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

孔晨當長工這麼多年,之所以沒累出啥病根兒,靠的就是多在地主面前表現,幹活的時候卻偷偷少出力。不像其他那些長工,被張地主幾句好話一鬨,就真把自己當成張家人了,一門心思爲張家賣命,最後活活把自己給累死了。

這摸魚的習性,早都深入孔晨的骨子裡了,甚至都成了他賴以生存的手段。

可來到大同社之後,這一套就行不通。即便他滿心想要積極加入大同社,可最終還是沒能通過。

反倒是那老實肯幹的田見秀,成了大夥學習的榜樣,第一批就加入了大同社。

就這樣,辛辛苦苦勞作了一個上午。待他們回到工業區,正準備去吃午飯時,卻在告示欄那裡看到一則消息。這一看不要緊,頓時整個工業區都炸開了鍋。

原來,告示上說護衛隊要擴充到兩百人,只要有意願的都可以報名參加。而且上面還特意提到,護衛隊肩負着保衛工業區的重大任務,雖說危險又艱鉅,但從這個月起,護衛隊的工錢提升到了一兩銀子。

這消息一出來,可不得了。在江南地區,年收入十二兩銀子或許算不得什麼稀罕事兒,但在這米脂,那可實實在在是個高薪崗位啊!

至於告示上提到的危險,早被大夥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工錢三錢銀子的時候,玩什麼命;可這工錢漲到一兩銀子了,那可就不一樣,是真可以拼命的

孔晨看到這告示,只覺得自己的心臟“砰砰”直跳。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爲護衛隊的一員,一定要得到這份一兩銀子工錢的差事。

他激動地拉着田見秀的胳膊,說道:“隊長,咱們一塊去報名吧!一兩銀子的工錢吶,只要幹上一年多,攢下的銀錢就足夠買下一套磚房啦。到時候,那些媒婆指定會主動上門!”

田見秀也被這一兩銀子工錢吸引住了,也答應下來。

於是今日這頓午飯,工匠們吃的極其快,可以說是狼吞虎嚥了,而後他們快速在告示欄下排隊。

當徐晨吃完午飯過來的時候,告示欄下已經排成一條長龍了。

他詫異道:“這麼多人想要成爲護衛隊當中的一員?”

賀老六笑道:“東家,一兩銀子已經和軍中滿餉待遇差不多了,這能不吸引人。”

王二道:“其他人俺不清楚,但俺的命是先生的。”

徐晨道:“你的命屬於你自己,真正能讓你付出生命是我們的大同事業。”

王二道:“俺懂了,俺的命是要幫窮人的。”

這樣說也無不可,畢竟講太深奧的道理,王二也很難聽懂,幫窮人就是幫自己人,這樣王二他們反而更加好理解。

三人做好開始一個個登記報名人的信息。

不過今天站在這裡的人卻多的超出了徐晨的想象,不但土木工匠來報名,甚至紡織廠,木器作坊,甚至連四周的抗旱會農戶都報名。

護衛隊的待遇太好了,好到沒有人可以忍得住誘惑。

徐晨本以爲最多幾百人報名,結果四里八鄉的農戶都來報名,徐晨想了一想接受了這些人的報名,大同社想要擴大影響,讓他們加入護衛隊就是最好的方法。

於是三日時間,報名的人數達到了1500餘人。

但徐晨只需要一百人,這裡面1400人都是要被淘汰出去的,如何選拔出自己需要的士兵就成了關鍵了。

徐晨思考後決定以意志力作物考驗的方式,在冷兵器時代,武器裝備是戰鬥力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物質保障上他能想辦法解決,那麼對士兵的戰鬥意志更加重要。

