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

「你是怎麼猜到的?」

嚴挺之父子,已經被打發走了,但是李瑁被留下了,面對李隆基的詢問,李瑁也老老實實說道:

「嚴大郎年紀雖小,卻處事果斷,八歲就敢殺他爹的妾室,十五歲殺個軍使之女,一點不意外,膽大包天,世所罕見,臣全都是猜的。」

高力士在一旁不停的向李隆基請罪,因爲他當年保嚴武時說的原話是:

十五歲的少年幹不出這種事。

但是很顯然,殺人對於嚴武來說,好像是家常便飯李隆基也是哭笑不得,他對嚴武的印象其實是不錯的,因爲對方身上的那股子狠勁,跟他年輕時候還挺像。

還有一點,嚴武殺妾,在長安的貴族當中被一致公認爲孝子之舉,所以這小子還真就不能動,因爲李隆基需要留看這個榜樣。

「那你倒是給朕出個主意,侯莫陳超那邊,如何交代?」「李隆基問道。

李瑁笑道:「喪女之痛,無以復加,還是需要安撫的,他不是希望重新徹查此案嗎?聖人便準其所請。」

有了李隆基剛纔的承諾,嚴武是打死都不會承認了,事情又過去一年,

屍體是絕對找不到的,就眼下大唐的破案手段,說句不好聽的,大案破不了,小案不想破,神探狄仁傑,那是壓根就沒有的事情。

平日破案,百分之九十靠的是嚴刑逼供,這就是爲什麼大唐的用刑手段非常多,因爲它缺乏偵破手段。

李隆基當然也是這個意思,他是大唐的當家人,要做到平衡,面子上,

不能護任何一人。

所以李瑁所言重新審查此案,其實正中他下懷。

嚴挺之剛回來,他也想借着這件事看一看,眼下的朝堂誰跟嚴挺之不對付,誰又跟嚴挺之一黨。

「你跟裴耀卿,很熟悉?」李隆基岔開話題道,

李心知自己今晚與裴耀卿同席的事情,是肯定瞞不過基哥的,於是老實道:

『裴公年紀大了,不想得罪人,從前與右相有嫌隙,希望彌補關係,讓我來做中間人,但臣不敢答應,因爲臣與右相也不熟。」

「呵......呵呵呵.......」李隆基皮笑肉不笑道:

「你跟哥奴不熟悉?你剛纔還說朕的雙目是照妖鏡,怎麼這麼快就在照妖鏡面前現形了呢?」

一旁的高力士無動於衷,一點沒有開口幫忙的意思,因爲他清楚,眼下的十八郎應付起他爹來,一套一套的,根本不用他操心。

李瑁道:

「不敢欺瞞聖人,右相從前與臣交好,用意何在,聖人最是清楚,如今臣嗣隋王,在右相眼裡,恐怕沒有什麼地位了,也就是李與李十一娘因幼年的關係,與臣之間的情誼還是在的。」

這倒是不假,李隆基對於這樣的回答,還是認同的,哥奴是什麼尿性,

他很清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

眼下的十八郎,確實沒有什麼值得李林甫利用的價值了。

至於裴耀卿討好哥奴,恐怕也是希望能有個善終,在仕途的最後幾年,

避免再有風波。

這也能理解,誰還不爲自己留條後路呢,張九齡都服軟了。

「那麼盧奐又是怎麼回事?」李隆基道:

「朕發現你自從出去之後,越來越瀟灑了,結交這個結交那個,怎麼,

你是想進中樞?」

「臣哪有那個本事?」李無奈道:

「國寶郎與嚴挺之交好,希望安排兩個姓嚴的入我王府,我用條件跟他交換,所以目前爲止,臣與他的關係,其實像是在做生意。」

李隆基冷笑道:

「那你這生意做的倒是挺大的,李泌,劉晏,兩個神童,都想網羅摩下,你這招兵買馬的,想幹什麼?」

李故作受驚道:

