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

北衙四軍,這是禁軍,長年累月戍衛皇城。

那麼剩下的南衙十六衛,則是輪番,每一座衛府的輪番區域都不一樣,有些除了輪番皇城之外,還需徼巡京師,例如左右金吾,左右武衛,左右領軍衛,左右威衛。

而李琩即將任職的左衛,不管京師的事,只輪值皇城,爲什麼呢?

因爲左衛當中但凡有軍階的將領,皆爲關中良家子,父死,子代之,人家的職位,是可以傳宗接代的。

這樣一來,確定了兵權會被牢牢掌握在這批人手裡,而這批人的榮耀地位,全都是皇帝給的。

而北衙四軍更牛逼了,他們裡面的將領只有兩種,一種叫恩蔭,另外一種叫宗室,也只忠心於皇帝一人。

所以在李隆基時期,想要發動宮廷政變,是有唐一代,難度最高的一個副本。

前太子李瑛帶隊開荒,團滅了。

李琩可不會上當,不論李隆基將來會不會以詔書的形式讓他率軍入大明宮,他都不幹。

“你找個熟人,讓他幫忙傳話,就說我想了解一下聖人內庫的營造詳情,讓王鉷來左衛府一趟,”李琩交給了王卓一個差事。

這差事其實比較好辦,也就是帶個話,宮裡的內侍雖多,但很大一部分都是高力士的人,與王卓算是同門,何況傳遞的這個消息,也是正大光明。

營造大監詢問營造副監工程進展,你能說什麼呢?

在這皇城裡,宦官是相對自由的,不像禁衛,禁衛有嚴格的法令,你輪值的時候,在哪站崗就是哪,離開那一小片區域,就是犯法。

這叫做:禁橫過殿前者,禁對語及傾身與階下人語者,禁搖頭舉手以相招召者。

勳一府的衙門,不算小,這裡面好多將領,都是恩蔭出身,也就是祖上有勳爵。

中郎將之下,有長史一人,錄事參軍事一人,倉曹參軍事二人,兵曹參軍事二人,騎曹參軍事一人,胄曹參軍事一人,司階三人,中候三人,司戈五人,執戟五人。

各有各的差事,分工非常明確,基本都是二把手長史在管理事務,一把手中郎將比較閒,只負責管理人。

“噢......原來是兗國公之孫,我就說嘛,陸姓不是關中人,但你卻說着一口地道的關中話,”

大堂內,李琩笑呵呵的請陸預坐下,這個人就是勳一府的長史,前宰相陸象先三子陸偃的兒子,今年三十三歲,正值壯年。

陸預眼下還是比較緊張的,在李琩面前也很拘束,上一任中郎將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腿瘸了,已然不能任職,他本以爲將來的新上司,論出身,多半不會比他強。

沒曾想,聖人的親兒子來了。

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與皇子打交道,而且還是武惠妃的兒子。

“殿下來這裡任職,是委屈了一些,您放心,府內事務絕不勞您操心,下臣會安排妥善,”陸預卑微道,時不時擡頭偷瞥李琩一眼。

你當然得安排好,我來這裡就是摸魚來的,別的什麼都不幹。

隔壁就是禁軍千牛衛,門下省,殿內省,多少眼睛盯着我,我只怕朝哪邊放個屁,李隆基都能知道。

“那就辛苦你了,我今天也就是來轉一轉,順道問問戶部王副郎營造的事情,”李琩笑道:

“衛府事小,修庫事大,伱說對吧?”

他這是提前給對方透個風,免得待會王鉷來了,底下人會亂猜測。

“對對對,沒有比爲聖人修內庫,更大的事情了,”陸預不迭點頭道。

李琩看在眼中,心裡清楚,人家在自己面前如此卑微,敬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的身份,如果李琩的身份轉換一下,比如成爲反賊,那麼陸預就會是另外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了。

李瑛都已經團滅了,我在沒有疊滿BUFF之前,絕對不敢冒這個險。

李琩只見了陸預一個人,剩下的官員,他連召見都沒有,也不打算認識,因爲很有可能,他今天入宮的事情,很快就會傳到李隆基的耳朵裡。

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見過什麼人,基哥都會知道。

不一會,王鉷來了,他不能不來啊,畢竟兩人的合作還沒有結束呢,尾款沒有到賬之前,咱們都是好夥伴。

李琩隨口問了幾句關於營造的事情,便岔開了話題:

“宗正嗣給我分授食邑的事情,應該跟戶部交涉過吧?”