尤其是在明末這個時間段,很多的大戰都是關鍵時刻士兵意志力崩潰,一場戰役就這樣敗了,一個國家就這樣亡了。

最後他決定以站軍姿的方式,來考驗這次報名者的意志力。

天啓五年(1625年),九月十九日,大同工業區。

1500名報名者組成15個方陣,每個方陣有100人。這1500人在烈日的炙烤下一動不動的站立着。

最開始的時候誰都沒把這考驗當回事情,站着不動有什麼難的,一兩銀子的差事他們要定了。

但半個小時過去了,考覈人羣當中,再也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想法了。

在烈日的暴曬下,他們覺得自己口乾舌燥。渾身像是有10萬隻螞蟻在爬一樣,想要用手去抓他們卻不敢,因爲護衛隊的成員在盯着他們。

只要他們敢動,就會警告一次,三次之後考覈失敗,人就會被拉出隊列,失去了這個能得到一兩工錢的差事。

孫可旺望喝了一口綠豆湯緩步的走在一個方陣前面道:“現在就受不了的,可以提前出列,護衛隊只要最後的100人,扛不住早點離開,對大家都好,我們已經準備了綠豆湯啦,加了鹽的,喝了這綠豆湯,你們也不算白來了。”

孔晨正好在孫可旺身邊,他甚至能聞到綠豆湯的清香,而後忍住饞意,嚥了咽自己的口水。

“混賬!”他本就曬得頭暈目眩,只覺得自己在一口蒸鍋當中,人都快被曬熟了,孫可旺居然還拿綠豆湯來引誘他,他只能咬牙控制身體,讓自己的手不去伸向那碗綠豆湯。

就這樣時間過了一個時辰,大部分人都到極限了,身體一搖一晃。

“噗通!”一個人扛不住倒下了。

徐晨急道:“快把人拉到陰涼處,給他們降溫,再喝綠豆湯。”

這好像成爲了一個信號,不斷有人承受不住,或是坐下,或是倒下。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忙着把他們拉到陰涼處,恢復過來的人就讓他們喝綠豆湯。

一碗綠豆湯下肚,本來對這個考覈有怨氣的人,也消氣了。

而後帶着一絲幸災樂禍的心情,邊看他們邊喝綠豆湯,時不時還說這綠豆湯如何美味好喝。

而孔晨也扛不住了,他的身體開始輕微晃動。

意志力也開始在動搖,俺這麼聰明,大字都識了500個,九九乘法表也是倒背如流,即便當不了護衛隊,當個賬房,俺也能發財。

內心給了自己找臺階,更加承受不了了,直接坐了下來。

孫可旺和孫磊兩人當即把他攙扶到陰涼處,用溼毛巾降溫,再給他一碗綠豆湯。

孔晨喝了一口綠豆湯,整個人都像活過來一樣。

然後他看一下廣場,發現還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站在那裡,而他大哥田見秀依舊是一動不動的站立。

他搖頭道:“比不了。田大哥纔是真正的漢子。”

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47章,上門敲詐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81章,分散投資第78章 ,公堂對質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58章,足餉第2章 ,燒烤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33章,回村打井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66章,村長被抓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53章,重民社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43章,發工錢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47章,上門敲詐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63章 ,生存危機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13章,知易行難第64章,改變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7章,日新月異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26章,組織架構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58章,足餉第77章,輿論先行第34章 ,抗旱會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8章,足餉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26章,組織架構第43章,發工錢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49章,輿論攻勢第47章,上門敲詐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53章,重民社第7章,流民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34章 ,抗旱會第85章 ,均田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70章,伏擊戰第68章,出征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77章,輿論先行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32章,發展壯大第77章,輿論先行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
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47章,上門敲詐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81章,分散投資第78章 ,公堂對質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58章,足餉第2章 ,燒烤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33章,回村打井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66章,村長被抓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53章,重民社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43章,發工錢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47章,上門敲詐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63章 ,生存危機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13章,知易行難第64章,改變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57章,日新月異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26章,組織架構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58章,足餉第77章,輿論先行第34章 ,抗旱會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8章,足餉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26章,組織架構第43章,發工錢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49章,輿論攻勢第47章,上門敲詐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53章,重民社第7章,流民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40章,壓迫農戶的大山與封建陋習背後的算計利益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34章 ,抗旱會第85章 ,均田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70章,伏擊戰第68章,出征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77章,輿論先行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32章,發展壯大第77章,輿論先行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