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清流領袖

扶風竇氏,一共出過十四個駙馬,八個出在了唐朝。

這個家族從開國至今,就是外戚當中最龐大的一支,他們能有如今的家族繁榮,要感謝一個人,竇惠。

「(竇惠)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婚,」這句話,是長孫熾說給弟弟長孫晟的。

長孫晟也聽進去了,雖然他死的早,但也由此促成了女兒長孫氏嫁給李世民,而竇惠,就是李世民的媽。

從長孫熾的評價中不難看出,他對竇惠的評價是相當高的。

也是竇惠,直接促成了襄陽公主嫁給竇誕,又將堂兄竇抗的女兒嫁給了李孝恭,從這個時候開始,竇家便與李家綁在了一起。

等到了李隆基時代,因爲親媽出自這個家族,所以老竇家又開始牛逼了。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反正這個家族出不了頂尖人才,但家族勢力又非常龐大,李唐皇室爲了將竇家緊緊綁在一起,所以頻繁聯姻。

昌樂公主嫁給竇,其實是嫁給了自己的表舅。

右金吾所在的佈政坊,與竇宅是鄰居,這是竇宅,不是昌樂公主府。

竇宅的主人,是竇的大哥竇銘,這位是個老實人,平日裡不招誰也不惹誰,與李差不多,不願意當官,身上有個開國縣公的爵位。

這就是爲什麼,他的媽媽薛氏,希望亡夫的畢國公爵位,由老二竇來襲,

因爲老大有爵位,但是不上進。

前段時間,弟弟將一個女人送到了他的府上,只說事關重大,沒說這個女人是幹什麼的。

不過他現在知道了,原來是盧奐的相好。

竇這樣的安排挺絕的,就將人藏在右金吾的眼皮子底下,燈下黑,不怕他們能找到。

「唉......我只想安靜的過日子,老二卻總是給我招風惹雨,」胖乎乎,帶着兩撇八字鬍鬚的竇銘,正在跟他的老孃訴苦:

「阿孃也該勸勸他,不過就是個駙馬,看人眼色過日子的,竟如此的不安分。」

今日豔陽高照,沒有風。

薛氏就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聽到老大的這句話只是瞪了兒子一眼,什麼都沒有說。

她是非常不待見自已這個長子的,以前挺聰明一孩子,三十歲過後,整個人一下子就變了,正事是一件都不想幹,大門不怎麼出去,整天就在家裡寫寫畫畫。

錢全都用來購置筆墨紙硯了,但畫出來的東西,連聖人見了都會忍不住笑出聲,拍拍肩膀算是勉勵了。

廢了,這孩子廢了,要不因爲你是長子,我真不樂意跟你在一起生活。

見到母親不出聲,竇銘嘆息道:「我看吶,將人放了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你敢?」薛氏怒斥道:

「你要是成器,何至於你弟弟在外被人欺負,戶部幹了四年,眼看着聖人就要提拔你,你卻要致仕,你出門看看,哪家兒郎快四十了,成天不千正事,像你一樣?」

他們能像我就好了?你還覺得我差啊?

竇銘撇了撇嘴,道:「至少我沒有招惹是非,也沒有跟誰有仇有怨恨,老二沒主意,總是被人利用,將來會吃大虧的。」

「吃虧?」薛氏坑笑道:「有你阿爺的餘蔭在,誰敢將我們怎麼樣?」

竇銘不以爲然道:

「咱們家在太子那裡,可沒有什麼餘蔭。」

「胡說!」薛氏道:「你姑母是太子的親祖母,怎麼不算餘蔭?」

太子會認你嗎?人家壓根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祖母,竇銘已經懶得再說什麼了他這個人已經看開到了什麼地步呢?

就算老二竇鱷死了,他都不在乎,或許是因爲母親常年偏愛老二,也偏愛老二的孩子,以至於他對竇鱷的意見非常大。

竇做什麼事也從來不會跟他說,兄弟倆比陌生人還陌生。

也就是這次,突然給他塞進來一個女人,平日裡見了面都沒有幾句話。

你們就鬧吧,反正聖人知道我是什麼德行,你們不論千什麼,都不會牽扯到我。

當然了,除了謀逆。

盧奐這個人,與竇銘剛好相反,這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想做名臣丶

賢臣,名載史書。

這樣一個人,他的性格其實非常強勢的,狠的時候也是六親不認的主,顏令賓的死活,他會在乎嗎?