「臣沒有其它想法,就是覺得王府缺額太多,自已這個親王,一點屬臣都沒有,傳出去面上無光,至於招納此二人,皆因其名氣大,名氣小的,臣也沒聽過啊。」

高力士「噗」笑出聲來,發現李隆基瞪了他一眼後,趕忙收斂,重新變的一本正經。

要那麼多幕臣幹什麼?給國家增負擔,」李隆基冷哼道:

「你養活的起嗎?」

李瑁藉機道:「兒臣正在想辦法賺錢。」

「什麼辦法?兼併土地?奪人產業?」李隆基挑眉道:「朕可是給你提個醒,你要是在外面這麼給朕丟人,就重回十王宅去。

別啊哥,我這犧牲多大代價纔出來,可不能再回去了,李瑁一臉爲難道:

「可是臣真的缺錢啊。」

李隆基差點氣笑:「你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你這話問的,花啊,消費啊,還能幹嗎?李瑁低頭道:

「反正不是招兵買馬。」

李隆基一愣,心裡頓時有股上前端兒子一腳的衝動,你這是拿我的話堵我呢是吧?

高力士眼瞅着父子倆開始鬥嘴皮子,心知氣氛有所緩和,這才站出來打圓場道:

「十八郎眼下確實是拮据,王妃今晚出席宴會所佩飾物,比起其她人,

李隆基算是看出來了,楊玉環的嫁妝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資產,他讓人家給燒了,人家這是藉機跟他哭窮呢。

「從朕的內庫,給他撥三千貫,他在外面寒酸窮苦,也是丟朕的臉,」

李隆基還是決定打發打發兒子,畢竟這小子有一點表現的很好,那就是跟楊玉環撇的乾乾淨淨。

你要是聽話,錢不是問題。

「老奴明白,」高力士笑呵呵道。

李隆基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接着去查那個....!.那個.....達奚盈盈,別讓朕等太久了。」

『聖人放心,臣一定查清楚,」李瑁樂呵呵的起身行禮。

裴耀卿一直在宮外等着李瑁和嚴挺之,但是他只等來了嚴挺之,來不及細說,趕緊將對方拉上馬車,道:

「時間不早了,立即去平康坊,希望右相還會見你。」

眼下已經過了寅時,高級別官員對時間觀念一向都是很看重的,約好什麼時候就是什麼時候,你不守約的話,是不尊重人。

「隋王什麼情況?」馬車內,裴耀卿關心的詢問道。

嚴挺之嘆息一聲,警了一眼還穿着那身金吾甲的兒子,怒斥道:

「還不脫了,不嫌累贅嗎?逆子。」

裴耀卿一聽這話,也呆住了,到底發生什麼了啊?剛纔還是好大兒,現在就成逆子了?

這次嚴武可老實了,一點一點的卸甲,套拉着腦袋也不敢擡頭。

嚴挺之長嘆一聲,小聲將花萼樓的那場對話敘述出來。

他和裴耀卿是鐵子,當年還是他連累了人家罷相,但是人家一句埋怨的話都沒有,那時候,兩人才真正意義上處成了無話不談的哥們。

裴耀卿聽罷感嘆道:

「還是隋王洞察先機,這件事大郎若是連聖人都欺瞞了,就不會是眼下的情形了,如今對我們大大有利,聖人既然交代,今後無論誰問起,都不能說,那麼這樁案子肯定會重起,你這剛回來,就要牽動一場朝局動盪了。」

嚴挺之點頭贊同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恐怕聖人是想對當下的中樞來一次大變動,與哥奴的這次見面非常重要。」

裴耀卿點了點頭,看向嚴武道:

「記住了,咬死了不能認,有我和你阿爺在,沒人敢對你用刑。」

除了刑訊逼供,也確實沒辦法給嚴武定罪了。

單是裴耀卿一人,就完全可以罩得住,李林甫之所以不敢跟裴耀卿交惡,是因爲人家的兒子,比他的兒子有出息。

六個兒子,不是在三省六部,就是九寺五監,沒有一個外任的,但凡有一個能冒出頭,剩下五個都能跟着起來。

這就是兒子多的好處,也是嚴挺之最羨慕裴耀卿的一點,還是你有福氣啊,不像我就一個,所以反被兒子給拿捏了。

李林甫與裴耀卿約好的碰面地點,不是在右相府,因爲今晚的會面,是他和嚴挺之之間的一場立場交涉,所以對方不夠資格去他的家裡。

那麼是在哪呢?坊內東南角的菩提寺。

抵達寺廟外,裴耀卿發現李林甫的車隊仍在,頓時鬆了一口氣,心知人家沒有因爲他們遲到而離開,依然在耐心等待。

周邊已經禁嚴,李林甫根本不擔心有人知道他在這裡與嚴挺之會面,包括李隆基也不會知道。

李見到馬車進入巷子,便第一時間迎了上去,拱手賠笑道:

「好事多磨,嚴公請。」

說罷,他衝裴耀卿揖手之後,便帶着嚴挺之進入菩提寺。

長安當下,有寺廟四十二座,道觀三十三處,外來襖教丶景教和摩尼教十餘處,可謂宗教盛行。

李林甫肯定是不信佛的,因爲他是道門子弟嘛,但是佛教有一個特徵道教沒有,那便是祈願。

我祈求生個兒子,我祈求升官發財,這個道教無法滿足你。

宗教在古代,對百姓的約束力,其實是高於律法的,膽子再大的,也不敢跟神仙做對,即使在後世,移民不需要簽證,只要媽祖同意。

而李林甫眼下就跪在蒲團上祈願,他的祈願跟嚴挺之沒有關係。

他只是希望,子孫安康。

「五年了,右相清減了,」

嚴挺之進入正殿,望着背對着他的李林甫,淡淡說道。

他當年的官位,就是裴耀卿眼下兼任的尚書右僕射,區別在於他那個時候有銓選之權,而裴耀卿沒有。

銓選,掌對官員任命丶調動丶升遷考覈,一般是由皇帝親自授予,這是人事大權,權柄極大。

李林甫哈哈一笑,緩緩起身,轉過頭來,上下打量了一眼自己這位曾經的政敵,笑道:

『難得挺之,沒有稱老夫一聲弄獐宰相。』

嚴挺之當年是非常刺的,因爲他學識淵博,見不得沒文化的,偏偏李林莆和蕭靈又是當衆出醜,他時常嘲笑二人,以至於李林甫記仇到現在。

「汗顏之至,」嚴挺之尷尬一笑:

「多識得幾個字,便在右相面前賣弄,實屬小人行徑,右相海量,莫要再挖苦我了。」

「哈哈......」李林甫授須大笑。

其實他不希望對方回來,但是這種級別的任命,也不是他能說了算的,

近幾年來,科舉入仕者年年減少,民怨沸騰,聖人於是常常將嚴挺之掛在嘴邊,是何用意,李林甫心知肚明。

因爲張九齡是文壇領袖,又是寒門出身,在天下士子眼中地位崇高,嚴挺之也是寒門,也是進士出身,所以天下人還是希望,朝廷每年科舉的主持者,最好還是張和嚴這種人。

這是寒門士子眼中的前輩,旗幟,也是他們的奮鬥目標,如果朝堂上這樣的人越來越少,對科舉也是一種打擊,因爲士子們看不到希望了。

所以李林甫只敢背地裡玩手段,不敢明着打壓嚴挺之,因爲這樣做不單單得罪聖人,還得罪天下士子。

進士黨和任子黨,其實在當下已經具備雛形了。

「老夫本意,不希望挺之回來,你知爲何?」李林甫是個老狐狸,心知自己算計對方的事情,已經被看破,那麼今後想要協力合作,就需要將這件事情捅破。

嚴挺之笑道:1「右相快人快語,願聞其詳。」

李林甫點了點頭,負手在殿內緩緩步:

「都只看到老夫執掌中書門下,總攬國事,大權在握,卻不知其中辛勞,當年掌出令權的中書省與掌審覈權的門下省,常因政見不同而互相扯皮丶推委塘塞,這纔有了政事堂,三省合署辦公,這些年來,幸賴仙客沉穩,聖人的政令,才得以經老夫之手順利頒行天下,挺之若是回來,我擔心你我的肘,讓我今後做事,步步維艱。」

說罷,李林甫笑了笑:

「這是公事,咱們之間還有私怨,挺之黨羽甚衆,如果回來又與老夫鬧不和,別說是做事情了,恐怕吃飯睡覺,都不能安穩,眼下的朝堂雖也有派系之爭,但老夫尚能壓制,挺之若回,老夫也沒有那個信心啊。」

人家這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兩人之間的衝突,算是都扯明白了。

嚴挺之也沒有爲那句「黨羽甚衆」而辯解,因爲他的當官朋友確實不少,但嚴格來說,不算黨羽,但落在別人眼中,自然免不了結黨營私之嫌。

史書記載:挺之素重交結,有許與,凡舊交先歿者,厚撫其妻子,凡嫁孤女數十人,時人重之。

這是夠義氣,有義氣的人自然朋友多,別的不說,他一回來,單是裴耀卿和盧奐的態度,李林甫就已經深深顧忌了,何況還有一個馬仔李齊物,如今掌漕運大權。

自己與裴耀卿正在增進感情的過程當中,嚴挺之這個老小子要是橫插一腳,危害太大了。

半響後,嚴挺之嘆息一聲: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我這個年紀,經不起風浪了,右相何必擔心我一個老頭子?隋王和耀卿都提醒過我,囑咐我務必低頭。」

說着,嚴挺之長吸一口氣,道:

「其實不用他們提醒,我到了這個年紀,過去的很多事情都想開了,與其說與右相有私怨,不如說是因公結怨,如今右相處理國事井井有條,我自愧不如,何來怨恨一說?」

李林甫笑道:「希望挺之的話,皆出肺腑。」

「字字肺腑!」嚴挺之正色道:

「我已近致仕之年,但求此腐朽殘軀,還能爲聖人,爲我大唐,做些實事,右相執掌中樞,老夫自然是俯首聽命。」

「~~~談不上聽命二字,更當不起挺之俯首,」李林甫走上前來,伸出雙手:

「但望你我同心協力。」

嚴挺之也伸手與其緊緊握住:

「斯人老矣,今後的擔子,全賴右相一肩擔之。

「但願不要累死,」李林甫苦笑道。

李林甫接納嚴挺之,也是權宜之計,因爲他需要一個背鍋的。

這幾年門蔭候補的世家子第越來越多,科舉進土沒有職事的也累積頗重,這些罵名,全他一個人擔了,歷史上對他的負面評價頗多,主要源自於此。

因爲這件事,聖人沒少罵他。

但是李林甫也沒辦法,朝廷的開支太重了,先不說養這些官員,便已經非常艱難,最無奈的是,科舉上來的士子,人家都比較挑。

這都是武則天時期開的壞頭,那時候的科舉進土,大多都被安排至重要崗位,爲的是制衡關隴集團。

以至於形成了一個風氣,那就是我寧願候補,也不去偏遠地區。

那麼大唐的偏遠地區都有哪些呢?

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四川大部,貴州全境,廣東全境,福建全境,廣西全境.

也就是說,全國一半的地方,進士們不願意去,一門心思想留在長安和洛陽。

李林甫也很絕,你們不去是吧,行,考中的不去,落榜的去,於是他鼓勵藩鎮節度使自行辟易舉人,召其入軍,也算是曲線救國,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

但這並不能讓士子們滿足,因爲節度使自行招募,很多沒有編制,沒編制就沒有升官的可能,上升渠道就是斷的。

「阿爺真的打算將吏部交給嚴挺之?」

回家的路上,李在馬車內異道。

李林甫點了點頭:

「吏部銓選,他知之甚詳,此人才略器識,不下諸公,一來是聖人有意,再者,讓他主掌吏部,也算是能堵住很多人的嘴,免得他們老是說我李林甫任人唯親,嫉賢妒能。」

李林甫剛纔已經許諾了嚴挺之,吏部尚書,是你的了。

這樣一來,聖人和李林甫這一關,嚴挺之就算是過去了,但這些還不是全部,他還需要跨過一些障礙。

一個辦公室,主任的位置空缺了,那麼盯着這個位置的人,除了辦公室原先的工作人員,還有其它科室的。

新官任命,從來都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吏部爲六部之首,盯着這個位置的人,不要太多。

