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出人頭地

主帥撤走,加上石堡城被攻破的消息傳來,留守在赤嶺的吐番軍隊徹底崩潰了,爭先恐後的往南撤退。

他們被唐軍一路追殺,又遭遇安人軍與哥舒翰的阻擊,好不容易逃出生天,

外圍還有河西主力。

死了多少,數都數不過來了。

臧希液成功奪回石堡城,在那一刻,他站在城牆上,望着遍地的戶體證證發呆,因爲他的先登軍所剩無幾,死了一百多個,傷了兩百多個。

受傷對於一個士兵來說,基本算是告別軍伍生涯了,運氣好的能在後勤混個差事,吃一份官糧,運氣不好的只能拖着殘疾的身體領了撫卹,回家種地去。

臧希液也不知道到底該如何形容自己當下的心情,來之前,他急切的想要拿下石堡城,心裡沒有任何雜念,但真等到掌回來的時候,卻感覺空落落的。

山腳下已經傳來消息,乞力徐撤了,賊軍在赤嶺的防線土崩瓦解,隴右無戰事了。

隋王一定很高興吧,長安收到消息後,也一定會狂歡吧?

臧希液嘆息一聲,丟掉手裡的長矛,緩緩走下城牆大唐與吐蕃這次的大規模衝突,從一開始,安人軍的損失是最大的,直到這次收尾階段,還是安人軍。

臧希液帶着的一萬人,陣亡高達兩千七百,傷者四千,基本上是打廢了。

倒淌河山谷狹窄,進不來牛車,所以死在峽谷中的安人軍土兵,戶體正在被一具一具的揹出去。

因爲大多是被砸死的,所以很多都已經血肉模糊。

李瑁下令,韋寡悔帶着三百左衛軍土,全都進去背戶體,扶傷員,他要讓這些在長安養尊處優的衛士們看一看,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的。

從去年年前開始,今年三月份結束,吐蕃方面,慕容阿波謁部全軍覆沒,本人戰死,索達赤部全軍覆沒,本人被俘虜,郎支都部潰逃,本人戰死,伏俟城被大唐攻佔,乞力徐部遭受重創,退出赤嶺防線。

天寶元年的這場大戰,結束了。

王難得和李光弼請命,希望從積石城南下,繼續攻打吐蕃的大莫門城丶樹墩城丶宛秀城丶百穀城,但是被李瑁和皇甫惟明拒絕了。

因爲隴右的損耗也非常巨大,將士們身心疲憊,也不願意再打了。

戰場上就是這樣,一將功成萬骨枯,將領們希望建功立業,但是普通的軍土,是不想打仗的。

一輛輛牛車,從峽谷口離開,車上的軍士戶體,甲胃軍械已經被拿掉,只剩下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牌籍。

韋光乘已經派人來了,駐紮進了一座村莊,負責戰爭的收尾工作。

李瑁策馬在牛車隊伍中游走,雖然內心不忍,但還是時不時的會將目光放在那些屍體身上。

安思順跟在一旁,一直在打量着李瑁的面部表情,這位年紀輕輕的親王,好像有點悲天憫人的傷感呢?

慈不帶兵,你不能這樣的。

「隋王一戰定隴右,聖人一定會非常高興的,」安思順在一旁笑道:

「一切都結束了,隋王還是先回鄯州歇一歇吧。

李瑁挑眉挑眉,道:「我歇一歇?我很累嗎?」

安思順道:「隋王親自在此督戰,已有四天之久,疲憊是在所難免的,您的身體重要,大家還等着您主持大局呢。」

李瑁擺了擺手:「我會與將士們一起返回,不必再勸了。」

安思順愣了一下,點了點頭。

李瑁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戶體,也許對於藩鎮的將土來說,死人是常事,司空見慣了,但是對於李瑁來說,則是非常震撼。

