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上門敲詐

天啓五年(1625年),九月初四日,米脂縣,大同社布莊。

自大同工業區建成之後,原先的織布機便都遷移到了工業區的紡織作坊。

而米脂這兒的作坊,則改建成了布莊,售賣的皆是大同社區生產的羊毛布、紗線。

桑文等幾位婦道人家,還順勢發展起了裁縫營生。

憑藉着價格低廉的布匹和紗線,大同布莊的生意那叫一個紅火,差不多每日都能售出個兩三匹布。再者,因着有那 20錠紡紗車這般先進的器械,大同布莊生產的紗線,成本僅是旁人的一半。

如此一來,米脂的婦孺們都樂意到大同布莊來購置紗線,回去紡織家用。

在大同布莊旁邊的那座宅院,便是李文兵他們所在的大同文社。

待工業區開始盈利後,大同社便租下了這座院子。

這兒既是宣傳、辦公的地方,也是接待其他對大同社理念感興趣的同道之人的場所。

等王二的打井隊進了米脂縣,這裡也成了他們歇腳的地兒。

此刻,李文兵、蔣鄉泉、郭銘等宣傳組的衆人,各自拿着一張寫着“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紙張。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幾人異口同聲,臉上洋溢着極爲暢快的笑容。

徐晨傳授給他們的蠟印法,經過這幾日的反覆試驗,終於是成功了。

這蠟印法可比那最廉價的活字印刷都要便宜幾十倍呢。

有了這般神奇的技藝,他們心心念唸的《大同報》終於能夠問世了。

李文兵激動不已,感慨道:“先生真乃墨子再世啊!竟能想出如此便捷的印刷法子。這下好了,咱們的《大同報》終可面世啦!”

蔣鄉泉笑着提議:“得把這大好消息告知先生,懇請先生爲咱們大同社寫幾篇文章,務必要排在頭版頭條。”

郭銘也笑着附和:“以先生的才學,有了先生的文章,咱們這《大同報》必定能在整個米脂掀起熱潮。”

就在這時,一高一矮兩個人來到了大同文社門口,身後還簇擁着十幾個潑皮無賴。

領頭的對着大門高聲叫嚷道:“大同社的東家在不在這兒?我們有樁買賣想和你們商議商議。”

李文兵等人聽聞,面露疑惑,走到門口打量着來人,問道:“你們意欲何爲?”

那個身材高大的壯漢開口道:“就是想跟你們談談生意上的事兒。”

蔣鄉泉突然神色一緊,快步走到李文兵身旁,壓低聲音說道:“這便是萬馬堂的幫主。”

李文兵心裡明白,這萬馬堂乃是米脂一霸,名聲臭不可聞。

大同社可不想與這些惡霸有任何瓜葛。

當下,他毫不猶豫地拒絕道:“我們這兒是文社,並非商鋪,沒什麼生意可與你們談。二位請回吧!”

郭銘趕忙悄聲吩咐一個童生:“快去把王二兄弟叫來!”

艾勇神色傲然,說道:“俺可知道,這大同布莊和大同紡織廠都是你們的產業。俺今兒個來,就是想跟諸位秀才公一起謀條財路。

你們瞧瞧,這染布行生意如此興隆,可如今這世道紛亂得很吶。

兄臺難道就沒想過找些人來護着點兒?

要知道,你們已然得罪了野狼幫。若是沒了我們萬馬堂的庇佑,只怕你們這布莊在米脂是開不下去嘍。”

“俺的要求也不算高,大同布莊和作坊,俺們萬馬堂佔三成股份。還有你們的打井隊,也得僱傭我萬馬堂的兄弟。

只要你們應下,俺保證野狼幫絕不敢再來找你們的麻煩。”

這幾個月來,米脂士林間最轟動的事兒,自然是大同社的創立。

對於底層百姓而言,米脂突然出現大量價格低廉的羊毛布,纔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這些羊毛布,價格比羊絨便宜了幾十倍,甚至比棉布都要低上不少。雖說有些毛糙,但質地卻比棉布厚實許多。

就衝着這價格和厚實勁兒,那點毛糙也就不算啥了。

一時間,米脂乃至整個延安府,都掀起了一股搶購羊毛布的熱潮。

大同社的羊毛作坊,也因此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搖錢樹。

雖說他們並不清楚這羊毛布究竟能賺多少銀子,但光看大同社能養活上千流民,便知這其中利潤定然不菲,對不少人來說,白花花的銀子浪費在流民身上建造是在造孽呀,已經有很多人盯上了大同工業區了,並且準備對工業區下手。