皇帝做爲大家長,也需要多方權衡,才能做最後的決定,他不可能讓一名官員帶着無數人的不滿和怨恨,在一片反對聲中上任。

大家都同意了,你再上。

而李隆基這些年,已經不喜歡去做這些事情,那麼大唐第一背鍋俠李林甫,自然是當仁不讓了。

「想要這個位置的人,首推張均,其次李適之,陳希烈,本來最有資格的裴耀卿已經退出了,中書門下兩省,也有不少人在盯着這個位置,」

李林甫皺眉道:

「要擺平這些人,並不容易,尤其是剛纔嚴挺之說了,侯莫陳超揪着他兒子不放,那麼嚴武這件事情,很可能上升爲吏部尚書之爭。」

李不解道:「嚴武那樁公案,聖人去年已經定奪,侯莫陳超剛回來就挑事,恐怕別有用心。」

都以爲侯莫陳超是李林甫的人,只有李林甫心裡清楚,人家要是他的人,今晚就不會不跟他打招呼,便永王妃,真要是他的人,能被聖人安排在羽林軍?

左右羽林,左右金吾,根本都是聖人的人。

但是李林甫心知,侯莫陳超恐怕還真不是別有用心,而是單純的想要報仇,置嚴武於死地。

但是挑事的時機,實在是不合適。

「聖人還是傾向嚴挺之的,明知人就是嚴武殺的,但還是選擇保,這樣一來,我處理起來也更爲容易一些,」李林甫緩緩道。

嚴挺之既然選擇低頭,那麼急需投名狀,所以花萼樓的事情,他和盤托出,一來是爲了獲取李林甫信任,再者,這件事當中,李林甫的作用非常大。

李大訝:「嚴武竟然認了?」

李林甫微笑道:

「得了隋王提醒,在聖人面前老老實實都說了,欺騙了天下人,唯獨沒有欺瞞聖人,就衝這一點,聖人都會高擡貴手。」

這就是人的心裡因素作怪了,你騙了所有人,就是不騙我,嘿,這小子靠得住,這對皇帝來說絕對是加分項。

李目瞪口呆,好家夥,早知如此,去年費勁白咧派出去那麼多人查案幹嘛?

聖人一句話就能問清楚的事情,費那麼大勁。

「這小子機靈啊,當然了,也是有十八郎這個高人指點,裴丶嚴能投阿爺,十八郎是出了大力的,」李道。

李林甫皺眉道:

「爲父如今是越來越看不透他了,他今晚還見了太子妃,要不是老夫清楚他跟太子的仇怨根本解不開,只怕會認爲這小子是在左右搖擺,兩頭下注。」

「十八郎不是那樣的人,」李笑道:

「十一娘糾纏他這麼久,十八郎依然相敬如賓,不越雷池一步,他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

「呵......」李林甫冷笑道:

「他們倆之間如果真有什麼,我反倒放心一些。」

李嘴角一抽,這是當爹的該說的話嗎?

第349章 烏龜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28章 讖書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90章 賜名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78章 房貸第257章 離開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139章 真爭氣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18章 何所懼?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59章 十望州第125章 隴右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83章 玩命第228章 讖書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45章 翹tun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02章 忠王友第139章 真爭氣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27章 護短第387章 隔閡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4章 太原郭氏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50章 秘書省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96章 莊嚴一家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59章 十望州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385章 棺材板第286章 敲鐘第180章 姚 宋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334章 三策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98章 國家隊第360章 體面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93章 老黃狗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
第349章 烏龜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228章 讖書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90章 賜名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78章 房貸第257章 離開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139章 真爭氣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218章 何所懼?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259章 十望州第125章 隴右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383章 玩命第228章 讖書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45章 翹tun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377章 針尖對麥芒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02章 忠王友第139章 真爭氣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27章 護短第387章 隔閡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4章 太原郭氏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350章 秘書省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96章 莊嚴一家第四十三章 延興客棧第259章 十望州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385章 棺材板第286章 敲鐘第180章 姚 宋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04章 單于大都護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334章 三策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333章 伴君如伴虎第298章 國家隊第360章 體面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193章 老黃狗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