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

天啓五年(1625年),八月二十九日,大同工業區。

歷經上千人耗時一半個月的辛勤營建,這工業區已然是煥然一新。往昔那坑坑窪窪的土地,如今已被平整得極爲開闊。

能容納上千人一同用餐的食堂、收納各類工具的倉庫、儲存糧食的糧倉,還有紡織作坊、木匠作坊等,皆已全面以磚石修築而成,再不見當初那般簡陋寒酸的模樣。

劉永擡手遙指着遠處的工地,說道:“那邊一片乃是居住區。依照先生的吩咐,先修築帶有火炕的大通鋪,務必爭取在天冷之前,讓所有人都有安身之所。此處是澡堂,已然快要竣工,過不了幾日,大夥便能在此處洗漱。”

說着,衆人便步入工業區。這工業區內有兩個主要作坊,其一乃是織布的紡織作坊,另一個則是木器作坊。紡織廠主事陳子昂笑着介紹道:“此處便是咱們大同工業區的核心所在啦,整個工業區的運作,可全仰仗着紡織廠賺的銀錢呢。”

言罷,幾人走進紡織廠。一踏入廠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巨大的水池。只見紡織廠的女工們,有的正忙着搬運毛料,有的則將毛料倒入一個池子裡進行漿洗。這般繁重的體力活,累得她們個個汗流浹背。毛料經過漿洗,除去雜質與羊脂後,再被放入一個清澈的水池中,最後被搬到小推車上,運往專門的晾曬場。

徐晨見狀,微微皺眉道:“這般勞累的活兒,理當讓青壯男子來做纔是。”

陳子昂趕忙解釋道:“先生有所不知,這紡織廠內向來皆是女子。若有男子在此,恐對這些紡織女工的名節有損吶。況且,她們的丈夫也斷不希望有其他男子在此處。”

徐晨聽後,不禁微微一愕,這才恍然想起,如今身處的乃是封建社會,要不後世會有解放思想,發展生產力這句話,封建制度對生產力的限制是全方位的。

說話間,另一批女工將晾曬好的羊毛搬運進來。此處設有專門的梳毛機,能把那亂糟糟的羊毛梳理成一個個毛團。這些毛團隨後被搬運至下一個車間。此車間內,擺放着兩架二十錠紡織車,四位紡織女工不停地操控着紡紗車,動作嫺熟,快速地將毛線紡成紗線。

衆人穿過紡紗區域,便進入了織布的地方。只見二十五架紡織機整整齊齊地排列其間,二十五位紡織女工正忙碌地操控着這些紡織機。她們或是踩踏踏板,或是拉扯綁着飛梭的繩子,織布的速度極快。這般大規模的生產場景,着實頗爲吸引人,衆人皆沉浸在這忙碌有序的生產氛圍之中。就在徐晨觀察的這一小會兒,一指寬的布便已然織出。

陳子昂面帶笑意,說道:“多虧先生想出改進紡織機效率的妙法,如今咱們每日能織出六十匹布。按照當下的市價,這可值二十七兩銀子。”

徐晨接着問道:“咱們積累下的銀子,可夠給大夥發一個月的工錢?”

陳子昂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暫時還不成。雖說如今紡織廠盈利不少,可這工業區的花銷同樣巨大。就說這工業區到現在,光是購買的磚頭,便有十萬塊之多,這可就花了將近三十兩文銀吶。在四周村落購置木料,又花了六十兩。還有那稻草、木柴、蔬菜等物,又耗費了將近三十兩。

購買各種工具、鐵釘等鐵器,又是兩百兩銀子。買那陳麥千石,更是花了六百兩。給大鐵錘的鍊鐵廠投入了五十兩。

打井隊的花費也不少,購置五套打井設備,花費240兩,又訂購了五套設備,這又將近240兩,在延安府訂購了200個壓水井龍頭,500根長三尺以上的鐵棒,這些的花費是700兩,如此算下來,大同社已然花費了兩千兩百兩銀子。咱們大同社到如今尚未回本。

若是給這上千號人發工錢,一日便需十兩銀子,再加上每日三文的伙食費,每日的開支就是13兩。這幾乎能抵消紡織廠的利潤。

如此一來,工業區馬上便會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況且先生又下達指令,要依照軍中伙食標準,在工業區囤積夠三年食用的口糧。如今咱們賺的銀錢,大多都用來購置糧食了。若是沒了紡織廠的利潤,咱們大同社可就沒法子囤積糧食嘍。”

