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

話分兩頭。

桑文施禮道:““先生肯爲我等苦命人仗義執言,奴家感激不盡。”

徐晨道:“天下的苦命人又何止桑文小姐一人,這不是你們的錯,而是這個世道的錯。”

桑文絞着帕子嘆道:“這世道何曾好過一日?老天爺教人託生在這濁世,就是教咱們來受苦的。“

徐晨搖頭道:“上蒼無私,讓桑文小姐受苦的是上面的老爺們,他們就像大山一樣壓在天下窮苦人身上,只有把他們搬開,像桑文小姐這樣的苦命人才能過上好日子。”

桑文哀怨道:“似奴家這般殘花敗柳之身,也配有見天日的造化?“

徐晨拿起桑文的手道:“能自食其力的人,都應該過上好日子。”

今日桑文讓徐晨刮目相看了,本以爲她只會琴棋書畫這些以色娛人的本事,卻沒有想到她紡織也是一把好手,就這大半天的功夫,她就紡織出一匹羊毛布。

桑文聞言雙頰生暈。雖說今日在織機前累得腰痠背痛,倒比在勾欄裡強顏歡笑強上百倍。

更難得徐晨待她如良家女子般敬重,這在風月場中比萬兩黃金還要稀罕。她抿嘴笑道:“先生這般見識,與那些只會吟風弄月的酸秀才大不相同。“

徐晨把桑文送到飄香院。

飄香院的老鴇很遠就看到徐晨笑道:“呦,這不是徐相公麼?快裡邊請。”

徐晨搖頭道:“不了,我是來送桑文姑娘的,人到了,我該走了,告辭!”

他怕自己在飄香院待久了,會一刀捅老鴇。

“先生別走!”老鴇着急道。

但徐晨根本不聽她的話,人越走越遠。

“先生,明日桑文還能去紡織廠?”

“隨時恭候。”徐晨大聲道。

“相公留步!“老鴇急得直跺腳,卻見那青衫背影已轉過巷口,只得啐道:“天殺的窮酸!裝甚麼柳下惠!”

桑文正色道:“媽媽休要胡言,徐先生是真心爲民請命的正人君子,豈是那些眠花宿柳的紈絝可比?“

老鴇扭動着腰肢,臉上露出鄙夷之色,陰陽怪氣道:“哎呦喂,這才一日不到,我的乖乖,就被那小子迷得暈頭轉向啦?女兒啊,可別忘了媽媽千叮嚀萬囑咐給你的差事喲。”

桑文微微欠身道:“媽媽放心,女兒心裡自然有數。”

老鴇湊近了些,眼中滿是貪婪與期待,說道:“你可得上點兒心吶!想法子讓他幫你在這城裡好好揚名,等你成了陝西地界兒上響噹噹的第一花魁,媽媽我也能跟着你享享清福不是?”

桑文面上浮起一絲悲慼,無奈嘆道:“媽媽,女兒實在是乏累得緊,今日便想早些歇着了。”

老鴇撇了撇嘴,伸手點了點桑文的額頭,道:“你可別被那窮酸文人給哄騙嘍,他能有啥真本事!”

桑文卻不再理會,微微福身,轉身徑直朝着自己房間走去,只留下老鴇在原地小聲嘟囔着。

米脂,劉永宅院內。

劉永父親正坐在桌前,噼裡啪啦地撥弄着算盤珠子,全神貫注地核對着賬目。

“父親,孩兒回來了。”劉永踏入房門,輕聲說道。

劉父頭也未擡,手上動作不停,隨口問道:“又跑到哪裡閒逛去了?”

劉永恭敬答道:“孩兒是去了搬運工先生那裡,聆聽先生教誨。”

“搬運工?”劉父停下手中算盤,微微擡頭,“可是那寫出《英雄記》的搬運工先生?”