太多的死人了,禿鷲烏鴉盤旋天空,空氣中盡是腐臭血腥的味道,很多左衛的將土沒有見過這種場面,早已乾嘔多次。

跟在李瑁身後的武慶等人,當下也是如此,根本不敢去看那些戶體,怕受不了。

大家不是沒有見過死人,是沒有見過這麼多死法千奇百怪,屍體殘缺不全的死人。

這時候,李瑁擡了擡馬鞭,指着一旁的一輛牛車道:

「停一下。」

牽牛的軍士立即停了下來。

李瑁翻身下馬,來到堆滿屍體的車旁就要擡伸手。

武慶趕忙阻止:「阿郎,逝者已矣,莫要沾了疫病。」

李瑁瞪了對方一眼後,上前將一具無頭屍體的袖子擼起來,然後抓了一把土,將戶體胳膊上的凝血擦拭乾淨,露出了四個字。

死者的胳膊上有刺青,歪歪斜斜的寫着:出人頭地。你頭都沒了啊兄弟,李瑁翻過系在戶體手腕上的牌籍,上面寫着此人的出身:渭州渭源縣雙柳莊二十三戶,龐旺。

「贈陪戎副尉,賞田一百畝,鑄鐵頭下葬,家屬重恤,」李瑁嘆息一聲,將屍體的袖子放了下來。

出人頭地..::..多少人從戎,都是爲了出人頭地啊,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實現了呢?

也許更多的,是像龐旺這種的吧。

李瑁忍不住嘆息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的涼州詞,悲慨已極,乃沉痛語也,傳令鄯州道士,設齋爲將士超度亡魂。」

他身後衆人,人人表情沉重,惟有見慣了這種場面的安思順,無動於衷。

四天後的鄯州節帥府大堂,衆將其樂融融。

李瑁自然也是如此,他不能潑冷水,不能掃大家的興,雖然他心裡談不上有多高興。

他知道身爲主帥,是不能共情的,但是知道歸知道,不一定能做到。

好在他的主戰場在長安,在長安殺人,他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臧希液回來了,他的安人軍留守石堡城,大戰結束,是對將領們來言,活下來的軍土,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們是停不下來的。

死了苦,活着也苦。

「防務重職,不可懈怠,河西的弟兄們休整過後,便回去吧,」李瑁笑呵呵的舉杯走下來,挨個的給人敬酒。

蓋威第一個起身,笑呵呵道:「隋王一到,隴右之局便解,聖人英明神武,

派隋王坐鎮隴右,實是衆望所歸。」

他是故意這麼說的,就是要奚落皇甫惟明。

但是今天這樣的場合,皇甫惟明肯定不會表現出絲毫不自在,他也是頻頻授須微笑,與衆將把酒言歡。

但是心裡,則是充滿了濃濃的愁緒。

「你小子說話給我注意點,」李瑁笑呵呵的指着蓋威道:

「此番大捷,皆賴將士之功,我可沒有怎麼出力。」

臧希液聽到這話,瞬間站起來道:

「隋王這話,末將第一個就不認可了,若非您堅持攻打石堡城,怎會有如此大勝?不瞞您說,當時我還認爲您是紙上談兵,如今看來,是我淺薄,沒有您的高瞻遠矚。」

其他人,也開始一個勁的拍李瑁馬屁。

因爲名義上來說,首功就是李瑁的,你別看安思順丶李光弼丶臧希液丶王難得都打了漂亮仗,這功勞是往上面算的。

李瑁回到長安之後,別人也只會恭賀聖人武功蓋世,威壓四海,絕不會讓李瑁的風頭太過了。

眼瞅着李瑁在隴右與河西將領之中,已然豎立起了極高的威望,皇甫惟明的心情更沉重了。

韋光乘看在眼裡,內心爽的一批,雖然李瑁剛回來的時候,就給他增加了一筆巨大的開支,但是這個錢,他樂意出,右相也樂意花,方便李瑁收買人心。

什麼錢呢?自然就是撫卹和搞賞,李瑁將標準提高了不少。

王難得被李瑁敬酒之後,笑呵呵的坐下,臉上的假笑,像是被焊上去的,幾乎都沒有變化。

他和皇甫是穿一條褲子的,自然不樂意李瑁將風頭全都搶走,但是呢,他對此也毫無辦法。

停戰的節點,就是安人軍攻打石堡城,河西軍襲擊乞力徐,而這兩項安排,

都是出自李瑁之手,所以你將功勞算在人家頭上,無可厚非。

「我已經上疏聖人,希望返回長安,老了..:::.身體吃不消了,」杜希望拉着李瑁在一邊說話。

他知道自己在隴右,其實是爲了制衡皇甫,但是他真的不想再摻和了,眼下的隴右,已經出現了太子黨和隋王黨,繼續留在這裡,他擔心被牽扯進去。

還有就是,他的身體真扛不住了。

之所以跟李瑁談起這件事,是希望李瑁能在李林甫那邊幫忙說話,李林甫不點頭,他還真就回不去。

「杜鴻漸可代我接替鎮西軍,至於和州刺史,請中書門下另選賢明吧。」

李瑁了一眼杜希望身後的杜鴻漸,隨後點頭道:

「杜公年長,確實該享福了,西北苦寒對您的身體也不好,等我回了長安,

自然會想辦法幫您走動走動。」杜希望微笑點頭,握着李瑁的手不停寒暄。

實際上,人家在長安的門路非常廣,而且可以直接與聖人單獨聯繫。

但是呢,這次想要離開,還真就需要李瑁幫忙,因爲聖人不希望他走,而他的鴻臚卿,又被楊話給佔了,如今在長安並沒有職事。

能夠拍板讓他回京的,也就是李林甫了,但他與李林甫交情不深。

人這輩子有起有落,有降必有升,杜希望都體會過了,如今年老,只想圖個安安穩穩,不想再有起伏了。

奮鬥了一輩子,也該躺平了。

像這樣的大捷,必然是五百里加急,驛卒們也樂意玩命的將捷報送回長安。

雖然大家真的希望能夠在一起多聚聚,共同慶祝這樣歡慶的時刻,但是防務在身,由不得他們滯留。

大斗軍丶寧寇軍丶玉門軍第一時間開拔,返回隴右,畢竟當下的隴右防線是空的。

雖然所有人都明白,吐蕃絕對沒有捲土重來的能力,但還是要以防萬一。

赤水軍三部人馬,眼下都駐防在鄯州附近,這是李瑁最爲頭疼的。

三個將領嘴上不說,其實心裡面都有訴求,他們留下,就是希望李瑁能幫他們解決麻煩。

蓋威經此一役,對李光弼怨氣極大,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而李光弼,希望能夠真正意義上的執掌赤水軍。

「隋王回到長安,想個辦法將這個人調走吧,他不是立功了嗎?給他升官,

讓他走,」

蓋威帶着自己的幾名心腹將領,眼下就在李瑁的小屋內喝酒。

屋子本來就不大,眼下更是擁擠不堪,但是呢,這樣擁擠的環境,反而能促進大家的感情,因爲李瑁擡手就能摸到蓋威的大腿,一些微妙的肢體語言,可以拉近雙方的距離。

李瑁皺眉道:「不要再有這樣的牢騷了,李光弼是聖人放在河西的,誰也不能將他調走,你跟他對着幹,對你沒有好處。」

蓋威一臉怨憤道:

「他沒將我赤水兒郎的命當做命啊,綏和城爲什麼會出現那樣的局面,說到底,就是他不在乎兒郎們,拿大家做誘餌,戰果雖然是好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論,他不是活捉索達赤了嗎?聖人必會令他入京獻俘,隋王想些辦法將他留在長安,不要讓他回來了。」

李瑁敢答應嗎?不敢的。

事實上,李光弼在河西,對蓋嘉運父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少基哥心裡有譜,河西還有朕的人,你要將李光弼弄走,那麼距離聖人弄走你爹,也就不遠了。

河西方面,習慣了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那麼對李光弼這個外人,自然是非常排斥的,何況李光弼與蓋嘉運有殺父之仇,留這樣一個人在身邊,蓋威肯定不樂意。

他甚至都想過,找個機會將李光弼滅口。

別以爲人家不敢,藩鎮將領的膽子,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李瑁在鄯州,都擔心自己被刺殺呢。

