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兵制崩壞

李瑁在左衛府應番的時間,是十月份,十一月已經換成勳二府輪值了。

他這個工作本來就是這樣,上一個月,歇四個月,這四個月裡,名義上他需要到衛府坐班,主持衛士的日常操練。

實際上沒必要去,因爲去了也沒人。

邊境藩鎮,如今已經盛行募兵制,在關中,叫做長從宿衛。

開元十年,宰相張說以宿衛之數不給,建議召募強壯,次年,募取京兆丶

蒲丶同丶歧丶華等州府兵及白丁爲長從宿衛,十三年,改名騎,分隸十二衛。

其實也算是募兵的一種,每年宿衛兩個月,免除出征和鎮守負擔。

南衙明明是十六衛,爲什麼這裡又是十二衛呢?因爲左右監門和左右千牛衛,不領募兵,前者人員固定不流通,專門看大門,後者專掌執御刀宿衛侍從。

左右千牛衛也是人數最少的,加起來不過兩千人。

李瑁勳一府的那幫人,除了有正式編制的之外,剩下的在下番的時候,都需要將申胃武器馬匹上交,然後回家種地去。

「衛府大營都快荒蕪了,我去過幾次,讓人疹得慌,裡面的野草有這麼高,

」說着,裴迪還給李瑁比劃了比劃。

這個人非常有意思,雖然本質上是個文化人,學問很深,但給人的感覺卻非常灑脫,言行舉止發乎自然,不愧是曲江公培養出來的。

眼下裴迪已經在李瑁這裡上班了,這個人老家的房子蓋的非常氣派,但是在長安沒房子,所以會帶着自己身邊那八個人,住進王府官署。

按照人家的話來說,他只是長安的一介過客,河東纔是他永久的家。

李瑁笑道:

「時代變遷,府兵制已經徹底廢弛了,從前盛行之時,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眼下用兵頻繁,成期延長,以至避役成風,天下各州已無府兵可交。」

杜鴻漸點頭道:

「很多人都明白這個弊端,但是想要改變,實在太難,邊鎮軍費開支過重,

朝廷已無餘力在內地募兵,就說這長從宿衛,多招募市並無賴爲兵,軍紀渙散,

其戰力遠不如邊鎮。」

府兵制逐漸轉變成爲募兵制,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其中的弊端也都清楚,但是沒辦法,扭轉不過來。

邊境一直在打仗,打仗就要死人,誰願意去送死啊?

以前的府兵制,每年服役兩個月就算完事了,現在好了,一旦被徵調,就回不來了。

背井離鄉在邊疆玩命,時日久了,都不願幹了,除非你給的錢足夠多,以至於朝廷不得不花費大錢,養着那幾個邊境藩鎮。

正如資治通鑑記載: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中國無武備。

「等到隋王下一次輪番,您勳一府恐怕還會減員,所以您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減員,」裴迪笑道:

「也就只有這麼點事情了,中原承平,百姓安居,長從宿衛除了應番之則,

已無備戰之可能。」

當年張說徵募長從宿衛,本來就是有條件的:免除出征丶鎮守負擔。

沒有這個條件,連這十二萬人都徵募不上來。

武則天時期,府兵制的問題出在土地兼併,如果改善還可以繼續維持,但到了李隆基這裡,徹底完蛋。

仗打的太多了。

李瑁實實在在見過皇城那幫宿衛,看上去人模狗樣,尤其是那些千牛備身,

皆以高蔭子弟,年少姿容美麗者補之,花鈿繡服,衣綠執象,爲貴胄起家之良選。

其實就是純粹的繡花枕頭。

李瑁身邊的侍衛裡,就有一個曾經在隴右服役的老兵,一米六的個子,體重一百四十斤,長的烏漆嘛黑還有點駝背,整個王府就沒有人手腕,能瓣過人家的。

那雙手跟鐵箍似的,由於常年握刀,兩隻手已經不能平展,而是呈半月彎曲狀。

這才叫兵。

「曲江公關於兵制,有何看法?」李瑁詢問裴迪道。

裴迪微笑搖頭:

