,竟不知今日是右金吾成衛宮門,來的太遲,慌亂之下未能拜見兄長,實在羞愧。」

「胡說!」李的聲音傳過來了。

太子下車之後,周邊的官員也都下了車,佇立在自己的馬車旁邊,這也是禮法,女眷就不必了。

走近的李挑眉道:

「這麼重要的差事,你說你事先不知情?是不是覺得太子仁厚,很好哄騙啊?」

李紹冷哼一聲,瞪了李一眼,道:

「孤信十八郎的,你不要亂放厥詞。」

李瑁沒有搭理李,而是小聲解釋一番,李紹也不停的點頭,表面上看起來,他是相信李瑁所說。

實際上,一點不信。

他和李瑁之間的仇恨太大了,韋妃有心緩解,但也知道不是一時半會能改變過來的。

接下來,李瑁行禮道別之後,第一時間便往宮門方向走去,挨個的打招呼,讓堵在太子前面的車隊,都往兩邊讓一讓。

按照制度,太子的車隊確實應該先行的,但是擁擠的時候,大家想讓也讓不了,因爲他們沒地方讓,也被別人堵着呢。

廣場本就不大,周邊街道也不夠寬,車馬過衆,當下的龍武軍和羽林軍,習慣了沒有地位的太子,習慣了形同虛設的東宮,壓根不怎麼認太子儀仗,所以沒有優先放行。

但是李瑁來了。

不管前面堵着誰,都給我讓開,讓我們團長先進去。

太子將一切都看在眼中,內心爽的一批,好你個十八郎,早這麼幹,咱兄弟也不會有那麼多誤會了。

李瑁以致敬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團長進入興慶門。

而守在外面的左羽林軍將軍薛暢湊過來,小聲道:

「本來今天沒有你們左右金吾的事,但是裴晏要在北門獻劍器舞,便帶着左金吾守在北門,吳將軍的意思,乾脆你們右金吾也來好了,放心,這種臨時的差事沒人會怪罪。」

李瑁眉頭一挑,點了點頭,我就說嘛,真要有成衛之職,早該通知的,

竇那小子也是個不粘鍋,屁點大的干係都不願意擔看,讓我來扛?

這小子靠不住啊。

左金吾大將軍裴晏,耍劍是一把好手,而且還在左金吾培養了一撥弟子,大概一百來人,因爲他們舞劍的皆爲男兒郎,又穿着鎧甲,所以威風十足,場面震撼,與公孫大娘的舞蹈隊,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吳將軍的背傷好了?」李瑁問道。

薛暢笑了笑:

「不影響走路,但還不能騎馬,吳將軍讓我告訴你,你今天的位置在龍池的廊橋上面,而樂舞表演,是在龍池西畔。」

李瑁點了點頭,大概明白吳懷實這樣的安排,是爲了避免他距離楊玉環過近,到時候誰都不得勁。

收了他的玉鐲,吳懷實也開始主動提醒他了。

這時候,竇從宮門走出,見到李瑁後,苦着臉湊過來道:

「人家不來。」

李頓時火大:

「你也是駙馬,他也是駙馬,你都叫不動?』

嘿!不是你讓我叫的嗎?這跟我是駙馬有什麼關係?竇鱷咧嘴道:

「我只是個中郎將,人家那是誰?我有什麼資格請得動人家啊?你都沒那麼大面子。」

駙馬張泊,級別太高,當年在齊浣的牽線下,娶了太子李紹的同母妹寧親公主,但是這個人也跟竇一樣,靠不住,他對太子的忠誠度跟韋堅差遠了。

「今後你與董延光,擔起將軍之職,他想掛名,就讓他掛名好了,」李瑁對於眼下大唐的一人身兼數職的現象,是非常牴觸的。

臣職不明啊,你兼了那麼多,到底主管哪個?都是兩條胳膊兩條腿,外加一個腦袋,你能管的過來嗎?