而萬馬堂則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人,自大同社的打井隊與野狼幫起了衝突之後,艾勇便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這不,興致勃勃地帶着一衆小弟,跑來想要入股羊毛作坊。

李文兵神色淡然,說道:“我們無需你們的保護。”

就在這時,桑文她們也察覺到了外頭的動靜,從店面裡走了出來,一臉擔憂地望着對峙的人羣。

艾勇見狀,不懷好意地笑道:“當真不需要?那可是飄香院的頭牌姑娘啊。這麼個美人兒要是出了什麼岔子,可就不妙嘍。”

說罷,他又看向布莊,冷笑一聲:“如今這米脂天乾物燥的,萬一不小心鬧起什麼火災,那可就不是一兩個人的事兒了。你們當真就不需要護衛?”

“用不着!”一個堅定有力的聲音從後方傳來。

原來是王二他們得到消息後,即刻率領打井隊的所有成員,手持鐵棍,火速趕了過來。很快,便將雙方隔開了。

王二對着李文兵說道:“您是讀書之人,莫要讓這些地痞無賴髒了您的眼。這兒交給俺便是。”

言罷,王二邁步走到艾強身前,王二身材本就高大,這兩個月來吃飽飯更是讓他的生體像吹氣球一般膨脹起來,朗聲道:“你想怎樣,劃下道來,我們大同社接着便是!”

這時,萬馬堂的師爺站了出來,一臉誠懇客氣道:“你們已然得罪了野狼幫,難道還想再得罪我們萬馬堂不成?你們這紡織廠如此賺錢,吃獨食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依我看吶,明日咱們去大鴻茶樓,坐下來好好商討商討如何?好好考慮一下。”

說完萬馬堂的人就離開了。

這個時候李文兵,王二,桑文三人聚在一起。

李文兵神色凝重,開口道:“吾且去尋縣尊,將此事與他說道說道。”

這兩個月來,大同社發展得蒸蒸日上。隨着社裡妥善安置了上千流民,李文兵在這米脂縣的政治地位亦是水漲船高。

縣令齊紹光幾次召見李文兵,言談之間對他頗爲賞識,甚至還親自指點過他幾篇八股文章。

蔣鄉泉聽聞,緩緩搖頭道:“依我看吶,此刻就算尋了縣尊,怕也難有妥善的解決之法。那萬馬堂的艾勇,乃是本縣大戶艾家的子弟。縣尊即便有心庇護我們,也只能保得一時,卻難以長久周全。”

一旁的桑文秀眉微蹙,輕聲說道:“依我之見,還是去請教先生吧,看看先生對此事有何高見,咱們再依計行事。”

第51章 ,除惡務盡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64章,改變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43章,發工錢第63章 ,生存危機第77章,輿論先行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章 ,燒烤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66章,村長被抓第54章,包稅第64章,改變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58章,足餉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8章,出征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3章 ,生存危機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64章,改變第33章,回村打井第10章,古今相同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57章,日新月異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33章,回村打井第54章,包稅第77章,輿論先行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30章 ,半桶水第51章 ,除惡務盡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2章 ,燒烤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5章 ,均田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26章,組織架構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7章,流民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68章,出征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57章,日新月異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章,神醫第36章 ,欣欣向榮第63章 ,生存危機第53章,重民社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6章,村長被抓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33章,回村打井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3章,回村打井第10章,古今相同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
第51章 ,除惡務盡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64章,改變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43章,發工錢第63章 ,生存危機第77章,輿論先行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章 ,燒烤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66章,村長被抓第54章,包稅第64章,改變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58章,足餉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8章,出征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3章 ,生存危機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64章,改變第33章,回村打井第10章,古今相同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57章,日新月異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33章,回村打井第54章,包稅第77章,輿論先行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30章 ,半桶水第51章 ,除惡務盡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2章 ,燒烤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5章 ,均田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26章,組織架構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7章,流民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68章,出征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57章,日新月異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1章,神醫第36章 ,欣欣向榮第63章 ,生存危機第53章,重民社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66章,村長被抓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33章,回村打井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3章,回村打井第10章,古今相同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