「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蓋帥也不會認同的,等你回去了,好好跟蓋師談一談,聽一聽他的看法,」

李瑁拍着蓋威的大腿道:「這世上很多事,都不是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來的,大多時候都是不如意。」

李瑁也沒有斷然拒絕蓋威,因爲要考慮對方眼下的心境,李光弼的那支赤水軍折損最重,蓋威不爽是可以理解的,正在怒頭上,李瑁也不方便過於強硬,只是勸說對方返回涼州之後,多跟他爹聊聊這件事。

蓋嘉運是個明白人,自然會管好自己的兒子。

蓋威嘆息一聲,舉杯向李瑁敬酒。

他來李瑁這裡之前,哥舒翰找他談過,大概是希望能夠主持伏俟城的防務,

而哥舒翰的表態,意思再明顯不過,我不想留在赤水軍了,想去伏俟城,主持西海防務。

做爲此番大戰,大唐新開拓的一大塊領土,哥舒翰想要坐鎮,必然牽扯到一件事,那就是設立新軍。

蓋威也將這層意思傳達給了李。

不得不說,哥舒翰這一招非常高明,人家也想上進,又清楚赤水軍是蓋嘉運的自留地,繼續留下,權力有限,那麼設置新軍歸他節制,自然就是他的全新班底,而且又處在河西防務最前沿,職責非常之重,是一個積贊功勳的絕佳之地。

而這件事,李瑁是可以說了算的。

「你希望他去嗎?」李瑁私下一塊羊腿肉,遞給蓋威道。

蓋威點了點頭:「哥舒翰這個人還是靠得住的,不然我阿爺也不會用他,伏俟城地理位置非常關鍵,可覆蓋賊境千里之地,是需要早做打算的。」

伏俟城做爲吐谷渾當年的首都,自然是青海一帶最爲關鍵的一處據點。

這一次要不是因爲吐番大軍都集中在隴右一線,也不會這麼輕易就將伏侯城給丟了,可以說,伏俟城歸入大唐,是此番大戰最大的戰果。城內本來就貿易發達,而且人口衆多,是周邊兩千裡範圍之內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而且這個地方由大唐來管,城內居民完全不會不適應。

因爲吐谷渾本屬鮮卑族慕容部,漢化程度非常高。

眼下的當務之急,確實是需要考慮伏俟城的駐防問題,哥舒翰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要搶在別人之前,第一個開口。

李瑁沉思半響後,道:

「這個事情,明日拿到會議上好好的議一議,前期伏俟城的駐軍,肯定是要從其它方面抽調一些的,不足的,再由新募補上,設立新軍,非同小可,需要慎重。」

蓋威見李瑁答應,點頭笑道:

「正是因爲這個地方太過重要,我們纔不希望派一個外人去,哥舒翰在河西也有四年了,信得過。」

設立新軍,會爲朝廷增加一筆巨大的開支。

所以這支新軍建制應該如何,是需要好好商量的。

首先要考慮的自然就是防務屬性,我放多少人,可以守好這個地方,這是最重要的,另外一點就是,放多少人,朝廷不吃虧。

伏俟城不同於河西其它地方,這裡的田畝少的可憐,周邊水源衆多,河流覆蓋,草場繁茂,是西北地區一塊非常適宜遊牧的地方。

那麼從這個地方賺錢,主要兩個方面,一個是城內的貿易,一個是在遊牧部落身上打主意。

朝廷可以充許伏侯城自給八成,朝廷補貼兩成,多了就不要想了,所以伏候城的駐軍,需要維持在一個我依靠本地賦稅差不多可以供應得起的地步。

遊牧,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可以賺錢的是馬,但實際上,是羊牛等牲畜。

依靠馬來放牧不假,但放牧放的是牛羊。

西北通往長安的官道上,牛羊等牲畜一直都屬於大宗貿易,西海羊的肉質更爲鮮美,在長安屬於貴族們宴會上的珍。

同樣是羊,它比關中本地羊貴了一倍。

哥舒翰很精明啊,太會挑地方了,坐鎮伏俟城,絕對是一個肥差。

李光弼眼下,就等着院子外面,他也是來求見李瑁的。

但是呢,隋王屋子裡有客人,他自然需要在外面耐心等着。

如果這裡是隋王宅,他至少都有一個歇客室可以坐下喝杯茶,慢慢等,但在節帥府,沒那麼大地方,而李瑁的小院內,遍佈守衛,對每一個外來人都會嚴加盤查,自然不會隨隨便便讓你進去。

