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萬壽仙君

龍池,是興慶宮內一片非常大的人工湖,還是活水,是從東北方向的龍首渠引水入宮。

水渠穿過長安城牆,夾城,再經宮牆引入興慶宮,在沉香亭位置又與漕渠相連,經大同殿,流入長安。

長安水運之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一座龍池,幾乎佔據了興慶宮四分之一的面積,李瑁所在的位置,是湖心的一座環島勾連起的一片廊橋,方便聖人巡遊湖面賞景,又或是泛舟湖上。

基哥在長安想要乘船遊玩,也就只有這裡和曲江池了。

李瑁他們這邊的酒食,類似於後世的自助餐,宮女和官宦們手託餐盤不停的遊曳於廊橋之上,口中時不時的報着菜名。

「這裡,羊腿,兩隻,

年輕力壯的宦官直接將手裡的托盤放在了李面前的餐几上。

裴耀卿看在眼中,忍不住笑道:

「我可沒有這麼好的胃口,你吃的下嗎?」

李瑁笑道:

「等嚴挺之來了,咱們仁分食一隻,剩下的給嚴大郎留着。」

宮宴的食物,吃不了必須打包帶走,不能浪費,但像李瑁這樣直接多扣下一條羊腿的,非常少見。

可以說,幾乎沒有。

換做別人一下子要兩隻羊腿,人家宦官都不給你放下,也就是李瑁了。

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吃到羊腿的,尤其是宮宴的羊腿香料放的足,放在外面也是價格不菲。

不大一會,嚴挺之在那名小宦官的引路下,來到了李瑁這邊。

他見到李瑁和裴耀卿打算起身,趕忙上前幾步壓在兩人肩膀上,哈哈笑道:

「不必不必,給我挪個位置就好。

裴耀卿沒有動,而是看向李瑁,李瑁頓時會意,將自己的坐席朝裴那邊挪了挪,讓開左手邊的位置。

這樣一來,他等於夾在兩人中間。

嚴挺之剛撩起袍服坐下,便見到李瑁將一隻掛着繩的羊腿放在他面前「宮宴結束之後,給大郎帶回去,那小子還以爲今天能跟着我進來呢,

他也不想想,興慶宮有那麼多位置嗎?」

嚴挺之哈哈一笑:

「我家大郎,十足的饕餮之徒,昨日便在家裡唸叨,要跟着隋王蹭吃蹭喝,眼下恐怕正腹誹呢,這隻羊腿足以堵住他的口。

一隻羊,攏共就四條腿,是羊身上最值錢的部位,後世隨便一個燒烤攤都能吃到,但是在大唐不行,就嚴挺之這條件,兒子一月能吃一回,都算伙食超標了。

主要是供不應求。

李瑁拿起割肉小刀,開始給兩人切肉,動作熟練。

裴耀卿隔着李瑁,看向嚴挺之道:

「你的安排,怎麼也需等到上元節後,所以今晚,務必要見一見右相,

我跟他說好了,寅時在平康面碰面。」

嚴挺之點了點頭,然後朝李瑁低聲說了幾句感謝的話。

他其實一直都想找機會見見李,但是見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吏部和戶部,嚴公屬意哪個?」李瑁問道。

嚴挺之既然已經被聖人給召回來,那麼肯定是要安排的,但是眼下還不太清楚,會去戶部還是吏部。

只見嚴挺之授須一笑:

「吾所屬意者,右相屬意也。」

李塌將幾塊羊腿肉放入嚴挺之餐盤,笑道:

「裴公無慮也。」

嚴挺之的意思,是看李林甫安排,他讓我去哪,我就去哪,這是服軟了。

裴耀卿和盧奐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嚴挺之回來不肯低頭,但兩者還有區別,裴希望嚴挺之今後老實點,別跟李林甫對着幹,但是盧奐不一樣,他希望嚴挺之穩定下來之後,一起跟他幹李林甫。

這就是年老與年輕的區別,前者不願再經受風浪,後者意氣風發,還打算大幹一場呢。

嚴挺之年紀大了,喜歡吃甜食,羊肉還得抹點新鮮奶酪纔會放入嘴裡。

「您這麼個吃法,對脾胃可不好啊,」李瑁提醒道,對方今年都六十九了,歷史上明年就得掛,史書記載,嚴挺之是在不停被貶官的情況下,積鬱成疾,以至病逝。

你得多活一兩年啊,我還用得看你。

嚴挺之笑了笑,岔開話題道:

「嚴迪,嚴希莊都是我的族人,隋王將來大可以放心用,我已分別去信二人,打過招呼了,身爲幕臣,他們只會對隋王唯命是從。」

李瑁點了點頭,只要嚴挺之向李林甫服軟,那麼李林甫關於這兩個人的任命,就不會再壓着了。

龍池西畔,剛剛落座的李隆基,興致不太高,有些意興闌珊的樣子。

他已經派人多次去請兄長寧王赴宴,但得到的答案是,寧王來不了,他的身體只能在宅內稍微活動一下,不足以應對今晚的場合。

李隆基知道,他的大哥快不行了,內心因此而悲傷。

就這麼一個還活着的親兄弟,李隆基其實是不希望寧王離他而去,他希望兄弟姐妹丶舊時故人親眼看看,看看他治理下的大唐,是何等的盛世局面。

他想要寧王知道,你當年將太子讓給我,是正確的人的一生,所有的功績和成就,最希望在舊人的面前展現,就好比你當了官之後,最希望參加的就是同學聚會。

當然了,混的慘的是非常排斥同學聚會的。

寧王沒來,但是李隆基身邊的座位,是給寧王留着的。

楊玉環眼下不在這裡,而是在遠處的另一側湖畔,那裡的席位,安排着的都是大唐佛法最爲高深的禪師,以及道門真人,還有一些胡教教首。

一襲海清道袍的楊玉環就坐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道友于何處修行?」隔壁一名長鬚飄飄,年紀卻不算太大的道士,朝着楊玉環笑道。

楊玉環頓時一驚,四下張望之後,低垂下頭沒有迴應。

一直盯着這邊動靜的鴻臚少卿魏玉,見狀,陰沉着臉帶人過來,直接就將那名道士面前的餐幾搬走,移到了最後面。

道士笑了笑,起身離開了。

道教已經不歸鴻臚寺管了,但是今天的宗教席位,是鴻臚寺負責招待,

魏珏對於這些宗教首領,也不是誰都敢得罪的,但他更不敢得罪聖人。

偏巧那名道士,他還認識,叫王皎。

此人度於玄都觀,在居於長安的道士中名氣還不小,因爲擅長相術。

看相算命的,一直以來都比較受歡迎。

王皎坐在了最後面的椅角旮,只是口中喃喃着:貴不可言...:..貴不可言樂舞聲響起,上元宴開始了。

左右教坊近千人,輪番上演歌舞,還有鬥技藝人,遊走於各處,盡顯其能,將最好的技藝留在這興慶宮內。

遍佈的花燈,將興慶宮照的亮如白晝,大唐皇朝最頂尖的權貴們,歡度節日,至於長安之外如何,他們不知道。

這時候,帝座上的李隆基突然潛潛淚下,左右的皇親貴胄們見此情形,

紛紛頓首,跪成一片。

玉真公主上前,小聲安撫着大唐皇帝,片刻後,只見她擡頭嘆息:

「聖人思念太后,因而傷感,諸位勿驚。」

提前得到高力士指點的咸宜公主,趕忙擡頭道:

「太真觀太真真人,一直在爲太后追福,有天人之感應,父皇應召之以便詢問太后於仙宮之事,方解思念深情。」

她這話的意思是,楊玉環其實一直在跟天上的太后聯繫着呢,你不是想念我奶奶嗎,問問楊玉環,就知道我奶奶在天上過的如何了。

太子李紹聞言一愣,心知楊玉環要徹底由暗轉明,大大方方出現在世人面前了。

十八郎呢?十八郎呢?這小子今晚怎麼不在這裡?

真想看看他此刻作何表情。

「聖人應立即召之,太后於仙台諸事,惟此人方知,」李林甫也配合道。

玉真公主點了點頭:

「召楊太真。」

高力士點了點頭,腳步匆匆的去了。

演技好的人,都是感性之人,他有着無比的深情,如果你覺得他絕情,

只能說明,他的深情不在你身上。

李隆基今晚固然是在做戲,但是他確實非常思念自己的母親,哭着哭着,還收不住了。

於是他又叫來張去逸他們家,加上玉真公主,幾個人一起哭,畢竟他們之間有共情嘛。

這下好了,皇子公主們不哭都不行了,因爲那是他們的親奶奶。

下面歌舞昇平,上面哭聲一片。

教坊的藝人都矇蔽了,我們是接着奏樂接着舞呢,還是停一停,等你哭完再說呢?