胡益堂也跟着搖頭,說道:“某亦不贊同先生此想法。紡織廠雖有盈利,可這大同工業區尚在建設之中,日常開銷實在龐大。

更別提先生還要求咱們囤積足夠三年吃用的糧食,這無疑又是一筆鉅額花銷。若是給工匠們發俸祿,咱們便無力囤積糧食。如今大同社尚處於積累根基的階段,大夥理應齊心協力,共築家園。”

徐晨心中明白,未來陝西之地乾旱恐將成爲常態,在這亂世之中,手中有糧遠比握着銀子更爲緊要。故而此前便嚴令劉永等人,但凡賺了銀錢,即刻換成糧食囤積起來,而且還是依照大明士兵的標準,務必囤積足夠吃三年的糧食。

大明軍中士卒,一日口糧定爲二升。如此算來,一千人一日便需兩千升,換算成石,恰好二十石。若要囤積夠三年食用的糧食,差不多得兩萬石之數。這米脂之地,糧食價格波動極大。每至秋收時節,每石麥子價格約莫在六百文上下;可在秋收之前,價格便有可能漲至七百到八百文。若是遇上災年,一兩銀子甚至二兩銀子一石麥子,亦是常有的事。

依平均八百文一石麥子來算,兩萬石小麥便需一萬六千兩文銀。這無疑是一項極爲艱鉅的任務。

徐晨卻神色灑脫,朗然笑道:“無妨!只要我等持續增添紡織機的數目,這工業區便斷不會陷入入不敷出之境。切莫忘了,‘勞有所得’乃是我等大同社秉持的理念之一。況且諸位皆有家人要養活,發工錢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囤積糧食一事,對大同社而言確實至關重要。

徐晨思索片刻,緩緩說道:“此事與發放工錢,並非不可兼得。爲能囤積足夠所有人吃三年的糧食,往後工匠們的俸祿,便用以購買糧食,囤於工業區的糧倉之中。而後給工匠每人發放糧票。

若有工匠想改善自傢伙食,便可憑糧票來領取糧食。咱大同工業區雖需積累三年的糧食,但這糧食不一定要全由咱們自行囤積,亦可發動全體工匠一同爲之。

再者,咱們既是生產布匹之地,斷不能讓大夥還身着這般破舊衣衫。不妨再開設一個裁縫鋪,讓工匠們用俸祿來購置衣物。還有,所有工匠終不能一直只睡大通鋪,他們也該有自己的家,大家也有自己想要購買的貨物,咱們可再弄一個雜貨商鋪,批量進貨物,再以低價賣給工匠,

以咱們發行的糧票進行交易。比如一套傢俱該值多少糧票,一套房子又該值多少糧票,如此一來,發給工匠們的俸祿便能留存下來,他們所存的糧食,也依舊留在咱們這體系當中。”

徐晨原本只是隨口說出一個設想,可說着說着,眼中愈發明亮。他赫然發現,這糧票體系竟可調動整個大同社體系內的財富,用以購買糧食,他完全可以在大同社和抗旱會內部糧本位的金融體系。

陳子昂與胡益堂二人聽聞,沉思良久,而後說道:“如此安排,我等並無異議。”

其他人聽了,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章 ,燒烤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1章,分散投資第51章 ,除惡務盡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48章 ,除惡第64章,改變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2章 ,燒烤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79章 ,減租談判第66章,村長被抓第10章,古今相同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7章,上門敲詐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68章,出征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57章,日新月異第30章 ,半桶水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1章,神醫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13章,知易行難第48章 ,除惡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49章,輿論攻勢第13章,知易行難第2章 ,燒烤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66章,村長被抓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78章 ,公堂對質第34章 ,抗旱會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70章,伏擊戰第54章,包稅第66章,村長被抓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章,神醫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13章,知易行難第53章,重民社第64章,改變第48章 ,除惡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
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章 ,燒烤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81章,分散投資第51章 ,除惡務盡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48章 ,除惡第64章,改變第46章 ,柴霸,菜霸與糞霸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2章 ,燒烤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79章 ,減租談判第66章,村長被抓第10章,古今相同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47章,上門敲詐第24章,需要再來一個張居正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68章,出征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57章,日新月異第30章 ,半桶水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1章,神醫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37章,抗旱會的燎原之勢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13章,知易行難第48章 ,除惡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3章,地獄難度的北方第49章,輿論攻勢第13章,知易行難第2章 ,燒烤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66章,村長被抓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78章 ,公堂對質第34章 ,抗旱會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60章,站軍姿的考覈方式第31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70章,伏擊戰第54章,包稅第66章,村長被抓第44章,人間景象,準備與地主談判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29章,組織流民與米脂士紳的反應第76章,重民社近況與聯合其他大族第1章,神醫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35章 ,章程和分組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9章,對大明社會的調查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13章,知易行難第53章,重民社第64章,改變第48章 ,除惡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