守在門口的侍衛,是馬敦和胡四,此刻也是冷眼打量着李光弼,與蓋威剛纔來時候的態度,截然相反。

直到傍晚,院內腳步聲傳來,蓋威帶着衆將出來了,走到門口的時候,拍了拍兩個門衛的肩膀:

「老馬丶老胡,把招子都放亮點,別讓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進去。」

馬敦和胡四咧嘴一笑。

說罷,蓋威看都沒看李光弼一眼,大搖大擺的走了,但是他身後的馬榮,留下來跟親大哥馬敦聊了起來。

既然客人都走了,李光弼也該進去了,但是馬敦一點沒有放行的意思。

宰相門前三品官,人家一點都不帶鳥李光弼的。

而李光弼知道對方在有心拖延,也沒有開口出聲,就這麼站的筆直,千等着。

大概半個時辰,裴迪從外面辦事回來,見到李光弼之後,又警了一眼馬敦三人,二話不說,上前拉着李光弼進門了。

李瑁第一次西行,他們倆都是隨行人員,自然是有些交情的。

「怎麼樣,在河西不好做吧?」裴迪帶着李光弼直接往李瑁的寢院走去。

李光弼笑道:「哪裡都不好做,但事情總是要做的。」

「你有這個心態是好的,」裴迪點了點頭:「我們府主也想見你,你來的正好。」

寢室外的院子裡,眼下正在煮羊肉,大鍋架在火上,熱氣騰騰,咕嘟咕嘟。

李瑁已經不在屋裡了,守在鍋邊端着一個大碗,就等着下手撈肉呢。

無論在什麼地方,大家一起吃東西,必然是最有身份的那個人先動筷,李瑁不下手,這口羊煮老了也沒人敢吃。

「光弼來的正好,」李瑁將剛剛從鍋裡夾出來的一塊大腿肉,連碗一起遞給李光弼。

「不敢不敢,隋王先用,」李光弼趕忙推辭。

李瑁哈哈一笑,硬塞給對方道:

「尊者賜,不可辭,光弼此番之功業,到了長安,宰相都得親迎,這都是你應得的。」

說罷,李瑁從武慶那裡接過一隻新碗,又撈了一塊羊肉後,來到臺階上坐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朝李光弼道:

「來,坐下吃,咱們邊吃邊聊。」

李光弼點了點頭,就這麼坐在李瑁身邊。

第230章 韓珠團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76章 上架感言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39章 真爭氣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284章 融合劑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61章 田舍郎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80章 下簾詩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78章 豹鬥犬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95章 粟特人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350章 秘書省第350章 秘書省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85章 棺材板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42章 天塌了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15章 反間計第383章 玩命第293章 我同意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25章 隴右第286章 敲鐘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7章 2王3恪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93章 兵制崩壞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36章 刺激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327章 護短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78章 豹鬥犬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102章 忠王友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85章 月俸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1章 誰給你的多
第230章 韓珠團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76章 上架感言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139章 真爭氣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86章 右賢左戚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284章 融合劑第357章 長生牌位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261章 田舍郎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80章 下簾詩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55章 出人頭地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78章 豹鬥犬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95章 粟特人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350章 秘書省第350章 秘書省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385章 棺材板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342章 天塌了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315章 反間計第383章 玩命第293章 我同意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96章 莊嚴一家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25章 隴右第286章 敲鐘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7章 2王3恪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93章 兵制崩壞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36章 刺激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327章 護短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78章 豹鬥犬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102章 忠王友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85章 月俸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1章 誰給你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