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

這一場考覈,直持續到天色完全黑透方纔結束。

最終,從衆多參與選拔的人中,護衛隊挑選出了意志力最爲堅韌的一百人。

而對於後面被淘汰的幾百人,徐晨特意上前好言安慰,並向他們表明,日後若是護衛隊再有擴張之舉,定會優先從他們當中選拔。

這番話,讓那些堅持到最後卻不幸被淘汰的人心裡寬慰了許多,畢竟他們覺得,這次吃的苦總算是沒有白費。

隊員既已選定,接下來如何訓練便成了擺在衆人面前的新難題。

護衛隊裡有過軍事經歷的人倒不算少,算上賀老六,總共有十一人。

不過呢,他們都只是最底層的小兵,甚至連給大明軍官當家丁的經歷都沒有,更別提什麼軍事指揮經驗了。

雖說他們只是底層小兵,但好歹對這個時代的軍事組織有所瞭解,比起自己這些對這個時代軍事組織一竅不通的人,要強一些,所以徐晨打算讓他們訓練護衛隊。

但賀老六上前對徐晨說道:“榆林衛所奉行的制度是三日一練,十日一操,這是太祖爺當年定下來。”

“三日一練,十日一操?”徐晨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他雖說未曾在明朝當過軍官,可卻有過兩年志願兵的經歷。

想當初在部隊裡,那可是一日三練,七日一操。

尤其是剛下連隊的那幾個月,每天早晚都要跑一個五公里,直累得他渾身筋骨都麻木了,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他心裡明白,封建時代的軍隊確實很難做到像現代部隊那般高強度的訓練,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現代後勤的保障,可這訓練頻率相差十幾倍,也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而後,賀老六接下來的話,更是打破了徐晨對明軍的認知底線。

賀老六接着說道:“實不相瞞,如今這衛所制度早已破敗不堪。就拿某來說,參軍幾十年了,平日裡拿錘子幹活的時間,可比拿刀劍操練的時間多得多。莫說太祖皇帝定下的十日一操,便是這三日一練,都難以做到。也只有在上官巡查的時候,纔會象徵性地操練一番。”

好嗎!

明軍士兵訓練的頻率,比後世白領進健身房的頻率都要少,也難怪平日裡明軍一遇戰事,常常望風而逃,這“上勇”之名,實在是名副其實,只要跑晚一點估計會被敵人砍死。

想到賀老六他們這些底層士兵的悲慘境遇,徐晨倒也覺得這般情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明朝衛所的底層士兵,如今已然淪爲和農奴差不多的境地,不訓練反倒成了正常現象。

那軍餉層層剋扣下來,能發到軍官手裡的,能有三成便是萬幸了,錢都不給足,還要這些軍官打仗,那些軍官只能讓大部分士兵成爲農奴,只訓練少量的家丁作爲精銳。

如今這明軍的戰鬥力,全仰仗那些將領豢養的家丁,可如此一來,卻造就了一個個封建軍閥。

崇禎皇帝花費了千萬兩銀子才訓練出來的關寧鐵騎,到最後竟成了明末最爲強大的軍閥勢力之一。

明朝這腐朽的軍事組織,到了末期,已然無力阻止其朝着軍閥化的方向發展了。

賀老六又繼續說道:“這三日一練,十日一操,也只有那些百戶、千戶的家丁纔有條件做到啊。”

在賀老六心裡,他覺得徐晨此番訓練,就和訓練家丁差不多,所以這三日一練、十日一操的頻率,對護衛隊而言,算是比較合適的。

然而,徐晨想要的可不是這種封建式的家丁隊伍。他突然問道:“那戚少保麾下的戚家軍,訓練強度又是怎樣的呢?”

賀老六回道:“某也曾聽聞,那戚家軍糧餉充足,士兵們吃得也好,故而能做到一日一練,三日一操。不過,這般高強度的訓練,花費可是極大的。士兵們不但要吃飽,還得有肉吃,否則啊,便是家丁也會累得吐血。”

徐晨果斷道:“就依照這個標準來!咱這工業區的收入,養一支這樣的護衛隊還是綽綽有餘的。”

如今也只能照搬後世的訓練方法和制度了暗道。他原本擔心這些方法會“水土不服”,但瞧瞧這明軍腐朽不堪的組織和訓練方式,即便有些不適應,那也遠比這封建式的家丁訓練制度要強得多。

況且火槍和步槍雖有差別,但原理應該相差不大。

若是能訓練出一支懂得排隊槍斃戰術的近代化軍隊,想來在這大明境內,也足以橫掃四方了吧。

於是,徐晨又花了半個時辰,努力回憶起隊列條例、紀律條例、內務條例的具體內容,將其中不符合當下情況的部分一一修改。

而後,他把修改好的條例拿給賀老六和王二他們看,說道:“這便是某打算用來訓練護衛隊的‘兵法’,某念給你們聽聽。”

說罷,徐晨便從隊列條例開始念起。

賀老六聽着,不禁目瞪口呆。

這軍紀雖說沒有太多動不動就斬首的嚴苛內容,但卻如那大明律一般繁瑣細緻,幾乎任何壞事都被明令禁止。

這哪裡是在訓練家丁啊,簡直就是在挑選聖人。

尤其是那操練的內容,從辰時開始,每個時辰該做什麼都規定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是一日三練。

賀老六趕忙勸說道:“先生,您這般練兵之法,便是當年戚少保在世,恐怕也難以做到啊。”

徐晨卻自信滿滿地說道:“只要能保證足餉、足食,就可以做到。再給護衛隊注入大同信念,護衛隊必將戰無不勝!”

“某先拿這些方法來訓練你們這些小隊長,待你們學會之後,再由你們去傳授給下面的士兵。”

賀老六這些有一定軍事技能的士兵,便充當起了教官的角色。徐晨將後世先進的軍事技能傳授給他們,他們再轉授給護衛隊的其他成員。

畢竟槍桿子乃是大同社安身立命的根基,徐晨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自己親自訓練更爲妥當,他也能在訓練過程中,隨時發現並修改那些不合時宜的地方。

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53章,重民社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36章 ,欣欣向榮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8章 ,公堂對質第54章,包稅第36章 ,欣欣向榮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58章,足餉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64章,改變第48章 ,除惡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43章,發工錢第10章,古今相同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66章,村長被抓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53章,重民社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7章,輿論先行第77章,輿論先行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7章,流民第85章 ,均田第70章,伏擊戰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58章,足餉第7章,流民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7章,流民第32章,發展壯大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26章,組織架構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0章 ,半桶水第54章,包稅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1章,分散投資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32章,發展壯大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2章 ,燒烤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10章,古今相同第79章 ,減租談判第1章,神醫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
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53章,重民社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36章 ,欣欣向榮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8章 ,公堂對質第54章,包稅第36章 ,欣欣向榮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58章,足餉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64章,改變第48章 ,除惡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43章,發工錢第10章,古今相同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66章,村長被抓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53章,重民社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77章,輿論先行第77章,輿論先行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7章,流民第85章 ,均田第70章,伏擊戰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58章,足餉第7章,流民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7章,流民第32章,發展壯大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26章,組織架構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0章 ,半桶水第54章,包稅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81章,分散投資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61章,垃圾的封建軍事制度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32章,發展壯大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2章 ,燒烤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10章,古今相同第79章 ,減租談判第1章,神醫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