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

有了黑娃帶頭,大錘、牛娃、石頭等一衆與艾家有着生死深仇大恨的村民,此前只因顧忌艾家權勢,心中的憤懣只能深深壓抑着。

此刻,他們再也顧不得許多,紛紛挺身而出,將艾家多年來犯下的樁樁惡事,一股腦兒地宣泄出來。

到後來,那些因借了艾家高利貸還不清,無奈淪爲艾家佃戶,甚至被逼做了艾家奴僕的人,也都壯着膽子,開始對艾家展開討伐。

一時間,艾家莊的百姓們,聽聞大錘他們那悲慘至極的遭遇,無不悲從中來;望向艾家之人,目光中又滿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殺了他們!”人羣中,一個聲音突然高呼而出。

緊接着,整個艾家莊的人整齊劃一,齊聲呼喊,那聲音震天動地。

此時此刻,艾家已然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而後,徐晨高聲說道:“方纔,經諸位鄉親提供證據,又經這公審,艾誠犯下六條殺人罪行,傷人罪多達二十三條。如今,判處艾誠絞刑,各位鄉親可同意?”

“同意!”

“同意!”

黑娃等一衆深受其害的家人,大聲迴應道。

這時,護衛隊員搬來一個木架子,繫上吊繩,不由分說,直接將艾老爺拉至半空。

艾老爺掙扎了一陣,便沒了氣息。

艾家其他人見狀,嚇得連哭都不敢出聲,一個個面色如土。

臺下的村民們卻是歡呼雀躍,多年來積壓在心中的惡氣,此刻終於得以暢快宣泄。

這個時候,徐晨命人將艾家二公子拉上臺來。

“幹什麼,我不要上去!”艾家二公子彷彿已然預見了自己的悲慘結局,拼命掙扎着,死活不肯上臺。

然而,終究還是被護衛隊成員強行架了上去。

這時,一個身形佝僂的漢子站了出來,悲憤地說道:“兩年前,艾家的狗死了,俺恰好就在那附近。艾家便蠻不講理,硬說是俺害死了他家的狗。逼着俺揹着那死狗遊街示衆,還非要俺家給狗買棺材、做法事。又把那‘狗靈’停在俺家裡,讓俺們敬那‘狗牌位’,披麻戴‘孝’,守靈三日,日夜給狗燒香燒紙。等到爲狗‘出殯’那天,俺們全家都被迫身穿‘孝服’,端着‘狗牌位’,拉着‘孝棒’去送殯吶!”

說到此處,壯漢兩眼通紅,淚流滿面,聲音顫抖着繼續道:“沒多久,俺爹便含冤吐血而亡,後來俺娘也被這事兒活活氣死了。”

“殺了他!”“殺了他!”臺下的村民們憤怒地吼道,那聲音中飽含着無盡的憤怒與仇恨。

艾家二公子滿臉惶恐,急忙解釋道:“某實在不知,他這是冤枉俺吶。”

可此刻,哪裡還有人肯聽他的解釋。

孫可旺也是兩眼通紅,想起自己往昔相似的悲慘遭遇,心中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

他幾步上前,將麻繩狠狠套在艾家二公子的脖子上,此刻的他,一秒都不想讓艾家二公子多活。

隨後,徐晨把審判之事交由朱治負責,自己則來到李文兵和劉永身旁,說道:“某此番審判艾家,並非只爲泄一時之憤,實是爲了瓦解這舊有的腐朽秩序,建立起全新的秩序。”

劉永面露擔憂之色,說道:“如此一來,咱們可得防備艾強的報復了。”

徐晨神色鎮定,說道:“艾強他一人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你回米脂縣後,依照下山虎所供名冊,去聯絡那些受過艾家劫掠的家族。只要他們願意前往縣衙狀告艾強,咱們大同社便將他們此前被艾家奪走的貨物盡數歸還。”

劉永應道:“遵命。”

徐晨又看向李文兵,說道:“文兵,此番可要辛苦你了。你將艾家的累累罪責詳細記錄下來,而後儘快趕回米脂,務必登上咱們大同報的頭版頭條。咱們要讓米脂的所有人都知曉,艾家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家族,實乃米脂的一大禍害。此等惡族,若不剷除,天理難容!”

李文兵笑道:“遵命。”

而後,徐晨吩咐王二帶 100名護衛隊成員,護送二人,確保他們的安全。

徐晨望着還在繼續的審判場景,冷哼一聲,說道:“這天下已然病得不輕!地主豪強們殺人放火、爲非作歹,卻無人管束;普通農戶哪怕只是犯下一點微不足道的小錯,便可能落得個家破人亡的悽慘下場。爲何會如此?就是因爲有太多像艾家這般貪婪無度之人,即便家中良田萬畝,卻依舊對農戶那區區十幾畝旱地覬覦不已。”

“沒了田地的農戶,只能無奈淪爲佃戶,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卻家中毫無積蓄。一旦遇上一場天災,便會有諸多農戶餓死。難道是這米脂的糧食不夠吃嗎?”

