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

興慶宮,南薰殿。

該來的人都來了,因爲李瑁的緣故,李隆原本希望楊玉環迴避,但人家撒嬌就是不肯,說什麼對嚴武的案子特別好奇,想瞧瞧事情進展。

李隆基不過,本來還有些不高興,但轉念一想,總是迴避也不是辦法,總有避不開的那一天。

何況眼下都已經改名了,再藏着掖着,倒顯得他心中有鬼。

於是大殿內,連道袍都不用再穿的楊玉環,就這麼盛裝出席,如同一朵嬌豔的牡丹,給殿內沉重的氣氛,增加了一絲奇異的感覺。

「說說吧,怎麼回事?」

李隆基坐下之後,目光在衆人身上打量,尤其關注李瑁的表情。

萬事開頭難,今晚無疑是他們爺倆最爲尷尬的一次,有了這第一次,今後就好說了。

所以說,李隆基今晚更在意的是李瑁和楊玉環的舉止神情或是眼神互動,至於張萱這件事,他並不怎麼在意。

侯莫陳超率先告狀道:

「隋王假傳聖人口諭,又無聖諭,私查高官宅邸,罪上加罪,請聖人明鑑。」

李隆基挑了挑眉,看向李瑁:

「他說的是否屬實?」

殿內,所有當事人就李瑁一個坐着的,聞言他屁股離開腳後跟,直起腰來回話道:

「下臣哪有這個膽子,不過是發現張萱近來行蹤詭異,想要當面問詢,

並無假傳聖諭一說,高將軍已經詢問過殿外的張萱妻子韓氏,可知下臣並沒有說謊。」

李隆基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笑道:

「十八郎手段狡猾,是讓王卓帶着右驍衛上門尋人,韓氏錯以爲是宮內傳召,十八郎的人並沒有說明爲何尋人,雖無假傳之實,卻有仿作之嫌。」

「你什麼時候都能調動右驍衛了?朕給過你這個權力?」李隆基皺眉道下面的武本來就低着腦袋,聞言頭顱垂的更低了。

李瑁低頭道:

「臣的過錯。」

犯了錯,不狡辯不解釋,有時候是最容易過關的,李隆基本來還在猜想着兒子會準備怎樣的一番說辭來應付他,好家夥,四個字就打發朕了?

侯莫陳超趕忙道:

隋王此舉,明顯就是冒用宮內傳召形制,右驍衛與羽林軍的區別只在整羽與建旗,外人不好辨別,此舉大不,若不治罪,恐他人效仿,將會給宮內外成衛帶來極大的問題。」

李隆基目光冰冷,看向李瑁道:

「你覺得自己有罪嗎?」

「臣有罪!」李瑁還是言簡意。

高力士也是懵裡懵逼的,你能別這麼糊弄人嗎?多說幾個字能死啊?

李隆基也被氣笑了,好小子,你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啊:

「力士,按律,仿作形制,該如何治罪?」

「回聖人,律疏上沒有這一條,」高力士笑道。

他對律法是背的滾瓜爛熟的,方便李隆基隨時詢問,因爲李隆基對律法不怎麼熟悉,畢竟這玩意不是用來管他的。

李隆基袖子一拂:「加上去,擅用宮內形制,徙五百里。」

「喏!」高力士點了點頭。

侯莫陳超內心一喜,好家夥,我將隋王扳倒了?這麼容易嗎?真是如夢似幻啊。

結果呢,李隆基不再提這個茬了,而是道:

「你找張萱幹什麼?」

侯莫陳超瞬間彷彿一盆冷水澆下,因爲他以爲這話是聖人在問他,結果擡頭正要回答,才發現聖人的目光是看向隋王的。

只見李瑁道:

「張萱私下給人作畫,被臣給拿住了,人贓俱獲。」

「給誰畫?」李隆基挑眉道。

李塌擡起手臂,指向侯莫陳超:

「就是他!」

「回聖人,並非如此,」侯莫陳超趕忙道:

「臣只是在蔣學士家裡與張萱飲酒,期間談論起小女當年畫像失真,便請張萱指教,遂有張畫直爲亡女修畫,以作大理寺之證據,亦能撫慰我家人傷痛,請聖人明鑑。」

李隆基對此,還是較爲寬容的,畢竟人家閨女確實被嚴武那個小畜生殺了,知道真相的他,肯定會在心理上偏侯莫陳,況且這個人本來就是他的人。

只是一幅人面像,其實並不要緊,這就是爲什麼侯莫陳和張萱有膽子這麼幹。

因爲張萱平時接到的繪畫任務,都是大作,工序複雜,用時頗久,只是畫張臉,又是幫人家伸冤,他也覺得沒什麼。

但問題是,律法上不准你擅自作畫,這一條可是寫的清清楚楚。

李瑁趁機道:

「臣也以爲,侯莫陳與張萱所爲,亦在情理之中,符合律法的情理切害,只是這種事情,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奏請聖人嘛,鬼鬼崇崇的,臣還以爲他們密謀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

侯莫陳與蔣將明同時一愣,異的看向李瑁,你這玩的是哪一齣啊?一會好人一會壞人,你到底是什麼人?

李隆基當然知道李瑁在幹嘛,保嚴武唄,而且李瑁知道他也會保,所以纔敢調動右驍衛,還去人家蔣將明家裡搜查。

他們無詔不得畫,你無詔就能搜人家宅?

兩邊人馬都是在律法的紅線邊緣橫跳呢。

「既然如此,隋王擅自搜查臣下家宅,行爲適當,臣懇請聖人,令隋王......給臣道歉,」蔣將明也只能這麼說了。

沒辦法,他本來就是好心幫忙,不想得罪人,就算隋王明裡不敢將他怎麼樣,但人家咸宜公主明裡就敢對付他。

李隆基笑了笑,目光看向李瑁,他還沒說話,只見李瑁便起身,朝着蔣將明揖手道:

「今晚舉止多有冒犯,還請大學士見諒。

「噗」一聲嬌笑,起於殿內,李瑁心裡咯一下,你個蠢娘們,你笑個屁啊你笑?

李隆基也是一愣,轉頭看向楊玉環,不滿道:

「太真是覺得可笑?」

楊玉環搖了搖頭:「臣妾只是覺得,隋王是在欺負老實人。」

尼瑪啊......你會不會說話?李瑁一愣,趕忙低頭道:

「貴妃教訓的是。」

李隆基:

高力士:

所有人:

「隋王稱錯了,您怎麼亂說話啊?」楊玉環也是大驚,趕忙起身跪倒。

嘿!這小子......李隆基陷入沉思。

他本來就在爲難,該給楊玉環一個什麼樣的名分,他肯定是屬意妃子,

但問題在於,三個妃位都有人啊。

惠妃是武惠妃,麗妃是趙麗妃,華妃是劉華妃。

一個追封貞順皇后,又是李瑁親媽,楊玉環前婆婆,這個妃號不能用了。

趙麗妃又是廢太子李瑛的生母,不祥,也不能用。

劉華妃生了長子李琮丶六子李琬丶十二子李,封這個,三個兒子不樂意。

而李隆基又不想給的太低,李瑁這句話無疑提醒了他。

那就恢復舊制唄,舊制四妃之一的董貴妃,沒有子女,最合適了。

開元中,玄宗以後妃四星,一爲後,有後而復置四妃,非典法,乃置惠妃丶麗妃丶華妃,以代三夫人。

本來就是李隆基從四妃改成了三妃,再改回來,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麻煩事。

朕要讓太真明白,朕給她的隆寵,是從未有過的。

殿內一時無聲。

高力士悄咪咪的去扶楊玉環,因爲只有他知道,李瑁這句話說到聖人心坎了。

乾的漂亮啊小子,今後任何場合,你都無需再避諱了,大大方方出席即可。

也只有高力士知道,李瑁是形勢所迫不能不低頭,而侯莫陳卻在心中大罵李瑁不要臉。

「咳咳....