不一會,楊玉環被帶來了,只見她跪在李隆基面前,雙手捧着一道奇特的卷軸,道:

「太后列仙台,居仙院,是爲萬壽仙君,聖人仁孝,弟子有萬壽仙君法旨,請聖人過目。」

玉真公主趕忙道:

「既有法旨,何不早獻?」

接着,她快步走下來,雙手接過她媽的法旨,交給李隆基。

上面寫的什麼,別人不知道,只知道李隆基看過之後,來了一句:

「既已被萬壽仙君收爲俗世弟子,便是朕之道友,賜座!」

太子李紹聽罷,嘴角一抽,你特麼真會玩啊?我奶奶降法旨,爲啥不降給我姑姑,她這麼多年修行白修了?就跟王維鬼混了是吧?

還弟子?我真替你臊得慌。

原本屬於寧王的座位,眼下坐了楊玉環。

她是第一次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在公衆場合,所以是非常拘謹的,雙手交疊放在兩條大腿之間,一動不動,眼神也不敢亂看,擡頭望一眼舞臺方向,

便又低垂下頭。

李隆基見狀,令高力士將楊瑤和楊絳叫來,陪在玉環身邊,這樣一來,

總是有個可以說話的人。

「太真勿要拘謹,今日的樂舞,朕點的都是你偏愛的樂曲,好好欣賞吧,」李隆基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是放在楊瑤身上的。

那是另外一種,有別於楊玉環的獨特之美,眼神顧盼之間,似乎對周遭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孺裙半遮,挺拔的雙峰比之玉環也不逞多讓。

楊家女子,皆是如此貌美?

李隆基見狀笑道:「三娘是今天才抵長安嗎?」

啊?聖人稱我三娘?楊瑤受寵若驚,便要起身行禮。

「不必不必,朕向來不拘泥於俗禮,」李隆基哈哈一笑,說道:

「太真常在朕的面前提起你。」

「回聖人,妾身確實是今早方至,目下住在隋王宅,」楊瑤恭敬道。

李隆基一愣,看向一旁的高力士。

高力士趕忙笑道:

「楊孺人與三娘一同長大,姐妹情深,自是投奔的好去處。」

李隆基點了點頭,倒也說的過去,雖然合情合理,但是他不喜歡,不過也無妨,過完節,對方就會離開。

「聖人.!.:..」這時候,楊玉環突然唯唯諾諾的看向李隆基。

她的這副表情,讓李隆基苦笑不得,你平時可不這樣啊?

「太真怎麼了?」李隆基柔聲道。

楊玉環說道:

「阿姐在蒲州居多年,平日難逢一見,我想讓她在長安置辦一座宅子,長居此處,請聖人恩准。」

李隆基哈哈一笑:

「這還需要朕恩准嗎?她想留在長安陪朕的太真,朕高興還來不及。」

朕的太真?楊瑤內心震動,好家夥,你倆都到這步田地了?

楊玉環頓時一臉委屈,低頭道:

「可是我的資財,都被郭四娘給燒了,阿姐財產不足以在京師置業,我想幫忙,卻也有心無力。

長安不僅僅是房價高的問題,是你有錢也買不到。

城北有很多的黃金地段,根本不在私人手裡,而是在公家手裡,城南的居民,大多以商人和平民爲主,貴族們看不上。

這就是三環和五環的區別。

因此導致長安北富南窮,北邊治安好,南邊治安差,長此以往,有錢人更不願意住南城了。

李隆基頓時笑的前仰後合,朕還以爲什麼事呢?看你那委屈巴巴的樣子,還惦記着你那點資產呢?