“米脂有三十多萬畝田地,哪怕是在大災之年,收成也能在二十萬石以上。平均到四萬米脂百姓頭上,每人可得五至六石糧食,每人每年能分到八百至九百斤糧食啊!糧食明明如此充裕,可米脂每年卻仍有大量百姓被餓死。”

“這米脂的糧食究竟去了何處?”

說着,徐晨手指艾家那堆積如山的糧食堆,大聲道:“都被艾家這樣的豪強給巧取豪奪,藏起來了!明明有足夠的糧食,卻還是有大量百姓餓死。大家說說,這樣的天下,可對?”

望着面黃肌瘦的艾家莊村民,再看看眼前如小山般的艾家糧食堆,以及艾家那龐大的財富,這鮮明的反差,刺痛了每一個人的心。

所有大同社成員皆氣憤不已,齊聲高呼:“不對!”

接下來,審判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但凡艾家有人命在身的,經審判之後,一律處以吊死之刑;那些平日裡仗勢欺人的,則根據罪責輕重,施以打板子的懲處。

正如徐晨所言,消滅艾家並非他的主要目標,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新秩序,纔是他所求的。

在劉永、李文兵離開之後,徐晨找到那些曾受艾家迫害的人家,給予他們相應的補償與安撫。

而後,他當着艾家莊所有人的面,一把火將艾家的奴契、高利貸契約等諸多不合理的契約,通通付之一炬。

在熊熊大火之中,艾家莊人全票通過加入抗旱會。

衆人還一致推選黑娃爲艾家莊的新族長兼村長。

而黑娃成爲艾家村長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宣佈將艾老爺全家革除族籍。

艾家的土地,也被盡數收回從新分配。

艾家不是慣於玩弄封建族長制嗎?

那就讓艾強也嚐嚐這封建壓迫的滋味!

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1章,神醫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81章,分散投資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0章,古今相同第63章 ,生存危機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77章,輿論先行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32章,發展壯大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8章,出征第36章 ,欣欣向榮第36章 ,欣欣向榮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70章,伏擊戰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7章,日新月異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64章,改變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81章,分散投資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8章,足餉第36章 ,欣欣向榮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69章,戰前定策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48章 ,除惡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5章 ,均田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81章,分散投資第77章,輿論先行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85章 ,均田第13章,知易行難第36章 ,欣欣向榮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81章,分散投資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7章,上門敲詐第69章,戰前定策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32章,發展壯大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3章,重民社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51章 ,除惡務盡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7章,日新月異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6章,村長被抓
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1章,神醫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81章,分散投資第15章,岌岌可危的大明第41章,三間磚瓦房第72章,賞不逾日與除艾家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88章,勞動最光榮與團結有力量第83章,重民社的現狀第10章,古今相同第63章 ,生存危機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77章,輿論先行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32章,發展壯大第23章,蛀蟲遍地,盤根錯節第38章 ,糧本位的經濟體系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68章,出征第36章 ,欣欣向榮第36章 ,欣欣向榮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70章,伏擊戰第56章,鋼鐵區的變化第20章,身體力行的執行理念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7章,日新月異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65章,艾家的黑手套第80章,大棒加胡蘿蔔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27章,投資高爐,購買土地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87章,修水壩與均田帶來的渏漣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28章 ,道光的雞蛋與掀桌子的能力第64章,改變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71章,愛寫日記的下山虎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2章,封建地主對資本的壓制第81章,分散投資第52章,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58章,足餉第36章 ,欣欣向榮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69章,戰前定策第14章,緬懷東林六君子的詩會第48章 ,除惡第12章,尋找志同道之人第85章 ,均田第21章,勞動就是篩選的過程第4章,徐晨的金主第42章,土高爐與工錢標準第74章,公開審判艾家第81章,分散投資第77章,輿論先行第86章,不能用的良方第50章,熟悉的手段,身份的猜疑第75章 ,打碎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85章 ,均田第13章,知易行難第36章 ,欣欣向榮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73章,非變革不可的天下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81章,分散投資第6章,悄然而來的旱災第17章,開辦紡織廠第47章,上門敲詐第69章,戰前定策第25章,結社與大義第11章,贖身與詩會邀請第82章,深入骨子裡的吝嗇第32章,發展壯大第62章,重民社的煩惱,錢從哪裡來?第55章,準備槍桿子第16章,宋,明鹽稅對比第53章,重民社第59章,一樣悲催的土木第51章 ,除惡務盡第45章 ,鄉村瑣事與權利過度第36章 ,欣欣向榮第57章,日新月異第39章,大同社擴大會第5章,洛陽紙貴的《英雄記》第66章,村長被抓