李隆基收回情緒,打破殿內詭異的氣氛,看向李瑁道:

「今後在外收斂一些,朕縱容你太過了。」

「是臣的錯,」李瑁點頭道。

接着,李隆基又看向張萱:

「朕並非不容許情理行事,但你總需奏請,難道朕還能不同意嗎?下不爲例。」

「臣拜謝聖人恩典,」張萱如蒙大赦,不停的拍基哥馬屁。

李隆基心情大好,自然要爲李瑁擦屁股,張萱這邊,會有吳懷實跟對方打招呼:別畫了,你這不是自找麻煩了。

至於侯莫陳,肯定也沒有膽子再請宮廷畫師了,蔣將明幫了一次,惹了一身麻煩,哪還有下次?

其他畫師有張萱這個前車之鑑,也不敢攬這種事情了。

侯莫陳不服氣啊,壯着膽子稟奏道:

「隋王是在包庇罪犯,他不希望小女畫像修正,意圖阻斷大理寺查案,

此等干預司法之手段,也是違律的,聖人明鑑。」

李隆基向來對於這種事情,都習慣找人幫忙,實際上就是避免自己的正面回答,令雙方都不滿意,找個背鍋的。

這一次,他的目光看向楊玉環:

「太真以爲,嚴武這樁案子,該如何處置?」

楊玉環一愣,她還沒有習慣基哥日常甩鍋的行爲,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低頭裝作思索。

實際上是想以沉默的方式矇混過去,但是李隆基話都說出來了,自然不好收回,催促道:

「朕在等太真回答呢。」

楊玉環一慌,擡頭道:

「臣妾聽說,嚴大郎是仰慕侯莫陳三孃的?」

「確有其事,」高力士微笑道。、

這是事實,嚴武那小子就是在狂追人家,但是侯莫陳家裡不同意,所以嚴武纔想辦法拐騙出來了,本意是私奔,結果事情鬧得太大,爲了避免給他爹找麻煩,這才下了狠手。

楊玉環接着道:「那麼臣妾便傾向於嚴大郎不是兇手,試問,又有誰會忍心傷害自己的心上人呢?既然侯莫陳將軍失去了女兒,嚴大郎又失去了心愛的女子,不如.....

「不如什麼?」李隆基也好奇了。

楊玉環聳了聳肩道:

「不如兩家結親,摒棄前嫌,化干戈爲玉帛。

NMLGB......老子勒死你,侯莫陳心中大罵。

李瑁卻是一愣,好家夥,你這招絕了啊。

「太真娘子此言,可謂兩難自解,」高力士鼓掌附和道。

高力士是包庇嚴武的,但是侯莫陳這邊肯定也需一個交代,楊玉環看似亂點鴛鴦譜,實際上是幫聖人解決了一個麻煩。

雖然可笑幼稚,又不符常理,但這話又不是聖人說的,可笑也不是聖人可笑。

聖人還是聖人,小丑只是我們。

楊玉環的提議,侯莫陳超肯定是不樂意的,開特麼什麼玩笑,殺女仇人給我當女婿,虧你能說的出來?

李隆基呢,也不好當這樣的月老,他也覺得挺扯的,假裝責怪了幾句楊玉環,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楊玉環這麼一攪和,今晚的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

大家都沒事,李隆基這次做了一個仁厚包容的君主,李瑁也順利將張萱作畫的事情攪和黃了。

對於李隆基來說,今晚最大的收穫在於,李瑁的那句「貴妃」。

他已經動了恢復舊制的念頭了。

出了興慶門之後,侯莫陳超冷冷的注視着李瑁:

「隋王消息靈通,令人佩服,不過是誰給你放的消息,我一定會查出來的。」

李瑁翻身上馬,笑道:

「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倒是覺得太真真人的建議,非常合適,你可以考慮考慮。」

「放你的屁!」侯莫陳超頓時大怒。

李瑁一愣,直接跨下馬來,一步一步的朝對方走去,表情冷峻,一副隨時都是砍人的兇狠模樣。

蔣將明見狀,趕忙拉扯侯莫陳超:

「算了算了,你趕緊去回去吧。」

今晚本來不是侯莫陳當值,但是眼下既然來了,他也就不打算回去了,

身後便是監門衛和羽林軍,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他又是新官上任,不好在李瑁面前示弱。

只見他絲毫不讓的與李瑁對視,雙腿像木樁一樣釘死在地上,注視着李塌步步逼近。

他在腦中在思索着,李瑁會怎麼對付他,是拔刀?還是手裡的馬鞭?