「無解,我開元朝外患太多,邊境武備不可停,空前消耗國力,想要改革,

需二十年之功,掃平外虜之後,尚需數十年恢復,談何容易。」

李瑁笑了笑,關於這個話題,沒有再說什麼。

其實一切的根源說到根上,就是兩個字:土地。

這就是爲什麼府兵制的基礎,是均田制,均田制被破壞,府兵制自然也就玩不轉了。

「走吧,閒着也是閒着,隨我一起到左衛府的大營瞧瞧去,」李瑁緩緩起身,其他人也跟着站起來。

以前在十王宅的時候,李瑁也有放風的機會,那就是外出狩獵。

但是他那個放風,有羽林軍盯着,很不自在。

眼下的他,是可以離開長安城的,當然了,也就是周邊區域,跑遠了基哥會不高興。

說到底,李瑁現在還是個因犯左衛府的大營,距離長安很近,就在長安城西十五里的一處山麓腳下,這裡是大營,不是折衝府,天下隸屬於左衛的折衝府有十二座,分佈於各州。

從前府兵往長安輪番的時候,都需要先來大營領取兵械,然後進入長安。

現在嘛,兵械全在武庫當中。

偌大的營房,荒草叢生,一派破敗之象,勉勉強強有一條小路可以直通營房深處,那裡住着十來個老兵,負責看守着這座當年可容納一萬多人的軍府大營。

「這裡荒廢多久了?」李瑁駐足於一口水井旁,往下面望了望,朝身邊問道留守這裡的老兵答道:√「稟中郎將,開元八年,這裡便沒有再來過府兵了。」

「都二十年了?」武慶感嘆道:

「修時難,廢時易,可惜了。」

李瑁的身份,留守在這裡的老兵都知道了,但也僅限於中郎將,他們不知道李瑁是隋王,因爲他們雖然隸屬於左衛,但已經不用上番了,職責只有一個,那就是守在這裡。

他們這些人裡面最年輕的,今年都五十歲了。

至於李瑁腰上的紫金魚袋,他們認不出來,以爲是香囊或者玉袋一類的玩意這種現象很正常,級別太低,是沒有辦法接近高級長官的。

李瑁望着大營後面開墾的幾畝良田,心知是這些留守老兵的口糧地,於是問道:

「我見水井裡面尚有水,大營裡像這樣的水井,還有多少?」

「回郎將,只有三口井,都有水,」老兵答道。

李瑁點了點頭。

這座廢棄的大營,說它沒用,它是沒用,說它有用,卻也有大用。

營房的設計,以防禦爲主,又夾在山巒之中,進退有路,若是攻打長安,這個地方無疑是個很好的落腳之處。

安胖子雖然是從長安東邊打過來的,但也是用的上的。

李瑁是不能在外停留太久的,一旁的嚴衡和王卓已經着急了。

+

因爲灰前?1

T

報備就出來了。

李瑁自然也要掌握分寸,他和基哥的博弈,就是在這方寸之間,要掌握好度。

傍晚時分,回到王府的李瑁,見到了李迎月。

這位人妻今天是自己來的,已經和郭淑在一塊聊了一整天,本來無精打采的她,見到李瑁的一瞬間,容光煥發。

郭淑越來越覺得她不對勁。

「我今天來可是有正事,阿兄何故如此冷落?」

李迎月發覺李瑁見到她之後,情緒不高,還冷着個臉,不服氣道:

「正事,真的是正事。」

郭淑沒好氣的瞪了她一眼,你都來了一天了,也沒跟我說你有要緊正事,怎麼?跟我不能說?

李瑁呵呵一笑,讓人準備晚飯,他中午的時候在大營,只是吃了些乾糧,早就餓了。

「說吧,什麼正事?」李瑁伸開雙臂,任由郭湘爲他更衣。

李迎月坐下後,說道:

「因爲幫你的忙,所以這幾天我總是回平康坊,昨天阿爺散值早,見到我之後,讓我問你一件事情。」

李瑁皺了皺眉:「什麼事?」

「一共就五個字,京兆武功縣,」李迎月一攤手:

「阿爺就是個習慣,說話總是雲裡霧裡的。」

「這叫什麼問題?」郭淑好奇道。

李瑁則是低頭一笑,心知蘇震的事情,已經被李林甫看穿了,或者說,是宮內某個大監,泄漏給李林甫的。

當然了,這也算人家李林甫的能力範疇。

畢竟李瑁爲蘇震謀劃,是通過曹日升和高力士的日常彙報,影響到李隆基的。

這種事情知道的人絕對有限,也絕不可能是楊洄泄露的,這小子口風很緊的京兆武功縣,聽起來是在說地名,實際上是指京兆少尹長安縣令和蘇震。

李迎月帶着這個問題來,說明蘇震出任長安縣令的事情,基本上穩了,所以李林甫纔有這個問題。

這不是問題,而是告訴李瑁,你舉薦的人,我批准了,你欠我一個人情。

李迎月盯着李瑁,耐心的等待着,他以爲李瑁在猜謎,實際上李瑁在想着怎麼回覆。

人家名義上叫做問題,那麼你就需要一個答覆。

李林甫希望從自己這裡知道什麼答覆呢?

李瑁忽的一愣。

盧奐.....

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75章 狩獵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8章 356萬戶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45章 翹tun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1章 大膽的押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80章 下簾詩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8章 356萬戶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07章 買房子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36章 刺激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80章 姚 宋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87章 讓皇帝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83章 西市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79章 回去吧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
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175章 狩獵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8章 356萬戶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45章 翹tun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21章 大膽的押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80章 下簾詩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8章 356萬戶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07章 買房子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36章 刺激第118章 萬壽仙君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80章 姚 宋第238章 清平三章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87章 讓皇帝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96章 莊嚴一家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83章 西市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79章 回去吧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