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

正所謂新年新氣象,改元之後的大唐,不充許任何官員遲到早退,吏部帶頭嚴抓風氣。

這股熱度雖然也就一陣,但是李瑁肯定不能再睡懶覺了。

右金吾衛雖然名義上是韋昭訓的了,但是很多人心裡都清楚,還是李瑁的,

這裡從上到下,只聽的李瑁的,包括韋昭訓。

眼下抵達的京師的貴族富商已經將長安所有的客棧都住滿了。

他們在家裡養尊處優,一人一個房間,出門在外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只要有住的就行,一大家子擠在一個房間內也是很常見的。

畢竟眼下的長安,沒有那麼多地方讓你住。

李瑁這邊,來了一個稀罕親戚。

往年基本沒有交往,想交往也沒有機會,因爲那時候李瑁在十王宅,別人進不去。

這個親戚其實已經有點遠了,但人家既然找上門來,李猖也不好將人打發走。

這個婦人的名字非常噓人,武明堂。

魏王武承嗣次子武延秀與韋皇后的女兒安樂公主所生的麼女,洛陽尹裴敦復的第二任妻子,人家是從洛陽來的。

武明堂這是正宗的武則天近親,當然,再近也沒有李瑁近,李瑁是親曾孫。

神龍政變丶唐龍政變,吃虧最大的首推武家,其次纔是韋家。

但是官員當中有刑不上士大夫,貴族當中有禍不及子孫。

武明堂的親爹媽雖然在唐隆政變中死於李隆基之手,但是那時候她才六歲,

所以沒有被殃及,基哥肯定也不敢趕盡殺絕。

李武韋楊四大家不是鬧着玩的,所以李隆基的後宮當中,有三個姓武的,武惠妃,武賢妃丶武賢儀。

因爲洛陽眼下最大的地頭蛇,不是長孫家,不是元家,不是獨孤家,而是武家。

「唉......你母妃在洛陽的時候,與我最是交好,可惜你寄養在寧王府上,

以至於未曾謀面,」武明堂穿着厚厚的披風,在李瑁的東宅花園閒逛着,而李瑁就陪伴在她身邊。

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李瑁對這個女人還算是有些瞭解,不是從她媽那裡聽來的,她媽壓根就沒提過這個人。

說明兩人的關係,根本不是武明堂說的那樣深厚。

李瑁笑道:「我都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您,應該是表姐吧?」

無論按照武惠妃這邊,還是按照李隆基這邊,他都得叫表姐,因爲武明堂的生母,是李隆基的堂妹,她算是基哥的外甥女。

武明堂笑道:「自然是稱表姐。」

她今年才三十八歲,看模樣,年輕時候絕對是傾國傾城的絕色,但畢竟年紀大了,皮膚的光澤沒有辦法跟年輕人比,但是她身上有一股子貴氣。

貴氣逼人的貴氣,與李瑁母親的氣質極爲相似。

李瑁是聽說過人家的,武明堂要不是基哥的外甥女,極大可能被基哥收入後宮,曾經的洛陽第一美人,既的人不要太多。

但是對方直到五年前才嫁人,從前度做了女冠,後來估摸着想換一種生活,於是嫁給了裴敦復,但是兩人並沒有育有子女。

裴敦復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事業正式進入上升期,可見武明堂是個旺夫的「表姐既然是來過節,若不嫌棄,就住在我府上吧,」李瑁主動道。

武明堂笑道:「怎麼?楊三娘住得,我便住不得了?我本來就是借住來的。」

說着,她指向遠處的一座雅緻庭院,道:

「我帶的奴婢不多,就住那裡吧。」

李瑁一愣,那個庭院是楊玉瑤提前佔下的,但是李瑁肯定不好意思說,於是只能道:

「那裡沒有收拾,我還是給表姐換一間吧。」

「不必,就這個,」武明堂道。

她的說話語氣極爲霸道,屬於那種平日習慣了頤指氣使,所以性格非常獨斷。

李瑁瞬間有些不高興了,眉頭皺起道:

「不應該是客隨主便嗎?」

武明堂當然察覺到李瑁語氣當中的不滿,但還是笑道:

「我不是你的客人,我是你的親人,你要嫌棄我,那我去隔壁借住。」

說罷,她探出雙手抓着披風就往外走。

李瑁頓時挑眉,一把年紀還有公主病啊?