劉永趕忙點頭應道:“正是此人。”

劉父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連連說道:“這可是難得的學問大家啊!我兒理當好好向搬運工先生學習,切不可懈怠。”

劉永苦笑着搖搖頭,說道:“父親有所不知,孩兒今日在先生那裡,卻是搬了一整天的木料。”

劉父聽聞此言,不禁微微皺眉,心中有些遲疑。見此情形,劉永便將今日他們所做之事,以及與徐晨交談的詳細內容,一五一十地向父親講述了一遍。

劉父聽完,不禁長嘆一聲,感慨道:“這搬運工先生,倒真是個務實做事之人吶!倘若天下官員都能似這先生一般,實心爲民,我大明天下必定會安穩許多。這些年,陝西之地流民日益增多,荒野到處都是馬賊,土匪,城中地痞無賴也愈發猖獗。朝廷卻不知妥善安置流民,整治這些惡徒,只曉得一味加徵賦稅。

前些年添了九邊餉,緊接着又加了遼餉,可這世道啊,卻是一日不如一日,眼見着衰敗下去,絲毫不見好轉的跡象。爲父常年出門行商,往來各地,所到之處,皆是這般景象,實在令人憂心吶!”

像劉父這樣常年在外奔波的商賈,因着行商途中的所見所聞,反而對當下時局的衰敗有着更爲深切的體會,也愈發覺得生意愈發難做了。

翌日,劉永這些讀書人少了一半,徐晨也不在意,勞動本身就是一個篩選的過程,不願意勞動的讀書人,不會是他志同道合之人。

不過對於願意勞動的人,徐晨也重視他們,儘量安排適合他們的事情,像李文兵就被徐晨安排成爲賬房,負責管理紡織廠的賬目,而其他像陳子昂,胡益堂,蔣鄉泉,郭銘四人則跟着張大,趙叔去施粥的同時,登記流民的信息,爲紡織廠下一步擴大積累資料,而劉永則成爲銷售經理了,他負責把紡織廠紡織出來的布匹找到賣家。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事務,此時的紡織廠沒有完全脫產的管理者,後世有太多的管理書籍了,徐晨認爲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組織裡面搞生產的人,數量必須儘可能達到100%。

因爲有20錠的紡紗車,紗線生產效率極其高,徐晨本以爲紡織步驟會拖慢速度,但大明的紡織機效率卻超出了徐晨的意料,大明的紡織機已經是踏板型的,除了沒有飛梭,大明的紡織機已經達到手工水平最高效率了,大明紡織業,說是手工業科技明珠也不爲過。

而後徐晨再加上飛梭,讓紡織的效率再提升一倍,他購買的五架紡織機就能做到日產10匹羊毛布的效率。

第68章,出征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57章,日新月異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58章,足餉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章,流民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57章,日新月異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81章,分散投資第79章 ,減租談判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1章,神醫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81章,分散投資第69章,戰前定策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1章,分散投資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13章,知易行難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34章 ,抗旱會第47章,上門敲詐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77章,輿論先行第85章 ,均田第49章,輿論攻勢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85章 ,均田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章,流民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13章,知易行難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66章,村長被抓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53章,重民社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49章,輿論攻勢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7章,流民第63章 ,生存危機第69章,戰前定策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2章,發展壯大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1章,神醫第53章,重民社第36章 ,欣欣向榮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70章,伏擊戰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1章,神醫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
第68章,出征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57章,日新月異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58章,足餉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章,流民第67章,剿匪前的準備第57章,日新月異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81章,分散投資第79章 ,減租談判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1章,神醫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81章,分散投資第69章,戰前定策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1章,分散投資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13章,知易行難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9章,不能跪天子的時候,纔想着要平等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34章 ,抗旱會第47章,上門敲詐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77章,輿論先行第85章 ,均田第49章,輿論攻勢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85章 ,均田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7章,流民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13章,知易行難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66章,村長被抓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53章,重民社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49章,輿論攻勢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7章,流民第63章 ,生存危機第69章,戰前定策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32章,發展壯大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1章,神醫第53章,重民社第36章 ,欣欣向榮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70章,伏擊戰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78章 ,公堂對質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4章,時來運轉的重民社第1章,神醫第18章,從小事做起,從家鄉做起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