「楊話進京了沒有?」李隆基詢問高力士道。

高力士答道:「還沒有。」

楊舒眼下是要給楊玉環她們家頂門戶的,今後家裡會供奉楊玉環的父母靈位,可以說,楊話的家以後就是楊玉環的孃家。

但是楊舒在長安,也沒有宅子。

李隆基沉吟片刻後,說道:

「朕在興慶宮,楊舒宅要在萬年縣,不能離朕太遠,方便太真祭拜探望,這件事交給你來辦。」

「聖人放心,老奴一定辦妥,」高力士笑道。

楊玉環頓時一臉感動,起身拜倒,哭訴道:

「謝聖人再造之恩。」

「唉...!.—你呀你,」李隆基當着這麼多人面,不好意思親自去扶,於是給高力士打了一個眼色。

後者上前將楊玉環換扶起來,笑道:

「三孃的宅子,不是太真娘子該操心的事,您放心,會與楊話宅比鄰方便您隨時探望。」

楊瑤聞言,心想着自己和李瑁的商量完全是多此一舉,聖人寵溺玉娘太過恩厚了,宅子都賜了,改名算多大點事情啊。

既知妹妹得寵,她的膽子也大了,朝李隆基行禮道:

「妾身本名楊瑤,今想隨妹妹一起,在中間加一個玉字,同回生父名下,請聖人恩准。」

楊玉環一愣,異的看向她的姐姐,你事前沒跟我商量啊?

「哈哈.....!既然是同胞姐妹,自該如此,朕準了,」李隆基撫須笑道。

楊玉瑤,歷史上對其諷刺的詩歌繪畫頗多,其中代表作便是《虢國夫人遊春圖》,她在歷史上無疑有着濃墨重彩的一筆,相較於其她兩位,出名太多。

原因無她,因爲她敢爲自己爭取。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人家一直索要,李隆基又不能讓人覺得他小氣,給不起,所以楊玉瑤今後的資產,遠遠超過了楊洄的媽長寧公主,成爲天寶年間第一鉅富。

得了聖人的恩准,楊瑤一臉欣悅的朝妹妹眨了眨眼,這下好了,宅子也有了,名分也有了。

我要住進長安了。

一直都注視着這邊動靜的太子李紹,臉色愈發難看。

他身邊的高人不少,很多人提醒過他,楊太真太過於得寵,自從她出現,宮內嬪妃盡數被聖人冷落,萬般寵愛集於一身,恐怕將來會有一個不低的名分。

他擔心的是,楊玉環給基哥生下一個皇子出來。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李瑁當年就是憑藉母貴,因而寵冠諸子,死了一個武惠妃,又來一個楊太真?

歷史上的幼帝可不少,李紹絕不會認爲楊玉環的兒子,會對自己不構成威脅。

多小的威脅,也是威脅。

於是他小聲朝身邊的妻子道:

「你跟郭四娘不是約好,今後如何接頭嗎?以後找機會給十八郎傳個話,孤與他之間絕無芥蒂,今後務要兄弟同心。」

在他看來,李瑁已經沒有威脅了,但是楊玉環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

則天皇后可是活了八十二歲,難保自己這位親爹也是個大歲數,他要是能活七十,我的位置都不算穩。

到時候還不知道誰先死。

真是一對不知廉恥的狗男女,大庭廣衆之下耳鬢廝磨,眉飛色舞,你們要點臉吧?

韋妃是非常樂意丈夫與十八郎和好的,聞言重重的點了點頭。

十王宅裡諸多兄弟,就屬十八郎對她最是禮敬,就連兄長韋堅都說過,

十八郎對他的鄙夷是掛在臉上的,但對自己的敬重,卻是發自內心。

今晚的宴會,最尷尬的就是這幫皇子公主了,他們心裡也清楚,兒女多了就不值錢了。

何況他們的出身各不相同,其中只有很少是同母所出,關鍵他們的生母名分還不高。

最高的是李瑁,下來是廢太子李瑛,然後纔是長子李琮,至於李紹的媽,且在後面呢。

唐初,皇后之下爲四妃:貴妃丶淑妃丶德妃丶賢妃,爲正一品。

李隆基開元初改成了三妃:惠妃丶麗妃丶華妃。

歷史上因爲楊玉環,才重起舊制,沒有皇后,貴妃就是六宮之主。

而歷史上楊玉環沒有被封爲皇后,是因爲李隆基不敢,朝臣也不會同意,他前腳封,李紹後腳就會造反。

太子造反是這世上最可笑的事情。

咸宜的臉色當然也非常難看,楊玉環從前是她的閨蜜,要不是她,楊玉環做不了壽王妃,更不會是眼下的地位。

所以她一直很內疚,覺得阿兄的屈辱,都是她帶來的。

「太真隔壁那個又是誰?」楊洄小聲詢問妻子道。

咸宜冷哼一聲:「她那個寡婦姐姐,一臉的剋夫相,這個人是媚在骨子裡,別看模樣挺端莊,妖媚的很。」

「你認識?」楊洄愣道。

咸宜異道:「你不認識嗎?阿兄成婚的時候,她也在的。」

「沒印象了,」楊洄搖了搖頭:

「十八郎今晚被安排的很遠,恐怕是有意讓他避嫌,這樣也好,眼下議論此事的人已經不多了,再過幾年,便會被人遺忘,那時候,十八郎也算是熬出頭了。」

咸宜四處張望一番後,道:「我阿兄在哪邊?」

楊洄道:「聽說是在廊橋。」

「我瞧瞧去,」說着,咸宜便起身走了,楊洄也攔不住。

宴會上離席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唐風氣自由,再說了,你不興人家上廁所嗎。

李瑁這邊還被矇在鼓裡,與裴丶嚴二人聊着天。

「你將達奚盈盈擄至王府了?」裴耀卿目瞪口呆。

他剛纔詢問了李瑁在右金吾是否順利,李瑁也很痛快,什麼都說了。

嚴挺之眼見裴耀卿那副表情,異道:

「怎麼?這個女人很重要嗎?」

裴耀卿苦笑點頭:」「牽扯極大,她本身不重要,但是她背後的人,可不簡單。」

嚴挺之皺眉道:

「不就是達奚珣和韓莊嗎?隋王是查借貸一事,跟他們又沒有關係。」

嚴挺之是不會將韓莊放在眼裡的,因爲人家在宮裡的朋友,是高力士和吳懷實,至於達奚珣,以前還是他的下屬。

「不單單是這兩個,牽扯的人非常多,我不便明說,」說着,裴耀卿朝李瑁道:

「你只查借貸一事,最多還有放還宮人的事情,其它的不要摻和進去。

一李林甫希望裴耀卿綴李塌查惡錢,但是裴耀卿覺得這裡面水太深,李唱要是陷進去,恐難以脫身,所以他不希望李瑁得罪太多人。

李塌皺眉片刻,點了點頭:

「我大概猜到裴公說的是什麼,盧奐也給我提過醒,我會有分寸的。」

其實李自從知道南曲的青樓大多隻收良錢,就知道她們背地裡在做什麼買賣了。

他會不會查呢?會,不過那是他掌權之後的事情了。

第21章 大膽的押第277章 李亨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57章 忠義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48章 太原尹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47章 豪蕩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45章 翹tun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231章 妖女第307章 買房子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2章 空中樓閣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50章 秘書省第256章 膽子小第187章 讓皇帝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0章 永徽律疏第277章 李亨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49章 烏龜第173章 瀚海侯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31章 妖女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85章 月俸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27章 服務業第21章 大膽的押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38章 356萬戶第342章 天塌了第298章 國家隊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86章 契丹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44章 庭杖第259章 十望州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86章 敲鐘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87章 讓皇帝第3章 16王宅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180章 姚 宋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1章 大膽的押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18章 何所懼?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90章 美輪美奐第327章 護短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81章 文壇元帥
第21章 大膽的押第277章 李亨第347章 天下無不是的君父第157章 忠義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148章 太原尹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47章 豪蕩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7章 我排在第3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45章 翹tun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231章 妖女第307章 買房子第312章 各路豪傑,齊聚京師第32章 空中樓閣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50章 秘書省第256章 膽子小第187章 讓皇帝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30章 永徽律疏第277章 李亨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49章 烏龜第173章 瀚海侯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31章 妖女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85章 月俸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127章 服務業第21章 大膽的押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110章 超級奶爸第21章 大膽的押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38章 356萬戶第342章 天塌了第298章 國家隊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386章 契丹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344章 庭杖第259章 十望州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86章 敲鐘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87章 讓皇帝第3章 16王宅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180章 姚 宋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1章 大膽的押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18章 何所懼?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90章 美輪美奐第327章 護短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81章 文壇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