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

校場周圍立有番旗,十六衛北衙的鳳旗丶飛黃旗丶吉利旗丶咒旗丶太平旗都有。

李適之就是以旗幟來判斷風向和風力,而且需要觀察很久。

因爲風,一直是在變換的,你如果不能恰到好處的把握準了,偏斜是百分之百的事情,尤其是白尾大箭,因爲箭羽多,所以受風力影響也更大。

李適之觀察一陣後,彎弓搭箭,箭頭斜指天空,整個人如同雕塑一般一動不動,只有衣襬在風的影響下輕輕吹拂。

隨後,鬆弦。

箭矢發出一聲奇妙的聲音,的一聲被射向天空,眼晴好使的也隨着箭矢劃出那道拋物線一起轉動着脖子。

叮的一聲輕響,箭矢正中侯架。

蓋擎臉頰一抽,下意識側頭道:

「長安射擊之術已經玩到這種地步了?」

李瑁嘆息一聲,搖頭道:

「只是李適之而已,其他人沒見過。」

較場和看臺上,都是鴉雀無聲,有些人是被震驚到了,覺得不可思議,無法相信,有些人則是看不清楚。

李瑁和蓋擎都是年輕人,眼神好,但是看臺上很大一部分年紀大了,老花眼比比皆是。

所以李第一時間跑過去取侯架,好讓聖人一觀。

他這個級別已經非常高了,正常來說這種差事不應該他來幹,但你要看他是爲誰服務,爲他曾經的頂頭上司,如今的左相。

李抱着侯架登上看臺,展示在李隆基面前,高聲道:

「稟聖人,此箭獲!」

侯架上,白羽大箭已經將圓心擊穿,箭頭穿過未板三寸有餘,由此可見,傳言李世民可以射穿門板,也不是太誇張。

「你呀,你呀,」李隆基指着李適之哈哈笑道:

「國事之重,竟未荒廢技藝,可見太宗之訓,你沒有忘記,很好很好。」

李適之連忙謙虛。

其他人也是紛紛向李適之道賀,一時間,似乎大家都忘記了,今天的主角本不該是他。

李適之大出風頭,最不爽的肯定是李林甫,只見他笑呵呵道:

「左相的時間還是寬裕的,可見閒暇時分,並未有一刻疏棄箭藝,不像臣,

現在練字作畫的時間都沒有了。」

他是在暗諷,這個國家都在我肩膀上扛着,李適之國事重個屁,他閒散的很李適之聽到這句話,趕忙道:

「藩鎮仍需精習弓矢,臣以爲,今年的武舉,最好都安排至邊關,若我成邊健兒皆精習此術,邊患無憂矣。」

李隆基聞言撫須大笑,李林甫則是一臉鄙夷。

爲什麼呢?因爲李適之這句話就是在提要求,提要求,很多時候是不需要明着說的。

飯桌上,孩子說:爸爸我口渴了。

他其實不是要喝水,而是想喝健力寶,明白的家長都知道這個時候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李隆基自然清楚,於是微笑點頭道,

「武舉的銓選與授任,朕就交給你,今年中舉者如何安排,你要把好關。」

「臣定不會辜負聖人,」李適之趕忙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朝吳懷實道:

「傳閱侯架,讓他們都見識見識左相的箭術。」

銓選四貴,曾經是李林甫丶牛仙客丶盧奐丶陳希烈,如今李適之既然頂替了牛仙客的職位,那麼按理說,也應該接手銓選之責,他平時也一直在爭取,可是李林甫抓的很緊,不放。

銓選的權力,跟本職官還不一樣,沒有俸祿丶沒有辦公地點,是特殊職位,

它需要聖人親自開口賜予,李適之今天就是藉着這個機會,跟聖人要好處。

安排官員,分爲好幾大類,武舉只是其中一小項,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如果中舉者全部安排至邊關,那可就不一樣了。

崔圓是武舉,在長安官職也不低,但根本顯不出他來,郭子儀也是武舉,在邊關卻手握重兵。

如果今後的武舉全部由李適之安排,那麼未來四五年內,他將在軍方培植出一股龐大的勢力,這可不是開玩笑。

所以李林甫當下的心情,已經和太子差不多了,但是他沒有反對,因爲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反對聖人的心意,是不智之舉。