他忘了自己也是身兼三職。

竇聽過之後,只是嗯了一聲,也沒太在意,心想着人家掛名起碼掛了好幾年,你這邊變動太快,今天在,指不定明天就不在了,我還是不要信你了。

陸陸續續,車馬進入興慶門,入門之後,官員門就會下車,他們的馬車會被引入宮內夾城等待。

這與太極宮的情況不一樣,太極宮外的興祿坊有轉運場,可以停靠車輛但是興慶宮外的廣場太小,實在是沒地方,若不然,皇帝怎麼可能允許外來車輛進入。

要知道,興慶宮還沒有太極宮十分之一大。

漸漸的,隋王宅的隊伍也過來了,攏共二十多人,分成了兩派,郭淑和楊瑤都是騎馬來的。

「王妃身邊那名婦人是誰?竟如此美貌?」薛暢一臉八卦的問道,這老小子是薛仁貴的親孫子。

竇也饒有興趣的看向李瑁,等着答案。

男人啊.....李瑁想了想,道:

「額.....她叫楊玉瑤,是眼下太真娘子楊玉環的胞姐。」

「不對吧?」薛暢皺眉道:

「如今的太真娘子可沒有胞姐了。

他在羽林軍任職,自然知道眼下太真娘子已經改換了身份,現在沒人敢提人家那三個姐姐。

李瑁笑道:「有沒有,你我也說了不算啊,她現在是未亡人,河東裴的媳婦。」

「蒲州那位?」薛暢嘴角一抽:

「搞什麼啊?這不就是你姨嗎?

「噓!」竇小聲道:

「別亂說,現在可不是姨了。

準確來說,是姨,因爲楊玉娘死了嘛,但是呢,楊玉環活着,所以到底算不算李的姨子,那得是李隆基說了算。

反正這層關係已經是一團亂麻,越解釋越迷糊,

李瑁道:「你們倆膽子都不小啊,還敢議論這事呢?」

我們又沒跟別人議論,這不是跟你這個正主在這說悄悄話嗎?兩人同時嗨非道「沒有牌籍可不行,」薛暢攔住楊瑤,笑呵呵道:

「公事公辦,楊三娘體諒啊。」

楊瑤翻身下馬,將繮繩交給僕從,看向李瑁道:

「我是收到玉環消息,宮門外會有人接引我入宮。」

李瑁點了點頭:

「那你等着吧,沒牌籍,誰也不能進。」

竇只是看了一眼楊瑤,便趕忙移開目光,這娘們,真是越看越讓人迷糊。

郭淑一臉不爽的站在李瑁身旁,說着悄悄話,本來一字未提楊玉瑤,但是楊玉瑤以爲郭淑又在說她壞話,頓時冷哼一聲,叉腰道:

「你沒完了是吧?對我不滿,大可大聲說出來。」

楊玉瑤性格本就如此,再加上人家嫁的也牛逼,丈夫雖然死了,但還有裴家呢,他的丈夫可是出身裴氏大宗,親弟弟裴回現任河南縣令。

別看人家是個縣令,這可是大唐六大赤縣之一的河南縣縣令,和長安令一個級別。

郭淑本想還嘴,被李瑁給阻住了,只見他看向楊瑤,埋怨道:

「你也是小心眼?四娘根本沒在說你。」

楊玉瑤一愣,撇了撇嘴不說話了,她還是信李瑁的,自己這個前妹夫就是因爲太實誠,當年纔沒爭的過人家忠王。

這時候,李瑁等人聽到背後的動靜,紛紛轉身。

只見高力士緩緩從宮門走出,官員們都在熱情的跟人家打招呼,高力士也是一一禮貌迴應。

「高將軍,您怎麼來了?」薛暢見了高力士,仿若老鼠見了貓,低頭哈腰道。

高力士笑了笑,走過來朝李瑁揖手道:

「王妃今晚與二十一娘(善安)同席,十八郎的座位則是在湖心廊橋,

你可以晚點進去,距離宮宴開始且早呢。」

李瑁聽明白了,人家這是暗示他,聖人和楊玉環還沒有出席呢,你等他們落席了,再悄咪咪的去廊橋。

「這位便是裴夫人楊氏,阿翁是來尋她吧?」李瑁問道。

高力士在楊玉瑤身上打量了一遍,微笑道:

「跟我走吧。」

說罷,高力士便朝郭淑擡手示意,就這麼領着兩個女眷進入興慶門,把守宮門的監門衛根本不用驗明正身,因爲是他們的頭兒領進去的。

等人走後,薛暢湊近道:

「別進去了,我忽然覺得,吳將軍今晚給你安排這件差事,恐怕就是希望你迴避。」

他有這樣的理解,是很正常的,包括竇鱷也是這麼認爲。

但是李瑁知道,人家高力士和吳壞實,不會跟他打這個馬虎眼,聖人如果真希望他迴避,高力士會明說的。

再說了,李隆基也沒有小心眼到那個地步。

直到傍晚時分,李才進入興慶宮。

他的座位如果從欣賞風景的角度出發,真心不錯,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一輪碩大的圓月,宮女們泛舟湖上,爲廊內的貴人們補充着酒食,也有樂佳舞女乘坐看幾艘大舫船,載歌載舞。

但是對面湖畔的正式演出,他是看不清楚了。

不單單他看不清楚,裴耀卿也看不清楚。

因爲今日宮宴,能陪在李隆基身邊的,絕大多數是皇親貴胃,再加上一些外戚和頂級勳爵,座位實在有限,裴耀卿眼下不屬於朝堂核心圈,所以不在此列。

他和李瑁的座位挨的不遠,於是便乾脆湊過來了。

「隋王也是第一次,孤零零一個人參加上元宴吧?」裴耀卿坐下後笑道李瑁搖了搖頭,豎起兩根手指:

「第二次了。」

去年的上元宴,前身壽王已經被搶走媳婦,意志消沉,如同行屍走肉,

李隆基擔心兒子在大庭廣衆之下發泄怨恨,於是便安排了一個椅角,由當時的左羽林軍大將軍王忠嗣盯着。

稍有不對,王忠嗣立即就會將前身壽王帶走。

當時這件事,並沒有多少人注意,所以裴耀卿不記得了。

「隋王最近在做什麼?」裴耀卿看似不經意的問道。

李瑁反問道:「端呢?與右相關係如何了?」

裴耀卿朝四周看了一眼,小聲道:

「老夫正在安排右相與嚴挺之的見面,希望不要出差錯。」

李瑁點了點頭:「嚴挺之該不會那麼糊塗吧?」

「多半不會,」裴耀卿正色道:

「我與盧奐都跟他打過招呼了,他畢竟也是個知形勢的人,眼下局勢,

容不得他不低頭。」

李瑁問道:「他今天沒來?」

裴耀卿笑道:「應該來了,但不知座席在何處。

「我找個人問問,」

說罷,李瑁便開始四處張望,目光落在一名即將走來的宦官身上:

「你過來。」

小宦官自然是認得李瑁的,加快腳步過來,俯身低頭:

「隋王有何吩咐?」

李瑁道:「去打聽一下,從絳州回來的嚴挺之嚴公,於何處落席。」

「隋王稍待,奴婢這邊去辦,」宦官點頭離開。

裴耀卿見狀笑道:

「還是隋王在宮內好辦事,若是換做老夫,人家不一定願意跑這個腿。」

你這不是廢話嗎?他們是我們家的奴婢,又不是你們家的?

李瑁笑道:

「嚴大郎眼下在我手底當差,沒入宮,在興慶門外當值呢。」

「我知道,」裴耀卿點了點頭:

「平康坊南曲的事情,你查的如何了?」

李瑁一愣,疑惑道:「你又怎麼知道的?」

第350章 秘書省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89章 金花箋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1章 大膽的押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4章 太原郭氏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361章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7章 2王3恪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27章 護短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56章 宰了他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28章 讖書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98章 國家隊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127章 服務業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86章 敲鐘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187章 讓皇帝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36章 刺激第85章 月俸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69章 朱墨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30章 韓珠團第253章 撤軍第277章 李亨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139章 真爭氣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75章 狩獵第190章 賜名
第350章 秘書省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89章 金花箋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1章 大膽的押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4章 太原郭氏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361章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7章 2王3恪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27章 護短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56章 宰了他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28章 讖書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98章 國家隊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127章 服務業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86章 敲鐘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187章 讓皇帝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36章 刺激第85章 月俸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69章 朱墨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30章 韓珠團第253章 撤軍第277章 李亨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139章 真爭氣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75章 狩獵第190章 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