“這是自然,”王鉷點頭道:

“您原來的壽王食邑,已經歸檔宗正寺,現在是天田了,所以新的食邑要重新劃撥,殿下身份尊貴,所以戶部從京兆府同州給您找的食邑,雖說算不上好田,但您放心,將來有機會了,我會幫您想想辦法。”

他口中的天田,也就是天子籍田,李隆基的私人田畝,具體數量有多少,戶部是不知道的。

李琩更不知道了,這是李隆基除了中藏之外的,另一座金庫。

瞧見沒,李隆基這個人就是這麼貪厭無恥,兩千戶的田畝直接撥到自己名下,雖說對象是李琩,談不上與民爭利,那也是與兒子爭利了。

正如歷史記載那樣:不獨官民私相違制,君主亦立法而不盡遵行,富貴者依法授田,亦已多矣,君主復於常法之外,賞賜任意......

“我這食邑,一千戶是有了,但是田畝不足八千,今後本王說不得,得向戶部討飯吃了,”李琩佯裝動怒道。

涉及到自身利益,生氣很正常,無需裝深沉,你越深沉,別人越覺得看不透你,就不會願意跟你打交道。

所以李琩要給王鉷一種“我能隨意拿捏隋王”的錯覺。

王鉷擺手笑道:

“不至於不至於,你出嗣太過倉促,時間緊了些,天下田畝皆有名主,戶部一下子也確實找不出那麼多田來,不過您放心,這件事我一直記掛着,肯定給您安排好了。”

“我不換佃戶,只要增田,”李琩道。

王鉷一愣,撫須思索片刻,點頭道:

“也好辦,我給你並一些戶籍過去,這事就解決了。”

李琩無奈的點了點頭,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王鉷的法子其實很簡單,將一些本就有田的農戶,註銷戶口,併入李琩封邑的佃戶當中。

其實就是王家的人和李家的人一個戶口了,這樣一來,戶口沒增加,一千戶還是一千戶,但是田畝和人口增加了。

大唐的田稅是按照人頭收的,不是按照戶口,不過李琩對自己的佃戶,可以寬容一些,適當減免賦稅,畢竟老百姓在這屬於貴族集團的開元盛世,活的也挺慘。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大唐田制,戶主另授二十畝。

“銷戶可以,戶田不能收走,”李琩補充道。

王鉷笑道:“那是自然,人和田一起走,全都是您的。”

在他看來,李琩想要增加田畝,應該是盤算着與有些宗室一樣,想着將食邑的田畝想辦法轉爲私人田畝,因爲這樣一來,會從收稅變成收糧,區別大發了。

“同州沃野之地,我這些封戶,怎麼纔不足八千畝的授田?”李琩問到:“同州地區,誰的田畝最多?你給我個實話。”

王鉷點頭道:“說了也無妨,與您不是外人,正是玉真觀無上真人,至於田畝數額,您就別爲難我了。”

呵呵.......李琩撇了撇嘴:“這話當我沒問過。”

“您放心,”王鉷指着自己的嘴巴道:

“我可不是韋堅,我這張嘴啊,守口如瓶。”

你可拉到吧,你那瓶蓋兒漏的風,比西北風還大。

李琩還能說什麼呢?同州最大的地主竟然是玉貞公主,他跟人家搶田,那不是虎口奪食嗎?

“反正這事就交給你了,”李琩起身準備送客。

王鉷也跟着起身道:“殿下將來還有什麼好差事,別忘了下臣啊。”

“放心!”李琩哈哈一笑,指着對方道:

“我保準第一個想到你。”

這事你要是辦不好,那我只能第二第三個想到你了。

王鉷笑了笑,告辭離開。

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389章 金花箋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259章 十望州第154章 偃月堂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27章 護短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60章 體面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360章 體面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投票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90章 賜名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36章 刺激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07章 買房子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95章 粟特人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6章 白月光第342章 天塌了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210章 打穿了第283章 互毆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28章 讖書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31章 妖女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327章 護短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69章 朱墨第342章 天塌了第386章 契丹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278章 豹鬥犬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18章 何所懼?第293章 我同意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83章 西市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186章 再無兄弟
第326章 荔枝外交第389章 金花箋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259章 十望州第154章 偃月堂第133章 祖宗顯靈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27章 護短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60章 體面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360章 體面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投票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190章 賜名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236章 刺激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07章 買房子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321章 憋了九年的怨氣第七十五章 隆基白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95章 粟特人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366章 白月光第342章 天塌了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210章 打穿了第283章 互毆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28章 讖書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31章 妖女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327章 護短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69章 朱墨第342章 天塌了第386章 契丹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62章 隴右道採訪處置使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278章 豹鬥犬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18章 何所懼?第293章 我同意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83章 西市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186章 再無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