可以私下裡反應嘛。

李瑁本來是聽不到上面都說了些什麼,不過吳懷實下來的時候,李瑁問了問。

「這可是不小的權力,」蓋擎小聲道:

「等於是架空了兵部,又奪走了吏部的一份職權,今後藩鎮節帥,都需要巴結討好,左相今天收穫極豐啊。」

蓋擎剛纔已經見到了侯架,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番,深覺此箭力道之恐怖,

左相箭術之超羣,實爲當世第一。

人家既出了風頭,震了軍方,又拿到了將領任命之權,今天得好處最大的是左相啊。

李瑁也是感嘆李適之反應太快了,趁着聖人高興,趁着自己大出風頭,爲長安貴族和十六衛掙回了臉面,直接便跟基哥提要求。

因爲人家擔心夜長夢多,打鐵要趁熱。

「不是什麼好事情啊,」李瑁嘆息道:

「右相喜歡番將,但是武舉大多爲世家子弟,左相和右相在軍方用人上面,

會有不小的衝突,兩人一個不好,容易分裂藩鎮。」

蓋擎也是臉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番將於財政有益,漢將於國家有益,是要視形勢做取捨的。」

沒錯,李林甫之所以重用番將,最大的原因是因爲番將省錢,並不是歷史上描述的,擔心漢人將領從節度使轉爲宰相,分他的權。

那麼爲什麼番將省錢呢?因爲觀念不一樣,出身不一樣,習俗不一樣。

李光是契丹人,他爹李楷洛死後,葬禮依照契丹習俗歸葬,並沒有耗費多少,但是換成漢人的話,那是傾家蕩產也要安排葬禮的。

在長安,借錢辦喪事的情況層出不窮,即使是大家族也是如此,因爲誰家都有窮親戚。

陵墓是陰宅,而華夏自古以來最看重的就是宅子,陽宅和陰宅,在這上面花錢,是下血本的。

有些老百姓家裡連個碗都沒有,貴族的陵墓當中幾千只瓷碗,瓷器不單單是日常用品,也是陪葬品。

那麼問題來了,我沒錢啊。

怎麼賺錢呢?自然是依靠自己的職位。

蓋嘉運是漢人,錢多的可怕,因爲家大業大奴婢多,需要支援的窮親戚也多,賺了錢就買田畝,買了由還不繳稅。

而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呢,在長安連座宅子都沒有,花錢的地方不多,自然對財物的慾望也就不大了。

當下財政的三分之一,都用來供應藩鎮,錢多的地方必然貪腐嚴重,這是事實。

那麼李林甫想要節流,自然就會選擇對錢不太看重的番將,甚至會大力提拔番將成爲節度使。

因爲節度使在地方是軍政一把抓,他們跟朝廷少要點錢,國家就可以在其它地方多用點錢。

蓋擎的那句視形勢取捨,就是關鍵所在,當下財政虧空,重用番將幾乎不可避免,雖然這類人對大唐的忠心和歸屬感不夠,但眼下這種情況,更看重的誰能省錢。

等到朝廷不缺錢了,那麼就要考慮邊防安全,必然削減番將數量,所以啊,

政策是隨着形勢在不斷改變的。

蓋擎自己最清楚,他跟他爹到底搞了多少錢,王人傑擔任衙內副將的時候,

都敢挪用本部軍,那麼不受監管的蓋嘉運挪了多少呢?

李瑁的第一反應,是想到了安祿山,李適之肯定是不會重用此人的,但李林甫絕對會捧,那麼安胖子還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起勢呢?