怎麼可能?

人家只在乎自己的名聲,你不是告我嗎?行,咱們比劃比劃。

盧奐直接實名檢舉,竇家在長安有着龐大的惡錢產業,南曲就是他們的老窩,每年涉及惡錢流通,高達兩百多萬貫。

但凡是錢上面的問題,也是看你的數額大小的,兩百萬這是天價,而盧奐這邊有御史臺支持,自然有許多證據在手,所以他的檢舉,是直接面奏皇帝的。

李隆基當時的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這就是爲什麼他不願意牽扯盧免,因爲他了解這個人,驢脾氣上來,什麼事都乾的出來,跟他爹盧懷慎完全是兩個極端。

惡錢的事情,你知我知大家知,但沒誰願意去捅破這層窗戶紙,真要查起來,這是傷筋動骨的事情。

眼下各方極需用錢,這個節骨眼上,惡錢的事情被捅出來,簡直就是一個王炸。

因爲基哥不能明着默認惡錢流通,雖然他背地裡一直都是默認的。

沒辦法,錢不夠用啊,他爺爺奶奶當年花了大力氣想要改善,也沒什麼卵用,就是因爲看明白了,惡錢是個死結,解不開的。

就連一心想要懲治惡錢的李林甫,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呆住了,別啊大哥,

這事只能一步一步來,不能用猛藥啊,你驟然掀起這麼大案子,不怕別人弄死你啊?

於是李林甫趕忙面聖,建議聖人低調處理。

基哥也是這個意思。

盧奐這麼一鬧,別說竇家慌了,大家都慌了,因爲惡錢這玩意參與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勸諫聖人,不能碰惡錢,碰了,長安的經濟就全完蛋了。

而且所有人都儘量封鎖消息,避免盧奐檢舉的事情傳的太廣。

盧奐的一名家僕鬼鬼票票的從後門進入隋王宅,見到了李瑁,給李瑁傳遞了一個信息。

挑起這麼大的事端,得罪了半個長安的人,盧奐猜到自己會有人身危險,所以希望李瑁調動金吾衛在暗中保護他,一旦遇刺,全部推到竇身上。

收到這個消息的李瑁立即就能想到,盧奐這幾天肯定會帶甲出門。

他也怕死啊。

於是李瑁趕緊吩咐李晟,將五十名河西兵全都安排在盧奐回家的路線上,不要聲張,不要被人發現。

因爲李瑁看懂了盧奐的意思,盧奐自己也知道,惡錢的事情不會真的徹查,

但肯定有人會跟他玩陰的,把這個人玩陰的人扯出來,就是另外一件案子。

聖人自然會忽略惡錢,而將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這件案子上面。

以身入局,你特麼夠狼啊。

在大唐,其實一點都不流行刺殺,尤其是政治鬥爭,大家可以鬥個你死我活,但不會搞刺殺。

但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你真要動了人家的根本,人家肯定是要滅你的口。

惡錢是家族產業,上上下下牽扯的人多了去了。

「你覺得會有人這麼幹嗎?畢竟你們家也牽扯其中,」李瑁召來韋昭訓,詢問道。

韋昭訓現在也是慌得一批,族內已經鬧翻天了,都在想辦法怎麼將這件事壓下去。

他們家在惡錢的事情上面,是大股,比竇家還大,韋堅就是那個在明面上主持的,要不然也不至於連裴耀卿都不敢碰。

「盧奐是天作膽嗎?這件事也敢擺在臺面上?身爲中樞大臣難道不知道這件事有多大影響?」韋昭訓臉色難看道:

「他這是在逼聖人,此子可惡至極。」

就憑韋昭訓這幾句話,李瑁就猜到,所有人都在敵視盧奐,玩的確實有點大了,將自己的仕途都押進去了。

在別人看來,盧奐的做法屬實有點沒腦子,但李瑁不這麼認爲,人家是在迫使惡錢集團,棄車保帥,他這是要一舉搞死竇鱷啊。

「你現在去一趟南曲,趕緊將達奚盈盈藏起來,她現在很危險,」李瑁道。

做爲南曲的實際控制者,現在兩方肯定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將達奚盈盈控制起來,惡錢集團這邊,甚至會滅口。

