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發展壯大

天啓五年(1625年),七月十二,大同社紡織工業區。

經過三天的建設,這塊灘塗的石頭被堆積起來作爲建設的物資,一條條排水溝被挖掘出來,灘塗低的地方填滿黃土,高的地方被剷平,而後壓實,一根根作爲支柱的木樁被打下。

簡陋的廚房,工具倉,糧倉已經建設好,睡覺的窩棚更是簡陋,用木板搭的大通鋪,再用木頭大個底上面蓋上稻草,就成爲了睡覺的地方了,好在現在天氣炎熱,將就也能用,雖然防不了雨水,這片土地來說,下雨可能是更好的事情。

爲了解決上千人用水問題,徐晨他們的打井隊,三天時間打了五口壓水井,現在已經能滿足日常的洗漱用水了。

“嘟嘟嘟,造飯時辰到!各隊收傢伙什兒,先生交代了,病從口入,不想死的把手洗乾淨,尤其是你這幾個瓜皮,臉都要掉灰,等會不把臉洗乾淨,我讓你這幾個瓜皮去挑糞。”劉永道。

營地當中的事千頭萬緒,都需要劉永拿主意,不過幾天時間,他也被流民當中的人感染,變得出口成髒。

被劉永指的幾人嚇了一跳,趕緊去找水洗臉,營地的衛生一直是徐晨最關心的事情,這麼多人擠在一起又不講衛生,稍有不慎就是一場瘟疫。

所以在第一批建設的工程當中,廁所和糧倉,工具倉,紡織廠廠房是同步建設的。

但明末農民的素質顯然是達不到徐晨要求的高度的,即便有廁所,他們爲了方便還是會在野外去解決。

徐晨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他一方面會在夜校普及不講衛生的害處,同時還定下了處罰的規矩,只要發現隨地大小便的人就要挑一天的糞。

在教育,處罰雙管齊下,營地的衛生終於保持在合格線以上。

其他人聽到劉永的哨聲,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中的事,而後有說有笑的把工具放好。

每個中隊的人先洗手,再排好隊伍,打飯,從來到這片灘塗開始,他們吃的就是乾飯,而且還是一日三頓,伙食標準的上升,立即讓他們的幸福度拉滿,即便勞累,但他們依舊對未來充滿希望。

營地簡陋,現在的廚房地區,只有一排簡陋用磚頭黃土搭建的竈臺,吃飯也只能將就,桌椅板凳就不要想了,基本上是先把飯蒸熟裝在木桶當中,然後再炒一個大鍋青菜,放在另外一個木桶當中,提到竈臺外的打飯區。

每個中隊都有自己的打飯地區,所有人都是按中隊來排隊打飯,打好飯的人則自己找一個位置蹲下吃飯,有敢插隊的會被護衛隊揪出來,丟到隊伍最後面,在護衛隊的監管下,十條長龍井然有序。

徐晨打好飯之後,劉永,陳子昂,胡益堂,賀老六幾人坐在一起,邊吃邊聊道:“這邊的井已經打好了,下午我就去高家寨爲他們去打井,解決乾旱問題,同時發展大同社成員。

營地的事情就交給你們,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大家就商量着辦,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還拿不定主意可以去高家寨找我,反正路也不遠。”

劉永擔憂道:“到今日已經花費了130兩,我們只有2000兩銀子,某擔心這樣花費下去,銀錢支持不住。

尤其是那大鐵錘說米脂的磚承受不住高溫,要從紡織作坊支了50兩銀子,說要去延安府購買耐高溫的磚。”

徐晨道:“最花錢的部分已經做完了,後面的花費不會如此高了,而且等紡織廠開工了,我們就可以賺錢了。

至於大鐵錘要購買耐火磚,給他銀子,派個賬房跟着他,監督他花錢即可。”

而後他又看向賀老六道:“優先完成紡織廠廠房的建設,只有紡織廠儘快投入生產,我們的事業才能維持正常運轉。”

賀老六道:“先生放心,十日內,俺就會把廠房建起來。”