校場內,傳來陣陣的驚呼聲,飛龍軍和河西兵,也被李適之超神的箭術所折服,一羣人圍繞着侯架觀摩,讚歎不絕。

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很快結束,李隆基心情大好,已經在看臺上與衆臣飲酒了。

楊玉環的酒量也是相當可以,經常幫着基哥替酒,看臺上已經不如原先時候嚴肅,輕鬆自由了不少。

楊玉瑤趁着這個功夫,來尋李瑁,小聲埋怨道:

「你個沒良心的,到現在都沒有去探望二叔,今晚務必去一趟。」

李瑁聞言點頭道:「我的錯,三娘(韋妮兒)有孕,我不宜沾染病氣,這才只讓十娘代我(楊絳)探視,如今想想終究還是不妥的。」

「當然不妥了,」楊玉瑤也沒有將一旁的蓋擎當外人,直言道:

「又不讓你見人,只要進了大門就可以,面子上還是要過得去的,你還不如人家蓋將軍,人家夫人也有孕在身,都過去探望了。」

蓋擎呵呵一笑。

他現在巴結楊玉瑤巴結的可緊,送出去不少錢,一部分是給楊玉瑤本人的,

一部分是經楊玉瑤的手獻給聖人。

歷史上楊氏三姐妹都可以安排官員了,被稱之爲:四方賂遺,日夕不絕,官更有所請求,但得五楊援引1,無不如志。

事實上,並不是她們有這個本事,而是因爲官員們是在借她們的手給皇帝送禮,最後其實是皇帝安排的。

皇帝就不收禮了嗎?怎麼可能?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基哥做爲有唐一代,日常開支最大的皇帝,他能不收錢,不收錢能花這麼多?

蓋擎眼下就是在走這條路,送出那麼多錢,自然也是有收穫的,今天剛開場的時候,聖人便召他過去垂詢了一番,還嘉獎了一番。

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聖人嘉獎等於什麼呢?

等於你就快要升官了。

王人傑與李嗣業的步擊,可謂今日全場焦點。

硬碰硬,完全不顧性命的拼殺,那番血腥場面,以至於看臺上不少貴婦人掩面迴避,不忍直視。

兩人接連換過三次兵刃,全都被他們恐怖的力道硬生生磕斷,到了最後,就是肉搏。

王人傑終究上了年紀,吃不住李嗣業的虎勁兒,被一拳打在耳側昏了過去。

這樣的結果,李瑁是滿意的,只要人沒事就行,王人傑鋼筋鐵骨的,恢復一段時間就好了。

「輸就輸了,沒什麼大不了的,」蓋擎在得知王人傑傷勢無礙之後,朝李瑁道:

「李嗣業安西出身,並沒有爲少陽院爭得多少光彩,太子就算想強行將其留在飛龍軍,右相也不會答應。」

李瑁點了點頭,轉過身看向太子方向,而同時,太子也正朝着他看了過來。

兄弟倆眼神接觸,如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仇視之心被很多人看在眼裡。

接下來比試繼續,河西這邊依然是壓倒性的優勢,那麼這樣一來,看臺上很大一部分人,臉上越來越掛不住了。

就連基哥也已經是臉色鐵青,因爲飛龍軍越是不堪,代表着他的四大禁衛軍,也是這種水平。

午時,珍署負責擺宴,這個時候,五十場比試已經過去了近一半,河西勝十八場,輸三場,有一場嚴格意義上還是輸給了安西軍。

北衙四軍,南衙十六衛的主官,挨個的被李隆基叫上去訓話,一個個的灰頭土臉,跟孫子似的。;

李瑁雖然聽不到基哥都罵了些什麼,但從那些人的表情上不難看出,肯定非常嚴厲。

妻子郭淑從看臺上下來,來到李瑁身邊,夫妻倆低頭說着只有他們倆才能聽到的悄悄話。

郭淑的位置距離基哥比較近,所以都聽到清清楚楚,

「王人傑爲右龍武教練使,李嗣業入左龍武爲教練使,楊玉......貴妃提議,讓蓋將軍入羽林,吳將軍贊成,但是聖人似乎有些猶豫.....:」郭淑小聲的傳話道。

李瑁則是越聽越興奮,如果蓋擎能進羽林軍,那對自己來說,豈不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他轉念一想,基哥多半不會這麼安排,禁軍那是什麼,那是自己人,蓋擎在基哥那裡,還沒有被信任到這個份上。

李瑁將這番話轉述給蓋擎之後,後者也認爲絕對不可能。

蓋擎心裡清楚,他成爲禁軍統領,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李瑁是皇帝,除此之外,別無可能。