「越鬧越大了,竇鱷這個王八蛋,得儘早讓他滾蛋了,」韋昭訓領命之後,

立即帶人去了平康坊。

就憑這句話,人家盧奐的目的便已經達到了,韋昭訓都在嫌棄竇招惹是非,其他人自然也一樣如此。

那麼棄車保師,實現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韋昭訓這次要撲空了,因爲達奚盈盈已經被人帶走了。

就在右相府,一個沒有人敢來搜查的地方。

李林甫也想息事寧人啊,西北的軍老子還在想辦法,你們不要給我找事行不行?

雖然他基本可以確定,聖人不會對惡錢的案子大肆徹查,但面子上,還是要走一走流程的,所以他會將這個差事攬至中書門下,而聖人對他最是放心,也一定會交給他。

辦幾個人,將事情儘快了結吧。

但是辦誰呢?李林甫也很猶豫啊。

東貴西富丶南虛北實,這是在形容長安的居住圈。

盧奐的級別,住在哪裡合適呢?肯定是東邊對吧?

錯了,南邊。

南城分爲平民區和貧民區,盧奐住在平民區,而且宅子不大,僕人也不多,

十八個。

就這破宅子,還是盧奐自己買的,他爹做爲宰相,在長安沒有宅子。

史書記載,盧懷慎身居相位,卻清廉儉樸,他的俸祿和賞賜,全部分贈故人親戚,因此無錢在長安購置房產,聖人賞賜宅院,拒不接受。

時人稱之爲:服器無金玉文綺之飾,雖貴而妻子猶寒飢。

當年,他以門下省黃門侍郎的身份赴東都主持官員考覈選拔,被形容爲: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生病的時候,宋璟和盧從願去探望他時,才發現他的住房寒酸到:敞簧單藉,門不施箔。

待客的飯菜叫做:蒸豆兩器,菜數橘而已這些歷史記載,無一不在形容盧懷慎很窮,非常窮,簡直令人髮指。

但事實上,人家只是清廉而已,他被李隆基親自考覈爲:貞良敦樸,孝悌仁厚,度量深於江海,堅清邁於冰雪。

是開元朝時期,清廉官員的典範,

他不窮,人家只是沒有在當官的幾十年裡,貪污過一個錢,他這個人設打造的非常完美,主要源自於大唐律疏裡面有一條:因貪贓而被停罷官職的人,罷官不到十年,不得賜思錄用。

這一條,是他提出來的。

你打擊貪官,你就必須清廉,否則就是賊喊捉賊。

他們家要是真窮,那嚴希莊就是乞巧了。

東南角的敦化坊,南臨曲江池,按理說該是個好地方,實際上這裡混亂不堪,亂搭亂建隨處可見。

道路泥濘,雜亂不堪,但卻非常熱鬧。

貴族坊一座裡坊多的幾十戶,少的幾戶,而這裡,近千戶,整個白天都是非常熱鬧的。

但是這種熱鬧,盧奐參與不了,因爲他的大門是朝坊外開的。

《唐會要》:非三品以上,及坊內三絕(門第,才德,文學),不合輒向街開門,各逐便宜,無所拘限。

也就說,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住宅主人,可以在坊牆上開門,方便出入,坊吏管不了人家。

但前提是,你家挨着坊牆。

盧奐的級別是正四品上,不符合第一個條件,但是三絕,是佔全了,只是一個國寶郎的稱呼,便足矣。

從興慶宮出來,沿着曲江南街,經過六個坊,就能抵達盧奐的家。

他回家的路線是一條直線,而且是寬大的長安主街道,在這樣的街道設伏,

其實不容易。

而盧奐之所以擔心有人會對他下手,是因爲這種事情,以前發生過。

他爹盧懷慎快不行的時候,李隆基詢問:誰人可爲宰相?