「表姐.......」李瑁無奈追上:

「隨你好了。」

「這纔對嘛,」武明堂笑道:

「不過我確實需要見見兩位叔伯(武忠武信),我們家人丁薄,親戚們之間更該多多走動,走,你陪我一塊去。」

李瑁點了點頭,帶着對方去往舅舅武忠家裡。

「她怎麼來了?」

中書門下,李林甫皺眉看向兒子,道:「住進了十八郎家裡?」

李岫點了點頭:「您的兒媳(柳氏)剛好就在隋王宅探視王妃,親眼看到的。」

李瑁雖然沒有見過武明堂,但是李夫婦見過,因爲武明堂嫁給裴敦復,就是裴光庭的夫人武氏牽的線,而武氏,是李林甫的青梅竹馬。

「她不好好在洛陽呆着,跑長安來就爲了過上元節?」李林甫皺眉道:

「我讓她幫我盯着裴敦復,她倒好,自己一個人出來了。」

裴敦複眼下是依附李林甫的,但不是真心的,而是被妻子武明堂勸說的,也正是因爲依附李林甫,裴敦復現在才能這麼順。

但是他不喜歡這樣,他不願意給人做走狗。

老裴家的三個大佬,裴耀卿丶裴寬丶裴敦復,基本都是這樣,跟李林甫的關係並不牢靠。

「今晚讓她來見我,」李林甫繼續低頭處理公務。

李在旁猶豫了片刻,還是道:

「不妥吧,人家都住進十八郎家裡了,還是不要讓十八郎知道她和咱們的關係,如今長安的事情,瞞不過十八郎的耳目,右金吾咱們可管不了。」

李林甫皺眉道:「他有這麼厲害?」

李秀點頭道:「上元節三天,左衛五府除了上番皇城,也是要巡查京師的,

幾千號人都是他的耳目,瞞不住的。」

「呵呵.......」李林甫笑了,片刻後,他笑着點頭道:

「當年他要有這份心勁,也不至於我現在還得費心費力的幫他,也好,那就不見了。」

他是不願意讓李瑁知道,他在裴敦復身邊埋了人,因爲會讓李瑁覺得,你是不是也在我身邊安插了內鬼?

是的,李林甫心虛啊。

李瑁府上有三個樂工就是李林甫安排的,只可惜李瑁平時不怎麼欣賞歌舞,

所以那三個人等閒也見不到李瑁,天天憋在王府的樂房排練呢,不準在府內亂走,自然什麼都不知道。

而他們父子倆聊天的關口,其實武明堂已經進宮了。

李隆基在武明堂年輕的時候,就已經見過對方,當時驚爲天人,但是很可惜,這是外甥女。

其實外甥女,也不是不能成爲他的女人,髒唐臭漢嘛,但是當時有武惠妃攔着,所以李隆基也就沒有得逼。

如今聽說對方進京了,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一面。

畢竟是殺父仇人,武明堂要見李隆基,必須要搜身,確保沒有藏匿武器,因爲老武家的女人,天生膽大狼辣。

這與她們的出身有關,商人起家成爲頂級大家族,底蘊不行,所以保留着一些很壞的習慣,以及那股野蠻的性格。

武明堂在一間靜室內,被宮女脫光光,逐寸逐寸的檢查之後,才重新穿好衣服,髮釵也都給她換成木製的,這纔在吳懷實的引導下進入花萼樓。

但是她今天沒有見到李隆基。

「聖人身體不適,今日不能見你了,回去吧,」楊玉環就帶人擋在一樓,阻止武明堂登樓。

這讓吳懷實非常尷尬,他是奉旨來帶人上去的,但是明擺着貴妃吃醋了,不讓聖人見到武氏,而他又不能說貴妃在胡說八道。

而武明堂眼下,正斜眼看向楊玉環。

沒錯,她的臉龐是朝向樓梯方向,但眼神卻是斜蔑着看向楊玉環,給人一種極爲冷酷陰狠的印象,鄙視之心一覽無遺。

楊玉環最受不了的就是這樣的自光,心裡一發狠,帶人上去就要揍武明堂,

卻被吳懷實橫插進來攔下:

「貴妃不要爲難奴婢了。」

「你閃開,我不爲難你,敢蔑視於我,今天定要好好的教訓她,」楊玉環少見的發怒道。

正是因爲她平時不發火,所以發火的時候不會讓人感到害怕,她是屬於那種一眼就能被人看穿真實性格的人。

她的性格並不狠辣,甚至是善良。

下面的吵鬧聲音,身在二樓的李隆基自然是聽到了,他並不會因爲楊玉環的阻撓而感到一絲的不開心,只是有稍許遺憾罷了。

雖然他知道,武明堂年紀大了,不如從前那般美貌了,但還是想要看一眼。

「老奴說啊,聖人別見了,否則貴妃會鬧脾氣的,到時候上元節上給您擺臉色,又該如何呢?」高力士笑呵呵的勸說道。

李隆基苦笑搖頭:「這個太真,朕又不是要將明堂如何,至於如此過激嗎?

管好你的人,不是他們在私底下亂嚼舌頭,太真會知道明堂嗎?」

「是是是,老奴先去將人打發了,」說罷,高力士便下樓去了。

李隆基在洛陽的時候,幾次動過心思,想要將武明堂收入後宮,但是當時武惠妃的顏值是穩壓武明堂的,性格又非常強勢,所以李隆基沒有得手。

這些事情屬於宮闈秘事,外人是不知道的,裴敦復要是知道了,他絕對不敢娶人家。

實際上,李隆基是非常大度的,並不在意這些,他惦記的只是武明堂的身體,又不是有感情。

有感情的,那是武惠妃。

正月十三,上元節的花燈已經開始點上了。

這是一筆極爲巨大的開支,每年的長安上元燈會,朝廷的花費大概在一百萬貫之間。

沒錯,一百萬貫。

而且這是一筆絕對不會省掉的開支,哪怕邊疆將士吃不飽,哪怕關中百姓沒餘糧,哪怕西北吃敗仗,這筆錢都絕對不能省,這個節也一定要熱熱鬧鬧過。

因爲上元節,彰顯了大唐的國運昌盛丶繁榮富庶,彰顯了聖人的英明神武丶

文治武功,四夷賓服,萬邦來朝。

是的,即使西北打成了一鍋粥,吐蕃照樣有使者派來長安,恭賀大唐的聖人楊話是懵逼的,他這個鴻臚卿沒幹多久,缺乏政治經驗,業務也不熟練,當見到吐蕃使者送上的國書後,整個人都傻了。

沒經驗無所謂,只要謙虛好學就行。

「還能這麼幹啊?他們敢來,我們是不是不宜將他們驅逐?」楊話向魏鈺請教道。

你還算是個明白人,魏珏點了點頭:

「並不新鮮,兩國交戰還不斬來使呢,隴右一線雖然熱戰正酣,實際上,我們與吐蕃之間的一些貿易並未中斷,而河西走廊的商路,也不能因兩國交戰而受到影響,戰爭是爲了爭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是破壞已有的利益,這是雙方都默認的,輕易不會去打破。」

鴻臚寺其實就是外交bu,負責對外交流以及管理進入大唐的外國人。

在這個部門千過之後,城府心機會上升一個檔次,因爲工作需要嘛,兩國的交流,其實跟兩個人的交流,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又更爲複雜。

另一名鴻臚少卿,李林甫的女婿張博濟道:

「戰爭,不是一直髮生,它總有停下來的時候,今天吐蕃還是敵人,也許明天就成了臣子,它的身份是因形勢而一直轉換的,所以我們與吐番朝廷的聯繫不能中斷,以便了解他們當下的想法,以及預判接下來兩國關係的走向,來的既然是慕容經國,那便讓慕容神威去接待吧。」