「李禕提議,讓你跟王難得來一場,聖人同意了,不過你倆的級別太高,所以是點到爲止,」李瑁道:

「估計又是太子出的主意,讓李禕出來當惡人。」

蓋擎一聽這話頓時皺眉,臉色也有些難看起來。

長安有侍射者,專門陪同皇帝射箭以及在某種場合奉旨表演,這無傷大雅,

甚至頗有意趣。

但是兩人對壘,又是這麼高的級別,實在是不好看,因爲說白了,這不就是打架嘛。

蓋擎是完全不憂王難得的,他不高興的原因,是覺得自已像小丑,被長安的這些貴人們隨意擺弄。

老子在河西什麼樣的威風,來了長安當我是藝使嗎?

他是自尊心過不去,覺得被人輕視了。

而王難得就沒有這個心理包袱,因爲王難得還年輕,在藩鎮的級別遠不如蓋擎,這次是藉着斬將之功扶搖直上,還沒有適應自己當下的級別,況且他已經在衆人面前表演過如何刺擊郎支都,這都是有表演經驗的。

「我知道你不願意,但是聖人已經同意了,那就是改不了的,」李瑁安慰道。

蓋擎點了點頭,冷冷道:

「此番受辱,必有回報,信安王安敢欺我?」

他們家不是李禕帶出來的,而是王君,所以對李禕也談不上多客氣,一把年紀了幹這種事,虧你還幹過好幾任節度使,

當然了,他嘴上罵李禕,實際上還是罵太子,只是埋怨太子的話,他是不敢說出口的,那是大逆不道。

李瑁也沒有想到,基哥能同意這樣的較量,看樣子飛龍軍被河西兵揍的這麼慘,基哥臉上也覺得不好看,如果王難得這顆超新星能壓一壓蓋擎,就等於是壓了河西的威風,這麼看的話,倒也說的過去。

шωш▪ttκΛ n▪Сo

主看臺上,高力士的臉色是最難看的,因爲基哥罵他罵的最多。

原因在於,飛龍軍是高力士從羽林軍剝離出來,一手創建的,別看名義上是程元振統領,實際上還是高力土。

程元振是宦官,高力士是宦官老大,有着明確的直屬關係。

「丟人顯眼,就屬你們的俸錢最厚,卻辜負了朕的期望,」李隆基低聲罵道:

「太宗文皇帝的誡訓還在影壁上刻着呢,他們每天都能看見,但凡要點臉,

也不至於廢物到這個地步,從今開始,每年從藩鎮擇選五十名矯健英武之土充入禁軍,好好比一比,看看究竟比人家差在哪了。」

「老奴領旨,」

高力士的被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番,其實內心毫無波瀾。

因爲他是在這配合聖人演戲呢。

聖人要讓別人知道,他有多麼的憤怒,但又不能對別人罵的太狠了,所以只能挑選高力士這個忠僕,殺雞給猴看。

皇帝對軍隊,是非常顧忌的,所以他對待軍方將領是恩威並濟,要把握好力道,不能羞辱的太過了,也不能親近的太過火,要有距離感。

李世民時期,皇城之內都有過禁軍造反的險情,李隆基怎麼可能苛待禁軍呢?

但是他肯定是想改變的,但又知道他們改不了多少,所以纔會在今天,任由河西兵羞辱飛龍軍,同時也羞辱了四大禁軍,期望他們知恥而後勇,有所改觀。

左衛爲十二衛之首,但是李瑁卻是最後一個被叫上去訓話的。

他從登階開始,就能感受到無數異樣的目光投放在了他的身上,其中很多都帶着怨氣。

打人不打臉,這一次李瑁算是打了很多人的臉,但同時也給了別人一種印象,那就是他的兵都很彪悍。

實際上,彪悍的就那五十個,而且眼下已經不隸屬於他了。

「朕最近聽到很多關於你的牢騷,」李隆基套拉着臉盯着李瑁道:

「你在左衛,每天都在幹什麼?」

李瑁回話道:「回父皇,兒臣都是正常理事,並無異常之舉,不知哪來的牢騷?」

「你告訴他,」李隆基朝着高力士擺了擺手。

高力士趕忙朝李瑁笑道:

「內侍省有人說了,說十八郎在左衛,總是讓嗣吳王李祗難堪,可有此事?」

李瑁故作一愣,道:

「不知阿翁說的難堪,究竟何意?」

高力士直了直腰,淡淡道:

「就是被你架在了空處,得閒了。」

李瑁點了點頭:「如果是這個意思的話,確實是事實。」

說着,李瑁朝李隆基揖手道:

「兒臣與李祗合不來,又敬他是長輩,不願起了爭執,這才讓他賦閒,圖個眼不見爲淨,不然他我的肘,我在左衛不好做事。」

李隆基聞言錯,他也沒想到李猖竟然都認了,他還以爲自己這個兒子不會承認呢。

自打李瑁被召上來之後,楊玉瑤便趕忙坐回了她的座位,就在貴妃後面不遠。

李瑁說完這句之後,聖人長久沒有迴應,於是她趕忙救場,扯了貴妃袖子一下,小聲道:

「隋王與嗣吳王是怎麼樣一個輩分?」

她說話看似小聲,實際上李隆基都聽的明明白白的,而楊玉環肯定也不知道啊,於是好奇的看向李隆基。

別人的話,基哥不解釋,但是貴妃眼下還在氣頭上,他是非常樂意哄回來的,於是笑道:

「吳王嘛,自然是李恪之後,李祗與朕同輩,是堂兄弟。」

楊玉環哦了一聲,便不說話了,而楊玉瑤見機趕忙道:

「那麼這樣算起來,也不算隋王長輩了,畢竟是小宗了嘛,哪有大宗敬小宗的?反倒是這個嗣吳王不敬隋王,有輕慢之嫌。」

楊玉環聽了頓時眉,伴裝不滿的責怪道:

「皇室宗親,輪的着你插嘴?真是越來越不知輕重了。」

「~~」李隆基哈哈一笑,道:

「三娘說的也是在理的,皇室丶宗親,終究還是有區別的。」

說罷,他看向李瑁道:

「朕在盯着你,今後別亂來。」

「兒臣不敢,」李瑁揖手道:

「兒臣做事向來光明正大,從不瞞人,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誹謗之言,父皇心如日月,自然能將兒臣看的真真切切。」

他是在藉機暗指原先時候,扣在他腦袋上的那些交構罪名,意思是,我要是真交構,就不會讓人知道,人盡皆知了,那還叫交構嗎?

「知道就好,」李隆基揮了揮袖子,道:

「下去吧,你選的這些河西兒郎還是好的,朕很滿意,雖然他們讓朕難堪了,但這樣的難堪,朕接受。」

「兒臣告退,」李瑁正要退下。

「等等,」楊玉環忽然開口了,道:

「武氏要在你府上住多久?」

李隆基頓時表情一僵。

李瑁一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於是警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給他回覆了一個信號:趕緊走。

「回貴妃,臣不知道,比武就要開始了,臣還需下去安排,」李瑁道。

楊玉環也不好意思追問下去,畢竟她與李瑁的關係還是比較尷尬的,只能是點了點頭:

「辛苦十八郎了。」

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9章 3角關系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19章 小畜生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89章 金花箋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1章 大膽的押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91章 國寶郎第139章 真爭氣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78章 豹鬥犬第356章 宰了他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61章 田舍郎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2章 醉酒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90章 有喜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61章 田舍郎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83章 西市第230章 韓珠團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56章 膽子小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34章 三策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27章 護短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48章 太原尹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34章 三策第193章 老黃狗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40章 畜......畜生......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76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49章 狗舌頭第220章 錢沒白花
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9章 3角關系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19章 小畜生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89章 金花箋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21章 大膽的押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91章 國寶郎第139章 真爭氣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278章 豹鬥犬第356章 宰了他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61章 田舍郎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2章 醉酒第23章 有野心的女人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90章 有喜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261章 田舍郎第六十五章 女強男弱第183章 西市第230章 韓珠團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56章 膽子小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34章 三策第100章 集大成者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27章 護短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48章 太原尹第129章 武庫六匙第334章 三策第193章 老黃狗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38章 無情無義的孽障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40章 畜......畜生......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76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49章 狗舌頭第220章 錢沒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