盧懷慎推薦了四個人,宋璟丶李傑丶李朝隱丶盧從願。

這四個都是牛逼人,而且全部是負責吏部銓選工作的,其中的盧從願,這是同族,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金甌相,但是最後李隆基沒用他。

是因爲有人檢舉盧從願:從願廣佔由園,是不廉也,然後李隆基遂止不用。

而盧從願,就被刺殺過,史書記載:從願又因早朝,途中爲人所射,中其從者,捕賊竟不獲,時議從願久在選司,爲被抑者所仇。

他的這個被刺經歷,幾乎與盧奐一模一樣,負責銓選,得罪人了。

隋王宅,

「他從哪搞來的甲胃?」

金吾衛這邊,武慶傳來消息,申時一到,盧奐乘車返家,隨從五人,馬車一輛,盧奐披着甲。

面對李的詢問,武慶笑道:

「與軍器少監陸泛申領的,每日一領。」

李咧了咧嘴看向李瑁道:

「這下好了,小案變大案,我都不敢管了。」

本來他還打算按照崔圓的辦法,在昌樂公主府所在的裡坊內升煙,營造起火的假象,逼迫他們離宅。

眼下看來,先不要管他們了,盧奐的事更大。

盧奐的事情發生僅僅三天,頭兩天盧奐住在興慶宮官署,壓根沒敢出來,直到收到李瑁送來的消息,得知一切都安排好了,今天才出的門。

而李瑁在這兩天也沒閒着,派韋昭訓調閱了長安各大城門的出入記錄。

長安城門是每天早晨四點開門,晚上七點關門。

近段時間長安的每日出入人數,大概保持在一萬兩千至一萬四千之間,平時沒這麼多,這不是快過年了嘛。

只看人數多少,是看不出問題來的,還要看進來的這些人都去了哪。

長安的城防是非常嚴格的,不是誰都可以進來,常住人口有準行證,外來人口有駐留證,沒證的,需要裡面的人在縣衙開具證明,出城來領你進去,總之非常複雜。

要搞刺殺,用長安本地人,肯定不合適,十六衛早晚都能給你查明白,只能用外來的陌生面孔。

所以只要查一查,都有哪些進城的人,行蹤可疑,基本就能鎖定個大概。

李到現在,都不認爲會有人刺殺盧奐,一臉疑惑道:

「我覺得你們是杞人憂天,這太匪夷所思了,銓選四貴之一,清流領袖,誰敢殺他?」

李瑁呵呵道:「如果有一個人,要將你們家庫房的財物都搬走,甚至還要將你們家每一個人都捉拿問罪,你怎麼辦?」

李道:「如果是這樣,我會想辦法弄死他,但盧奐的所作所爲,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吧?

不嚴重?那是沒查,你去查查看,嚇死你。

惡錢的事情,李林甫丶裴耀卿都不敢碰,這裡面的水深的要命,一旦查辦那案子大了去了。

正因爲太大,所以李隆基下決心查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瑁不想當着李的面說太多,只是朝着武慶道:

「都安排好。」

武慶點了點頭,出去了。

他知道李瑁的話是什麼意思,如果真有人行刺盧奐,無論是誰,他們這邊都要做成是竇鱷下的手。

怎麼栽贓竇呢?很簡單,將徐重在長安的線人找出幾個弄死,混在被殺掉的刺客當中,竇就洗不清了。

盧奐不在乎誰會殺他,他只想弄死竇。

第256章 膽子小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07章 買房子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10章 打穿了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24章 好戰第342章 天塌了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25章 隴右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4章 太原郭氏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98章 國家隊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78章 房貸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7章 2王3恪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25章 隴右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85章 棺材板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57章 離開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10章 打穿了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257章 離開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18章 何所懼?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78章 別問了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02章 忠王友第119章 小畜生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61章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7章 2王3恪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356章 宰了他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
第256章 膽子小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07章 買房子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10章 打穿了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24章 好戰第342章 天塌了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125章 隴右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4章 太原郭氏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98章 國家隊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78章 房貸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7章 2王3恪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125章 隴右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85章 棺材板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57章 離開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10章 打穿了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257章 離開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18章 何所懼?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78章 別問了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02章 忠王友第119章 小畜生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61章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37章 2王3恪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356章 宰了他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