結果李瑁走近之後,直接一腳踢了出去。

呵呵...!.!下乘手段.!.:..侯莫陳冷笑一聲,雙臂猛地用力,身子前傾,硬抗下李瑁這一腳,整個身子紋絲不動。

他不敢還手,只敢還嘴:

「隋王的力氣太小了,放在安西,連一個普通武卒都比不上。

李瑁笑了笑,不得不佩服對方強悍的身體素質,不愧是邊疆打拼出來的:

「鋼筋鐵骨,不過如此,拔刀吧!

說罷,只聽鏘的一聲,李瑁忽然拔刀,刀劍遙指對方:

「你要是覺得我不會下手,你就別拔刀。

話音剛落,李瑁直接一刀劈出,掃向對方脖頸。

侯莫陳超也沒想到對方真敢在興慶門下抄傢伙,本以爲對方是養尊處優的親王,弱的一批的小菜雞,於是想託個大,來個空手奪白刃,好引得滿堂喝彩。

但是他一看李瑁的出刀方式,就知道這小子是個練家子,於是飛快拔刀,立刀格擋。

「當」的一聲,侯莫陳超雙臂一震,向後連退三步,不能置信的看向對方。

他知道自己吃虧在倉促應對,而對方又是全力一發,所以從場面上看,

好像是他力不如人,以至於落在旁人眼中,他輸了一籌。

所以他期盼着李瑁再來,好讓已有準備的他,找回顏面。

結果呢,李瑁直接還刀入鞘,一句話不說,就這麼上馬走了。

好家夥,逼都讓你裝了是吧?侯莫陳下意識打量周遭衆人,從人們的表情上不難看出,他們覺得自己剛纔已經輸了。

侯莫陳超愣住了,這個人這麼會掌握時機嗎?恰到好處的落自己的臉?

那邊廂,

李瑁他們已經轉入街道走遠,策馬在旁的牛五郎湊過來嘿嘿笑道:

「怎麼樣,麻不麻?」

李瑁下意識的揉了揉手腕,隨即將橫刀拔出,交給對方:

「你上你也麻。」

「哈哈:

牛五郎是用刀的行家,剛纔只聽雙刀擊打在一起的聲音,就判斷出其實是李瑁落在下乘,他接過橫刀上手一模,驚歎道:

「好家夥,都砍出一個豁口,阿郎的臂力見漲啊,不過這個侯莫陳超手頭還是夠硬的,他本來可以硬接你這一下,但是本能驅使,後退以卸力,所以場面難看,阿郎見好就收,他現在一定鐵青着臉,快氣死了。」

武慶在一旁笑道:

「畢竟是安西出來的,常帶兵的人,等閒七八個人拿不下他,今天是礙於咱們阿郎的身份,他不敢使力,真要是放開廝殺,咱們一夥人夠嗆能放倒,你看他的兩條腿有多粗,這種人下盤太穩,極難對付。」

「我倒是沒有你們看的那麼明白,」李晟在旁嬉笑道:

「我就覺得是咱們隋王佔優,殺了殺侯莫陳的威風。」

李瑁哈哈一笑:

「要的就是這個結果,沒辦法,人家終究有喪女之痛,我也不好太過羞辱,但他又不肯罷休,只能是適當警告一下,嚴武那小子的屁股真不好擦,

我要是嚴挺之,得愁死。」

「我不喜歡這個人,」李晟皺眉道:

「不知真相時便不喜歡,現在知道人就是他殺的,更不喜歡了,阿郎何苦費心包庇呢?」

「爲了朝局,」李瑁淡淡道:

「你還小,不懂這些,出身藩鎮的人,很難習慣長安城的這些蠅營狗苟,成長經歷不同,以至於認知也不同,你要是長在長安,便知嚴武做的那些事,都算小兒科了。」

邊疆藩鎮,講究個直來直去,快意恩仇,所以他們常常被長安派去的人管理,因爲自己人管的話,保不住一上頭,就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這就是宋江和武松的區別,梁山需要宋江,也需要武松,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價值。