大唐有檢校制度,也就是臨時代理官職,不算正式拜授,有行使該職務的權力。

這一次來大唐的吐蕃使者,是吐谷渾皇室後裔慕容經國,他們這一支已經歸附了吐蕃,而慕容神威,官至左威衛大將軍,曾祖父是吐谷渾末代國王諾葛鉢。

那麼他來接待吐蕃使者就很合適,加個檢校鴻臚卿,也算配得上慕容經國

紕論」的職位。

紕論就是吐蕃的外相,主管對外事務。

楊話點了點頭,姿態謙卑道:

「還是得靠二位啊,我見識少,沒有二位相助,這個位置是一天也坐不了啊魏珏笑了笑,沒說話,張博濟也只是微笑點了點頭,兩人對楊話的看不上完全就寫在臉上。

楊也難啊,名義上是主官,平日裡確實低三下四的,尊敬自己的沒幾個。

這就是資歷不夠的問題,爲什麼大唐要專門推出循資格這套官員升遷制度呢?就是因爲按照規矩來,別人就算心裡不服你,嘴上也不會爲難你。

但楊話這是走後門,跳的又太高,所以人家心裡嘴上都不服。

離開鴻臚寺,楊話望着一些官吏們正在衙署的門口掛燈籠,主動上前道:

「掛左邊一點,有點歪了...

這些官吏當中,竟也沒幾個人接他的話茬,楊話尷尬的笑了笑,嘆了口氣袖走了。

人際關係向來都是最難處理的,楊上位的路子不正,能力又非常有限,剛來的時候還能噓唬人,時間一久,寺內官員都知道他是個半吊子水平,自然也就沒多少敬意。

能進皇城來上班的,哪個還沒個背景,所以楊的日子非常難熬。

他甚至已經生出離開這裡的心思。

這裡不像在右金吾,他對右金吾的事務也不熟悉,但是有李瑁罩着,所以大家一直都非常熱情的幫助他熟悉事務,上手也更容易一些,而在鴻臚寺,更多的是在看他笑話。

無論任何單位企業都是這樣,走後門上來的總是難以獲得人們發自內心的尊敬。

正月十三的晚上,其實已經有小型燈會了,雖然沒有正節的時候熱鬧,但人們已經開始紛紛上街遊玩。

畢竟正月十三有一個好處,不堵,而上元節你能走多遠,完全取決於人羣將你推多遠。

洛陽第一美人,也出門遊玩去了,以至於今晚的長安,各處都在打聽武明堂的來歷。

這樣的美婦就算睡不了,多看幾眼也是讓人賞心悅目。

蓋擎也不意外,他本來就是外貌協會的,雖然妻子就在身邊,他還是忍不住回過頭,望向那道擦肩而過的娜背影。

雪白色的大翻領披襖,足蹬翹頭履,雙手籠於胸前,步履端莊,一身行頭極爲華貴,可見出身不凡。

容貌更是驚豔,雖看起來年紀不小了,但依然是身姿挺拔,蛾眉皓齒,不輸少女。

「沒生過孩子,」妻子盧氏一語道破。

蓋擎一愣,回過頭來問道:「你怎麼知道?」

盧氏笑道:「沒有大膀。」

女人如果有過懷孕經歷,胎兒會造成骨盆鬆弛,從而跨大,女人的跨本來就大,生過孩子之後更明顯,這就是爲什麼後世的女孩穿牛仔褲,幾乎不繫腰帶,

因爲膀骨撐着。

其實還有一點也能看出,那就是胸部是否下垂。

但眼下武明堂披着厚重的披風,你看不到她胸部的形狀。

蓋擎笑了笑:「長安確實好啊,在涼州哪能見到如此美人兒。」

盧氏笑了笑,不以爲然。

唐朝的妻子是不會因爲丈夫看美女,而感到生氣,雖然大唐女人的地位已經足夠高了,

這種事情是沒必要生氣的,人家給你領回家你都沒招,何況只是看幾眼。

王人傑一眼看到了蓋擎夫婦,主動過來打招呼:

「將軍好,夫人好。」

蓋擎頓時皺眉:「剛有幾個金吾衛過去,你又來了,你們該不會是綴着那個婦人吧?」

王人傑微笑點頭:「隋王的令,讓我們護衛安全,她是洛陽尹裴公的夫人。」

「裴敦復?」蓋擎頓時一臉羨慕道「一把年紀了,竟有如此貌美的小嬌妻?裴敦復進京了?此婦與隋王又有何干系?」

王人傑道:「是隋王的表姐,武家的人,聽良器(李晟)說,好像是武承嗣的孫女,眼下已經住進王府了。」

蓋擎嘴角一抽,對武明堂的幻想瞬間打消。

武家的女人,不敢惹。

武則天時期,武家混的最牛逼的,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這兩人不知道殺了多少李唐宗室,手上沾滿了李家的血。

所以武家如今留在長安的,都不屬於武則天的父親武士這一脈,而是武士讓丶武士逸這一脈,武惠妃就是出自武士讓,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是這一脈,還是武惠妃的伯父。

武則天那一脈,都在洛陽呢,所以基哥其實非常討厭去洛陽,但爲了洛陽的安定,又不得不容忍武家。

皇帝容忍大家族,聽起來似乎可笑,但這是事實。

開國至今的所有政變,都是那幾個家族參與的,武家的戲份可不少,都給你改朝換代了,人家武承嗣差點接了武則天的班,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安分了不少,所以沒有必要大動干戈,那樣容易引起動盪。

而動盪一起,會有連鎖反應,會引發怎樣的亂局,誰也不知道,所以皇帝也輕易不願去收拾他們。

「真是奇怪了,她竟然敢大搖大擺的走在長安城?就帶了幾個隨從?這個婦人膽子好大啊,」蓋擎自認,如果自己和對方身份互換,他絕對不敢在長安這麼招搖。

開玩笑呢,老李家的全都在,被你們家流放嶺南的全都回來的,你就不怕橫死街頭?

事實上,不會有事的,盤踞長安的這些大家族,也不敢讓人家有事。

不管老李家再怎麼仇視武家,當今聖人,可是有武家的血脈。

「隋王呢?他在哪?」蓋擎問道。

王人傑頓時一臉爲難,猶豫半響後,還是道:

「將軍不要問了,卑職如今是隋王的下屬,不能對外透露他的行蹤。」

蓋擎一愣,一腳端向王人傑大腿,氣笑道:

「你才吃了人家幾天飯,就不認我了?」

王人傑知道蓋擎是在開玩笑,一臉賠笑的拱了拱手,趕緊綴着武明堂跟上去了。

蓋擎擡頭望向天空的圓月,幽幽一嘆:

「在長安呆的久了,人也變得安逸了,怪不得那麼多人都喜歡來長安,流光溢彩,如詩如夢,這裡真的太舒適了。」

「可是夫君終究是屬於疆場的,那裡纔是你的家,長安不過是臨時停靠的驛站罷了,」盧氏在一旁道。

蓋擎笑了笑:「其實.......我還是更喜歡長安。

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8章 356萬戶第350章 秘書省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6章 膽子小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83章 西市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149章 狗舌頭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83章 玩命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24章 好戰第261章 田舍郎第127章 服務業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10章 沒的選第259章 十望州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90章 賜名第293章 我同意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60章 體面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5章 走別人路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87章 讓皇帝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48章 太原尹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359章 獻誠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385章 棺材板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86章 敲鐘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315章 反間計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127章 服務業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348章 三贏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94章 五武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8章 356萬戶第350章 秘書省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56章 膽子小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83章 西市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149章 狗舌頭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383章 玩命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24章 好戰第261章 田舍郎第127章 服務業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310章 沒的選第259章 十望州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90章 賜名第293章 我同意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60章 體面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5章 走別人路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87章 讓皇帝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48章 太原尹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359章 獻誠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六十八章 家國永安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36章 你別告訴別人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385章 棺材板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86章 敲鐘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315章 反間計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127章 服務業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348章 三贏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94章 五武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64章 如身使臂,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