好在這個時代對廠房的要求不高,把地面壓實,而後再砌磚牆,頂甚至可以用茅草來搭建,不過爲了防火,徐成還是奢侈的用瓦來做房頂。

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所以賀老六纔有把握十天內把廠房搭建起來,甚至用木板的話,三天就可以搭建好。

陳子昂倒是問道:“今天又有五名讀書人想要加入我們大同社,您是不是看看他們再走。”

李文兵他們在米脂宣傳工作做的不錯,現在整個米脂士林已經知道他們大同社的名號了,那些舉人和相對富裕的秀才對不屑一顧,但對底層的童生和貧窮的秀才卻很有吸引力。

現在這世道不但農民難熬,那些底層的童生和秀才也難熬,他們不能做到脫產,他們的收入和農戶的收入是息息相關的,現在農戶飯都沒得吃了,他們的私塾和其他教育有關的行業全部萎縮,大同社讓他們看到了抱團取暖,甚至突破階級的可能性。

所以李文兵在米脂一宣傳大同社,很多童生秀才就願意加入他們,這些人來到了大同工業區,看到上千流民被大同社安排的井然有序,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內心也認可了徐晨他們領導的大同社。

而徐晨對待這裡想要加入大同社的讀書人,一律按照老規矩,先去勞動,雖然因爲體質的關係,他們可以做一些輕體力活,但不能不勞動。

勞動完之後,傍晚他們還要爲流民普及教育,這樣一番考覈程序下來,投靠他們的讀書人又走了一小半,這其中秀才留下來三位,倒是大部分的童生都留下來了,他們本就沒上岸,自然也沒讀書人的體面,留在大同社這裡,能吃飽飯,還有十文錢拿,能養活妻兒,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去處。

徐晨道:“不用了,按照正常流程考覈他們即可。”

劉永着急道:“先生,我們大同社發展壯大需要人才,讓讀書人打灰,的確是有點爲難他們了,您是不是降低一些標準,讓他們當夫子教書即可。”

徐晨搖頭道:“要解決天下的問題,是要實實在在的去做,而不是袖手旁觀的去看,不願意勞動的人,不會是我們志同道合的夥伴,如果我們降低標準,那就成了東林黨,現實已經證明,東林黨是不能改變天下的。”

大同社是要帶領勞動的百姓推翻大明,而不願意勞動的人,是不可能站在百姓一邊的,雙方誌不同,道不合,遲早會分道揚鑣,與其後面難看,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讓他們加入。

劉永只能無奈嘆口氣,因爲打灰的事情他已經和不少朋友鬧翻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賀老六扭捏半天道:“東家,您看俺能成爲大同社成員嗎?”

徐晨看到賀老六笑道:“當然可以,只要是勞動的人都是我們大同社潛在的社員。”

而後他對劉永道:“我們大同社不止是讀書人的大同書,更是天下人的大同社,在這個月底,選出一批勞動積極的人,讓他們加入我們大同社。”

劉永點頭道:“知道了。”

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8章 ,除惡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79章 ,減租談判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2章 ,燒烤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69章,戰前定策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68章,出征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章 ,燒烤第58章,足餉第57章,日新月異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69章,戰前定策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9章,輿論攻勢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49章,輿論攻勢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10章,古今相同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8章,足餉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36章 ,欣欣向榮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4章 ,抗旱會第7章,流民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68章,出征第2章 ,燒烤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34章 ,抗旱會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13章,知易行難第26章,組織架構第58章,足餉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36章 ,欣欣向榮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64章,改變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9章,戰前定策第47章,上門敲詐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57章,日新月異第17章,開辦紡織廠
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8章 ,除惡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79章 ,減租談判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2章 ,燒烤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69章,戰前定策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68章,出征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章 ,燒烤第58章,足餉第57章,日新月異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69章,戰前定策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49章,輿論攻勢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49章,輿論攻勢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10章,古今相同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8章,足餉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36章 ,欣欣向榮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4章 ,抗旱會第7章,流民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68章,出征第2章 ,燒烤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34章 ,抗旱會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13章,知易行難第26章,組織架構第58章,足餉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36章 ,欣欣向榮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64章,改變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9章,戰前定策第47章,上門敲詐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57章,日新月異第17章,開辦紡織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