李晟聽不明白,只覺得自己很難改變對嚴武的印象。

而李瑁也不會糾正,每個人的喜好厭惡不同,你改變不了,再者說,他手下看嚴武不爽的,不只李晟一個。

翌日,

達奚盈盈派人通知李,他的那七千貫已經準備好了,會以隱蔽的方式給他送至府上,讓李瑁做好接收準備。

還有一個好消息,是李瑁的食邑,戶部落實到位了,郭幼明又得跑一趟同州,將這些事情打理好。

「國寶郎沒去興慶宮?」

李瑁在皇城內巡視,遇到了從鴻臚寺出來的盧奐,於是上前問道:

「我聽說你總是往鴻臚寺跑,你跟魏珏這麼熟悉?」

「我只是喜歡吃他那裡的奶酪,」盧奐以一種玩笑的方式回答了李瑁的問題。

聰明人都能聽的出來,人家是默認了。

李瑁與對方並肩而行,笑道:

「隴右那麼大的事情,你好像挺清閒。」

「胡說八道,我都快忙死了,」盧奐搖頭笑道:

「五月份科舉就要報名了,眼下掌銓選的四個人,三個在興慶宮,我要再撒手不管,今年的科舉還辦不辦了?」

李瑁開玩笑道:「也別太當回事,中了進士能如何?眼下也沒有多少位置可以安排啊?」

盧奐嘆息道:!「終需想辦法的,參加科舉的士子,人數每年遞增,補缺卻是每年遞減,長此以往會出大問題,隋王鬼主意不是多嗎?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有!」李瑁果斷道。

盧奐一愣:「你不是糊弄我吧?」

李瑁笑道:「我哪有閒心拿國家取士的事情糊弄你?眼下朝堂兼職的太多了,身兼數職者不在少數,戶位素餐極爲普遍,如果能頒發律法,禁止兼職,不就可以空出很多職位嗎?」

「你說的輕巧,」盧奐搖了搖頭。

他們這些官員的職責,是爲國家解決問題,但絕不是給聖人提問題,君王永遠是第一位的。

身兼數職這種現象,得利者是誰呢?是皇帝。

這是皇權集中的一種體現,將信得過的自己人安排好幾個要職,以維護權利穩固。

以至於當下的大唐,朝廷機構管理異常混亂。

就比如那個蔣勁明的本官,門下省給事中,職責是審查行政命令是否違背國家走向丶朝廷方針及原則,以駁正違失,也就是說,他們對國家政令具備駁回的能力,有監督權。

但是真的有嗎?

自從中書門下設立之後,國家政令就不經門下省了,留給門下省的不過是他們本省的政令,他駁什麼?駁自己嗎?

所以基哥只要將中書門下牢牢掌握在手裡,就等於掌握了國家,皇帝是輕鬆了,但造成的國家體制破壞,極其嚴重。

盧奐難道不清楚嗎?有些事能看到,但是做不到。

「隋王異想天開了,你還是想點務實的吧,」盧奐笑道。

李瑁點了點頭:「今晚有空否?一起飲一杯?」

「你府上?」盧奐道。

李瑁搖了搖頭:「抱翠樓。」

第147章 豪蕩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31章 妖女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385章 棺材板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42章 天塌了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78章 豹鬥犬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67章 賞罰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87章 隔閡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79章 回去吧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66章 白月光第366章 白月光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95章 粟特人第39章 3角關系第95章 粟特人第83章 美名冠之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78章 豹鬥犬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256章 膽子小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86章 契丹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91章 國寶郎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65章 對錯在人
第147章 豪蕩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31章 妖女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385章 棺材板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42章 天塌了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78章 豹鬥犬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167章 賞罰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45章 問題出在豎心旁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87章 隔閡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79章 回去吧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66章 白月光第366章 白月光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95章 粟特人第39章 3角關系第95章 粟特人第83章 美名冠之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78章 豹鬥犬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256章 膽子小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86章 契丹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91章 國寶郎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227章 明月當空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265章 對錯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